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奸巨猾的太傅袁隗也进谏道:“桓帝时定了三互法,规定地方长官除了需要回避本籍之外,婚姻之家亦须互相回避对方的原籍,两州人士也不得对相监临。如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乙州人士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对甲、乙、丙三州均需回避。按此规定,吕布不可执掌并州。”
何太后被他们这样一说,慌了,她根本就没想到这么多。
卢植知道何太后对吕布的倚重,也在阴差阳错之下误会了吕布是精忠报国之臣,加上自己年老多病,便想让这扶持汉室的重任交托给吕布,便不遗余力地为吕布撑腰,便微微一笑道:“我乃幽州涿郡人士,若我为并州牧,吕布为冀州牧,如此一来,就不会违反武帝与桓帝的规定了。若嫌吕布资浅,可安其位为冀州刺史。众位大臣对吕布升任征北将军不服,那么就降他一级,为镇北将军,依然都督幽州、冀州、并州三州军事。”
何太后一听,眼睛一亮,便命卢植速写圣旨,颁布下去:“因原并州刺史丁原横死,前将军董卓不愿代并州牧之职,便由卢植迁为并州牧,依然兼任尚书之职。光禄勋吕布转为冀州刺史,同时兼任镇北将军,都督幽州、冀州、并州三州军事,度辽将军、护乌桓校尉、护匈奴中郎将皆受镇北将军节制。”
吕布以前以为州牧跟州刺史是一样的,都能掌管到一个州的军政大权,现在才慢慢明白,在官位和实际权力上,州牧还是比州刺史高一些的,先是官秩,州刺史是两千石,跟郡太守的官秩是一样的,而州牧是中两千石,比两千石高一级;其次,州中有刺史就没有州牧,反之亦然,而州刺史在本州内晋升为州牧是很常见的;刺史是州的常设官,但州牧不是,不一定每个州刺史都能晋升为州牧,通常是在用兵频繁的地区设置州牧,如鲜卑乌桓猖獗的幽州有刘虞任州牧,南蛮叛乱的益州有刘焉做州牧,这样来看,州牧握有比州刺史更强的军事权。综合看起来,州刺史的地位比郡太守高不了多少,郡太守一般是不听州刺史命令的,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后来的讨董联盟里有那么多太守跟刺史并列。
打个比方,州刺史像后世的省长,州牧相当于后世的省委书记,有些经济发达市的市委书记可以不把省长放在眼里,但必须要听从省委书记的命令。
不过,吕布这番前去冀州任刺史,是领有镇北将军的头衔,还拥兵数万,冀州属下的郡县必定不敢像对待一般州刺史那样对待吕布。
袁绍本来想继续阻扰何太后对吕布的任命,但忽然想起昨晚收到的一封信,上面竟然抄录了自己写给丁原那封铲除所有宦官家属的信件内容,肯定是吕布派人送来的,如果自己再执意阻扰,真怕吕布当庭戳穿自己当初的阴谋,毕竟是因为自己假借何进的命令去除恶务尽才致使何进被狗急跳墙的十常侍杀死,一旦被拆穿了,自己肯定名誉扫地。
袁隗看了两个侄子的表情,知道他们心有不甘,便替他们问道:“吕大人前去就任冀州刺史,那光禄勋之职该有何人执掌?”
何太后扫视了一下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中意的,不住地摇头。
卢植看明白了何太后的心意,便进谏道:“既然幽州牧刘虞可以遥领太尉之职,那冀州刺史吕布为何不能遥领光禄勋之职呢?”
何太后听了卢植的话大喜,便回答袁隗道:“就让吕布兼任光禄勋吧,待到有合适人选,就让他把光禄勋让出去。”
袁隗心有不甘,他本来想安插袁氏一党的人去做光禄勋,没想到太后对他袁氏一党戒心深重,根本不给他安排人选的机会,就继续谏道:“原并州刺史丁原兼任执金吾,现丁原亡故,这执金吾之职悬空。我推荐城门校尉伍琼迁为执金吾,伍琼赤诚谨慎,可当此大任。”
何太后冷哼一声:“伍琼早先为郡门下书佐,他家所在的里长有罪,太守让他写出收捕得命令,但他却因里长的旧恩拒写命令,如此看重私情不顾上命之人,怎堪大用?!”
袁隗等人吃惊地看着何太后,他们万万没想到深居宫中的何太后竟然对外臣的过往点滴琐事都一清二楚,他们心里不由得泛起一股凉意。
何太后心中暗自得意,这都是她从十常侍遗留下的捕风使那里得来的情报,昨晚针对袁绍的党羽好好看了一遍,没想到今天真的派上了用场。
这全都要感谢吕布,不是他提醒自己袁绍等人是奸贼,自己也不会做那么多准备,想到这里,何太后不由得美眸含情,瞟了吕布一眼,看他玉树临风,昂首傲立的模样,心里更多了几分柔情蜜意。
吕布可不愿让那些大臣看出自己跟何太后的小猫腻,就眼观鼻鼻观心地昂首站立在武官队列中间,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第38章 为下属请封
袁隗有些气馁,就追问道:“太后属意何人?”
何太后没了主意,便问卢植:“卢公,你可有什么好的人选?”
卢植略微想了一下,便推荐起好友朱儁:“原太仆朱儁因母丧归家,现在快要守完孝期,可命他速速归朝,担任执金吾之职。最近几日我奉太后圣谕,暂代执金吾之职,等朱儁归朝,我便交接与他。”
袁隗一听是剿灭黄巾的名将朱儁前来担任执金吾,无话可说,退回班内。
现在可轮到吕布推荐自己的人了。
吕布上前启奏道:“丁大人新丧,骑都尉之位悬空,丁大人麾下大将高顺高仲平在追剿宦官、迎回天子陈留王上立下大功,不可不与封赏,更兼高顺清白威严,骁勇有智,忠诚仁义,当可胜任骑都尉之职。”
不等那些大臣反对,何太后迅速点点头:“准卿所奏,封高顺为骑都尉。”
吕布又启奏道:“高顺从虎贲中郎将转骑都尉,虎贲中郎将悬空,微臣推荐王越王退之担当此任。王越为海内第一剑客,号为大剑师,十年前曾单剑入贺兰山刺杀羌族首领,使得我大汉军队不战而胜,王越回京叙功却被十常侍所阻。微臣望太后明察,不可让有功之臣寒心。”
何太后吩咐让王越上前听封:“先帝也素知你的大名,欲重用你,怎奈你出身寒庶,有些大臣在先帝面前说你生性粗野不羁难当大任,先帝无奈只好弃你不用,还好有哀家为先帝弥补此憾,就从吕布所奏,封你做虎贲中郎将。”
当说到有些大臣时,何太后淡淡地瞟了袁隗一眼,王越目光敏锐,把这一幕留在心底,暗下决心,早晚一天必定报此打压之仇。
袁隗上前一步,涨红了脖子,大声指责道:“不知袁术犯了何等过错,太后无端将袁术的虎贲中郎将之位拿掉?”
何太后对袁隗那种跋扈状甚是不满,轻咳一声,把脸一扭,不予回答。
袁隗原本以为自己袁家足以掌控朝政,没想到自己远不能做到一言九鼎,何太后已经牢牢掌握住宫中禁卫和尚书台,自己原本的计划全数被打乱,便有些气急败坏,在何太后面前失了礼仪。
袁隗转头责问卢植:“尚书台是干什么吃的?怎会任由诛灭奸宦的功臣之权位被一粗鲁武师取代?如此诏书竟然也敢签发?”
王越听袁隗如此说自己,不由得火冒三丈,若无吕布眼神阻止,怕是他早就拔出宝剑将袁隗斩首。
卢植也被袁隗的无礼话语激怒,他原本就如洪钟的嗓门更加洪亮,响彻整个崇德殿:“卢植执掌尚书台,只知尽忠皇命,不敢从权臣之乱命。太傅大人亦应谨守皇命,不该在先帝故去尸骨未寒之际就欺凌太后与天子。”
卢植除了是海内大儒、军事家,还是一个久经官场的政治大家,他这个大帽子扣下来,把仰仗父兄、仕途一直很顺的袁隗震慑得脸色发白,不知如何应对,只得跪下叩首请求太后恕罪。
何太后轻蔑一笑:“太傅请起身,哀家先前迁袁术为南阳太守,南阳郡乃龙兴之地,天下第一郡,户口百万,为此地太守,足敌一方州牧,更胜做虎贲中郎将,却不知袁术为何推辞不就,如此做派,委实让哀家为难。”
袁隗见自己这一方搞得有些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可不能让袁术从虎贲中郎将落成一介白身,便目视袁术,示意他屈服。
袁术只得上前跪倒:“微臣愿领南阳太守之职。”
何太后不好把袁氏一门得罪死,又不愿再改诏书,她现在已经隐隐意识到刚才屡次被袁绍一党拒绝任命极大地损伤了皇权威严,便用眼神示意吕布出主意。
吕布收到何太后的暗示,便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进谏道:“袁隗大人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