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5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万奇道:“不是有避雷针了吗?怎么又被雷击了?”
  小太监这一下就不清楚了,刘万也没有指望他能回答,向二人抱拳道:“两位稍等,我先进去复命。”
  谨身殿偏殿内,这里被朱棣按照朱瞻基在兴庆宫内布置的客厅,布置了一个接见大殿。
  当中是一个高达近两米的明黄单人沙发,虽然是单人沙发,但是坐两个人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躺在上面睡觉。
  在这个沙发的前面有一个巨大的茶台,足有近两米宽,三米长。再前面,两边分别是两排一个个小了一大半的单人沙发,每个沙发之间,都有一个红木茶几,沙发也是红色的。
  这种会客厅形式的接见大殿,比奉天殿,武英殿都要舒服的多了。所以平日里,不是接见外臣,朱棣一般都喜欢在这里处理公务。
  十三位顾命大臣不是每一次午朝都陪着朱瞻基处理公务的,在早朝的时候,就会确定今日的接见对象。与这些事无关的顾命大臣,也不会作为参谋来给朱瞻基出谋划策,今日就只有八个顾命大臣侍奉左右。
  刘万进来之后,沿着墙边走到了大殿内侧,让朱瞻基看见。
  这个时候,工部主事萧仪正跪在大殿中间,等候朱瞻基的发落。
  朱瞻基可不会像一般的皇帝,认为雷击就是上天发怒,而且这件事属于天灾,跟办事人员无关。
  不过这萧仪负责的是行在府的避雷针安装,他装避雷针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来,没有把底线接好,这就有了责任。
  所以查清事实之后,按照大明律,这位萧仪要被罚金去职,关进大牢。
  不过朱瞻基给了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以白身回返北平,重新安装行在府的避雷针,然后劳役三年,在全国各地的高楼上安装避雷针。
  这倒不是朱瞻基心善,而是如今的科技人才太少,将这样一个科技人才关进大牢只是浪费,不如让他发挥点作用。
  萧仪感激涕零,谢罪而去,刘万这才上前通报了纪纲和柳升都在外面等着。顺便,他也直接将柳升的意见说了出来。
  柳升是个聪明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永乐年间,一直是侯爷里面最受恩宠的。大明的火枪手,炮兵都是他一手控制,这一点是张辅都比不上的。
  对他的担忧,朱瞻基也能理解。他自己不想去,朱瞻基也不会勉强,因为想去的人多了是。
  “让安国公先进来,纪纲稍后再见,吩咐御厨,今日留石见伯共进午膳。”
  大殿外,纪纲对于朱瞻基先接见柳升并没有意见,听说朱瞻基要留他一起进膳,更是觉得荣幸了。
  柳升进了大殿,躬身行礼,朱瞻基挥了挥手,让他坐下。“如今大军西征,安国公可有良策?”
  柳升斜坐沙发上,抱拳道:“老臣如今研发神威炮到了要紧关头,一心想为殿下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
  因为炉温的提高,如今的钢水融化远超过去,钢材里面的杂质也少了许多。如今大明的铜炮数量越来越少,小钢炮反倒是越来越多。
  朱瞻基当然知道火炮的发展历史,开口说道:“安国公是火器专家,孤有一个想法,不知能否实现。”
  “殿下请吩咐。”
  “如今的火炮为了威力更大,打的更远,一直强调多装火药,加大口径。但是孤认为,加长炮管是一个更好的办法,另外,将炮弹做成尖头加长型,甚至可以研究将发火药与弹头连在一起。”
  “火药跟弹头连在一起?”
  大明的炮弹并不是全部都是圆形,现在已经有了链弹,开花弹,但是技术都还比较低级。
  不过朱瞻基说的将火药跟弹头连在一起,还是非常新奇的,这个技术方案以前也从来没有过。
  朱瞻基早有准备,让李亮拿过来了他以前绘制的图纸,招呼柳升来到了他面前的案几旁。
  “孤在燧发枪研制出来以后,就想到了用燧发枪发射一体式子弹,但是撞针好做,但是发火药却是一个问题。而且火枪的子弹小,不易制作,但是火炮的子弹大,倒是好研究一些。你来看看……”
  朱瞻基绘制的图纸就是后世炮弹的基本结构,以最常规的身管火炮炮弹为例,最前端是风帽,然后是引信,然后是弹丸,后面是药筒,药筒最后面是底火。
  当然,如今的技术达不到这个程度,风帽和引信部分现在很难实现,大明目前的技术水准,只能做出合格的弹丸,药筒,就连底火,现在的技术也达不到。
  但是这艘未来的火炮,炮弹发展方向,有了这份图纸,大明不用走任何弯路,可以全力研发。
  底火的难度在化学技术达不到,通过撞击底火,很难点燃药筒里的火药。
  最早的底火是用铜盂、雷酸汞等材料制造的,雷酸汞朱瞻基也只是知道这个名字,怎么制造,一窍不通。
  他也没有心思将精力放在这上面,这根本不是他的优势。他的优势在于知道发展方向,可以引导。
  真让他去研究,他不一定能比得上一个普通的道士。
  柳升就是大明一流的火器专家,看到这份图纸,在经过朱瞻基的介绍,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有些激动地说道:“殿下果然是大才啊……将火药封闭起来,才能爆发更大的威力。加长炮管,可以让弹头飞的更远。而且,这种定装弹对炮膛的伤害也小的多,不用每打一炮,就要清理炮膛了,而且可以发射的更快!”
  这种炮弹的威力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没有做出来,也没有试验过。
  但是定装弹不用费力先装火药,用草纸和细棕塞严实,再装炮弹。每打一炮,都必须用猪鬃做的刷子刷一遍炮膛,才能重新装弹。
  而增加炮管长度,用铜皮做成药筒可以增加火药的威力,这是柳升这个火器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大明现在已经有了弹簧,利用弹簧的爆发力,制作撞针,并不是难题。
  关键问题还是底火。
  所以朱瞻基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让柳升安排人员进行底火的研究。
  现在火枪的发射是利用火石点燃引线,利用引线点燃枪膛的火药,发射子弹。
  而且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实验性的独弹丸,但是射程有限,目前基本上每次都还是装五颗弹丸,增加杀伤力。
  五颗弹丸是经过无数次试验获得的最佳效果,不仅射程最远,杀伤力也最强。弹丸装的更多了,反而影响了射击威力。
  柳升爽快地接下了任务,保证一定尽快让人研发出合格的底火。
  但是朱瞻基没有他这么乐观,因为化学研究不同于物理,物理的规律还能通过观察,整理,推论出来。
  但是化学研究,是一门学科的细化,微观的精深研究,没有捷径可走。
  很多时候,化学的突破都充满了偶然性,而不是必然性。
  朱瞻基沉吟了一番说道:“我拨给你两台显微镜,你让那些研究火药的道士和化学专家们进行研究。另外,化学研究院的工部染匠和道士,你也可以直接调用。”
  “是!”
  “但是,不能因此就疏忽了新兵训练,待成国公那边完成了新兵募集,训练我可都交给你了。”
  “臣遵旨!”
  朱瞻基没有再跟他提去北明山的安排,他不去也是聪明之举,但是想去的人还是很多,比如外表愚鲁,实则滑头的薛禄。
  薛禄跟着自己去了一趟西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让他去北明山待几年,捞一笔,也算安慰他了。
  待柳升离去,朱瞻基转向了身后的几个顾命大臣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就到这里,你们也都各自返回各部处理公务吧!”
  解缙还有些没有明白过来,问道:“殿下,你不是说要把安国公派往北明山的吗?为何没提?”
  朱瞻基笑道:“方才刘万说了,安国公怕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推了这个肥差,故此孤就不提了。孤欲派阳武侯薛禄去北明山,不过薛禄不比柳升威势,怕是难以压制鞑靼,瓦剌各族。杨师,孤欲派你前往北平驻守,替薛禄主持后勤,可愿前往?”
  驻守北平虽然不比北明山,和开平前屯卫的油水大,但是因为控制了南粮北调,也是一个肥差。
  杨荣此人是有能力的人,让他一直当个参谋,有些大材小用。
  朱棣需要他来参谋,但是对于大势,他比谁都看的清楚,所以更愿意让杨荣去主持一方。
  杨荣当然知道坐镇北平的好处,虽然从内阁首辅到提督不见得是好差事,但是对于杨荣这种想要做点实事的大臣来说,他宁愿坐镇一方,也不愿意在京城闲着。
  他起身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