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嗯了一声,接着道:“下去休息罢。等这里的事儿完了之后,你便先行回京。”
说完,也不理会应是的任一真,崇祯皇帝又望向了魏忠贤:“东南那边儿怎么样?”
魏忠贤躬身道:“回皇爷,东南那边儿倒是有些人不太安分。不少人和倭奴还有建奴都有勾结,总是有人趁着海防不严之时向辽东和倭奴那里走私粮食。还有就是一些读书人,还有一些士绅,在说一些不好的话儿。”
崇祯对于走私的那些家伙倒不太感兴趣,杀上一批,估计就能老实一段时间,这个倒也没什么。至于这些读书人和士绅就很有意思了。
颇为感兴趣的崇祯皇帝问道:“读书人?士绅?他们都说了些甚么?”
看着魏忠贤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崇祯皇帝便说道:“尽管说,朕恕你无罪。”
魏忠贤闻言,便躬身道:“回皇爷,士绅之中,多是说皇爷除了福王的爵,乃是容不得自己的亲叔叔,眼红福王的家产。而且还有人改了汉时的童谣在传唱,说甚么一尺布,尚可缝,两叔侄,不相容。”
偷偷地看了崇祯一眼,见崇祯皇帝脸色没甚么变化,魏忠贤便又大着胆子继续说道:“至于读书人之间,原本倒是不少人在传说皇爷开了明律明算和格物科,乃是体谅读书人读书不易,是大大的恩赐。只是后来又传起来说皇爷乃是借此打压儒学,想要学习暴秦一般,重视法家学说。又说皇爷编练新军,乃是擅改祖制,新军好看未必好用,还是要靠着大明的卫所才是正道。还说皇爷和先帝一般,都喜欢这些奇技淫巧,不理后宫,不喜政事,乃是,乃是徽钦一般的皇帝。”
等魏忠贤一口气说完之后,再偷偷看一眼崇祯皇帝的脸色,却意外地发现竟然没有半分的变化。
若是换了别的皇帝被这么说,只怕脸色早就黑的不能再黑了,偏偏这位爷,好像正在说的根本就不他一般。
心中正在想着,却听崇祯皇帝接着道:“这就完了?说朕是徽钦?只怕原本说朕是桀纣罢?”
你丫的知道!你知道东南那边儿是怎么传的你他娘的还问我?!你是皇帝啊大哥,你这么问我一个太监,老子压力很大的好不好?万一你不高兴了,是不是顺势就把老子给砍了?
魏忠贤正自腹诽不已,却听崇祯皇帝淡淡地道:“朕方才便说过恕你无罪,你便一五一十的说与朕听。”
魏忠贤转念一声,这他娘的不正好是给东南那些孙子和东林党余孽们添堵的好时机?当下便躬身道:“奴婢该死。东南之地,确实有人谣传,尤以江浙之地为最。说陛下杀戮太过,动辄便是凌迟,亦或诛连九族,便是桀纣之君,亦不如陛下之残暴,这陕西大旱,便是因为陛下不修德行,不施仁政所致。奴婢曾派人细细地查探,发现这些谣言的根子,多半还在东林党和复社余孽的身上。”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脸色依旧没有什么变化,让魏忠贤暗自感叹这位爷的帝王之术越发的纯熟了,便是较之先帝,也是超出了许多。
其实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先帝登基之后,一步步地与东林党周旋,不惜以木匠之后自污,重用厂卫,到最后仍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
倒是这位爷,自打登基之后,先是下了永不加赋诏来收买民心,接着又借建奴叩关的机会狠狠地刷了一波声望,硬生生的就怼死了东林和山东孔家,堂堂正正的阳谋果然不是自己一个阉人的阴谋诡计能比的。
魏忠贤心中正想着这些,却听崇祯皇帝忽然开口道:“都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仗着自己的手中有笔杆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简直混账!”
魏忠贤一时倒有些不好回答,自己原本这个九千岁的称呼还不就是这些王八蛋们给弄起来的,但是阉党之中良莠不齐也是事实,斗不过这些文人倒也正常。
好生斟酌了一番,魏忠贤道:“皇爷,这些人总也是杀不干净的,皇爷还是不要和他们置气的好。”
崇祯闻言却冷笑一声道:“朕和他们置什么气?他们手里有笔,朕的手里就没有了?所比的也无非是谁的更粗更黑而已。”
不待魏忠贤想明白笔为什么还要比粗比黑,崇祯皇帝便接着道:“朕明日里便回京,忠贤替朕在这儿看着,尤其是其他几个朕没有看过的县里,一定要好好儿地查一遍。”
等魏忠贤应是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你是皇兄留给朕使用的老人啦,皇兄说你可重用,朕能信得过的,也只有你和王承恩这些自家人了。莫要让朕失望。”
第217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
魏忠贤其实已经做好了去孝陵养老或者在京城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了,毕竟成化年间威风八面力压东厂和锦衣卫的西厂被崇祯皇帝给弄成了一个单纯的监察机构,权力基本上没多少了。
可是今天,崇祯皇帝突然来的这么一出,却又让魏忠贤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
如果皇爷真的是打算把自己冷藏或者干脆弄死自己,只要暗示一下锦衣卫或者东厂内厂,自己的脑袋就绝对保不住,如今还让自己替皇帝盯着陕西的赈济事宜,这不是天大的信任和恩宠是什么?
至于得罪了陕西的官员什么的?这他娘的不搞笑吗?
俺老魏自打先皇时起,那就是那些读书人和官员们口中的阉贼,死太监,九千岁,得罪个把官员算什么?只要皇爷能满意,哪怕是把他全陕西官员的皮都给扒喽,俺老魏也不带眨一下眼的!
怀着这种颇为悲壮的士为知己者死或者说君以国士待我,我便以国士报君的思想,魏忠贤可算是豁出去了,整个陕西能调动的,还有紧急从京城调动过来的西厂番子们全撒了出去。
一时之间,一张硕大无比的大网,便在陕西和江浙一带全面铺开,魏忠贤便如同坐阵中间的蜘蛛一般,每日里都是听着手下人汇报各地汇总上来的消息,或是传递给锦衣卫或者东厂,或是挑出其中某些敏感一些的内容,直接再快马进京,呈交给崇祯皇帝。
而回到京城的崇祯皇帝,刚刚搞完了京城地震的善后,又开始头疼了。
当初牛逼吹的有点儿大,好像是周边的地方随便藩王挑,挑完了拿国内的封地进行置换,以后大明也不再把藩王当猪养。
自己吹的牛逼,哭着也得草完,现在就到了崇祯皇帝哭的时候了。
唐王世孙朱聿键现在就来找崇祯皇帝了。
自打过完天启七年,朱聿键回到自己的封地后就没干别的,所有的土地也不种了,全部封存起来,珠宝啥玩意儿的不能吃不能喝的,卖,吩咐王府中的锦衣卫和太监们拿去卖了换成银子,为了能多卖点钱,朱小王爷特地命人陆陆续续地卖,差不多到了上个月才全换成了银子。
至于那些给王府种地的苦哈哈,或者卖身为奴的,朱小王爷大手一挥,给钱给地给卖身契,先行收买一波人心再说。
等到都准备好了之后,朱小王爷才又跑来了京城找崇祯皇帝,打算现在就先去海外开国去。
本来吧,如果有人置换封地,而且还是朱聿键这种自己比较看好的藩王带头,按说崇祯皇帝应该很高兴才是。
可是看着朱聿键在江山堪舆图上指出的位置,崇祯皇帝确实笑不出来——朱聿键修长的手指指的是后世的台湾岛,现在的大琉球。
崇祯皇帝嘴角抽了抽,对朱聿键道:“琉球这个位置……王叔祖何不换一个?”
朱聿键的武力值不错,雄心壮志也是有的,问题是战略眼光还是不太够,或者说心里也没想太多,闻言只是好奇地望着崇祯:“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看着朱聿键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无奈地道:“朕也不和王叔祖说些虚的,此地乃是大明的海上门户,不可能拿来置换封地。这也就是王叔祖忠敬为国,换个人来,朕便要怀疑其居心何在了。”
朱聿键闻言,嘴角也是一抽。你他娘的还不如说你担心老子在那儿封锁你得了:“陛下,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崇祯道:“王叔祖想要说的是此地现在乃是在荷兰夷人手中,并不归大明所有罢?”
朱聿键躬身道:“陛下圣明,臣有罪。”
崇祯却摆了摆手,对朱聿键道:“王叔祖何罪之有?咱们都是一家人,自然要替自家人考虑。朕也知晓,王叔祖是想要替朝廷把此地收回来。只是,朕已经命大明水师整顿训练,打造宝船,到时候琉球自然一鼓而下,重新归我大明所有。到时候,不管是面临哪一方面的海上威胁,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