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尔浒之战,以大明方面的全面失败、建奴的胜利而告结束。
  此战之后,建奴乘势攻占开原、铁岭。
  老奴努尔哈赤还借着这个机会,把叶赫部给怼了。叶赫部贝勒金台吉、布扬古被杀,余部俱降建奴。
  然而此时的朝鲜还处于光海君的领导之下。光海君于万历四十七年农历五月,派遣使者去建奴一方跟老奴勾搭在了一起,由全面的心向大明而转为了骑墙。
  直至后来的绫阳君反正,把光海君给怼死之后,朝鲜再一次的全面倒向大明爸爸的怀抱。
  其实对于朝鲜光海君的作派,崇祯皇帝虽然齿冷,但是也能够理解。
  像朝鲜这种小国,生存之道在于事大,在于卖。
  不管是卖萌还是卖笑或者是卖身,总之就是各种卖。
  哪怕是到了后世,韩国一样在卖。
  只是卖的目标从大明爸爸转为了手握大棒的美国爸爸而已。为此,甚至于不惜充当美国爸爸财阀治国的实验田。
  当然,这么一对比之下,崇祯皇帝觉得还是现在的绫阳君和朝鲜上下的文人士子们更可爱一些。
  起码这些人对于现在的大明爸爸是忠心耿耿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杨镐这货把萨尔浒之战搞砸了是真的。
  萨尔浒、尚间崖及牛毛寨战事失利消息传至都城顺天府,顺天府米价立即陡涨。
  杜松与刘綎已死于战场,马林也于三个月后在开原战死,明军四路主将四人已失其三,仅有李如柏始终未遇敌,但在战役之后数日即为言官弹劾。一年半后辽事更坏,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杀以明志。
  整个萨尔浒战役,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损失了一千多,明军共损失兵力约四万六千余人,战死将领三百余人,丧失骡马两万八千余匹,损失枪炮火铳两万余支,整个儿的元气大伤。
  建奴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而大明自遭此惨败,则开始由主动转而陷入被动。
  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大明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
  由此也产生了诸如袁都督一类的关宁军阀。
  然而更让崇祯皇帝蛋疼的,则是杨镐的出身。
  一个进士出身的家伙居然能经略朝鲜军务?还能跑到兵部去当个侍郎。
  这也就算了,可是这十几万大军居然就这么交给一个有着诈报战功的货色身上。
  而让这家伙领兵的原因说出来都可笑至极。
  在这家伙担任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期间,曾经和大帅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
  而这家伙在朝鲜怼倭奴期间,蔚山一战明明是大败亏输,却与总督邢玠一道虚假地向朝廷告捷。
  当时大明差不多死了两万余,可是这孙子上报的结果只说死了一百多人。
  御史汪先岸曾经弹劾过杨镐别的罪过,但是当时的内阁却选择了庇护他。
  赞画主事丁应泰听说杨镐打了败仗,去向杨镐询问今后的办法。杨镐把张位、沈一贯的亲笔信给丁应泰看,并且扬扬得意地吹嘘自己的功绩。
  丁应泰不爽之下就抗言上书讲了军队战败的情况,说杨镐应当问罪的有二十八条,可羞的有十点,并且弹劾张位、一贯同他共同作奸。
  本来万历神宗皇帝极其恼火,想依法惩处他们,首辅赵志皋这孙子再一次选择了庇护这几个孙子,到最后还算是要脸的万历帝只能罢免杨镐,让他听候核实。
  后来,东征朝鲜的事情完结了,给事中杨应文讲到杨镐的功绩,这家伙又再一次的被起复。
  虽然崇祯皇帝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大败亏输的事儿,给事中却能硬是给这孙子安排些功绩在身上。
  如果不是这样儿,估计后面也就不会有了这孙子在萨尔浒把大明最后的家底败光的事儿了。
  很可能以后也没有建奴什么事儿了。
  但是就算是这样儿,当萨尔浒战败的报告递到朝廷后,京师大震,御史杨鹤上书弹劾杨镐,这家伙却还是没有什么事儿。
  直到后来开原、铁岭又相继失守了,言官纷纷上书弹劾杨镐,这家伙这才被逮进了天牢,判为死刑。
  这么多操蛋的事儿加在一起,如果说崇祯皇帝不恨杨镐那个蠢货,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儿。
  如今温体仁还提到了是不是在议一议杨镐的事儿,瞬间就把崇祯皇帝的火头给挑了起来。
  冷冷的瞥了温体仁一眼后,崇祯皇帝道:“议?议什么?议一议为什么杨镐还能苟活到现在?议一议当年还有谁逃脱了罪责?还是议一议他杨镐到底是应该斩首还是凌迟或者是诛九族?”


第325章 都很头疼
  其实吧,崇祯皇帝最气的还不是大明朝这些混账东西们总是文臣干预武事。
  虽然说这种外行指挥内行,通常都会搞出各种各样的逗逼问题出来。但是这也不能排除其中真会有几个牛逼一点儿的会突然间雄起不是?
  所以说这种情况虽然可恨,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慢慢矫正也就是了,倒也不是什么多要命的问题。
  崇祯皇帝最气的还是万历皇帝这个败家玩意。
  当时的东瀛矮矬子之中,矮子里面挑大个儿,就出来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牛逼的人物叫丰臣秀吉,这个名字崇祯皇帝不管是前世,还是穿越之后翻资料时,都曾经见过。
  只是怎么看这家伙,都像是个脑袋让驴给啃过的货色。
  这矮矬子在万历十九年六月,派出使者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宣祖李昖,表示他有意于次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朝,并请多多包涵与协助。
  这矮矬子还给朝鲜国王李昖写了封信:“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崇祯皇帝怎么看这事儿都透着一股子搞笑的意味。
  虽然说知道这矮矬子是为了转移东瀛自己内部的矛盾或者说是想玩什么假道伐虢的把戏,但是这脑残的书信也太搞笑了。
  谁给他的勇气要收四百州于日本?
  但是还别说,当时的朝鲜国王李昖好歹脑袋没坏,别管这矮矬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但是朝鲜跟着倒霉是肯定的。
  再说了,你他娘的想要去打中国爸爸,你把我朝鲜放在啥位置了?
  当真是彼其娘之!
  脑袋一热乎,李昖就把丰臣秀吉这矮矬子的使者给撵走了。
  后来就不用说了,丰臣秀吉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干脆在万历二十年四月的时候怼了朝鲜一波。
  朝鲜当时被小鬼子给怼的欲仙欲死的,三千里江山可以说是丢了个干干净净。
  等到国土丢的差不多了之后,朝鲜自己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主战派,觉得朝鲜毕竟也是东海大国,天朝屏藩,得跟那些矮矬子硬怼到底。
  另外一种则是国王李昖为代表的,内附,从此跑到中国爸爸的地头上,死心塌地的当个王爷算逑。
  本来李昖还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内附还是硬怼到底,结果一路丧师辱国一路跑跑跑,直到跑到了宽典堡之后才算是停了下来。
  到了这个份上,也别想别的有的没的了,干脆还是找中国爸爸商量下内附的事儿得了。
  当时宽典堡副总兵佟养正禀报于辽东巡抚都御史郝杰:“朝鲜国王。兵败弃国。愿率众入辽。作何处置乎?”
  辽东巡抚都御史郝杰一瞧,这事儿你他娘的报给我,我能怎么办?一国之主跑来要求内附,这么大的事儿老子可搞不定。
  郝杰干脆据此上本:“该镇据宽典堡副总兵佟养正禀报,以为朝鲜国王为倭所败,奔走义州,愿率众入辽,作何处置?朝鲜素称大国,世为东藩,何得一遇倭至望风而逃。倘彼国之君臣,因社稷失守,突尔来奔,其在守臣。拒之则栖依无所,失外服仰赖之心,纳之则事系非轻。臣子无专擅之义。倭奴谲诈异常,华人多为向导。若挟诈阑入,贻害非常,专候禀旨指挥。”
  兵部尚书石星干脆又根据郝杰的奏章再上奏本:“该部据辽东巡抚都御史郝杰所报,宽典堡副摠兵佟养正禀报,以为朝鲜国王,果兵力不足,率众内附云云。”
  最后这事儿就到了万历皇帝的案头上了。
  结果这败家玩意是怎么处置的?
  丫的下了道旨意:“倭贼陷没朝鲜,国王逃避,朕意悯恻,援兵当出。差人宣谕彼国大臣,着他尽忠护国,督集各处兵马,固守城池,控扼险阻,力图恢复,毋得坐视丧亡。”
  这才是崇祯皇帝瞧着万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