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是下面各部的实际权力大大增加!
  蹇义现在怕是已经后悔了,但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啊。
  他虽然是百官之首,但是他也没有能力抵挡整体文臣的反扑。
  这种局势是大势,是从朱元璋时代起,对朝堂政治的修改,当这个大潮掀起,任何人都抵挡不住。
  在太祖时期,六部长官均为正三品。洪武十三年,太祖罢中书,仿《周官》六卿之制,升六部秩为二品,各设尚书、侍郎一人。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所属最高长官为尚书。其与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合称“九卿”。
  重臣任择须由九卿及外省巡抚、总督公开举荐,此为廷推。各部司不能单独决定的国家大事、要事,大事须经九卿公决,此为廷议。
  而由三法司无法决定的大型狱讼,以由九卿开会定狱,此为廷鞠或园审。
  这种集权制构成了明朝的行政权力中心与决策核心,但是这是集体决策。
  这种决策的好处是公平公正,不会出现大的错误。
  但是朱瞻基有着后世的经验,很清楚这种模式成为了文臣政治的温床,为了跟军权,皇权对抗,他们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这股势力如同滚雪球一样,最后越来越大,势不可挡,任何阻碍都被碾碎。
  一直到最后,砰地一声,雪球自己承受不了这股力量,爆炸了。
  想要瓦解这股势力,就必须分权。议事法则里面最主要的一条不是限制了大臣们的权力,而是确定了哪些事由各部自己裁定,哪些事才需要拿到廷议上讨论。
  以前的六部也好,大理寺也罢,都没有真正的自我权力,任何大事,要事都必须公决。
  大理寺审案也是这样,一个大案子还要九卿公决,这何来司法独立?
  这就像后世法院来审理一件官员的案子,但是裁决的人员就是官员的同僚投票,这样的结果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吗?
  当然不可能。
  所以,所有人都没有真正看出这个议事法则中那不起眼的一条规定代表的意义。
  即使现在他们看出来了,也绝不会想要改正。这不是文臣们没有大局观,而是人人都有私心。
  我户部管钱,你礼部的人,刑部的人要来插一脚,如何凸显我的专业,我的权威?
  这只是一个例子,其他人也是一样。
  以后兵部,刑部,户部,礼部,这都是我的自留地了。小事我都可以自己做主了,不用你们来插手。
  至于大事……能有什么大事啊?
  这个目的,就是分权的第一部,把铁板一块的文官政治让他们自己分裂开。
  虽然这样会导致一些改革的混乱,但是能彻底打断文官政治滚雪球的大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战略,而更换自己人,处理什么事,这只是战术。
  但是战术必须要配合战略,执行能力不行,再好的谋划也只是空想。
  “殿下,该安歇了……”
  朱瞻基头从资料上抬了起来,活动了一下臂膀。
  他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在现代的时候,他一天花在公务上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六个小时。
  但是这个时代,他的身份限制太多了,好玩的事情也太少了,逼得他不得不把精力大部分都耗费在公务上。
  前世想去哪里玩,自己开车,或者私人飞机,一下子就飞到了。
  而现在,不要说其他地方的美景,就连想去距离不远的黄山,来回没有一个月都不可能。
  前世最喜欢的泡妞,到了这个时代,各种美女都无条件地送上门。现在不能说泡妞了,完全成了一种“工作”,哪怕各种美女小意伺候,也缺少了那种乐趣。
  人生寂寞如雪啊……
  ……
  ……
  一大早,李子风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天刚麻麻亮,因为天冷,又是过节,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起床。
  如今每个街坊都修了公共厕所,厕所的粪便都被垄断了,也就没有了挨家挨户收夜香的贩卒。
  大部分人都习惯了去公共厕所方便,只有他奶奶经常抱怨,没有了每天的收入。
  因为没有了每天的一两个铜子的收入,老太婆在几个孙子面前也就没有了活钱,能让几个小的偶尔买几块糖的快乐。
  想到奶奶经常抱怨不该修厕所,他就忍不住好笑。这修了厕所,别的不说,最起码每天不用一早起来,就到处闻臭了。
  按照以前的习惯,他沿着云归里街坊上了大街,就沿着秦淮河边巷道开始跑了起来。
  秦淮河两岸昨日开始灯会,人潮如织。昨天他带弟弟妹妹来看灯会,挤的根本走不动,不过到了今早,灯都灭了,拥挤的人群也不见了。
  从这里到朝阳门外的羽林卫学差不多十里路,只要不是下大雨,他每次都是跑着去学堂。
  今日还在放假,他不用去学堂,但是每日的跑步不能松懈。沿着秦淮河跑到了清凉门,又从那里折返回来,他感觉才刚刚热身。
  不过今日要去师父家里,指不定要被训练一番,他也不敢把自己折腾的太狠。
  要是一会儿练的不好,那是要挨打的。想到这里,他就觉得屁股发痛。
  不过虽然经常挨打,他却依旧对这个师父尊敬有加。这个在别人眼里的大恶人,却跟自己的父亲一样。
  不,比父亲更像父亲。
  跑回到云归里的街坊口,大部分商户还没有开门,不过有一家卖豆腐脑的店铺已经开了门。
  “胡三叔,用你的坛子给我打十文钱的豆腐脑,再来十根油条,一会儿我送坛子的时候再给你钱。”
  “子风啊,这么早就又去跑操了?着以后是要参军?”
  一个同是街坊的食客不屑地叫道:“参什么军?二……子风现在可是锦衣卫大人的徒弟,以后注定要进锦衣卫的。何况,他还在太孙殿下的羽林卫学进学,这出来后,最少都是个把总……”
  自从被师父收做徒弟,他就能感到明显的变化。以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对他有了几分尊敬。
  没人再“二狗子,二狗子”地喊他了,全部喊他的大名李子风。
  街坊口的衙役,原本正眼都不望他一眼,如今还跟他有说有笑,时不时还捧他几句。
  最开始他还有些嘚瑟,但是到了羽林卫学,每天能学那么多的新知识,跟那些勋贵子弟一起摸爬滚打被打击的体无完肤的时候。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出人头地,要学的还多着呢!
  回到家里,奶奶看到他手中的油条,又开始数落起他来。“怎么买这么多油条?油条都要两文钱一根,可以买两个馒头了,还不耐饿。你啊,就是大手大脚……”
  二狗子也不理她,提着东西笑着进了屋。“三娃,妞妞,快起来了,起来晚了就没有豆腐脑,油条吃了。”
  他一声呼喊,侧屋里的弟弟妹妹就一骨碌爬了起来,厚衣裳都没穿,就跑了出来。
  他们利索地跑到了厨房,拿来了几个大碗,将豆腐脑分了,然后一人拿了一根油条吃了起来。
  三娃喜欢咸的,就着腌菜丁吃,妞妞喜欢甜的,将正堂三清祖师画像下面的案几上的糖罐拿了过来,小心地捏出来一撮,撒了薄薄一层。
  白糖可是精贵东西,要不是师父过年赏给他了一罐,家里没人舍得花钱买。
  吃了两口,感觉不甜,妞妞还想再去拿糖罐,被奶奶在脑袋上敲了一把。“贼贵的东西,是你这样浪费的?”
  妞妞翻了白眼,求救地看着二狗子。二狗子笑道:“奶奶,让妞妞吃,家里还缺这点东西吗?今日过节,大家开开心心。”
  老太婆重男轻女,如今这个家能兴旺,主要就是靠了这个大孙子,所以虽然啰嗦,但是对这个大孙子的话也差不多是言听计从。
  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将糖罐塞进了妞妞的手里。“吃死你这个臭丫头。”
  这个时候,爹爹李海和娘亲从另一个屋里过来,一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大的已经会说话了,看见油条就要吃,小的还没有断奶,瞪大着眼睛无齿地笑着,口水都流了出来。
  李海依旧在官办牙行当经纪,借着二狗子的光,拉上了锦衣卫的关系。如今锦衣卫谁要租赁房子都是找他,锦衣卫的大人们流动比较大,生意不断,让他的日子好过许多。
  “今日你要去师父家,把前几日你乡下二舅提过来的风干狸子给你师父提过去。”
  “嗯,我知道了。”二狗子放下碗,擦了擦嘴说道:“我晌午不回来了,娘,你帮我把棉被收拾好,明日就要去学堂了。”
  “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