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一下雪,商继兴就带着李鸿基找到了避雪的地方,一边饮着李鸿基掺了水的酒,或者说是掺了酒的水,一边美滋滋的憧憬着自己以后一统其他部落的美好未来。
  实在是太美了,短短不过半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叫李鸿基的好兄弟就带着自己灭掉了两个不愿意服从于自己的部落。
  尤其是李兄弟教给自己筑的那个叫京观的好东西,当真是怎么看怎么好看,怎么看也看不够。
  时间不用太长,估计只要两年的时间过去,自己就能完整的统一这片大陆。
  到时候是让他们那个皇帝封个王,还是干脆把他们也给赶走,自己独占这片大岛,到时候就得看自己的心情如何了。
  想到这里,商继兴的心头越发的火热,举起酒杯对李鸿基道:“请!”
  李鸿基同样的举起酒杯,笑道:“请!”
  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之后,李鸿基才问道:“商兄弟,只是不知道这冬天还有多久才会过去?”
  心里掰着手指算了算天也没算明白到底是多久的商继兴最终有些丧气的道:“总得有一两百天的时间罢。到时候外面就不会飘着白色的雪,地上也会长出绿色的芽,吃的也会慢慢多起来。”
  李鸿基嗯了一声后,暗自盘算了一下。
  这些个蛮子实在是太没谱了,到底是一百天还是两百天?这他娘的相差一倍呢。
  而且一百天就是三个月还多的时间了,如果是两百天,这岂不是要六个多月的时间?
  这破岛子上面有六个月的时间屁事儿干不成,那还搞个屁,别说是开疆扩土了,搞不好还得指望大明本土不断的运送物资来养活新明岛呢。
  想到这里,李鸿基便对商继兴道:“商兄弟,你先喝着,我出去瞧瞧士卒们都怎么样儿了。”
  说完之后,便对着李过使了个眼色,叔侄二人一起走出了山洞。
  来到一个全是明军士卒休息的山洞之后,李鸿基才开口问道:“你怎么看?”
  李过道:“回叔父大人的话,其实侄儿觉得这蛮子头领的话有些不尽不实。再怎么说,他也是在这岛上面土生土长的,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冬天有多长?我觉得倒是有可能是这蛮子根本就不会算数,搞不清楚一百多天和两百多天到底相差了多少。”
  李鸿基嗯了一声,说道:“倒也不无可能。这些个蛮子,当真是不学无术,什么事儿不是用很多就是很多很多,不是用很长就是很长长多,乱七八糟的也没有个定数。难怪是圣人不到之地。”
  李过干脆道:“且不管他,咱们就先按着正常的冬天来算,估计这地方跟大明也还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只是气候正好相反了而已。大明的冬天既然有三个月左右,那这里的冬天其实应该也是差不多,就算是长一些,四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了。咱们且耐心的等着开春了,再去办王爷交待的事儿。”
  李鸿基嗯了一声,吩咐道:“都听到了?等雪停了,且先把这里的消息向三位殿下传过去,好早做准备。”
  等传令兵躬身应是之后,李鸿基才带着李过回去了商继兴所在的山洞里面。
  此时的商继兴已经喝的满脸通红了,眼球都已经开始有血丝出现,神情之中,已经带上了七八分的醉意。
  李鸿基见状,笑道:“商兄弟,这附近还有多少个部落?”
  商继兴迷迷糊糊的嗯了一声,带着满嘴的酒气道:“还有,还有六七个吧,不过都离的不近。反正,最近的一个,也要走上半天的距离。”
  李鸿基见商继兴已经这般模样,连接着问下去的兴趣都没有了。
  这家伙明显已经喝多了,而且所谓的走上半天的距离到底是多远?
  十里?二十里?
  这些个该死的蛮子!
  得到了李鸿基派人送过来的消息后,朱聿键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三人同意是暗骂了一声该死的蛮子。
  怎么就不能好好的计数呢?一百天和两百天那他娘的差的有点儿太多了啊!
  真是不知道到底是商继兴那个蛮子故意的,还是说蛮子们真就他娘的没有点数?
  事实证明了,蛮子们是真没数。
  整个冬天虽然也难熬了一些,可是在有着随便烧的木头和石碳,还有火炕的情况下,朱聿键三人还是带着治下的百姓们一起渡过了第一个冬天。
  而且这个冬天的时间也不算太长,撑死了也不过是两个多月的时间,甚至于都不足三个月,气温便慢慢的回升了。
  没错,在新明岛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碳矿区,里面的石碳根本就不用打什么矿洞去开采,直接过去捡就行了。
  他娘的,老天爷真是太偏爱这些个蛮子了,这应该是大明的才对!
  愤愤不平的朱聿键在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商量过后,直接就把这事儿写成了奏章,让郑芝龙给崇祯皇帝带了回去。


第408章 让后世子孙能多败几年
  没有人嫌自己家的东西多,同样,也没有谁把别人家的东西弄到自己家是不开心的。
  尤其是对于崇祯皇帝这样儿的穿越者来说,前世的时候喜欢逛论坛,也好歹知道一些根本就算不上多么机密的事儿。
  在后世,有很多国家自己国内的资源并不算少,但是这些国家往往选择花钱在国外进口,也没有从自己国内开采的打算。
  就像是稀土资源一般,这种在军事,冶金,化工,农业等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金属资源,谁都叫嚣着种花家的稀土含量世界第一,种花家也有些小兔子是以此为荣的。
  可是实际上呢?
  稀土本身作为一种紧缺资源,但是却被贱卖了。
  而且,其他国家的稀土资源到底有多少,并没有探明储量具体有多少。
  等到种花家的稀土卖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
  花更大的价钱再从别的国家进口。
  就连东瀛的那些个矮矬子们,也在短暂的嚣张之时,不断的从种花家把煤矿等资源运回到本岛上面。
  哪怕是用来填海,实际上也是对于种花家的一种削弱。
  崇祯皇帝现在就打算学习一下。
  按照朱聿键在奏章之中所说,这就是在新明岛上发现了储量极大的露天煤矿。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先可着新明岛的挖,然后让郑芝龙的舰队往大明运,省得送人过去之后回来的时候还要空跑。
  至于大明本土的煤碳资源么。
  呵呵一声怪笑之后,崇祯皇帝就吩咐道:“传温体仁,郭允厚进宫来见朕。”
  温体仁和郭允厚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跟着崇祯皇帝这样儿的皇帝办差,有好处自己好少了,有黑锅的话,崇祯皇帝能自己背的就自己背,从来也不让自己的手下去抗,舒坦的很。
  当然,崇祯皇帝感觉自己实在背不了的,基本上都扔黄台吉或者林丹汗他们去背着了。
  但是崇祯皇帝有一点是极不好的。
  那就是想一出是一出,什么事儿想起来就得办,想不起来的倒还好,可是一旦想起来,大明的官员们就有好受的。
  如今又把自己两人匆匆忙忙的弄进宫里见驾,可是自己两个人根本就没有闲下来的时间啊。
  比如说京城到通州的这一段铁路修建,涉及到多少事?而从通州开始又向着山海关延伸,同时进行的还有向着南直隶的那条铁路,涉及到的地理山川河流,想想都让人抓狂。
  尤其是工部尚书薛凤翔,听说前段时间忙的连刚弄回家的小妾都没有时间去宠幸,结果那小妾跟家里的某个长的比较好看的小厮搞到一起去了。
  老薛惨啊,年纪这么大了还被人戴了一顶绿油油帽子,就算是那小妾跟那个小厮现在都已经被扔到了乱葬岗上喂狗,可是这事儿已经出了,帽子已经戴了,绿啊。
  心有戚戚然的二人一边讨论着老薛被绿了之后的心情,一边向着宫内而去。
  等行完了正常的陛见礼节之后,崇祯皇帝就直接把朱聿键的奏章递给了温体仁,然后开口道:“朕有意将新明岛上的煤碳运回大明,而大明的煤碳,只用于补充不足之数,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郭允厚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由新明岛将之运回,价格又该如何去定?毕竟我大明的煤碳开采成本要比运进来的成本低一些,价格也就低一些。若是大量由新明岛运入,只怕石碳的价格会居高不下?”
  崇祯皇帝点头道:“郭爱卿说的,也正是朕想的。不过,毕竟新明岛上的煤碳开采不需要开山打矿洞,直接去地上捡就行,成本也是极低。而且向大明的运输,也是走海运而来,运量也是极大,所以成本虽然高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