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自己只要开了这个口子,不知道应天府里面会多出来多少受灾的商户——哪怕原本是扬州的,估计也会连夜跑到应天府去。
崇祯皇帝永远都不敢小瞧大明的这些个混账东西们,也不敢高估他们的底限。
毕竟这些家伙到了几百年后那么发达的时候还是这鸟样,更何况现在这么一个完全靠人工的时代了。
社会学这玩意就不能说是一门科学,人心难测更难懂,人性的下限更是低的可怕,经不起试探。
崇祯皇帝在肉疼商税的事儿,温体仁和翔凤翔可就真的很蛋疼了。
这位爷现在出了这么大的血,再让这位爷把这个锅背起来明显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毕竟皇帝是明君,不可能出错以至于天地震怒到地龙翻身的地步。
那么地龙不仅翻身而且还是在应天府这么个关键的地方,这个锅要是没有人背起来,妥妥的就只能靠皇帝一个人背。
背了就得下个罪己诏,说明皇帝以前肯定是干了什么狗屁倒灶天怒人怨的事儿了,现在知道错了,求老天爷原谅,请天下百姓见证一番。
这种事儿换成别的皇帝,估计不背也得背,因为大臣们需要皇帝来背这个锅。
然而崇祯皇帝会背么?
温体仁和薛凤翔心里正在胡乱的想着,崇祯皇帝就直接吩咐道许显纯道:“派人查一查应天府,到底是哪个混账在乱搞事情以至于上天震怒,查出来后直接锁拿进京。另外,民间之事也要盯紧了,别因为应天府免了一半的商税就有些混账东西坐不住!”
许显纯自然是无所谓,当下便躬身应了,剩下温体仁和薛凤翔可就蛋疼的很了。
不过再怎么蛋疼也没有用,皇帝不想背的锅,谁也没办法强制让他老人家背起来不是?
而且应天府离着顺天府那么远的距离,就算是现在着急上火也没有什么用了,只能暗自祈祷那边的官员们能给力一点儿,别太掉链子,到时候让锦衣卫给抓到京城来砍了脑袋。
当务之急,还是应天府那边的赈济和火器局的搬迁事宜——总之,各有各的闹心之处。
随着崇祯皇帝的要求,火器局便迎来了崇祯七年的大搬迁——从离着皇城六里远的位置直接搬到了房山那边的山沟里,而且周围被一个抽调了士卒新组建的火器卫给围了起来。
这下子崇祯皇帝放心了,最起码以后就算是出了啥问题,也不会影响到京城里面的百姓了。
毕竟后世的那些个玩枪炮弹药研发制造的地方哪个不是在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又有哪家敢在闹市区了?
这种要命的玩意不出问题还好,一出可就是要命的问题了。
还嫌不足的崇祯皇帝干脆决定把盔甲厂和刀剑厂也一起找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搬过去算了。
然后崇祯皇帝又少了一桩闹心事儿,洪承畴心里又多了一桩闹心事儿。
对于火器局什么的搬到深山老林里,洪承畴原本是同意的,而且也乐得看工作忙成狗的笑话。
可是随着崇祯皇帝要求修建从深山老林到房山再到通州的铁路,洪承畴可就笑不出来了。
大佬您是不知道这大明现在修铁路都已经忙成什么样儿了吧?
整个铁道部现在有多少人您知道不?
有多少路段在同时开修您知道不?
现在还要再加上这么一段,而且是专门往深山老林里面修,您这是觉得铁道部的人都太闲了是吗?
其中波及到多少多少百姓?多少土地?
洪承畴的心思,崇祯皇帝自然是不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也不会放在心上——毕竟让你洪承畴来干这个铁道部的部长就是要吃苦受累得罪人的。
对于这一点,洪承畴也是心知肚名,所以一道奏章又递给了崇祯皇帝:“建奴白奴昆仑奴又不够用了,再来一批苦力!”
第468章 想要彻底内附
崇祯皇帝对于大明的官员是佩服的,因为这些个家伙们前赴后继的作死能力实力是无比的强大,欲念也是无比的强烈。
原本还想着在自己的屠刀和高薪政策会不会让这些官员们有所收敛,然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新上任没两年的南京工部尚书赵辛易以贪污六百余万两银子的实力荣登榜首,成为崇祯七年第一个被拿来祭天的二品大员。
紧随其后的是南京户部尚书以四百万两银子屈居榜眼,南京刑科给事中以一百万两而屈居探花之位。
剩下的几十万两的大大小小一牵扯足足牵扯出了三十余人。
到此,应天府地龙翻身的原因就算是找到了——上千万两的贪腐大案,有多少是百姓的血汗?老天爷不发怒,可能么?
所以这最终也证明了崇祯皇帝所说的,天灾是上天警示皇帝有乱臣贼子的说法。
普通老百姓还疼自己家的娃呢,上天一瞅这有人想要坑自己的傻儿子,那还能不赶紧的弄点儿动静出来提醒一下?
虽然这提醒的方式有些简单粗暴,但是总归是提醒了不是?
所以惹怒了上天的赵辛易等人直接就被送到了菜市口走一遭,家人也很容易的被发配去修铁路了。
总之,崇祯七年九月的这场地震实在是太坑人,总得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才是。
然后吏部尚书房壮丽表示自己真是瞎了眼,当然,内阁的诸位大佬们也没好哪儿去,以至于把这些个混账东西们给弄到了正二品的位置上面,自己有愧于皇帝陛下,有愧于国,所以请求陛下处理。
然后崇祯皇帝就很大度的表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些混账东西们作死也不能怪房爱卿,不用太放在心上,好好的为国效力就好了。
赵辛易等人用他们的脑袋和鲜血给大明所有的官员们上了一堂课——没事儿的时候贪,有事儿了就容易被砍。
到了崇祯七年十二月的时候,因为日食,又砍了一批五品六品的小官之后,整个大明的官场上下都开始知道了一件事儿。
平时不好好办事儿,真要是有什么天象一类问题的时候,是真的会被崇祯皇帝拉出去砍头的。
然后在崇祯七年的年末,眼看着崇祯八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朝鲜绫阳君李倧给崇祯皇帝出了道难题,琉球的尚丰王也开始作妖。
本着再穷不能穷爸爸,再苦不能苦皇帝的原则,又因为自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一直没有广纳后宫,李倧干脆在朝鲜国中搜罗了一批美女给崇祯皇帝送了过来。
等崇祯皇帝知道这事儿的时候,美女都已经到了大明,眼看着就要到京城了。
对于绫阳君李倧,崇祯皇帝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诸蕃之中的第一忠犬可不是吹的,为了向大明靠近,这家伙连上一任光海君李珲都给弄死了,而且还无怨无悔的负担起了东江镇毛文龙部的军饷和粮草。
但是这家伙送来美女是几个意思?崇祯皇帝对于广开后宫这种事儿实在是没什么兴趣。
毕竟大明的问题太多,每天都有处理不过多的政务,搞那么多的后宫岂不是要把自己累死?
再说了,万一那些个朝鲜女子长的跟后世一样,大饼脸,小眼睛,那可怎么看,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微创整形一类的高科技。
当然,就算是有整形技术,也没有人敢拿这样儿的人工美女来送给崇祯皇帝,除非是嫌自己活的时间太长了。
崇祯皇帝虽然有心拒绝,却也担心拒绝会伤了绫阳君李倧的一片好意,所以无奈之下只得笑纳了,各自分了个较低较的品级之后就扔给了皇后去处理。
皇后好啊,对于崇祯皇帝不大开后宫早就是颇有微辞了,一直在想着帮崇祯皇帝弄些妃子什么的,换成后世的老婆——算了,不敢想。
毕竟狗命重要。
如果只是送个妹子什么的,崇祯皇帝当然是笑纳,可是绫阳君李倧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老大,俺想多挖点儿人参过来卖行不?正宗的高丽参。
崇祯皇帝也知道高丽参可是个好东西,这玩意大补啊,问题是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这玩意,而是他娘的粮食!粮食!粮食!
然而崇祯皇帝还没办法拒绝——自己是用不着这玩意,宫里好玩意多的是,不差那一斤两斤的高丽参。
但是这玩意没什么了不起的,换成原来的那个蠢货可能不会同意,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则是表示随便卖,不就是白萝卜那玩意么。
普通的百姓买不起,买的起的也不差钱,所以这玩意对于普通的百姓生活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甚至于这玩意卖的多了,价格还有可能被棒子们自己给压下来,随便他们卖去。
所以绫阳君的事儿虽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