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幸好,老野猪皮和他们家的列祖列宗保佑,海兰珠有惊无险的生下了个儿子。
  然后黄台吉没有给这个孩子起名,不像是布木布泰生下了儿子之后,早早的就取名为福临,而是根本就没有取名,人皆称之为小阿哥。
  在外人看来,一个孩子没有起名字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早晚都会取的。
  但是在玩惯了宫斗的布木布泰看来,这分明就是黄台吉这个老狗有意把汗位传给这个还没有取名的小阿哥。
  然后布木布泰就告诉了自己的心腹之人苏茉尔,接着往关睢宫里送福寿膏,那东西可以让人的身体早早的愈合。
  当然,对于阿黄家里发生的这些个狗屁倒灶的事儿,崇祯皇帝并没有放在心上,实在是这些事儿的消息传递也不像是有电报的时候那么及时。
  崇祯皇帝闹心的是另外的事儿。
  原本一路上带着两千多万两接近三千万两的银子跑到了海州卫的崇祯皇帝正打算悠哉悠哉的再回京师,可是偏偏大明内部传来的消息让崇祯皇帝很蛋疼。
  太康县知县在召集乡绅们商量着是不是大家伙儿拿出来粮食来赈灾,不能光让朝廷头疼的时候,县衙的大梁掉了下来,正好把知县大人给砸死了。
  紧接着就是黄州那个地方也跟着闹事儿,因为总有人说些什么白天不懂夜的黑,所以黄州干脆白天跟黑夜一样,说白了就跟后世的京城雾霾差不多的效果,只是更昏暗一些。
  这两件事儿算不得什么大事儿,毕竟大明朝什么时候缺少过当官的人了?好生抚恤一番也就是了。
  甚至于崇祯皇帝觉得既然这个家伙是因为公事而死的,那么不管这个家伙以前贪过多少银子,自己都打算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黄州白天想懂夜的黑这事儿其实也无所谓,后世的京城哪天不是这样儿。
  还有给事中吴甘来的奏章里则是表示,山西、陕西自从崇祯六年的八月到了现在还是不下雨,赤地千里,就算是有着打的井还有朝廷赈济的粮食,山、陕今年的收成也算是完犊子了,您老人家可能还得再出点儿血。
  然后崇祯皇帝表示朕刚从阿黄那儿弄来几千万两的银子,任性的很,找南洋的那些个藩国接着买粮食也就是了。
  但是浙江稚川那里玩了出地震,不光是房倒屋塌伤人命,还声响如雷。
  然后新鲜出炉不久的漕运总督杨一鹏上奏章表示崇祯六年的时候有莎鸡自西北而来,雀喙,鹰翅,兔足,鼠爪,数量以千万计。
  这玩意不睡树上,却偏偏跑到农田里,什么大麦小麦谷子一类的都不放过,全给吃了。
  关键是这玩意光特么吃粮食,但是对于蝗虫这种高蛋白的东西,这种鸟儿没啥兴趣,现在开始玩蝗灾了。
  飞蝗蔽天。
  崇祯皇帝表示这日子真他妈没法儿过了——虽然说知道崇祯皇帝这十七年里年年都遭灾,可是这遭的也太他妈邪乎了。
  不过转念一想,其实也没啥,不就是蝗灾么,发动老百姓去抓就是了,大不了就是花点儿银子的事儿。
  至于莎鸡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不清楚,马莎鸡是什么东西他倒是知道。
  但是没关系,莎鸡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玩意能不能吃,只要是能吃,还特么轮得到它去吃粮食?丫的不给吃绝种了都算朕输!
  至于说百姓们不敢去抓了吃,没关系,各地哪个地方没有锦衣卫和东厂的家伙,只要是莎鸡吃了能补肾壮阳生儿子的谣言一出,莎鸡?
  就跟后世的倭国玩了一出核泄露,天朝的百姓们跟疯了一样囤盐和磺酒一样,莎鸡这玩意最后能剩下几只可真不好说。
  以后真要是发展到天朝那种程度,可能大家伙儿就该从网上讨论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才会把莎鸡给弄绝种的。
  至于说其他的问题,只要不是大型的地震、火灾、水灾,干旱什么的那都是小意思。
  地震、水火之灾这玩意没办法,谁也避不过去,但是干旱一类的缺粮现在反而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毕竟现在手里有钱了,不光是从阿黄家里弄来了小三千万两银子,还有崇祯七年的春税也该收上来了,商税怎么着也能弄个几千万两。
  就算是买建奴人头要花银子,修建铁路要花银子,但是抠出个几百万两银子赈灾是没有问题的,弄挤个一两千万两的银子去买粮食,总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
  而且随着铁路的修建,虽然说建奴白奴昆仑奴什么的死的多了点儿,但是好处也不是没有——最起码路上的消耗是直线下降。
  崇祯皇帝手里有厂卫这种大杀器的存在,而百姓又没有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所以像飞虎队一类的在大明是没有任何生存土壤的。
  也就是说,路上人为的损耗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等到几条都在修着的铁路修通了以后,尤其是京城到南直隶和松江府到南直隶的铁路修通之后,松江那边还有泉州那边被郑芝龙他们抓来放血的鲸肉可就能快速的运到陕西山西一类的地方了。
  肉可是比粮食有营养的多,吃上一斤鲸鱼肉,就能少吃两斤粮食,到时候天灾算个屁。


第461章 赐死藩王
  很显然,当皇帝跟当皇帝是不一样儿的。
  比如说崇祯皇帝跟糠稀和钱聋嫌丰那样儿的,能是一回事儿么?
  就算是因为那几个是蛮子皇帝,所以没有什么可比性的话,那崇祯皇帝跟人家商纣王和周幽王这两个家伙比起来,也差的太远太远。
  论到媳妇,崇祯皇帝的老婆周皇后连王昭君的名气都比不过,更别说褒姒和妲已这两个名垂千古的大美人儿了。
  论到享受,崇祯皇帝这个倒霉蛋连行宫都没去过几个,什么避暑山庄什么酒池肉林一类的更是没的比。
  但是崇祯皇帝在大明官员们的心目中,比夏桀和商纣可凶残的多了——一言不合就拿大臣的脑袋出气,什么黑锅都能扔到大臣的身上去背。
  比如闹蝗灾了,崇祯皇帝表示这完全就是有些官员违背了朕免赋免税的命令,把银子揣自己的兜里才导致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不信你查查,大明的官老爷们正规编制的差不多得上万,正规不在编制的又得几万,不正规不在编的根本就没办法弄清楚到底有多少。
  里边还找不出来一个贪污的?找出来后杀掉,正好说明了崇祯皇帝说的是正确的。
  毕竟原本应该是辽王却被改封为益王的朱术雅和楚王朱华奎可都是上了奏章给崇祯皇帝的,表示自己已经向当地的官府损了银子,但是这银子特么花哪儿去了不知道,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这是什么?这就是实锤啊,瞧瞧,藩王们捐的银子你们都敢贪,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的?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种行为,大明的官老爷们只能说三个字,不要脸!
  董仲舒弄出来的天人感应原来是这么玩的?城会玩啊!
  然而不管大明的官老爷们再怎么佩服崇祯皇帝的厚脸皮也没有什么鸟用,该贪的照样贪,该出天灾的照样出,崇祯皇帝该掏的银子也一分不会少。
  然后在辽东抢了一波弄来了几千万两银子的崇祯皇帝突然发现什么宪法不宪法的,还有什么军火一类的玩意都是扯蛋,战争才是来钱最快的路子。
  至于说刘野猪把他爹跟他爷爷两代皇帝攒下的家底都败光的事儿,崇祯皇帝表示这是个意外。
  毕竟刘野猪比自己要脸了一些,活该他败家。
  要脸的都是傻逼。
  然后崇祯皇帝就琢磨着怎么对外玩点儿战争好捞银子——毕竟现在自己手底下的正规军已经算是成形也,也比较硬扎,整个蓝星地球上面就找不出来第二个能跟自己比家底的存在。
  至于说对外战争有的时候得找个理由,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儿——你们国家的野猪跑到大明来祸害了大明百姓的庄稼,大明有义务抓到这头野猪进行审判。
  甚至于只要自己暗示一番,下面那些想要捞军功都快想疯了的家伙们还不明白该怎么做的话,那就直接换人好了。
  崇祯皇帝越合计越觉得这事儿靠谱。
  毕竟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是吧?死了人虽然要抚恤些银子,还要给家属些优待,可是地盘大了,能养活的人多了,而人又少了,这笔买卖其实合算。
  等过上个十几二十年,新的一茬百姓又该成长起来了,到时候再带着他们来上这么一波,绝逼不亏本。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崇祯皇帝按照一拍脑袋就去干的想法直接就把这事儿安排给了张惟贤——打仗这种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