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0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的坑了朱聿键一笔钱之后,朝堂上的画风瞬间就变得和谐起来,再也不是刚才那副剑拔弩张的模样,议题也转向了崇祯二十六年的春试。
  崇祯皇帝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春试了。
  随着大学越建越多,到崇祯二十五年末的时候,除皇家学院这个大挂逼之外,大明已经拥有了京城、南京、洛阳、长安四所建制完整的大学。
  而从严格的意义上面来说,春试早就已经走形了,变成了四所大学抢人大战,早已不再承担着选拔治国人才的重担。
  其中最为嚣张的就是京城大学——身在京城,背靠着国子监和皇家学院两个大佬,京城大学看其他三所大学就是战五渣。
  然后就被南京大学也就是大明金陵大学,联合洛阳大学和长安大学给告了。
  没错,你京城大学是牛逼,你确实是在京城,可是咱金陵大学也不是白给的,那也是身在京城的,不信你问问,全天下谁敢说南京不是大明的京城?
  洛阳大学和长安大学表示京城大学你个渣渣,知道什么叫底蕴吗?二百年放在几千年里面就是个小孩子好吗?现在你丫一朝得势就牛逼起来了?
  当然,话是不可能真的这么说,毕竟古都是古都,现在的大明京城是大明京城,拿古都来压大明京城,摆明了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是不怼京城大学一波,又怎么能显出自己的存在感?又怎么在接下来的抢人大战中赢得先机?
  被礼部训斥了之后,京城大学的扛把子也很委屈。
  咋的,学生自己喜欢来京城大学不行了?还非得强制性的让人家报你们三所渣渣?爷们身在京城,背靠国子监和皇家学院这是天生的!你们这些从京城大学走出去的白眼狼!呸!
  四所大学抢人抢得不亦乐乎,谁都想把那些好苗子揽到自己怀里来,哪里还顾得上四家原本是同出一门这种小事儿,哪怕是礼部发话了也照样是小动作不断。
  然后这四所大学的扛把子各种龌蹉之后又都觉得自己委屈,然后又不断的告状,最后就闹到了朝堂上面。
  按照常理来说,像这四所大学互相搞事情互相告状这种事儿,实在是不应该拿到朝堂上面来说,毕竟朝堂上面的破事儿更多更复杂。
  但是背不住礼部扛把子倪元璐心里不爽,因为倪元璐觉得自己挺冤的。
  以前的礼部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事情就是那么些事情,严格说起来礼部就是个清贵衙门,没太多的事儿需要自己操心。
  可是谁能受得了四所大学的扛把子各种告状啊,今天你告我了,明天我就把你和他们一起告了,整个礼部现在都被这四个混账东西闹的鸡飞狗跳。
  等倪元璐诉完了苦之后,好不容易看了场大戏的崇祯皇帝才笑眯眯的道:“倪爱卿的意思是怎么办?”
  倪元璐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与礼部诸位同僚商议过,认为应该申饬四人,然后按照地域不同,令其招生。”
  崇祯皇帝的脸上依旧笑眯眯的道:“其他众位爱卿的意见呢?”
  朱聿键首先坐不住了,忍不住出班奏道:“陛下,如果依倪部堂所言,似新明岛、英格兰、缅甸、莫卧儿诸地的生员,该当归入哪所大学?还是让这四所大学均分?又譬如原本是京城人氏,但是因为移民实边之事迁移到了英格兰,则归入京城大学还是归入金陵大学?”
  朱聿键觉得自己必须得站出来替新明岛说话。
  这种大学招生的好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哪怕新明岛有一百个大学生来大明就读最终回去五十个,对于新明岛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毕竟有皇家学院的例是子摆在前面了,那些蒸汽机、铁路等等的好东西,可都是这些读书人弄出来的。
  现在谁都知道京城大学肯定要比金陵大学、洛阳大学,长安大学要更牛逼一些,如果真要是按地域划分,新明岛的学子该划到哪儿去?
  自己治下的百姓可是全国各地都有,以陕西的为主,如果按照户籍划分的话,要么划分到金陵,要么就是长安大学,京城大学估计是没什么指望了。
  倪元璐顿时也有些头疼,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朱聿键会突然跳出来搅局。
  更让倪元璐没想到的是,张之极居然和朱聿键站到了同一战线:“启奏陛下,臣以为唐王殿下所言极是。倘若依倪部堂所言,那新明岛和英格兰等地的学子更应该按照原本籍贯所在地划分,而不是以新明岛和英格兰之地来划分。”
  张之极的打算跟朱聿键几乎是一模一样甚至比朱聿键更为激进,毕竟朱聿键治下的百姓是全国各地都有,迁移到英格兰那边的百姓却是以京城周边为主。
  最要命的,却是这些人的户籍所在地已经从京城换到了英格兰!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倪元璐的分区录取来划分,这些人最大的可能是被录取到长安大学而不原本极有可能的京城大学。
  这不行,这对自己封地内的百姓不公平,后果很可能是让封地内的百姓对于自己这个公爷不满意——本公爷又不傻,民心有多重要,看看盘踞在龙椅上的那位就知道了。
  张之极一动,那些自家弄到一块封地的勋贵和文臣们都开始跳了出来——大家封地里的百姓也都是哪儿的都有,偏偏封地还都在海外……
  崇祯皇帝自然乐得继续看戏。
  朝堂上的大臣们既然愿意演下去,自己就得好好的做个观众,不能再跟以前一样动不动的就掀桌子,因为现在没有掀桌子的必要。
  倪元璐气结,气哼哼的道:“如果以成绩划分,唐王殿下和英国公觉得是否公平?”
  朱聿键点头道:“凭成绩说话,自然是公平的很,考不上也是他们技不如人,没什么好抱怨的。”
  本王是不是应该多花点儿钱,多弄些大儒啥玩意的回去?也不知道皇家学院的那些人能不能弄几个回去?
  张之极也是同样的打算。
  陛下有句话说的好啊,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大儒怎么了?只要好处到位了,照样能弄一批去英格兰,京城大学就在向英格兰的百姓们招手!
  倪元璐更加头疼了。
  之所以提出来按片区划分录取,原因就在于金陵大学和洛阳大学、长安大学的扛把子们表示按成绩划分太坑,学生们又都是些贱胚子。
  很多明明可以直接去三所大学就读的学生,往往因为比京城大学的录取分数低了那么一两分而选择重读一年!
  还他娘的能这么玩的?都奔着京城大学去了,自己这三所大学存在的意思是什么?喝西北风吗?
  结果现在可好,手下的三大马仔闹腾,唐王跟英国公也跳出来搅局,站到了京城大学那边去。
  自己这个礼部的堂官该如何决断?
  望着蛋疼不已的倪元璐,崇祯皇帝也忍不住有些头疼。
  自己之所以看重倪元璐并且把他提拔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就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京城城破之后,倪元璐举家殉国。
  再加上倪元璐本身又是个谦谦君子,虽然被自己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给成功带跑偏了一些,可是现在看来,明显还是书生气太重了些。
  揉了揉有些发涨的额头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按成绩录取!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招不到生员也是三所大学祭酒的责任。另外,打从今年开始,复读的生员最多只允许复读一年,如果第二年再考不中心仪的学校,要么回乡,要么服从安排,去其他大学就读。”
  崇祯皇帝的话总算是给这场争论盖棺论定了。
  说白了,还是惯的,这年头还没有后世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的紧迫感,刚刚开始爆发的人口红利还没有完全显现出应有的威力,想必再过上几年,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考上大学不读?只怕复读之后再想考就会更困难!
  一场大朝会散去之后,头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又带着几个心腹级别的马仔们在内阁里面开起会来。
  主要的议题没别的,还是主要针对于沙皇俄国的战争,还有针对于欧洲的乱局。
  卢象升无比感谢前任首辅温体仁。
  如果不是温体仁在阁的时候打下了好基础,只怕自己现在除了头疼还是头疼——光是这两年往外面移民就足够让人抓狂的!
  大明的人口是多,但是也仅仅是针对于整个本土来说,如果再算是新明岛和莫卧儿,还有英格兰等等地方,整个大明甚至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
  而内阁最为头疼的问题就在于,大明至今还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甚至于是短时间内没办法停下!
  军方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