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起身拜道:“臣愿前往!”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兵部尚书方宾与金爱卿前往西北,要等黄福回来,才能让兵部下旨了,你且再等半月出发。”
“臣遵旨。”
方宾和金幼孜前往嘉峪关替换黄福回来,是朱棣在的时候就决定下来的。
一方面是黄福父子俩都在军中,一个南路军,一个北路军,影响太大。一方面也是想让一直在京城之外漂泊的黄福在京城享几年福。
黄渊出发之前,就向朱瞻基表达了对老父身体的担忧,朱瞻基也答应了会把黄福调回来。
而且,有黄福这个能干,又跟其他大臣不和的德高望重的重臣控制兵部,比方宾更让朱瞻基心安。
让众人先离去,朱瞻基留下了解缙。没有了外人,朱瞻基才说道:“解师,你性格秉直,今后还需要你多多提醒。孤敬你为师,不会因你言辞违逆,就怪罪于你。但是,你这口无遮拦的习性,在人多的时候,还是要多改改啊!”
解缙也有些羞愧,自嘲道:“老朽这辈子怕是都改不过来了,此后,定当谨记殿下之言。”
打发了解缙离开,朱瞻基这才叫进来了纪纲。
纪纲一进偏殿,立即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臣纪纲见过殿下!”
“纪爱卿不必多礼,只要能好好帮孤守着石见银矿,监管着日本,比行多少礼都更能让孤开心。快起身,跟孤好好说说,日本这几年的情况。”
朱瞻基当然不会不知道日本的情况,不管是内监,咨情司,还是锦衣卫,都在日本各地有无数暗探。
但是一些事情,角度不一样,看法也就不一样,纪纲这种已经半融入日本社会的上层人士,自然比大明的那些暗探,日本那些日奸,眼界更加开阔。
第六十七章 结盟
“足利义嗣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他性喜奢华,轻浮无端,相比足利义持,他更多的是一个傀儡。目前,幕府的大权被日野康子把持,另上杉禅秀一系大将把持地方权力,幕府相比足利义持之时,权力大大萎缩。不过,这对我大明是一件好事,地方势力膨胀,导致了幕府权力变小,各个地方政权都有意独立,现在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朱瞻基很清楚日本多山,少地,国家积弱。他们若不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也根本不可能上千年来一直实行封藩制度,根本没有形成过真正的集权政府。
至于天皇,也不过是个名誉上的领袖,根本不像中国的皇帝一样真正控制整个国家。
也是一直到了十九世纪,黑船事件之后,他们开始大力发展贸易和工业,才将整个国家统一起来。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孤以前一直想要把日本势力进行分化,大力扶持地方势力,淡化天皇一系。但是,最近孤却改变了主意。”
纪纲当然想要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因为只有分化的日本才能让各大势力勾心斗角,而他也才有生存的空间。
如果日本人都联合起来了,他在日本发展的压力自然要大上许多。
所以他有些紧张地说道:“殿下,按照现在的局势发展下去,不要二十年,整个日本就会四分五裂,形成一个个强力的大名,幕府的话语权,神道教的万事一体体系,就将会被完全削弱啊!”
朱瞻基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现在秋子生的是他的儿子,他也不想给自己的儿子以后留下一个乱摊子。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虾夷地现在是我们大明的地盘,日本只有三岛之地,盛产白银的石见,盛产黄金的佐度岛都在我大明的手里,他们已经缺少发展的契机。孤想要的是一个是源源不断为我大明提供劳力和女人的地盘,不是一处乱摊子。”
纪纲是真的摸不透朱瞻基的心思了,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过了三年,朱瞻基的意见会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但是他知道,统一的日本,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朱瞻基也不可能直接明白地跟他说,现在日本的小王子是我的种啊。
所以朱瞻基只是跟纪纲说道:“日本小王子已经四岁了,你还没有见过吧……我知道你这几年日子好过,去银行兑换五千银币,当做几个月后五岁生辰礼吧。”
纪纲不仅控制着石见银山,还是日本现在最大的走私犯和人口贩子,五千两银子,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而听到朱瞻基的话,纪纲登时明白,问题就是出在小王子的身上。
日本小王子的出生,在永乐十五年的入秋,因为称光王的身体不好,日本王室的继承人问题一直是日本人的心结。
当小王子出生的时候,日本各大名无不欢呼雀跃。
上千年严苛的等级制度,天皇在日本虽然一直被排除在权力范围之外,但是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精神领袖。
日本大名们虽然不想让天皇一系掌权,但是需要这样一块遮羞布来给他们遮风挡雨。
要是没有了天皇,大明会不会直接吞并日本,这是幕府和大名们最担心的。
只要天皇一系有继承人,那么大明想要吞并日本,或者派大明的藩王来接管日本,就不会名正言顺。
“臣明日就亲自去称光王府,送上贺礼。”
纪纲拿定了主意,准备等出宫之后就好好了解一下这里面有什么是自己不清楚的。
只有了解了全部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见纪纲如此识趣,朱瞻基也就更不用多说什么了。纪纲是个聪明人,只要一看到小王子,他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对于日本,朱瞻基的心理非常矛盾。
他不想给日本一点发展的机会,但是也知道这种压制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大明的发展会带来巨大的虹吸效应,大明的快速发展需要人才的引进。而这种人才的流通,也会在一定时间之后,反哺整个区域,让整个亚洲东部进入快速的发展期。
现在控制的越严,以后的反弹也就会越大,说不定以后会让整个日本与大明陷入复杂的从属关系之中。
但是,如果只是将日本严格控制起来,却给他们留下一个发展空间,就会获得日本大部分人的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在很多时候,会直接影响到长远的发展关系。
在知道小王子是自己的种之后,他就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专门为日本设计一套发展政策。
不完全堵死他们发展的道路,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脱离大明的控制。
在政治,外交,文化,经济,军事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放羊式的控制。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今后的日本王室,只能娶大明勋贵的女子为妻。
现在的小王子是他的种,今后只能娶大明勋贵女子为妻,就保证了血统永远是大明的血统。
政治,外交上,大明要直接影响幕府的权力,不让他们脱离控制。
文化上,儒家学术必须要尽快推广到民间,让百姓接受大一统的思想。
经济上,大明现在已经控制了他们的手工业经济,进出口经济,这一块,绝对不能放开。
再加上人口的流出,以后从日本征兵,大力引进日本少女到大明来生活。
优秀的日本人才一个劲地向大明流入,他们的发展就不可能脱离大明的控制。
关于日本小王子的传闻在应天府并不是秘密,小王子身上的特征在朱棣的安排下,早就传遍了应天府。
什么小王子心向大明这样的话,纪纲是不会相信的,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能懂得什么?
但是小王子长的像皇上这一点,让纪纲听在心里了。
他让属下去兑换了一万枚银币,第二日,亲自送了五千枚到称光王府。
如今的称光王早已经不通世事,虽然没有变成一个完全的白痴,但是整个人恍恍惚惚,犹如一个三岁小孩。
他跟小王子两个人虽然是父子,但是现在两个人却经常在一起玩,还是以小王子为主导。
也就是说,他现在就是一个白痴。
看到小王子的第一眼,纪纲登时就明白了过来,这哪里是日本的小王子啊,这就是殿下的种!
他不会想到朱棣身上去,朱棣身为皇上,跟秋子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
而殿下在出海之前,到过几次称光王府。
纪纲看清楚了这一点,自然也就知道了朱瞻基改变想法的原因。现在,他就要考虑如何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按照殿下的吩咐行事了。
他想要掌权,想要扶持天皇一系,那么,现在的幕府就变成了一个障碍。
很快,纪纲就有了一个想法,决定回到日本以后就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