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上,高迎祥对于马守应几兄弟倒也是颇为倚重,还特意拨了一批精壮些的汉子跟着马守应,就指着马守应能好生操练一番了。
只是不管是高迎祥还是马守应都没有想到的是,马守应的身影不过是出现在自己的义军之中几天的时间,就被大股的骑兵给盯上了。
苦笑了半晌,马守应才对高迎祥拱手道:“不管咋说,多谢高大哥收留俺们兄弟这么长时间,俺们也不是那没有良心的,这一次要是再有人追来,俺们兄弟断后就是了。”
高迎祥有心说个不,但是想想自己要是再强留这哥几个在自己军中,只怕光是那支没完没了的骑兵就能打自己给怼的死死的。
念及此处,高迎祥便也不再出声——到底是几个官军重要还是更多的义军重要,这是个很好选择的问题。
高迎祥一沉默,马守应便知道高迎祥做出了选择。
向着高迎祥一拱手,马守应便告辞出去了。
马守应判断的没错,蒙古万骑奉了崇祯皇帝的命令,有如附骨之蛆一般地死死地咬住了马守应——别管往哪儿跑,用不了半天的时间,一个蒙古万骑的千人队就能跟过来。
马守应握紧手中的大刀之后,头也不回的道:“战吧。咱们已经是叛军了,被朝廷大军剿灭也是应有之意,哪怕咱们死后都下火狱也不后悔。”
马守应身后的族弟马守成却是愤愤地道:“那咱们村子的仇呢?就这么着算啦?”
马守应却是苦笑一声道:“不算了能怎么样?咱们现在是叛军,只怕在朝廷的眼中比闯王还要可恶三分罢。”
马守城闻言,也不再说话。
马守应说的没错,自古以来叛变了的自己人都要比敌人更可恨,哪怕是先放过敌人,都要先怼死背叛了自己的自己人——这种故事,自己可是从汉人的书本中看的多了。
望着前方冲过来的一支千人队,感受着地面传来的震动感,马守应微屈双腿叉开,刀尖向上斜指着右后方,却是打算就在此地跟朝廷的官兵拼命了。
只是不曾想,远远地望见自己几人的千人队骑兵竟然开始减速。
等到了离自己十来米的时候,整个蒙古骑兵千人队已经完成了对自己兄弟五人的包抄,将自己等人稳稳地围在了包围圈子里。
带头的蒙古骑兵千夫长哈丹巴特尔一看马守应等人身上大明卫所士卒的打扮,便试探着问道:“马守应?”
马守应先是嗯了一声,接着又说道:“要杀就快点儿动手!”
哈丹巴特尔却是嘿嘿一笑道:“这可不行,天可汗说了,要把你活着带回去。若是你死了,俺可不好向天可汗交待哩。”
一听哈丹巴特尔提到了天可汗,马守应心中只求速死的念头便没有那么强烈了。
崇祯皇帝的光辉事迹在大明的卫所之中可没少宣传,人尽皆知,崇祯皇帝就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也是个知晓兵事的,不光是京城反怼建奴,还是草原京观立威,这些事儿可都是对味口的很呐。
如今崇祯皇帝又要求把自己活着带回去?那这事儿可就有意思多了。
马守应心中正自胡思乱想,却不妨手腕一痛,手中的大刀再也拿捏不住,就此被哈丹巴特尔用马鞭给抽飞了。
哈丹巴特尔见马守应兄弟手中的刀都飞到了旁,当即便吩咐道:“拿下,带回去见天可汗!”
只是等崇祯皇帝见到了自己牵挂无比,耽误了好几天行程的老回·回马守应之后,心中也是蛋疼无比。
原本还以为是跟后世那些真主的信徒是一样的,结果还有这么一茬子事儿!
第258章 皇后要生了
崇祯皇帝一开始以为马守应这个老回·回是打算跟那些想要宣扬真主的荣光的家伙们一样,要宣扬什么真主一类的,顺便要把不信的都给下火狱。
可是万万就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茬子事儿——人家就是为了给村子里冤死的一百多口村民报仇雪恨,其中有回有汉,根本就不是玩什么传教的套路。
崇祯皇帝这下子难办了。
如果是跟后世那些让人恨的牙痒痒的家伙们一样的,从根子上拔起,屠个干净也就是了。
但是偏偏就不是,而且这根子也不用拔了,已经被那个叫什么清风寨的给拔完了。
但是就算是崇祯皇帝再怎么同情这个叫做马守应的家伙,他跑去自己报仇造反却也是事实。
望着眼前跪在地上低头等死的马守应,崇祯皇帝沉吟了半晌才道:“朕闻,其情可悯,其罪难恕。如今你入了叛军也是不争的事实,朕虽然有心饶你,大明律却也由不得朕。”
马守应惨笑一笑,自己顿首道:“卑职自知必死,也不敢求陛下法外开恩,只求陛下看在村子中有回民亦有汉民的份上,剿了清风寨,还枉死的一百零三口村民一个公道。”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不管回汉,皆是朕的子民,清内寨既然敢做,就得敢当。你们村子村民的仇,朕会替他们报,你安心的去罢。”
被反捆着双手的马守应强自把头磕在地上,拜道:“多谢陛下隆恩!”
崇祯皇帝挥挥手,当即便有人上来将马守应扶了起来,带着便往外走。
及至马守应被带到门口之时,崇祯皇帝却又突然开口问道:“教法与国法,孰为重?”
正在向外走的马守应顿住脚步,却是连头也没有回:“国法重于一切。”
崇祯皇帝却是嗯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马守应见崇祯皇帝再没有什么要问的,便径直向外走去。
崇祯皇帝却是低声吩咐了方正化几句后,便准备打道回京。
至于朱聿键和朱存枢还有朱倬纮则是因为自己要去海外,本着自己不爽就不能让其他人爽的原则,每个人都很干脆的从自己的封地里面划了一块出来,送给了崇祯皇帝那还未出世的孩子……
按照常理来说,应是普通人家生个娃,左邻右舍的还会送个礼什么的。
有钱的可能送的比较金贵一点儿,没钱的可能送上几两白面加上几个鸡蛋也就得了。
至于皇帝生了孩子,皇室宗亲肯定要送些礼物意思意思一下的。
但是像朱聿键三人这种玩法,就纯属于坑人不利己了。
自己三人拍拍屁股准备走人了,反正封地早晚都得回收去,扔给皇帝一块儿还送了人情了。
但是其他的藩王怎么办?
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想好到底是留在大明还是去海外开国的藩王来说,这三个家伙干的简直就不是人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但是显然,朱聿键三人显然是不在意的。至于说因此而得罪了其他的藩王,那就更无所谓了。
如果其他的藩王选择留在大明,那跟他们这种去海外开国的藩王就不属于一个层面的人物了——有实权的藩王和当猪养的藩王能是一回事儿吗?
如果说他们同样的海外开国,那就更简单了。反正大家以后会成为竞争对手,尤其是封地离的比较近的。
由于远离大明本土,虽然说还是要受到大明的控制,但是就像周朝的那些诸侯一样,谁把谁当回事?说干不就干了?
也正是抱着这种思想,提前达到了联盟的朱聿键三人事先一商量,先把别的藩王给卖了,在崇祯皇帝那里留下个好印象更重要。
一路往京城赶的崇祯皇帝对于朱聿键三人的思想看的很清楚,但是也根本不在乎。
就算是他们在海外互相怼了起来又能怎么样?反正到最后便宜的还会是大明。
不管是卖武器还是居中调停,这都是要收好处的,而且在有推恩令的情况下,这些家伙的封国最终还是会越变越小,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唯一让崇祯皇帝不太满意的,大概就是始终没找到李自成这家伙,让崇祯皇帝的心里始终横着一根刺。
只是皇后要生了,这个比李自成可重要的多了——左右洪承畴那个背锅侠还有杨鹤什么的都在陕西,连抚带剿之下也不怕李自成能翻了天去。
拂了拂身上的雪花,崇祯皇帝又暗骂一声,又加快了一些速度。
等到崇祯皇帝紧赶慢赶回到京师,安抚完一直担心不已的皇后等后妃,崇祯皇帝又一次不管已经是晚上的时间,直接把温体仁和施凤来等人给召进了宫里奏对。
面对着崇祯皇帝要求调拨一批棉衣的要求,户部尚书郭允厚也是蛋疼无比。
大明朝现在有没有大量的棉衣?答案是没有多少了。
若是早上一两个月里崇祯皇帝提出这个要求,大不了先把原本要调拨给边军的棉衣先给压一压,调去陕西应急也好。
可是现在雪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