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广长沙、常德、宝庆、岳州、衡州等府地龙翻身。常德、澧州尤甚。
  常德府武陵夜半地震有声,黑气障天,井泉泛滥,地裂孔穴,浆水涌出,倒塌荣府宫殿及城垣房屋无数,压死男妇六十人。
  澧州震声如雷,地裂沙随水涌,房倒树拔,压死人畜无数。
  荆州府坏城垣十之四,民舍十之三,压死军民十余人。
  此次地龙翻身波及湖广荆州府、夷陵州;承天府钟祥、景陵、潜江、沔阳州;德安府随州;辰州府沅陵;岳州府兹利、巴陵、平江;常德府龙阳、桃源;长沙府长沙、浏阳、湘阴、湘潭、醴陵、湘乡、茶陵州;宝庆府新化、邵阳、武岗州、新宁、靖州,会同;衡州府衡阳、衡州、永州;
  江西省南昌府丰城、武宁、宁州、鄱阳;南康府都昌;饶州府乐平、安仁;九江府德化、湖口、瑞昌;袁州府宜春、分宜;抚州府临川、萍乡;
  南直隶无为州等。
  大概了数了数,上面就是六十余个州县的名字。
  全是遭了灾的。
  这下子别说让崇祯皇帝尽情的带兵去怼建奴了,郭允厚甚至于已经开始担心这国库之中的银子到底够不够赈济所用了。
  崇祯皇帝在接到这份报告以后也是蛋疼的要死要活。
  妈了个巴子的,虽然说自己穿越之前就知道崇祯年间的大明一直是天灾不断,可是也没有想到是这个鸟样儿。
  就像后世是怎么说的来着?
  我知道生活很艰难,可是这他妈也太难了!
  小冰河嘛,不出点儿地震干旱蝗灾严寒什么的还好意思叫小冰河?
  可是这他娘的已经不是什么小冰河了,这整个就是一个冰河纪好吗?
  自从自己登上这个皇位之后,就没有哪一年是没有旱涝地震和造反的!
  现在最好的消息大概就是这六十余个州县没有人造反。
  崇祯皇帝本来满脑子打算跑去大凌河怼死建奴,这六十八个州县的事儿一出,崇祯皇帝的打算算是歇了。
  没有哪个皇帝能在六十余个州县集体遭了地震的情况下还有心情带着大军跑出去怼人。
  哪怕是皇帝界的平头哥崇祯皇帝也没有这个心情和胆子——万一怼人不成,自己家的后院又乱了起来,那他娘的乐子可就大发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杨广那哥们。
  杨广本身就可以说是个天才,同时又是完美主义者,文武双全才华横溢。
  这哥们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
  顺便要提一句的是,琉球并不是一开始就认中原王朝为爸爸的——那是在杨广这哥们把琉球给打跪了以后才发生的事儿。
  三征高句丽,肢解突厥更是让后来的天可汗李二都羡慕的成绩——以致于杨广成了李二的偶像。
  自己的偶像被自己和自己老爹,还有天下间其他的大佬们联手给怼死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李二对于自己偶像的崇拜。
  在李二登基称帝之后,继续修运河,建东都,征高句丽,甚至于李二征高句丽时就总是得意洋洋当着群臣的面吟诵偶像的诗词。
  就是这么牛逼的人物,天可汗李二陛下的偶像,杨广大帝最后凉的原因也是因为自己出征的时候家里着火了才凉的。
  而所谓的三征高句丽,其实是前两次都把高句丽给打的跪在地上叫爸爸,杨二转身回家后,高句丽起身又把自己当个爷。
  完美主义的杨二陛下觉得这不能忍,干脆准备在第三次怼高句丽的时候彻底怼死他们。
  结果就是使用民力过度,自己家的后院着火了。
  否则的话,光是凭着三征高句丽和肢解突厥这件事儿,或者是凭着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亦或者是凭着开科举的施政措施,杨二陛下都应该是妥妥的千古一帝。
  问题就在于太心急了。
  前面有了杨二陛下的前车之鉴,崇祯皇帝这个穿越者的心态就放的很稳——辽东不算个事儿,建奴比跳梁小丑也强不到哪儿去,只要自己腾出手来,随时都能怼死他们。
  关键还是自己的大本营要稳当。
  否则的话自己把建奴给怼死了,天下也大乱了,如此一来,自己最后能落下个炀帝就算是好的了。
  但是穿越者再怎么样儿,也是穿越者,和土生土长的皇帝思维就不一样。
  最起码崇祯皇帝的关注点并不是这六十余个州县的抚慰措施还有赈济事宜,而是之前就已经要求温体仁等朝堂大臣们制订的应急条例。
  比如说各地官府应该常备的一些救灾物资是不是齐全,重新搞起来的常平仓里面粮食是不是充足。
  甚至于崇祯皇帝更关心各地社学的安全情况。
  常备的救灾物资,各地官府早就开始准备了,所以这个事儿不担心崇祯皇帝发火;
  常平仓的粮食基本上也都有。
  在崇祯皇帝高高举起的屠刀的威胁下,各地常平仓的粮食就算不是满满的,最起码也得有个七八成,或者是八九成。
  所以对于这一点,温体仁也不担心。
  但是社学的安全是个什么鬼?
  不都是当地随便弄出来个地方,让小孩子有个读书的地方就算了的?
  当崇祯皇帝说出来各地官府不许修建的比社学还要好的这种话时,温体仁心中都在暗笑崇祯皇帝不懂事儿。
  没别的,当官的就没有修建官衙的。
  官衙这种东西嘛,能用能住就行了,拿着大把的银子去修建这玩意?吃饱了撑的吧?
  是嫌自己在锦衣卫的眼里不够明显,还是想要让百姓们不认为自己贪腐?
  所以不光是大明的官场,从古至今的官场其实都一样儿,能住能凑合就得,没有哪个官老爷会想着去修。
  实在是修修补补也撑不下去了,才会找朝廷要银子重新修建一下——好歹显得自己清正廉明不是?
  崇祯皇帝随即也反应过来自己闹了个大笑话,但是崇祯皇帝的脸皮是有多厚,这个根本就无法估量,所以崇祯皇帝的脸色根本就没有变化,一点儿红的意思都没有。
  定了定神,崇祯皇帝干脆开口道:“先令湖广、江西、南直隶等各级官府全力赈灾。要求很简单,不能出现什么乱子,否则的话,谁的治下出了问题,朕就要谁的脑袋!”
  等温体仁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还有,等这六十余个州县的灾情平复了之后,着令各地官府将府衙重新修建,气势要足,质量要好,谁敢糊弄就提头来见。”
  崇祯皇帝的话刚一落下,郭允厚就先不干了。
  您老人家嘴巴一张一合的想要让各地都修建官衙,这个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问题在于,国库里面的银子是不是够用?
  等到这六十余个州县的灾情平复了之后,国库之中的银子能不能剩下个两三成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您老人家还日日夜夜的记挂着想要出关怼死建奴呢。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毫不在意这一点——真要是有必要现在就往死里怼黄台吉,内帑的钱已经足够用了。
  而且这些钱还是通过福寿膏和盐一类的好东西从草原和辽东还有倭国换来的——大部分都是辽东所贡献的。
  也就是说,只要崇祯皇帝愿意,随时都可以拿着黄台吉的钱去怼死黄台吉。
  但是显然,崇祯皇帝并没有这个心情。
  就像是这次赈济六十余个州县的情况,国库的钱是够用了,可是如果出现更大的问题呢?国库的钱不够用的时候该怎么办?
  到时候内帑的钱就能派上大用场了——起码能保证让大明内部安稳下来,别失火。
  更何况还有皇家学院这个吞金兽。
  虽然说皇家学院搞出来的蒸汽机现在已经开始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利润,可是当崇祯皇帝要求把蒸汽机给弄到福船上以后,现在的皇家学院已经再次开启了烧钱模式。
  总有些在培训者穿越中心培训时不好好学习的穿越者以后只要穿越了,自己的脑子里面所知道的那些东西就是最大的金手指,比如攀科技树,只要自己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就能少走弯路甚至于不走弯路。
  原本的崇祯皇帝在穿越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穿越之后,才发现这个想法是有多可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知道加特林和坦克飞机航母核弹是未来战争的大杀器,以后的研发就向着这些目标去搞,可以少走弯路对不对?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样儿的想法是没问题的。
  可是实际上,光是一个钢铁的问题就能让人头疼的要死。
  都知道高炉炼钢,可是高炉该怎么建?
  它的造型和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