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7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昕这个原本的银行副总督,跟随朱棣出征的时候,开心不已,因为战功,他这个驸马都尉如今还获封了一个侯爵,可以传给后代。
  回到大明之后,他可是颇为得意,但是现实却让他傻眼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银行现在发展成为了仅次于内监的天下第二大衙门。陈瑄这个平江伯,成为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之一,甚至要把这个之一去掉。
  最近一段时间,他顾不得享受,一心投入到了对银行的运作了解之中,想要从众分一部分权过来。
  他这个侯爵,驸马都尉不过是虚名,没几个人会在乎他,可是银行副总督这个位置,却是人人巴结啊!
  陈瑄倒也不敢设什么障碍,因为沐昕本来就是专门负责陆路的金银转运,同时也负责全国巡视查账的。
  而且他跟自己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想跟自己争,还是先把权力从接替他任务的广恩伯刘才手里要回来再说。
  刘才这个人是个老实人,因为口吃,显得孤言寡语,跟谁都没有太深的交际。他是那种一根筋的人,作战勇猛,获封广恩伯。
  因为嘴笨,第一次北征的时候,还被朱棣怪罪,削去了爵位。
  不过后来朱棣自己都过意不去,又把爵位赏给了他,却一直没有重用了。
  沐昕出征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太孙将他找了出来,负责银行查账和陆运金银。
  但是,陈瑄后来看明白了,太孙看重的就是刘才这个人不会营私结党,也就不敢贪腐。
  从那以后,陈瑄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对。
  他不仅不能贪,还要做一个孤臣。只有这样,他这个位置才会坐的稳,只要太孙殿下看重他,任谁也弹劾不了自己。
  他在朝中本来就盟友不多,只有丰城侯李彬与他关系莫逆。
  他们两人是一同上阵杀敌,出生入死,一同治理海疆,后又结为儿女亲家的扯不开的紧密关系。
  但是除了李彬,他与其他同袍都逐渐疏远,向孤臣的方向发展。
  朱瞻基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当初回来大明以后,虽然银行的发展不尽人意,但是他也没有想过换了陈瑄这个银行总督。
  想要坐这个位置,就必须要当一个孤臣。
  而且,陈瑄能力出众,虽然没有什么建设性的管理才能,交给他的工作,他都能不打折扣地完成。
  这以后,再多的人弹劾陈瑄,朱瞻基都留中不发,其他人逐渐也就知道了朱瞻基要保陈瑄的态度。
  陈瑄的权力虽然大,但是他现在当了孤臣。而且他手下的那些押运军原本许多都是驿卒,经过训练也没有上过战场。
  他们都是听命行事,跟陈瑄这个高高在上的银行总督不可能有太深的感情,指望这些人跟他造反,是不可能的。
  再多人弹劾,只要他不贪,不徇私,朱瞻基就会保他一辈子。
  因为种种原因,陈瑄现在成为了大明最为特殊的官员,除了受朱瞻基直接管理,没有任何人能约束他。
  论势力,他的管辖范围比任何人都大,管的人比任何人都多。
  整个大明,也就内监的人数比三家银行多,但是内监系统是个庞大系统,光是首领大太监都有二十四个,哪像陈瑄独掌大权。
  他也知道自己是绝大多数官员嫉妒的对象,这两三年来,越发低调了起来。
  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固然能当一个孤臣,陈家却不能因此而受到牵连。
  想要保护陈家,除了自己秉性要端正,也需要给自己家族找一个后路。
  跟朱瞻基接触了几年,他很清楚朱瞻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位太孙英明神武,心胸开阔,只要不是碰触到他的底线,什么事都开诚布公摊开来说,不要掩饰,更能得到宽容。
  所以趁着银行,内监双方进行金银交接的时候,他向朱瞻基提出了自家的嫡长孙女将于福安候之子黄柏定亲的消息。
  朱瞻基听到陈瑄主动提起此事,就明白了陈瑄的顾虑,他只是略微沉吟了一下,就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朱瞻基没有反对,那就代表同意了。陈瑄抱拳俯首道:“殿下宽宥,老臣再无顾虑,定替殿下守好银行这个摊子。”
  福安候就是原本的福安子黄渊,虽然这次出征,他作为后军总兵官,没有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但是他的功劳却是抹煞不了的。
  以一己之力,调度二十多万人的数千里远征后勤补给,即使是朱棣也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
  在胜利之后,他与几位侯爵都被列为头功,从子爵连升两级升为侯爵。
  除此之外,朱棣依旧觉得不够,不仅按照侯爵嘉赏,还京城一座五进大宅,以及属下进贡的两个波斯美女,赏给黄渊。
  如今黄家父亲为兵部尚书,儿子是超品侯爵,真正成为大明的新贵。
  黄渊今年也才三十三岁,而且性格沉稳,才华出众,如今深受朱瞻基重视,今后当是朝廷栋梁。
  这场婚事,还是陈瑄主动提出来的,他现在虽然超然于百官之外,但是他今年也已经五十六岁,当为子孙后代多考虑一番了。
  黄渊对陈瑄并不陌生,对陈瑄之才也颇为敬佩。更重要的是,他与陈瑄嫡子陈佐,两人在年轻之时,就有深厚交情。
  那个时候,陈佐是总督之子,一军指挥佥事。黄福虽然名义上是工部尚书,交趾布政使,却属于贬谛,黄渊投笔从戎,只能当一个把总。
  但是那个时候陈佐并没有瞧不上黄渊,教了他不少水师行军作战方面的学识,这些东西,是书上根本学不来的。
  因为这层关系,陈瑄才能不顾面子,让儿子出面,主动攀附黄家,为孙女求一个好姻缘,为势单力薄的陈家求一个好靠山。
  黄渊对陈佐的印象很好,在陈家嫡女年幼的时候,也曾见过几次,知道是个伶俐可爱的孩子,长的也不辱没自家的宝芽。
  所以,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这桩婚事。
  不过他的长子黄柏只有十三岁,陈家长女只有十一岁,两个孩子只是交换庚帖,定下亲事,结婚还要过几年。
  陈瑄去了这个心事,感叹不已。自己的长子踏实稳重,不过才干一般,这辈子顶天也就是个指挥使。
  如果自己去了,哪怕他顺利承了平江伯的爵,若无援助,以后也少不了受到排挤和打压。
  自己被排挤了几十年,最后好不容易起势,却因为管着银子,不得不当孤臣。这些年他也得罪了不少人,以后这些账恐怕都要算在自己儿子头上。
  现在有了黄渊这个未来的权臣当亲家,他也算放心了。
  黄渊西征归来,如今还在家中休养,但是已经有消息称,他这次会被提升为海军副总督。
  郑和这个海军总督今年也已经五十岁了,还能干几年实差?今后这海军总督的位置,除了黄渊不做他想。
  陈瑄早就看出来了,今后大明再无强敌,今后这海军,恐怕是要比陆军更加重要。
  从内监的铸币厂出来,朱瞻基上了马车,跟刘万说道:“暂不回宫,跟羽林卫说一声,去一趟太平坊黄尚书家。”
  朱瞻基对黄福,黄渊两父子都非常器重,对陈瑄也同样器重,这三人都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陈家还好,由于以前在京中没有势力,倍受排挤,子弟一般都从军在外,比较低调。
  但是黄渊早年可是当过尚书的人,一妻两妾,嫡子就有三个,庶子也有三个。
  他们早年倒也老实,但是自从两年前黄福回来,成了兵部的掌印尚书,他有两个庶子就不太老实了。
  “殿下,今日可是十六王子的生辰……”
  “不用管,我这几乎天天都要庆祝生辰了。”
  朱瞻基现在算是明白了过来,古代的皇帝跟自己儿子为什么还没有跟内侍们亲近了。
  每个儿子,从出生之后,就已经各自背负了自己的责任。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能超过身份的限制。
  然后,想要跟自己见一面,都要经过多重手续,先跟自己申请,还要看有没有时间见他。
  像自己小时候自由出入宫廷,那是因为朱棣这个皇帝当初是造反得到的皇位,当初只顾得稳定江山,百官也战战兢兢,都没有时间管自己,由着徐皇后宠自己。
  现在一切安定,他的这些孩子们,纵然他对他们放纵了许多。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身边跟着太监,宫女,侍卫,都会劝阻他们不要打扰了自己,主要任务是完成自己的学业。
  而他的后宫,孩子又比一般的皇帝多了许多,现在加起来一百多个了,要是每天都庆祝生日,他几乎天天都有应酬了。
  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