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诖竺靼傩盏够购茫渤频蒙瞎婢兀墒嵌杂谡庑└雎樱蚶词遣坏比丝吹摹!�
  崇祯皇帝奇道:“那就没有人管么?”
  读书人轻笑一声后反问道:“管什么?若是兄台你的钱包被偷了报官,没说的,整个顺天府的差役都得忙着帮你找。若是换成那些个蛮子报管,且等着去吧!”


第467章 得有人背锅才行
  对于这个读书人不把人家蛮子当人看的行为,崇祯皇帝表示这很正常,很给力。
  半兽人么,兽字在人字前面,不当成人看是对的。
  对于这种对味口的读书人,崇祯皇帝很大方的表示酒楼走起,老哥请你喝酒。
  然而刚刚走到酒楼的大门,就听着轰的一声巨响,地面也开始了一阵晃动。
  随行的方正化等一众内厂太监已经尖着嗓子喊道:“护驾!”,与此同时也不知道从身上哪里抽出来的短刀就已经握在了手中,将崇祯皇帝紧紧的围了起来,并且将那个书生给隔离开来。
  魏良卿所带着的锦衣卫则是随手脱去了外袍,露出了锦衣卫标志性的飞鱼服之后,人人皆是一把短铳在手,腰间则挂着绣春刀。
  好在地面的晃动只那么两下就停止了,街面上的人也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然后就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
  早就听说大明现在的崇祯皇帝没事儿就喜欢出宫私访,没想到今天竟然就看到了活的……
  方正化低头道:“皇爷,王恭厂方向发生爆炸,不如先行回宫?”
  回个屁的宫!
  王恭厂那破地方离着皇宫只有六里地的距离,而且这破地方好像不是第一回爆炸了吧?
  天启六年五月的时候就已经炸过一回了,拔大树二十余株,根在上而梢在下,近厂房屋倾倒,木石在上,而瓦在下,杀千人。
  崇祯二年三月炸了一回,十一月的时候又炸了一回。
  天启六年的那一次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恭厂大爆炸事件,只要不是二傻子,基本上都是听说过的,而后面的两次则是自己经历过的。
  这他娘的再这么炸下去可怎么了得,随着以后这破玩意的威力越来越大,早晚有一点得顺带着把皇宫给炸掉。
  然后自己没有因为快递李小哥而挂到树上去,也没有因为建奴进关而死社稷,结果却死在了自己家的火器局的爆炸之下。
  简直就是千古第一逗逼的死法。
  心情不爽的皇帝阴沉着脸吩咐道:“去王恭厂!”
  方正化躬着身子道:“皇爷恕奴婢不敢从命!请皇爷回宫!”
  冷哼了一声之后,崇祯皇帝又道:“怎么,连你也要违背朕的意思了?”
  方正化的身子根本就没直起来,而是一直保持着躬身的姿势:“回皇爷的话儿,王恭厂乃爆炸之地,皇爷去了,奴婢没有把握保证会不会再有什么问题。如果皇爷生气,可以砍了奴婢,奴婢绝无半句怨言,但是奴婢也绝不敢让皇爷履涉险地。”
  崇祯皇帝气哼哼的道:“回宫!”
  崇祯皇帝倒也不再强行要求往王恭厂去了,方正化这个死心眼的家伙确实不会让自己去王恭厂那种险地,除非先砍了他。
  问题在于大明的太监有的是,但并不是每一个太监都是东方不败,而且也不是每个东方不败都会像方正化这样儿忠心耿耿。
  回到宫里的崇祯皇帝直接就吩咐道:“传工部尚书来见朕!”
  最近薛凤翔的心情已经好多了,不再纠结于自己被马夫给绿了这件小事儿上面。
  毕竟不管是那个贱人还是那个马夫,都已经化成灰了,而自己现在手里的活计也开始慢慢的轻松下来了,以后也不用担心,这心情就难免会好一些。
  可是随声王恭厂的一声巨响,薛凤翔就知道自己刚刚过了没几天的好日子算是完犊子了。
  果然,自己正在琢磨着这事儿该怎么办的时候,皇帝陛下就派人过来把自己给提溜到宫里来了。
  对于崇祯皇帝提出来的外迁火器局并加强管理的事儿,薛凤翔表示了一半儿的同意。
  对于火器局这种要害部门来说,管理上面再怎么严格都不为过,尤其是在崇祯七年这时候搞出来这么一出,在全国形势都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玩了这么一出大爆炸,说不丢人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薛凤翔本身也有意好生整顿一番,再加强火器局的管理,争取以后不要再出这种妖蛾子。
  但是对于火器局外迁,薛凤翔表示不能同意——这玩意多特么危险啊,要是被某些心里阴暗的人给弄去了,这影响可就真的要了命了。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不在意这一点,一般人弄火器没有什么鸟用,弄这玩意要么为了杀人要么为了造反。
  而早就已经造反的建奴现在被围困在辽东生死两难,要不是大明自己的屁事儿太多,崇祯皇帝现在就能去彻底怼死他们。
  至于说大明的百姓们会弄了火器然后造反,这种事儿当个笑话听一听就好了——陕西倒是反过,可是现在也平定下来了,而且其他地方遭灾的也有,可是在崇祯皇帝砍了大批的人头之后,赈济也算是基本到位,根本就没有人打算造反。
  倒是有不少百姓在家里供奉了崇祯皇帝的长生牌位,暗祝这位皇帝能再活他个五百年,最好能长生不老。
  但是崇祯皇帝心大,薛凤翔可不敢心大,这种事儿一个不小心就是要掉脑袋的问题,谁也随随便便的就答应啊。
  想了想,薛凤翔干脆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陛下若是一定要让火器局迁出城外,臣请陛下调派卫所以守护,免为小人所趁。”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说道:“朕自然会调拨卫所守护,这一点爱卿可以放心,但是火器局绝对不能在城中,否则危险性太大。纵然危及不到宫中,但是对于百姓们来说,一旦出事就是一场大灾难,天启六年之事,断不可重现!”
  但是还没等崇祯皇帝的话音落下来,许显纯就匆匆忙忙的跑来了:“启奏陛下,南京急报,应天府地龙翻身!”
  崇祯皇帝噌的一下就从椅子上面站了起来。
  应天府这是第几次了?就算是之前的地龙翻身都不是以应天府为中心,应天府仅仅是有震感,可是这一次却是应天府变成中心了。
  应天府啊,南直隶,太祖高皇帝定都之所在,就算是成祖皇帝北迁至顺天府,应天府那里可也是有着完整的皇宫及各部的,连各级官员都是齐备的。
  甚至于皇帝只要一个人去了应天府,整个大明的行政系统就能立即在应天府发挥作用。
  更关键的是,孝陵还在南京呢——朱元璋他老人家挂了之后可没有埋到凤阳的祖陵里面,而是埋在了南京。
  也就是说,如果这事儿处理不好,崇祯皇帝下个罪己诏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正常——连太祖高皇帝寝陵之所在都发生了地龙翻身,皇帝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了?
  就算是一个两个的传言不足为惧,可是人多了呢?
  三人成虎,积毁销骨。
  虽然说崇祯皇帝大部分时间都不怎么要脸,可那是针对于朝堂百官们来说的,崇祯皇帝对于自己在民间的形象可是很重视的。
  薛凤翔也是暗自叫苦不迭,本来工部的破事儿就多,满大明的打井还有疏通河道桥梁也就算了,修路的事儿也像铁路修建一般推给了交通部,可是其他的事儿还是多的要死。
  现在皇帝陛下安排的火器局外迁的事儿还没有办呢,这应天府就玩了一出地龙翻身,到时候光是应天府那边就得占去一部分人手。
  缓缓的坐了下来之后,崇祯皇帝才吩咐王承恩道:“命人传温体仁过来见朕。”
  等温体仁匆匆忙忙的赶过来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锦衣卫急报,应天府地龙翻身。”
  不等温体仁开口说话,崇祯皇帝又缓缓的道:“朕自继承大统以来,战战兢兢,夙兴夜寐,唯恐有伤我大明历代先帝之遗德。
  今应天之事,乃上天之警也,不可不慎。
  其令,南京工部调派人手,对于受遭需重建之外,无论官衙还是百姓民居,都要做好重建。
  着应天府着力抚恤民间,万不可生了乱子。
  免应天府崇祯七年、八年、九年之赋、税,受灾之商户,免崇祯七年秋税。”
  崇祯皇帝这也算是大出血了,光是应天府一地的商税,哪怕只是秋税,估计都是三五百万两上下,而且这还是往少了算的。
  而且自己只要开了这个口子,不知道应天府里面会多出来多少受灾的商户——哪怕原本是扬州的,估计也会连夜跑到应天府去。
  崇祯皇帝永远都不敢小瞧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