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俑换峁省�
  而崇祯皇帝又是一个比较遵从于祖制的明君,对于放牛娃出身的大明无限责任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朱元璋陛下的政策自然要完美执行的,就跟把贪官们剥皮实草这条祖制完美的执行了一样儿。
  还有彝族也很配合——符卫明大杀特杀,对于朱燮元主张的安抚政策向来不怎么理会,现在用两万青壮能换个安稳,彝族的百姓们表示这很可以,很划算。
  至于原本就汉化极深,除了服装基本没什么区别的那些像苗族,残留下来大部分已经改成汉族的契丹,还有什么畲族客家族一类的都表示无所谓。
  但是也有一些是表示不配合的——整个族人都他娘的没有多少,再被你个狗皇帝给抽调了那么多去送死,岂不是要灭族了?
  然后就有几个胆子比较大的觉得跟着大军出征是死,举旗造反同样是死,那还不如举旗造反算了。
  万一成功了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毕竟造反之后就算是死,那也是死在大明这块风水宝地上了,不用死在蛮子们的地头儿上。
  然后崇祯皇帝就很高兴,洪承畴也很高兴,大明各地卫所的指挥使和各级官兵都很高兴。
  军方的高兴在于有仗打,毕竟是平定内乱么,功劳是肯定的,这是好事儿,最好多反几家才是。
  崇祯皇帝和洪承畴高兴的原因就是在建奴白奴昆仑奴甚至于倭奴都缺的要死的情况下,突然就冒出来这么多上好的苦力。
  不从王化的,那就是反贼啊,建奴为什么会这么惨?不就是因为这些货举旗造反然后被皇帝陛下给怼的?
  现在突然又多出来几十万选择了跟建奴一样儿道路的家伙,崇祯皇帝和洪承畴表示终于不缺苦力来修建铁路了。
  毕竟现在的大明除了铁路修建以外,还要各地打井挖坑,疏通河道,修缮桥梁,哪一样儿不都是有玩命的风险的?
  现在突然多了几十万即将成为劳改犯的苦力,铁路修建的进度肯定可以大大的加快了。
  比如现在,由京城通往山海关的铁路就已经完全修通了,虽然说在修建的过程之中死了好几万的建奴白奴昆仑奴,可是黑了心的洪承畴会在意么?
  明显不会,洪承畴表示修不好铁路就是本官去死了,在本官去死和在那些苦力去死中间选择的话,肯定是让那些苦力去死好了。
  蛮夷,半兽人嘛,比牲口强在能听得懂人话,有的会说人话,剩下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虽然身为天下之主的崇祯皇帝觉得洪承畴往死里用这些苦力太过分了一些,可是毕竟也算是有功于国的,所以对于御史们的弹劾,崇祯皇帝也做出了自己的反应。
  功过要分明,功是功,过是过,有功不赏或者有过不罚都是上位者的大忌。
  所以崇祯皇帝先是下旨斥责了洪承畴一番,然后又赏了洪承畴两块玉如意,之后就算是不了了之了。
  再然后崇祯皇帝觉得自己有向着杨二陛下发展的趋势——都是文武双全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都是看着周边的蛮夷们过的太惨所以想要对他们宣扬圣人教化,都喜欢玩大工程。
  唯一跟杨二陛下不同的是,杨二陛下用的那些个苦力都是自己家的百姓,而朱五崇祯皇帝陛下用的则不是自己家的百姓。
  过程基本上样,用的苦力不一样,后果也就很不一样。
  杨二陛下凉了,而朱五崇祯皇帝陛下则是被相当多的大明百姓供在家里当个活神仙,早晚一炷香,盼着伟大的崇祯皇帝陛下能真正的万寿。
  甚至于叙州定远堡母猪龙洞传出来整整一天一夜的像敲鼓一样的响声,也自动被百姓们解读了一番,认为这是吉兆——皇帝他老人家不是打算出去怼那个西边的什么儿子国么,这就是出征的战鼓声,大吉之兆。
  四川的百姓觉得这了这种吉兆,怼谁都不成问题啊,没说的,送子从军去。
  但是不管是找到哪个衙门,别管是地方衙门还是卫所,都是一句话:“员额已满,不再招收兵员。”
  送钱?拉倒吧,你敢送我们也不敢收啊,谁知道哪个家伙就是锦衣卫的人,今天收了钱,明天脑袋就悬在辕门上可就操蛋了。
  然后搞笑的一幕就出现了——很多不想从军的那些民族,被拉去了修铁路打井,总之就是干苦力干到死的节奏。
  虽然说只有短短的十年,可是能不能活过三年都很成问题。
  但是想要从军的那些四川百姓,拿着白花花的银子都找不到门路——很多是读过书,识些字的,照样儿进不去。
  对于这个消息,崇祯皇帝表示很满意,就该这样儿才对嘛,好男儿不从军能行么。
  但是崇祯皇帝打算崇祯七年秋天直接出兵莫卧尔帝国的打算还是落空了,最终又决定拖到崇祯八年的秋天再去。
  五月,邛、眉诸州县大水,坏城垣、田舍、人畜无算,这个其实无所谓,毕竟应灾预案早就有了,崇祯皇帝手里也不缺钱,所以这个问题不大。
  比较大的问题在于准备出征前的九月,盔甲厂发生了火灾,一把火下去把大量的盔甲全给烧了。
  追责到人然后砍些人头什么的倒是应有之意,但是没有了盔甲怎么出征?怎么去莫卧儿砍人抢地盘?
  万般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得选择了再拖一年,等这些盔甲全部都重新备齐了再去。
  然后崇祯皇帝小气的毛病就犯了——百万大军屁事儿不干光训练得花多少银子?后勤的压力有多大?
  把五军都督府的各方大佬们召集到了一起之后,崇祯皇帝就当先开口表了态:“百万大军云集,除了操练之外又别无他事,这是不行滴,必须要给他们找点儿事情干。”
  张惟贤表示虽然大明的天灾频繁成了这个鸟样儿,一年总有好几起,但是百姓们很安稳,没有人想造反,前段时间有些不服的也被拉去修铁路了,所以您老人家觉得这些人该干啥去?
  扔回各个卫所,明年再集结,这是一个可行滴办法,但是崇祯皇帝现在明显就没这个打算。
  因为锦衣卫的急报,狂犬病已经晚期的夏额哲和响马袍哥老秦人那些家伙已经跑到奴尔干都司去了,在那儿发现了另外一伙儿白奴,几次争斗下来互有损伤。
  当然,夏额哲虽然已经是狂犬病晚期,基本上已经没救了,可是脑袋毕竟还没有完全坏掉——尤其是同伙之中还有着孟繁星这样儿的孟子后人。
  然后在商议了一番之后,夏额哲决定是不是找自己家的扛把子要点儿支援——这边儿的白夷挺多的,多抓一些回去修铁路挺好的哈?
  对于夏额哲已经完全进化成李思摩那种状态的狂犬,崇祯皇帝表示很开心,这么忠心的狂犬,硬是要得。
  现在自己家的狂犬来求援了,怎么着崇祯皇帝也得意思意思不是?
  原本还想着把从沈阳救回来的祖大乐派过去支援一下,现在看看有了这一百万的士卒,那么山海关到海州卫的士卒就没有动用的必要了,京营和新军也可以省下来了。


第464章 干脆玩把大的?
  想要把大明现在闲着没事儿干,就算扔出去也不影响本土防务的百万大军给扔到奴尔干都司,崇祯皇帝头疼的问题只有一个。
  盔甲。
  盔甲厂遭灾,原本计划发放下去的盔甲还没有发放就被祝融他老人家一把火给烧了个精光,现在让这些士卒穿着布衣去奴尔干都司怼人?
  当然,根据锦衣卫还有夏额哲报上来的消息,奴尔干司那边出现的白夷比建奴还穷,盔甲对于他们基本上也是不存在的东西。
  只是那些个穷疯了的白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穷横不要命让人头疼,剩下的基本上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虽然说就算这百万大军不穿盔甲组团A过去的赢面机率都很大,但是崇祯皇帝是差钱儿的人么?
  大明朝的辣么多藩王郡王神么的,他们不有的是银子?还有那些个贪官和豪商,总之给这百万大军装备上盔甲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儿。
  问题在于,打造百万大军装备的盔甲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如果真个有这百万大军用的盔甲,那还不如现在去怼了莫卧儿帝国算了呢,为了抓毛奴就出动百万大军,实在是太奢侈了。
  然后这百万大军就被拆分了。
  一部分是由各个小数民族组成的二十万外加上四十万的普通大明士卒,共计六十万,打散后就地转职为半铁道兵,半天干活半天操练,反正不能闲着。
  剩下的四十万则是纯粹的汉家子组成,由新鲜出炉的北海行军道大总管刘兴祚统帅,把京营和新军的盔甲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