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一千来个红毛夷人如果全都抓了活的,估计也能卖个万把两银子。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本着贼不走空的精神,大明的正规军和编外的海盗们算是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打算挑选个黄道吉日就去怼死那些红毛夷人。
  可是来来回·回的时间这么一拖,就拖到了八月份。
  京城下属的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在五月份的大雨之后又迎来了八月份的大雨,然后庆陵的宝顶被冲毁了。
  如果说是天寿山那边别的皇陵遭了灾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是庆陵——崇祯皇帝他那个便宜爹的陵墓。
  庆陵原为代宗景泰帝朱祁钰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朱祁钰监国后被立为皇帝,年号景泰。
  景泰八年,朱祁钰得了一场大病,武清侯石亨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将景泰帝软禁在西内,重新立英宗为帝。不久,景泰帝忧愤而死。
  英宗废朱祁钰为王,同时将景泰帝在天寿山已经开始施工的陵寝废弃,把景泰帝按亲王的规格葬在了西山,没按皇帝的规格来埋。
  谁知光宗朱常洛死的突然(只当了29天的皇帝),加之国力空虚,神宗尚未下葬,更无暇来为自己建陵。
  于是,建陵的时候也来不及选吉壤、卜寿陵,只得采用了景泰帝的寿陵陵址,把已经被废弃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明代宗朱祁钰的陵被重新改建。
  然后就在崇祯五年的时候被雨把宝顶给毁了。
  这事儿直接就乐呵了,必须得有人出来背这个锅,不光是御史,整个大明都需要有人出来背这个锅,包括崇祯皇帝——这个锅太大,崇祯皇帝表示自己背不动。
  正好赶上工部右侍郎高宏图跳出来搞事情——高侍郎觉得这大明的厂卫横行太过份,要求崇祯皇帝管一管。
  正愁不知道把这个锅甩给谁的崇祯皇帝一瞅正好有人跳了出来,连接挂着工部尚书衔,当年参与了庆陵营造的姚思仁,一块儿把脑袋给砍了。
  大明朝的官员,挨个砍头肯定会有冤枉的,但是隔一个砍一个,就不知道会有多少漏网的。
  尤其是工部的官员,又有哪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就像是高宏图一般,为什么会要求崇祯皇帝管管厂卫?还不是因为厂卫的存在让自己在收那些白花花的银子时不敢放心大胆的来?
  换成原本的崇祯皇帝,大概这两个人也就是个丢官罢职的命——在当时众正盈朝的情况下,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替两人求情。
  而当时刚刚重启了厂卫的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实力去硬怼了这些个正人君子们,无奈之下也就是罢官了事。
  但是现在的穿越者崇祯皇帝不一样啊。
  众正盈朝?看看朝堂上多少是被士林里边骂人奸贼称之为阉党的?
  怼死谁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所以姚思仁和高宏图两个倒霉蛋就一起背了锅,然后被人带到了菜市口走了一遭。
  姚思仁,要死人呐。


第436章 大明爸爸的两个孝子
  崇祯皇帝的便宜老爹,光宗朱常洛这个仅仅当了二十九天皇帝,跟穿越者崇祯皇帝甚至于本尊的崇祯皇帝都没有多少感情的短命天子,死了之后也不消停,反而给崇祯皇帝找了这么大的一个乐子。
  一般来说,普通的工程就没有哪个是终身责任制的,要不然的话等个几十年这工程出了问题,找人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人已经死了。
  但是有三大工程是例外的。
  一是皇城,二是皇陵,三是河堤。
  这三个工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终身责任制的,就算是直接责任人本人已经挂了,那么子子孙孙也是担着风险的。
  当然,要是不出问题,那么子子孙孙也是会受到各种照顾的。
  姚思仁这个破名起的不太好,仁者,人犯二也,谐音更坑,要死人。
  庆陵一出问题,姚思仁就真的死了,顺手还捎带上了一个工部右侍郎高宏图。
  这下子妥了,一个正二品的尚书,一个正三品的侍郎,再加上一起被揪出来的五品员外加上营膳司的郎中什么的,林林总总又是好几十号人一起被送到了菜市口。
  这回没有人再隐晦的跟崇祯皇帝提什么厂卫横行不行,要管管了,崇祯皇帝也顺势又抄了一笔钱回来补贴国库和内帑。
  不抄家不行啊,国库里边的商税隐隐约约有抗不住的趋势,至于内帑,那玩意就是崇祯皇帝最后的底牌,属于和王炸一个性质的。
  当然,内帑眼看着也要拿出来兜底了,要不然大明还真有崩盘的可能。
  除了地震和大雨之外,整个大明跟疯了一样,各地官员报上来的奏报里面就两个字:干旱。
  完犊子了,崇祯皇帝觉得这就是姚思仁那几个混账东西的原因,所以惹得老天爷大怒,这才给大明找了这么多的麻烦。
  但是不管怎么说,老天爷的脾气已经发了,自己身为这些个大明官员们的皇帝,就得替这些个混账东西们惹出来的天灾擦屁股平事儿。
  毕竟这是身为一个有担当,从来不把责任推给手下的皇帝陛下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崇祯五年,整个大明基本上普遍的大旱,连铁道部的修建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洪承畴也开始严格管控手底下的倭奴,要求这些家伙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打的那么狠,必须得保证那些劳工们死的少一些。
  现在铁路修建的工作还没有停,主要是还有大明的百姓们在干活,但是新送到大明的劳工们,则是开始了满大明挖坑的新活计。
  挖坑,就是打井,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工作。
  打井,不是没有危险,而是危险性极高的一个活计。
  首先要确定好井位,然后再挑选个黄道吉日开工——当然,这些事儿大明用不着犯愁,风水先生有的是,随便抓几个过来就行——工部的那些个家伙们不用指望了,光京师和附近的州县都能把他们忙成死狗。
  打出水了,风水先生们就有银子拿,打不出水来,脑袋就搬个家。
  为了早点儿弄出水来,大明各地的官府在朝堂和厂卫的高压下,迸发出了十二分的动力。
  风水先生们的事儿完了,剩下的就是那些个苦力该干的活儿了。
  然后他们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井崩,一个是井底毒气。
  这两个问题,不管哪个都是要命的。
  井崩,人直接就埋进去了,等挖出来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凉透了。
  至于井底毒气,其实倒还好一些,毕竟人下去之前可以先放个蜡烛或者金比雀一类的活物先试一下。
  可是在劳工们正在挖着的时候突然喷出来的毒气呢?这个可就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当然,不管遇上哪个,风水先生都会陪着他们一起上路,区别只是在于先后的问题。
  风险高,收益也高。
  大明的官府给这些一开始就加入进来的劳工承诺就是,等到满大明打井的工程完工了之后还活下来的,只需要再服劳役十年,就能转变成为大明的百姓。
  至于后面加入的,服劳役期限会相应延长到二十年,三十年。
  只是很可惜,劳工们死了一批又一批,也没见有谁能捞到一个大明百姓的身份。
  依据后世史书《崇祯本纪》上面的记载,已经被废弃了的无数口井里,是无数的劳工白骨。
  至于火车还在飞驰着的铁路,呜呜声就是那些根本无法统计数量的劳工们在喊冤。
  初步估计,崇祯五年的打井行动还有铁路修建工作,最起码起了足足有上百万的劳工。
  大部分是建奴,剩下的一部分是从奴尔干都司和草原上抓来的蛮子,还有少部分是昆仑奴和白奴。
  至于后世的大明百姓,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崇祯皇帝拿着人命不当回事儿——起码也得让这些劳工多活一段时间多干一些活儿才行。
  另一派则是认为死的都是些蛮子,又没有大明百姓,无所谓的事儿。
  然后就是昆仑奴和白奴的某些心怀不轨的遗种,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去抹黑崇祯皇帝所干过的一切。
  建奴?没有什么建奴遗种。
  草原上的百姓们表示自己是夏淳维之后,跟大明的汉人同血同种,只是生活习惯不同,那些蛮子的死活关自己屁事儿。
  尤其是那些白奴和昆仑奴有很多是草原上的家伙们从西边给运到大明的——从西方向东,经过草原再进入大明的那一条通道,被后来的某些心怀不轨的遗种们称之为“埋骨路”。
  然后崇祯皇帝发现买蛮子也是一大笔钱。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