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着有枣没枣先打上两竿子的崇祯皇帝觉得让这些人慢慢研究呗。谁知道这些家伙会不会在研究什么种子一类玩意的时候发现点儿别的?
  再一次可惜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的眼光又投向了御案上的奏章。
  郑芝龙递上来的奏章之中,明确表示了一头鲸“其肉堆积如小山,虽不甚美味,然可饱食近百人”、“惟存储不便,易臭。”
  这就算是个好消息了。
  此时的大海之中有多少鲸鱼,这玩意谁也算不清楚。但是一条鲸鱼的肉肯定可以让很多人吃饱。
  哪怕是达不到郑芝龙奏章之中所说的“堆积如小山”那么夸张,可能味道比之“不甚美味”还要难吃几倍,但是一条鲸鱼的肉能让几十个人吃饱应该是没问题的。
  而且还得是大肚汉才行,要不然的话,一百来个人够呛能吃掉一头鲸鱼。
  但是郑芝龙提出的问题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鱼好弄,但是除了风干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的存储办法了。
  而且在夏天的时候想要风干鲸鱼肉,所需要的地方有多大不说,起码得专门弄成阴凉的,不能潮湿的才行。
  而海边想要搭个棚子很容易,可是想要不潮湿可就麻烦的很了。
  总不能再用火烤吧?
  暗道一声麻烦之后,崇祯皇帝此时无比怀念起了后世的那些真空包装的好东西,比如酱牛肉,比如扒鸡。
  还有那些罐头。尤其是带鱼罐头,喝酒的时候整点儿,那味道当真不错。
  但是不学无术的崇祯皇帝好歹记住了一点,安装罐头用的薄铁皮好像有什么讲究,而且还要弄熟了之后不沾水还是怎么着来着,总之也是麻烦的很。
  自觉着自己没有楚国公那般逆天大脑的崇祯皇帝干脆对一直伺候着的王承恩吩咐道:“去工部找人看看,如何能让这鲸鱼肉保存一个月而不变质。如果工部解决不了就去皇家学院,再不行就满天下的张贴皇榜,凡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封县子,赏千金。”
  崇祯皇帝这也是发了狠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抓不住流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千金买马骨。
  反正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处有的是,别管谁来解决。
  等到第一个替皇帝解决问题的人得到了好处,后边就会有的是人想着给皇帝卖命。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吩咐道:“传曹化淳和许显纯过来。”
  觉得自己已经快成了背黑锅专业户的曹化淳和许显纯进宫拜见了崇祯皇帝之后,崇祯皇帝就开门见山地问道:“盐的事情怎么样了?”
  曹化淳和许显纯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崇祯皇帝问的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广泛了。尤其是曹化淳手底下还有一帮子人专门干些缺德带冒烟的事儿,这就更让曹化淳摸不清楚崇祯皇帝到底问的是什么了。
  崇祯皇帝暗骂自己也是个笨蛋,这么没头没脑的问,换谁都得懵逼吧?
  咳了一声后,崇祯皇帝才对曹化淳问道:“加了料的盐,现在都卖向哪里了?”
  曹化淳想了想,躬身道:“回皇爷的话儿,那些盐大概有一半是卖给了林丹汗那边,剩下的则是卖给了建奴。”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问道:“这两边现在都没有什么动静吧?”
  曹化淳躬身道:“回皇爷,还都没有什么动静,主要是掺的量少,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崇祯皇帝笑道:“那就好,安全第一嘛,毕竟是吃的东西,一定要注意。还有,不许卖给大明的百姓,记住了?”
  曹化淳躬着身子回道:“是,奴婢记住了,不会有一粒盐卖给大明的百姓。”
  斟酌了一番后,曹化淳又接着道:“皇爷,林丹汗那边对于那些酒的数量,还有盐的数量要求多一些,您看?”
  崇祯皇帝嗤笑道:“盐随便,酒没有!物以稀为贵,就这么多。酒的量多了,那些蛮子不得要求降价?就往贵了卖,过段时间告诉他们粮食欠收,把价格提高一成。”
  曹化淳暗叹还是自己太年轻,或者说太要面皮了。
  崇祯皇帝让自己往草原上走私的酒,虽然打着御酒的名头,里面也着实有些御酒在里面,可是更多的根本就是拿地瓜那玩意酿出来的!
  地瓜的产量有多高?
  自从崇祯皇帝意外的知道了有这么个玩意之后,京城附近的皇庄里面早就种的铺天盖地的。
  哪怕是因为“看管不力”,不知道有多少是被百姓给偷偷挖走的,但是能用来酿酒的数量也是极多的。
  甚至于让草原上的蛮子们组团敞开了喝,能喝上几个月。
  而里面的御酒成分有多少呢?
  如果不是为了让味道好起来,不至于是地瓜酒那原本难以入口的味道而十斤掺半斤御酒,哪所是十斤地瓜酒里也掺不了一滴的御酒。
  就这,崇祯皇帝还要求再减量后提价?
  但是知道一些秘辛的曹化淳也知道产量确实是少了些。
  不是真的少,而是很多酒都被拿去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实验了。
  比如说皇家学院那边,现在对于这种地瓜酒,尤其是反复蒸馏之后的地瓜酒的需求量就很大。
  一部分的用处在于投降的建奴身上。
  投降的建奴有很多被送进了皇家学院成为什么实验体,主要是验证崇祯皇帝所说的酒能消毒一类的说法。
  这部分的用处,除了崇祯皇帝自己和实验的参与者,剩下的也就是自己和魏忠贤几个大太监隐隐约约的知道一些了。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徐光启他们在拿这玩意烧着玩,看看拿这玩意当燃料和石碳相比哪个更好用。
  所以这玩意的消耗量最近有些直线上升的趋势,也就难怪崇祯皇帝会要求减量提价了。


第323章 五十文一斤?
  但是曹化淳能怎么办?曹化淳也很绝望啊。
  现在地瓜的产量就那么,种植的地方也就那么些。
  最主要的是崇祯皇帝的皇庄里虽然种了不少,也任凭百姓去偷了种,问题是敢去皇庄里边偷地瓜的有多少?
  真要说起来,这事儿可是掉脑袋的。
  虽然崇祯皇帝命令根本不许管,任凭百姓偷地瓜什么的,只要不偷庄子里的其他的东西,至于地瓜和其他的能吃的东西,偷的少了就当没看见。
  但是终究是没有多少百姓敢去偷这玩意种。
  只能等今年的地瓜下来之后,看看勋贵们是不是跟上,如果勋贵们都开始在自己的庄子里面种这玩意,那百姓出于跟风心理或者其他原因,倒是很有可能大面积的铺开。
  但是在此之前,指望京城附近的地瓜还不如指望陕西那边更靠谱一些。
  这事儿曹化淳知道,崇祯皇帝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却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唐砖》里边智计绝伦的楚国公云烨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一个程序猿就更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且随他去,走一步看一步吧。
  崇祯皇帝又把目光投向了许显纯,问道:“那个扬州最大的盐枭,是叫林伟枫罢?”
  许显纯躬身道:“陛下英明,正是徽州商人林伟枫。”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吩咐道:“传令扬州的锦衣卫秘密上门去与此人接触一番,若是愿意替皇家办事,就许他一身富贵,若是不愿意的话就算了,也不用去管他。”
  许显纯很是意外。
  原本以为依着崇祯皇帝的性子,这林伟枫就算是侥幸不死,也得脱去一层皮才行。
  可是崇祯皇帝却说不用管他?
  仔细想了想,许显纯发现可能根子还是出在了自己的奏报上面。
  上面提到了林伟枫此人虽然是最大的盐枭,可是这个把持了扬州私盐十之六七的家伙,却把他手中十之六七的私盐都给了那些穷人去贩卖了——虽然这些穷人大部分是他的老乡。
  皇帝陛下哪里会在乎那些穷人是哪里的?就算那些穷人都是这林伟枫的老乡,可是他们毕竟还是大明的百姓不是?
  皇帝陛下很有可能是甚至这一点原因,才决定放过这林伟枫一马的。
  但是许显纯还是把崇祯皇帝想的太简单了。
  在崇祯皇帝的眼中,他们是大明的百姓没错,可是不能因为这个就无视了他们贩卖私盐的事儿。
  盐这玩意,除了自己吃的盐之外,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应该是个不值钱的玩意才是。
  后世的盐多少钱一包?一块钱,贵点儿的一块五毛钱。
  如果说后世有谁吃不起盐,若是在早些年还是有可能的,可是后来根本就没有听说哪谁家吃不起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