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的家眷财产全在冀州邺城,这次都深受公孙瓒之害,齐声应道:“愿听主公号令,铲除公孙瓒!”
南阳人黄忠进谏道:“主公,这南阳郡是我们zhōng yāng军辛辛苦苦打下的疆土,可不能让袁绍卷土重来。”
吕布点点头,凝视着面前的地图沙盘,仔细考虑了一会儿,便颁下命令:“汉升,你乃南阳人,守卫本地责无旁贷,本将任命你为荆州将军,择荆州俘虏兵jīng锐补满本部人马,镇守宛城、新野一线,并从荆州俘虏兵里面整编出两万荆州游击兵团。
张任担任荆州副将军,领一万荆州游击兵团,在汉升的配合下,攻占上庸、西城、钖县、武当诸城并设立上庸郡,张任暂代上庸郡尉。
剩下的荆州俘虏皆编入荆州建设兵团,由黄权统领,在南阳郡与上庸郡之间择良田安置,黄权同时任荆州游击兵团总参军,张任、黄权部与汉升部形成对襄阳防卫的掎角之势。
任命张辽张文远为司州将军,在洛阳将本部人马补充完整,屯兵洛阳,任命吴匡为荥阳郡尉,任命李肃为弘农郡郡尉,任命郝昭为洛阳八关统领负责八关防御,皆听张辽号令。司州本地郡县兵皆听张辽号令。
司州牧朱儁以本部人马为基础,整编起司州兵团两万人马,屯兵鲁阳与武关,与张辽、黄忠成三线防御,确保洛阳的安全。”
沮授问道:“主公,文武之道相辅相成,军事部署已定,当以何人治政?”
吕布面露难sè:“本将思之久矣,怎奈司州、南阳一带乏有治政能吏前来投效。”
沮授跟郭嘉、贾诩相视一笑道:“从军情司那里得知,司州一带实有能吏,只是乏有见用,如冯翊万年人杨沛、冯翊高陵人张既、京兆杜陵人杜畿、扶风武功人苏则,皆为能吏,主公皆可招之用之。”
吕布听了大喜,这几个可都是载于史册的能吏,现在虽然名不见经传,名声不彰,吕布忙于军事,没有时间留意,却忘了留意这些治政人才。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现在在荥阳郡的新郑县只是做个小小县令。在历史上,曹cāo占据了荥阳郡后,任命他为长社令,他治理地方不畏强豪,曹洪的宾客不服征调,他按法诛杀,为曹cāo称许。后来邺城法禁松弛,曹cāo特派他为邺令,军中豪右曹洪、刘勋等极为畏惧,都遣人jǐng告子弟不得犯法,后来杨沛又被任命为京兆尹,域内秩序井然。
吕布特命杨沛为洛阳令,以压制洛阳城内剩余的世家豪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574章 杜预的祖父杜畿
吕布笑问沮授:“这个杜畿有何能耐,竟有你来推荐他。”想想也觉得奇怪,沮授乃是冀州人,而那个杜畿是京兆人,根据这个时代的鲜明特点,通常都是举荐乡人,两人远隔千里,又怎有交情,既有交情便是杜畿此人实在是有能耐。
沮授见吕布脸sè如常,知道他并不嗔怪,便笑道:“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母亲在他少年时病死,继母虐待他,他却侍奉继母甚孝,以此闻名。二十岁的时候被举荐为京兆功曹,功曹主管考察、记录、推荐本地的优秀人物,此外杜畿还得到一个兼职,为郑县令,郑县的前任县令在任时积压了很多案件,监狱里关了几百人,既不判也不放,杜畿到任后,亲自到监狱审案,短短几rì,就全部结案,该判的判了,该放的放了,杜畿能在很短时间内把这件事办了,说明他年纪轻轻便识大体,顾大局,懂得轻重缓急。
三年前,杜畿因其孝行被举为孝廉,被任命为汉中郡丞,但后来张鲁割据汉中,杜畿不耻为张鲁卖命,便弃官携带后母逃往荆州投效袁绍,而袁绍信任的是颍川、荆州本地世家人物,杜畿在袁绍处并不得重用,但荆州还算平安,杜畿便和后母在荆州住了下来。
数十rì前,杜畿后母去世,杜畿听说京兆已经被我们zhōng yāng军占领,料定局势平稳,便携带后母灵柩,跟许多同乡一起返回故乡京兆。在刚出荆州时,遇到拦路强盗,同乡伙伴都四散奔逃。杜畿不能丢弃后母棺木,便镇定地站在那里。强盗们一看,便张弓搭箭。想要shè杀杜畿。杜畿对强盗们说,你们拦路抢劫,不就是为了钱财吗,我身上并未携带分文,只带了一具棺木,你们shè我又有什么意义,强盗们一听,白白杀了个人。确实没有意义,便放过了杜畿。
军情司的特工把这件事情当做趣闻来说,却被贾诩贾文和听到,文和便想起主公在大汉贤良册里面曾有杜畿的名字,便派人将他请了过来,非是卑职所推荐,乃是主公早有属意。主公真有慧眼。此人确实颇有才具,若得好好培养,早晚可以督抚一州。”
吕布能够记得杜畿这个人物,最主要是因为杜畿有个更出sè的孙子杜预。
杜预最为世人所知的是他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是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实际上他还是一个卓越的学者,对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和工程等学科都有研究,被誉为“杜武库”,称赞他像武器库一样无所不有,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历史人物,千古之下,唯一可以跟他相提并论的人物是王阳明。(。)
杜预之所以那么杰出,归根结底是他继承的基因好,他的家庭教育好,归根结底是他有个好祖父。
吕布在后世是看杜预传时捎带着看了看他祖父杜畿的传记,看完以后,深深为之动容,杜畿果真是一代治政能臣,绝对是被演义忽略、被后人忽略甚至是被曹魏当权者慢待的治政能臣。
吕布这只大蝴蝶扑闪起来的旋风改变了所有三国人物的历史,也改变了杜畿的历史。
在没有被吕布改变的历史中,杜畿携带后母棺木顺利到达京兆府,当时河东人张时正担任着京兆尹,就聘他继续担任功曹,过了几年,张时对杜畿不太满意,认为他阔达疏诞,不负责任,杜畿却以为自己大材小用,便弃官前去许都,寻找机会。
杜畿结交了侍中耿纪,晚上就跑到耿纪家里聊天,谈论时事,而且谈论时声音洪亮,恰逢耿纪家隔壁正住着曹cāo的心腹谋臣荀彧,杜畿一谈论,荀彧就在隔壁听,过了几天,荀彧便了解到杜畿的才能,就派人找到耿纪,质问道:“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耿纪就把杜畿介绍给荀彧,荀彧把杜畿推荐给了曹cāo,曹cāo惟才是举,正是用人之际,任命杜畿为司空司直,后来又任命杜畿为河东太守。
当时河东地方豪强卫固、范先拥兵数千,跟袁绍私通,要将河东郡献给袁绍,杜畿单骑入郡,屡试妙计,轻而易举地将卫固、范先除掉,使得河东郡没有经历严重战乱便早早地安定下来。
单骑入郡平定地方,很多能臣都能做到,本来没有多大稀奇,但杜畿最与众不同之处便在于他的治政。
杜畿的为政之道,结合了儒、道两家的特点,既宽惠爱民,又清静无为。就以诉讼来说,他秉承孔子“必也无讼乎”的观念,尽量地为百姓讲道理,做说服和调解工作,不厌其烦,劝涉讼的百姓回家反思,寻求解决之道。如果不能服气,可以再到官府,听太守讲道理。这样,就激发了百姓的良知,父老们都自责道:“有这样爱民的好太守,我们为什么不听他的教诲呢?”于是,百姓之间的纠纷、诉讼越来越少,社会也安定了。
杜畿经常到下属各县巡视,发现有孝子、贞妇、顺孙,就下令免除他们的徭役,鼓励他们好好劳动,好好生活。
在农业生产方面,杜畿督促百姓,努力耕织,多养牛马,就连养鸡养猪养狗这些小事,杜畿都非常关心,定有章程。河东郡的经济,很快就搞上去了,百姓们辛勤务农,丰衣足食,官府也积蓄了大量的粮草。
解决了吃饭问题,杜畿又开始提倡教育。因为处在乱世,军事不可不讲,他就在冬天农闲时,召集青壮年男子搞军事训练。另外又开设学校,亲自担任教授,传授儒家经典,在全郡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风气有了很大的转变。河东有一位名儒叫乐详,曾经协助杜畿搞教育。后来,杜畿把乐详推荐到朝廷,担任博士。许多年后。河东郡的儒士特别多,人们认为,这都是杜畿教化的结果。
杜畿的孙子杜预后来又那么大的成就。正是杜畿教化有功的最好榜样。吕布搞的“全民皆兵”“全民教育”其实都有几分受历史上杜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