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军官们讲如何才是正确的忠君、爱国,另一方面,这东西真的传开了,也就不值钱了。假设大明上下军官有十万众,人人都会的情况下,便是有人真的想要作乱,只怕也作不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崇祯皇帝看的很开。
后世的百度上面连蘑菇弹的制造方法都能搜到,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技术,只要想学,有度娘在,一切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实在不行还可以翻墙玩谷狗嘛。
至于现在的这些孙子兵法一类的玩意,学了就一定能屠龙了?根本就是扯蛋!
后世那些所谓的商学院都把这什么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给弄成了商业教材了——他们连论语都没放过。
君不见,什么商业三十六计,什么于丹读论语,连老建奴努尔哈赤拿去当军事教材的三国演义,后世不光有易中天品了一番,各种三国里的商业智慧这一类的书籍更是满天飞。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学了论语该当人渣的照样当人渣,学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该在商场上扑成狗的照样扑成狗,也没见谁依靠这些玩意成神的。
只是张惟贤很无奈,崇祯皇帝这明显是要把兵家之术弄的烂大街的节奏。
但是转念一想,实在上就算是兵家之术烂了大街,冒出来无数的后起之秀,实际上对于自己这些勋贵的影响也不大。
辈辈传承所得的经验,根本就不是从书中学习两天就能搞定的事儿。
而且自己这些人也不是没有好处。
崇祯皇帝把兵家之术就的烂了大街,起码宫中的某些秘藏的兵家之术,自己这些人是不是也有机会接触了?
只要能赶在其他人之前接触,自己这些人就依然占有最大的优势,因此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只是张惟贤还是低估了崇祯皇帝一次性要把事情搞大的决心。
左右都停住了脚步,左右再没有其他文武大臣在场,崇祯皇帝便开口道:“还有一事,便是朕打算取消掉卫所的世袭制度,改为募兵制。”
张惟贤终于不敢再答应崇祯皇帝这么搞下去了。
取消卫所世袭,改为募兵制的好处,张惟贤能看得到,尤其是在崇祯皇帝不断提高士卒待遇的情况下。
但是坏就坏在崇祯皇帝提高了士卒的待遇和地位。
原本不世袭的话,算是一种解脱,现在不能世袭,可就是从这些士卒手里抢饭碗了。
而且,士卒这世袭之后,他们要耕种的土地从哪儿来?全部安排去做工?
一个搞不好,崇祯皇帝大批量宰文官没惹出大乱子来,倒是很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栽个大跟头。
想了半晌,张惟贤也没有想出来什么好办法,干脆躬身道:“陛下,此事牵扯甚大,不如微臣与成国公等商议一番后再上书陛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算是同意,也没有再说话,只是往皇宫方向而去。
等回到了宫中之后,负责监察天下百官和勋贵的许显纯便递了牌子求见崇祯皇帝。
听着许显纯汇报完了手头的情报之后,崇祯皇帝沉吟道:“都查实了?”
第277章 买买买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成国公昨夜闭门谢客,那几位大人送去的东西也被拒了。成国公昨夜心情极好,训斥了二公子半天,要求二公子改掉过去的作风,好生为国效力。”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又问道:“那些人都有动作了?”
许显纯道:“是,很多人都派了人出去,应该就是向着东南而去。”
崇祯皇帝冷笑道:“让他们去。正好引蛇出洞。要不然朕还头疼怎么把这些人一起揪出来。”
许显纯没有说话。
自己就是皇帝手里的刀,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许显纯心里很清楚。
敲了敲桌子,崇祯皇帝又道:“辽东那边儿有什么消息?”
许显纯面色古怪地躬身道:“启奏陛下,辽东那边儿已经传开了黄台吉一家子的乱事儿,黄台吉与代善和多尔衮等人越发的疏远。”
崇祯皇帝心道不疏远才怪了。
在一本堪比白老师的大作流传在辽东的影响下,黄台吉那狗东西要是心里没有点儿什么想法,估计就是笑话中的笑话了。
黄台吉确实心里有很多想法。
哪怕明知道这是明朝的狗皇帝弄出来给自己添堵的,黄台吉心里依然不舒服。
瞧瞧,这混账话本里是怎么写的?
多尔衮趁着黄台吉领兵在外的时候,一把抱住了找他商量事情的布木布泰,喘息道:“好嫂子,可想死我了。”
而且布木布泰没有拒绝!同样喘息着说:“可也想死我哩!那黄台吉又老又肥,怎生比得上你这般?”
天地良心,我黄台吉哪里又老又肥了?
在又一次地狠揍了布木布泰之后,黄台吉也发飙了:“传本汗的命令,严查这本什么秘史,一人收藏杀一人,十人看过就杀十人!”
整个沈阳城被搞的鸡飞狗跳,无数手中得到了某某秘史的人都倒了霉。
只是淫民群众的智慧,远远超出了黄台吉的想象。
一开始的查抄,大家伙儿都把书给交了出去——可是人人一份手抄本。
现在开始杀人了,大家就把书给藏起来。至于其藏的地方,有的藏在床底下,有的藏在茅厕里,有的人贴身藏着,还有的人干脆看过之后藏在了心里——背诵下来默默回味。
纵然在散布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这本书会在辽东掀起一番风浪,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反应会这么大。
楼诚神色怪异地盯着刘老四看了半天才开口道:“这事儿你们办得不错,本官自然会替你们请功。”
刘老四却淫笑道:“同知大人过奖了。那啥,下一本什么时候来?兄弟们都等的着急了。”
……
楼诚对于刘老四这些家伙也是无可奈何的很。
本身都是拎着脑袋在辽东厮混,老婆孩子又都在大明,兄弟们也寂寞的很。
可是去青楼这种事儿,跟兄弟们也不搭界不是?这种秘密战线的事儿,本来就危险,万一在青楼里面不小心说了什么,危险的可不是光自己一个人,很可能整个沈阳城的锦衣卫都要跟着倒霉。
如今有了这本秘史在手里,多多少少也能看得懂一些,也算是能排解一些心中的抑郁。
楼诚过了半晌才神色怪异地道:“你们手里不是还有一本不得不说的故事么?拿出去卖,悄悄的卖,别惹狗建奴的注意。”
刘老四咂巴咂巴嘴道:“这本不得不说要是再流传出去,这沈阳城可就真的乐子大发了啊。”
楼诚笑道:“乐就乐呗,关咱们屁事儿,越乱才越好,最好这引起狗建奴把他们自己人都杀得光了才好。还有,上面传话过来了,卖书得来的银子,上面一文钱都不要,你给兄弟们分分,都乐呵乐呵。”
刘老四大喜道:“此言当真?”
楼诚不屑地道:“卖书能有多少银子?陛下说了,不管多少,哪怕卖出几千里几万里,也都是兄弟们自己分,不用往大明送了。”
不待刘老四再道谢,楼诚却又接着道:“最近有批盐送过来,你注意去接应一下,然后低价卖出去。那颗暗子,必要时也可以用。”
刘老四道:“一批盐而已,何必这般大张旗鼓的?”
楼诚正色道:“上面有话,这批盐是东厂的人弄出来的,里面掺了些东西,让兄弟们千万不要吃。”
刘老四撇嘴道:“又是东厂的那些孙子,没卵子的阴人干不出来什么好事儿。”
楼诚阴笑道:“放你娘的屁!咱们锦衣卫的人可搞不出来这么些阴损的玩意。再说了,这种盐已经被陛下明令禁止流入大明了,卖给大明的敌人吃,毒死多少算多少呗。还有,最近大明会有一个大商人来辽东做笔大买卖,你注意一下,一定要配合好。”
刘老四好奇地道:“莫不是东南的?那些无君无国的混账们还敢来辽东?”
楼诚道:“不是。这回是咱们自己人,搞不好你也能认识。你也不用管些别的,只要配合好就行了。”
刘老四点头应是,也不再问了。
只是让刘老四想不到的,则是来的人不止认识,简直太他娘的熟悉了。
杨七七,锦衣卫的百户,属于那种没名堂的人。就算是在锦衣卫里面,这家伙也没有多少的存在感,只是自小与自己相熟而已。
望着眼前一富商打扮的杨七七,刘老四啧啧道:“你狗日的这是发达了?这一身,瞧瞧,老子一辈子也买不起啊。教教兄弟,怎么贪来的?”
杨七七知道刘老四话中的意思,笑道:“你狗日的狗嘴里就吐不出个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