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崇祯皇帝皇帝不得不承认,魏忠贤这家伙揣摩人心确实是把好手。
尤其是在自己彻底的把他给拉拢住之后,这家伙替主子分忧的力度,绝对不亚于原本历史上的某些东林君子们在建奴入关后替他们的建奴主子分忧的力度。
倍感好笑的崇祯皇帝干脆笑道:“罢了罢了,朕知晓了。朕原本也只是有意让民间不许再自行阉割,至于太监么,肯定还是要招收的。只是以后再招收太监,不能随随便便的从民间招募进来就算,要有针对性的招募。比如说会些武艺的和不会武艺的,识字的和不识字的,这些都要区分开来,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位置上,朕相信你魏忠贤不会让朕失望就是了。”
魏忠贤闻言,干脆咬咬牙,把心一横,躬身道:“启奏陛下,奴婢还有一事,想向陛下求个恩典。”
崇祯皇帝笑了笑,开口道:“你是皇兄留给朕的老人了,朕向来也是只得过你的。只要不是向朕求甚么爵位一类的国之重器,剩下的只要是朕能答应的,你尽管求便是了。”
崇祯皇帝想的很明白,如果魏忠贤求其他的事儿倒也算了,若是敢求涉及朝政或者爵位一类的事儿,今天晚上就让他暴毙算了。
只是而瘫装的久了,毕竟也有几分真正的帝王气象,魏忠贤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崇祯皇帝眼中一闪而逝的杀机,反而开心的拜道:“启奏皇爷,奴婢知道皇爷心善,心疼奴婢这些阉人。但是奴婢说句诛心的话,如今国事艰难,用银子的地方很多。所以这替奴婢等阉人修的庙,还有用来买埋骨地,赎回命根子的银子,奴婢等也当出一份力,不能光让皇爷出钱。奴婢昨儿个跟其他的十一监还有四司八局的大太监都商量过了,奴婢等愿意拿出一半的身家,用在这件事情上,求皇爷恩准。”
嘿,还有抢着出钱的!
崇祯皇帝心中开心不已,面上却是拉下了脸,开口道:“胡闹!这原本就是朕给你们的恩典,再让你们出钱,这成了什么了?此事休要再提!”
魏忠贤干脆跪地拜道:“皇爷,奴婢还好些,好歹有个儿子,但是其他的公公们多数都是没有儿子的,这些银子死了也带不走,倒不如用在正事之上。而且这些钱,很多是他们收受的孝敬,原本也不是他们自己应得的。奴婢斗胆,跟他们商议说让他们把银子拿出来办正事儿,便替他们在皇爷面前求个恩典。奴婢行事鲁莽,求皇爷恕罪。”
崇祯皇帝心中暗笑,却仰天长叹一声道:“忠贤呐,你让朕说你什么好!罢了罢了,就依你所言罢,你回去后告诉他们,以前的事儿,朕不再追究,以后要好生用心的当差。等你们这一批老人走了之后,就先去朕的寝陵之中伺候着,等朕龙驭宾天之后,还是要用你们这些老人的。”
等到了第二天的大朝会之上,例行的扯皮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苏爱卿何在?”
刑部尚书苏茂相躬身道:“臣在。”
崇祯皇帝道:“依大明律,民间擅自净身者何罪?”
苏茂相躬身道:“启奏陛下,依大明律规定,凡官民之家、不得乞养他人之子、阉割火者、违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其子给亲。先年净身人、曾经发回、若不候朝廷收取、官司明文起送、私自来京、图谋进用者、问发边卫充军。弘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孝宗皇帝圣旨,今后敢有私自净身的,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边远充军。两邻及歇家不举首的问罪。有司里老人等、仍要时常访察。但有此等之徒、即便捉拏送官、如或容隐、一体治罪不饶。至万历十一年时,神宗诏喻天下,民间有四五子以上,愿以一子报官阉割者,许之。有司造册送部、候收补之日选用。如有私割的、照例重治。邻佑不举的、一并治罪不饶。”
崇祯皇帝心道这才对嘛,没事儿总他娘的想着割什么玩意儿,谁敢自己割就重罚谁。
当然,割了那二两肉倒是没什么,关键是这给后世开了个很坏的头——后世就有些人在精神上把自己给割了。
最重要的是,原本应该是壮劳力的汉子被割了之后,这不仅仅是少了二两肉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的劳动能力就直线下降了。
如果是自小就割了的,倒也能混个长寿,但是成年之后,尤其是中间之后再割了的,那可就坑了——老的比正常人要快的多。
只是大明朝这种私自净身的情况还是管的轻了,要不然怎么这么多人会选择自己阉割了以求入宫?
崇祯皇帝干脆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也。此后再有私自净身者,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远窜三千里。两邻及歇家不举首的问罪。强迫他人净身者,与杀人者同罪。父母强逼儿童净身者,杖一百,远窜三千里充死囚营,遇赦不赦。两邻及歇家不举首的问罪。”
民间有四五子以上,愿以一子报官阉割者,许之。有司造册送部、候收补之日选用。如有私割的、照例重治。邻佑不举的、一并治罪不饶。
第290章 殃及池鱼
苏茂相其实对于崇祯皇帝提出来的这点儿刑罚力度根本就看不上眼。
就算是崇祯皇帝提出来的这些刑罚加在一起,民间该割的还是割,该切的还是切,只要有混进宫来当太监的一丝希望,就绝无可能杜绝的可能。
但是崇祯皇帝既然提出了这么高的刑罚,在开始被严格执行的一段时间内,肯定是有点儿作用的。
至于以后,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罢。
其实说起来,像崇祯皇帝这样喜欢看小说的程序猿是非常痛恨太监的。
虽然说后世的中关村已经成了挨踢人员的聚集地,新中国也没有了太监这一伟大的职业。
但是!
在著名的穿越者培训基地,某点中文网,一代代的太监简直是层出不穷。
最可恨的是被称为五青五白五黄五太监之中的五大太监。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太监一大堆横行其中,每每挖坑不填,甚至于有一些屌大的家伙,上架精品的时候就切了!
可以说,某点简直就是新世纪的中官村,让人恨的牙根痒痒。
但是在大明来说,又离不了太监这种人。
毕竟大明的太监再怎么坏,再怎么的嚣张跋扈,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忠于皇帝。
这些太监之中,比较著名的例如郑和,王振,刘谨,汪直,魏忠贤,哪个都是如此。
好点儿的郑和算是名垂千古,坏点儿的比如刘谨汪直魏忠贤之辈,哪一个不是一张纸条就给宰了。
对比老刘家搞出来的十常侍还有老李家那些动不动就废立皇帝的太监们来说,老朱家的太监简直就是乖的像猫儿一样。
但是再牛逼的猫儿遇到了哈士奇一般的文官也得跪。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社会我哈哥,狗怂话还多,打架没赢过,吵加没输过。
在崇祯皇帝看来,太监就像猫儿一般仗着主人的宠爱可能横行一时,但是唯有二哈才能纵横生生世世。
反正太监的事儿也就只能先这么着了,至于说提升一下太监的待遇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目前不考虑这事儿。
放出宫外一批宫女的事儿,也是由皇后看着办就行了,也用不着拿到朝堂上来讨论。
至于说官配给卫所士卒什么的,这事后边再找英国公他们商议下就好。
但是在崇祯皇帝看来,满朝堂的大臣们既然已经拿了自己家的工资,那努力干活就是应该的,否则就是怠工。
见不得自己家员工偷懒的崇祯皇帝干脆问道:“之前朕让户部和太医院、锦衣卫联手去查实京城及周边的女子婚育情况,如今可有结果?”
户部尚书郭允厚听到崇祯皇帝问话,便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已经派人核查了京城及下辖辖大兴、宛平二县,周边昌平、良乡等二十余个州县。”
崇祯皇帝一听郭允厚已经把事情给查完了,便饶有兴致地问道:“结果呢?”
郭允厚躬身道:“启奏陛下,情况比臣想象之中的还要糟糕一些。天启七年,京城及周边诸州县共出嫁女子二千三百余,崇祯元年即生育者一千七百余。其中一千二百余人为十四岁出嫁,二百余人为十六岁出嫁,二百余人为十七岁出嫁,余者大部分为十三岁,极少一部分年满十八。”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那就是说,大部分都是十五岁便生儿育女了?”
郭允厚的身子连直都没敢直,只是接着躬身道:“回陛下,正是如此。其中因难产而死者多达百余人,多为十三岁出嫁者。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