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呈秀也早就感觉不满了。
  实际上,现在的六部大佬们,各自都有各自的不满。
  若说是换了其他的皇帝,那么谁也不嫌自己手中的权利多。
  可是跟着崇祯皇帝这样儿的,自己有多大的肚量就吃多少饭才是最稳妥的,没完没了的往自己手里面揽事儿,揽来的很可能不是赏赐,也不是各种各样儿的好处。
  很有可能是砍掉自己脑袋的刀。
  所以崔呈秀觉得自己现在兵部的事儿已经够多了,所以这民用的驿站趁早推出去是好事儿。
  然后摆在众人而前的是崇祯皇帝新扔出来的问题:“这两部的尚书人先,由众卿举荐。”
  温体仁脑子里面首先出来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张瑞图。
  这家伙是跟着施凤来一样儿,挂着礼部尚书的名头被提拔进内阁的。
  关键是,他的这个礼部尚书就是个虚衔,不是实打实的礼部尚书。
  孟绍虞才是真正的礼部尚书。
  而张瑞图又是坚定的阉党份子,对于崇祯皇帝可谓是忠心耿耿,把这家伙弄成一部尚书,妥妥的没有问题。
  剩下一个,最合适的应该是顾秉谦。
  这家伙现在挂着一个吏部尚书的头衔,领建极殿大学士,不管是能力还是人脉各方面来看,都是足够的。
  而且顾秉谦同样是阉党份子,对于崇祯皇帝的指示向来是揣摩之后再揣摩,争取一次性执行到位。
  至于这样儿的人来说,不管是担任哪一部的尚书,理论上来说都是足够的。
  现在的问题只是在于这两人到底应该由谁担任哪一部的尚书的问题。
  想了想,温体仁干脆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顾秉谦与张瑞图二人比较适合。”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问道:“其他人呢?可有不同意见?”
  来宗道原本想推举冯诠来着,可是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冯诠也是阉党之中的核心人物,甚至于在崇祯皇帝还没有登基,魏忠贤显赫一时的时候,这家伙几乎与与魏忠贤的心腹宦官涂文辅相提并论,连大太监李永贞都评价说:“内相有涂文辅,外相有冯振鹭,时事可知也。”
  只是这家伙比较倒霉。
  天启六年的闰四月的时候,崔呈秀觉得这家伙贪起来没有底线,于是干脆找了老魏,说这家伙不成,贪起来没完没了的,影响您九千岁的名声,到时候骂名可全在您九千岁一个人身上了。
  老魏一想也对。虽然咱家是个死太监,也贪好点儿银子,可是咱家贪是为了替皇爷办事儿。
  你小子贪起来这么狠算怎么回事儿?这钱还不是你自己享用了?
  所以冯诠虽然在天启六年四月刚刚加了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可是在闰四月的时候就被老魏给赶回家去了。
  冯诠虽然不死心,一直在向着魏忠贤和内阁的诸位大佬们示好,甚至于在崇祯二年建奴奔着遵化去的时候还捐钱守备涿州,并率众守护安放在涿州红夷大炮,以防其被建奴军队夺取,可是来宗道仍然没敢举荐冯诠。
  没别的,实在是这家伙之前被老魏赶回家去就是因为贪起来没有个度,虽然说干些脏活是把好手,但是再把自己给连累了却也犯不上不是?
  所以来宗道想了又想,还是没开口举荐冯诠。
  崇祯皇帝看着来宗道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笑道:“来爱卿想荐哪位爱卿?”
  来宗道迟疑着道:“启奏陛下,臣原本想举荐魏广微的。只是此人已经于天启五年致仕,亡于天启七年。”
  死了你还说个球子!
  崇祯皇帝心烦的挥了挥手,问道:“还有其他人么?”
  温体仁有些懵,原本自己推荐的这两个人,都已经在场了,而且看崇祯皇帝对于这两人的看法也不错。
  但是现在怎么看起来却明显有些不满意呢?
  其实如果说是顾秉谦的话,崇祯皇帝倒没有什么意见,可是张瑞图明显就不成了。
  这家伙是个文青!
  哪怕是满心向着自己,文青就是文青,指望一个文青去干这种得罪人的脏活,明显就不现实。
  最起码这家伙心就不够狠。
  后世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人不狠,站不稳!
  在大明的朝堂这个吃人的地方,张瑞图这种文青老好人的性格如果不是因为魏忠贤的看重,早就把脑袋给丢掉了,还想着混成尚书?
  就算是如今这种情况,老老实实的进内阁去给崇祯皇帝当秘书还行,真让他去主持一个与六部平级的部门组建,估计这家伙能被人吞的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但是这种话能大鸣大放的跟温体仁说么?
  毕竟温体仁这家伙骨子里也是个文青……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开口道:“顾爱卿倒是合适,张爱卿却是不太合适去另组一部,还是留在内阁之中行走为宜。诸位爱卿还是推荐其他的人选罢。”
  张瑞图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情况,要说让自己另组一部,别说崇祯皇帝现在不同意,就算是崇祯皇帝同意了,自己也得怂。
  毕竟自己写字画画作文章什么的没问题,那些个勾心斗角的事儿,其实根本就不擅长。
  本着早点儿找个其他人来干这个活就不用自己上的原则,张瑞图干脆开口道:“启奏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人选,不论是心性,还是手段,都颇为合适。”
  崇祯皇帝笑道:“何人?张爱卿不妨说来听听。”


第413章 又被皇帝给坑了
  张瑞图躬身道:“启奏陛下,陕西延安府知府洪承畴,可当此任。”
  洪承畴么,倒是当真合适。
  这家伙要说狠,是足够狠的,在陕西杀起叛军降卒来毫不手软,脸皮也是厚的一批,什么事儿交待给他去办从来也不推托。
  现在要单独设立两个部,尤其是铁道部,其中牵扯的各方利益太多,要得罪的人也就太多。
  这种黑锅不让洪承畴去背那让谁去背?
  毕竟这家伙可是降过清的。
  当然,崇祯皇帝不认为现在的洪承畴还有胆子和机会去降清。
  甚至于哪怕是有一天这家伙去了战场之上,被俘了,也未必会如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去降清。
  实在是前面一个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后降清的张万春下场太惨了一点儿。
  而建奴又日薄西山,眼瞅着就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真就是死了,也比投降了要好的多。
  点了点头,崇祯皇帝又接着问道:“还有么?”
  见其他人都没有再推举别人,崇祯皇帝干脆就决定道:“既然如此,那就诏洪承畴进京,改任铁道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加太子少傅,主持铁道部诸般事宜。以顾秉谦为交通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主持交通部诸般事宜。”
  在接到崇祯皇帝旨意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激动的热泪盈眶了——陛下,您终于想起来延安府的洪承畴了么?
  没说的,只要吏部派来接替自己的新任知府老爷一到,自己立即就收拾东西滚蛋,连潜规则的时间都不要了,提前先处理好。
  按照官场规则,新任的官员到任之后,是要给前任官员留出来几天时间,用于收拾一下某些不宜存在的东西。
  比如说贪腐的证据一类的,该处理的就处理掉,这样儿走的干干净净的,不至于让后来的拿捏住把柄。
  尤其是前任官员是高升的情况下。
  就像是洪承畴现在的情况,明显就是要入京主政一部了,后来的官员更得给人家留出来时间了。
  否则的话你想干什么?拿住上官的把柄么?
  可是倪文焕也实在没有想到,自己慢慢悠悠向着延安府去的行为倒还让洪承畴着急了。
  不光不爽,还专门派了人来半路上堵自己来了。
  看着眼前洪承畴派来的管家,倪文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再说一遍,你家老爷是怎么说的?”
  洪有福躬着身子道:“回您的话儿,我家老爷说,请您快速赶往延安府,不必顾虑其他,我家老爷要在这几日内赶往京城。”
  倪文焕干脆把话给挑明了:“都已经处理过了?”
  洪有福道:“都完事儿了。就等着您老人家过去做交接了。”
  倪文焕点了点头,向着自己的管家吩咐道:“咱们快些个赶往延安府,早点儿把延安府的事儿交接了。”
  紧赶慢赶到了延安府之后,倪文焕才发现洪承畴是有多急着进京。
  倪文焕是江苏扬州人,而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如果从乡党上面来论,两个人是无论如何都搞不到一起去的。
  但是毕竟同为阉党,本身就有过一些交情,倪文焕又极为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