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大明建国,朝廷大力查封大米酿酒,景芝却因为主要是以高粱为主要酿酒原料,反倒越发红火。
  这里的白酒畅销全国,就连京城也有这里的酒卖。
  不过受益于近几年从南洋运回来了大量大米,如今的大米酿酒已经放开了一部分,大明如今只要愿意花钱,还是有酒喝。
  “马把总,景芝也有一座驿站,我们不如在这里歇息一番,顺便一人买几斤这里的高粱烧,奔马寒冷,也能御寒。”
  马德钟大方笑道:“唐总旗对这片熟悉一些,就带我们去一家地道的作坊,这买酒的银子,就不要跟我争了。”
  他们人可以不用休息,但是马不行。这里的驿站也不可能有二十多匹马给他们更换,一直到莱芜才能换马,所以必须要省一些马力。
  何况这天寒地冻的,他们虽然带的有干粮,但是能到驿站喝一碗热汤,人也会舒服许多。
  在景芝歇息了一番,众人携带的水袋全部倒空,换了美酒,随后又继续启程。
  天黑之前,众人抵达了位于沂山东北的蒋峪,这里是进入沂山的门户,天色已晚,众人在这里歇息了一晚。
  他们一帮人身穿军装,来到这偏僻的小镇,自然引得一阵鸡飞狗跳。
  当地的驿卒热情款待,就连里长,巡检司也都亲自登门拜访。
  马德钟他们并未出头,任由那个锦衣卫的总旗唐春以探亲水师兵的名义,与他们交流。
  问到南洋大米,这里也是半年多未见,让众人的心就沉了下来。
  在胶州还一切如常,但是进入了内陆,就数月不曾见到南洋大米了。
  不过因这里并未遭灾,加上靠山吃山,这里的百姓生活虽然苦了一点,倒也不至于过不下去。
  第二日的道路最是险阻,虽然一人一马,轻车简从,但是因为全是山路,他们一日的时间也才走了一百里地,傍晚时分抵达了沂源。
  在路上折腾了两天,所有人都有些疲惫不堪。但是四个锦衣卫的人员依旧没有安歇,连夜与当地人员联络,查探民情。
  这里的县城还比不上山外的一个小镇,但是毕竟有朝廷官员,在城西也有一个百户所。
  唐春联络了当地的锦衣卫小旗,却发现这里的情况比他想的更加严重。
  因为这几年来,除了永乐十五年朝廷运过来了一批救灾粮,此后根本没有任何粮食运过来。
  而朝廷的公文上,虽然下达的有移民书,但是与林三他们所言一致,都只是允许百姓向西北移民。
  这种情况让唐春忧心忡忡,这不是一州一县,而是整个山东的大部,都没有遵循朝廷的旨意。
  而这里山野化外,许多外界的情况根本不了解,更别说知道朝廷已经连续三年向山东运粮。
  至于允诺百姓以工代税,大部分老百姓根本不知道。
  不知道到了莱芜,泰安那样的大城,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但是随后的旅程让他失望了,不管是莱芜还是泰安,情况都差不多。
  整个山东犹如有一层黑幕,挡住了朝廷的光明,让百姓依旧生活在黑暗之中。
  唐春原本一直在胶东,胶州一带活动,主要负责监控当地的武将。他根本没有想到,在内陆地区,竟然会如此黑暗!
  到底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那些官员就不想让老百姓过的好呢?
  他不敢胡乱猜测,只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一记载了下来。
  经过四日的奔波,马德钟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对家乡的一切记忆,他早已经模糊,只记得城东马家村,父母葬在泗河以南的村落南部,一片山坡下。
  “马兄弟,这回到了家乡,今日是住在县城,还是直接回家?”
  马德钟苦笑了一下说道:“我连住的村子都记不得在哪里了,家乡也无亲人,还是在县城住一晚,明日再做计较。”
  “可还记得村子的名字?”
  马德钟点了点头。“这是忘不了的。唐总旗,连日赶路,今日找家酒楼,你我兄弟好好喝一场,明日不如修整一天。”
  唐春摇了摇头道:“此番了解,触目惊心。这山东仿佛不是我大明疆域,各级官府各自为政,根本不理朝廷法度,这种情况我要早做计较。如今这曲阜距离兖州城也不远了,我欲今夜就赶到兖州,只能等归途时再结伴同行。”
  马德钟虽然不清楚锦衣卫的查案,但也知道他们身上背负重任,不像自己这次只是回乡探亲。
  而且沿途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件天大的案子,不敢耽搁了唐春他们的行程。
  他点了点头说道:“三日之后我每日就会派兄弟到这北门渡口等你,但是最多只能等你三日,半月内必须回胶东复命。”
  “晓得了,你也无需派人到这里吹寒风,只需要安顿下来,交代城门令一番,他们是不敢怠慢了我们锦衣卫的公务的。”
  双方约好了见面的方式,唐春他们也不进城,直接绕向了城西的官道,向着兖州飞奔而去。
  目送他们离开,马德钟才又回头看了看远处曲阜的城墙,轻轻叹了口气。“先进城找一家客栈住下吧。”
  “头,那马呢?”
  “自己花钱先养着吧,不用去给驿站添麻烦了。”
  八九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马德钟对家乡的印象已经很模糊。
  在城门处进行勘合登记,城门小令见马德钟是本地人,格外惊讶,不过也变的格外热情。亲自带着他们找了一家大型客栈,让小二把马伺候起来。
  此时天已傍晚,这小令也不怕有官员进城,带着他们忙东忙西。他是个嘴巴极为利索之人,几乎没用马德钟说几句话,就把一切都办妥了。
  马德钟却之不过,拉他一起共进晚餐,以示感谢。
  这小令也不推辞,按照人数点了一顿不算丰盛,却也不掉面子的酒席,这才跟他细细分说起来。
  得知马德钟少小离家,这次乃是回乡探亲,还想将父母之坟迁往京师。
  他让马德钟拿出了一枚当五十的铜币,塞给了小二,让他直接去棺材铺买回了香烛草纸。
  而马德钟记忆中已经模糊的村子,他这个当地人很是清楚,三言两语就帮马德钟回忆起来了一些细节,确定了位置。
  马德钟不怕他起歹心,这是县城,有县衙,巡捕。这里是孔孟之乡,更有一个千户所驻扎城北。
  他们十一个大汉,还携带火枪,一般势力也根本不敢动手。
  马德钟怀疑对方是县衙的包打听,加上自身光明磊落,所以也就实话实说,跟对方杯来盏去,也问清楚了自己想要知道的。
  在宵禁前送了对方离开,他们留下了一人值夜,其他人就都上了炕,然后相互给对方上了伤药。
  他们是海军,虽然有教过骑马,但是骑术都很一般。这连续几日下来,一个个的大腿内侧全部磨破了皮。
  奔波四日,今日抵达目的地,松懈了下来,众人又喝了酒,登时觉得困乏不堪。
  而且这几日住驿站,那驿站的条件甚差,大多都是泥炕上面铺了柴火,被子破旧,跳蚤成群。
  今日住了酒楼,这条件要好的多,几个兄弟衣服都没脱就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马德钟带着一帮兄弟先吃了早餐。
  小二昨日帮他们买了香烛,今日一早从屠夫那里又帮他们买回了一个猪头,还有祭祀的点心干果。
  马德钟付了钱,怀着一种衣锦还乡的情绪,得意地出了城,向着城东行去。
  他老家的村落叫黄庄,距离县城也就五六里地,小时候,他觉得这段路遥远无比,但是现在,不过一刻钟就已经赶到。
  有了昨日小令的指点,他没有摸错位置,一些印象里面的记忆,也被眼前熟悉的景致勾引了起来。
  黄庄不小,这个村落有上百户,五六百人。村子叫黄庄,自然是以黄姓为主,他们马家不过只有十几户,算是一个小姓。
  不过马家祖上是习武出身,他们这十几户都是以卖艺为生。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自小习武,倒也没有谁敢随便欺负他们。
  要不是因为从小摸爬滚打,他一个小孩子,还曾经被带进了水贼的窝里,早就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他没有进村,而是直接从村子旁边的一条小路向南直行,来到了一片山坡下。
  山坡上是黄家的祖坟,他们马家是外来户,没有祖坟地,死了人也就是随便安葬。
  他娘死的时候,埋在了山坡下面的一处角落,这里不占耕地。等他爹死的时候,就直接葬在他娘的坟边。
  眼前的景致越来越熟悉,这是他记忆里最熟悉的景色,一辈子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