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早上一两个月里崇祯皇帝提出这个要求,大不了先把原本要调拨给边军的棉衣先给压一压,调去陕西应急也好。
  可是现在雪都落下来了,棉衣都已经发到了边军的手里,难道还能给收回来再往陕西运?
  斟酌了半天,郭允厚才小心翼翼地道:“启奏陛下,如今棉衣大部分已经调拨往边军,虽然陛下一片爱民之心,可以急切间却也没有这许多棉衣。”
  崇祯皇帝一愣,原本以为调拨点儿棉衣去陕西收买下人习应该没问题,结果却是如此的骨感。
  不过个也怪不到郭允厚身上,要怪,还得怪大明本身就没有什么完整的这种大灾救援机制。
  左右已经如此,崇祯皇帝让郭允厚再去准备一批棉衣运往陕西,然后接着道:“既然如此,温爱卿回头看看与各部一起,看看如何制订一个应急的机制,若是以后哪里再出现陕西这等受灾的情况也好有个处理方案。”
  吩咐完温体仁,崇祯皇帝又对房壮丽道:“房爱卿回头也要准备一下,陕西一地的巡抚胡廷宴已经被朕拿下,西安府和延安府又有许多县令被叛军杀掉,再加上那些因为害民而被拿下的,总之需要的官员很多。”
  房壮丽躬身应道:“启奏陛下,崇祯元年的进士可以派往陕西任一些县令,其余的官员也可以从南京调用。”
  崇祯皇帝却又开始迟疑了。
  房壮丽说的没错,崇祯元年的恩科是有很大一批进士,但是这些读四书五经的家伙直接上任县令合适吗?
  一群刚刚放下书本的家伙们,没有治政经验,做事情基本上也是凭着一股热血或者想当然去干,很多时间反而会好心办坏事。
  当然,大明的这些预备设的官员们还算是好的,起码大明还没有催生出螨清时的那个著名的职业——绍兴师爷。
  明朝的举人过了最后的会试,参加完最后的殿试之后,实际上是不会立即授官的,而是要先学习一段时间。
  这个时间长短不一,基本上都是在各部当些跑退打杂的。
  而到了螨清,这种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裹脚一类的玩意被螨清给发扬光大了不说,便是连明朝用来开科取士的八股文章也被螨清给发扬光大甚至于更进一步。
  到了最后来,催生出来的除了一些书呆子就是书呆子。明朝好歹还有王阳明这种心学的出现,到了清朝,基本上就只能呵呵。
  历次文字狱,尤其是著名的“清风”诗案之后,读书人还敢用脑子去思考?
  当然,都说是清风诗案是一个书生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
  实际上却是翰林院庶吉士徐骏这个倒霉蛋的诗集中的句子。而起因也不是什么风把书给吹乱了,而是这货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
  这下子就乐呵了,反犬?你这是在指责我大清原本是明朝的属下然后造反的犬辈?
  无数人吹捧过的雍正大帝这下子不开心了。
  正好就借着徐骏无意在一首诗中写的“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两句,按照大不敬的罪名把他的脑袋给砍了。理由就是徐骏用“清风”影射螨清,蓄意诽谤朝廷。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也是这货的诗集里面的句子。
  而被后世无数不要脸文人捧了臭脚的雍正大帝干的还不止这点事儿。
  著名的吕四娘刺杀雍正,不也是因为螨清的文字狱给引起来的?
  总之,螨清对付文人的高压可比明朝那些蠢蛋皇帝强得多了,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字狱,一方面又把八股文章加强再加强,最好一个个的都只会之乎者也就完美了。
  然而事儿上,螨清的政策是没有问题的,最后完美的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成果——就连岳飞的后人岳钟琪都能甘为建奴走狗,反而套路了想要反清的曾静和张熙师徒,催生出了吕留良大案。
  只是不知道岳武穆泉下有知,心中会有何感想。
  也正是因为螨清这些套路玩的比较成功,所以后来才有了绍兴师爷这么牛逼的职业。
  崇祯皇帝还是不想让这些没啥基础的小白们一股脑儿的扔到陕西去——本来就是个炸药包一般的地方,万一哪个小白再惹出点事儿来,最后头疼的还得是朝廷。
  沉吟一番后,崇祯皇帝才吩咐道:“先从别处调任罢,要有经验的县令过去,这些新科进士,尚需历练一番才好。”
  房壮丽躬身应是后,兵部尚书崔呈秀却又说话了:“陛下,辽东毛文龙发来奏报,说是建奴最近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一些粮食,而且又尽迁了南四卫之地的百姓向北。毛文龙问是否要收复南四卫之地?”
  崇祯皇帝心中暗道还他娘的能从哪儿弄到,陕西呗。
  陕西遭灾这种事儿,建奴肯定是有办法得到消息的,光是四处漏风的朝堂就足够建奴知道不少消息的了。
  而至于黄台吉弄来银子再到大明陕西高价买粮往辽东运,在其他人看来是件极蠢的事儿,但是在崇祯皇帝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黄台吉的银子从哪儿来?不还是辽东的百姓身上抢来的,先是有计划的屠杀,家里没钱的给定义为无谷之人,等同于流民一般,杀光了就是。
  有粮有钱的定义为通明叛党,再杀上一波,这银子不就来了?
  至于高价从陕西买粮,左右不过是为了给大明添乐子!
  别说这些粮食有多少能运回辽东,就算是一粒粮食运不回去,黄台吉也乐意花这个银子——光是逼反了陕西,就能让大明的目光先从辽东抽回来,到时候建奴可就有了喘息的机会了。
  至于毛文龙说的是不是要收复南四卫之地,崇祯皇帝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倒不是说毛文龙没有实力收复南四卫,或者说收复了之后守不住南四卫,而是守住南四卫的成本太高。
  守兵少了,建奴从哪个方向来都容易钻空子。
  守兵多了,大明的朝廷根本就他娘的负担不起!
  别以为崇祯皇帝捞的钱不少,如今各种来钱的路子也很多,光是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小冰河时期各处天灾不断,这些银子就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才遗憾地道:“罢了,南四卫之地仍然给建奴,只要毛文龙不断地去袭扰一番就好,总之就是让建奴弃之可惜,守之无味。倘若建奴在南四卫军囤,也不要管他,让他们先种着地,等快要收割了再去一把火烧了就好。”
  话刚说完,崇祯皇帝却突然想起来了那个叫短小荣的家伙,也不知道他的书写的怎么样儿了,这么长的时间应该写的差不多了吧?
  想必在锦衣卫的高压之下,他也没有胆子学后世的那些扑街一样太监!
  崇祯皇帝心中正自想着,门外却是匆匆忙忙地进来个小太监,先是跪地告了罪,接着才道:“启奏陛下,皇后娘娘要生了!”
  原本还想着看看短小荣写的孝庄秘史的崇祯皇帝噌的一声就站了起来,吩咐道:“快,摆驾坤宁宫!”


第259章 崇祯皇帝的办法
  严格说起来,崇祯皇帝这不是第一次当爹了。
  穿越前就有过娃,所以是当过滴。
  可是穿越之后,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再加上周皇后又是第一次生孩子,年龄又小了些,又怎么可能不紧张——甚至都紧张到不知道该先迈哪一条腿比较好了。
  匆匆忙忙地走到了门口,崇祯却是突然吩咐原本打算告退的温体仁等人道:“温爱卿与郭爱卿随朕一起,其他人先散了吧。”
  温爱卿与郭允厚一起躬身应是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吩咐道:“命锦衣卫去传诏太医院院正,擅长阴科与哑科的御医一起入宫候命。”
  前来报信的小太监倒是颇为机灵,听到崇祯皇帝的吩咐,连忙应道:“启奏陛下,太医院院正已经在坤宁宫外候旨了,阴科御医也在。”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只是快步往坤宁宫而去。
  等到了坤宁宫外,整个坤宁宫外的太监宫女们来回的窜来窜去忙成一团,崇祯皇帝看着都头疼。
  只是跟后世医院一样,这时候还是不要去打扰的好,崇祯皇帝也只能按下心头的烦燥,耐着性子等待起来。
  只是听着坤宁宫中周皇后的叫声一阵阵的传来,崇祯皇帝原本就担心,现在更是忍不住,提脚便要向着坤宁宫内走去。
  正从坤宁宫中出来的客印月一见崇祯皇帝向着坤宁宫而去,这架势明显是要闯入宫中,赶忙紧走两步挡在崇祯身前跪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