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詹士府是太子的执政机构,自朱元璋设立,少詹士一职就是虚职,基本没有人担任过。
  因为少詹士一职乃是三品,在朝廷堂官都才是二品,三品的情况下,一个少詹士设立成三品,有些过于夸张。
  不过在设立之初,朱元璋的本意就是由朝廷大臣来兼任,但是后来发现,不是堂官难以担任此职位,而二品堂官如果兼任此职位,却是变相贬职,所以一直没有人真正坐上此位。
  如今詹士府的主官是以正五品左春坊大学士为首,而杨士奇在今年的早些时候,被授予了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学士。
  朱瞻基扶着朱高炽,并未还礼。朱高炽拍了拍他的手,大声笑道:“何至如此……”
  众人直身,杨士奇笑道:“太孙殿下阔别京城三年,造福万民,当得起臣等一拜……”
  在朱高炽拍她的手的时候,朱瞻基就知道他的意思,表示自己能站得住。
  所以他松开了扶着朱高炽的手臂,还了一个半礼道:“诸位辅佐父王,请受小王一礼。”
  众人又是长揖到底。“不敢当殿下之礼,此乃臣等本分。”
  三拜既过,见礼完毕,众人才簇拥着朱瞻基父子进了大殿。
  詹士府朱瞻基并不陌生,这些年他虽然来的不多,但是每年逢年过节,他也会在张氏的安排下,运几车礼品来给詹士府的属官们送礼。
  只是这里的环境没变,官员们却一茬一茬,换了不少。如今在场的诸位属官,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朱瞻基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人。
  这里的大殿不像奉天殿那么大,七品以下的属官也没有进入议事的权力,也就只有五六七品的属官们拱卫着他们进入。
  这些人大约有二三十人,再加上一些内侍,护卫,大殿里面大约有六七十人。
  进入大殿,众人很快就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官位的顺序决定了入座的顺序,这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是自古以来最重要的官场规则,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
  其实不仅在官场,哪怕是一个大家庭里,不管是吃饭,还是出行,都有不成文的规则,人人都会遵守。
  吃饭的时候,哪个晚辈敢坐到族长的上面?出行的时候,女主人走在了男主人的前面,那就是不懂规矩。
  只是家庭里面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比官场上面的讲究稍微少一点而已。
  众人落座,右手第一位的杨士奇率先代表众属官问出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殿下,臣等观察此议事法则,可谓是环环入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则,将大臣议事限制在合理的框架之内,但是为何,却让臣等自主平衡?”
  杨士奇的问题,也代表着几乎所有大臣的疑惑。
  在所有人看来,皇上才是天经地义的裁决者,平衡者,但是现在,为何皇上会主动放弃这个权力。
  这种主动让步,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这里面代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法则本身。
  如果能够因为自己受到一些限制,让皇上放弃更多的权力,他们甚至宁愿法则更严苛一些。
  但是被动放弃和主动放弃完全是两码事,皇上现在主动退让,还让大臣们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陷阱。
  这可是以强硬著称的一代大帝啊!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发现这里面的陷阱或者说阴谋。因为这件事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无非就是皇上厌烦了每次大朝会上无休止的争吵,所以拿出了一套规矩来限制。
  大臣们可以反对,但是在皇上的强硬手段下,他们这些人再不甘,最终还是会接受的。
  所以说,根本不需要什么阴谋。
  那么这件事就变的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这种主动放弃权利的意义何在?
  朱瞻基当然不会直接说这只是一场变革的最开始,他们故意放弃一点权力,只是为了让所有大臣入局。
  只要大臣们入了局,今后的形势就会更加有利于皇室,这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收回拳头,是为了更重的打出去。
  而且他也有信心在登基之后,将这部分放弃的权力重新限制起来。
  在历史上,大明是文臣统治的“黄金时代”,他们垄断了皇权,让嘉靖,万历几十年不上朝都不影响大局。
  这种皇权衰落,文臣当权虽然被一帮文臣自吹自擂太平盛世,却让大明变成了一个畸形的独腿。大明因此在繁华中摇摇欲坠,被轻轻一推,就倒塌了。
  从朱元璋时代开始,罢免胡惟庸丞相之职,就开始了跟文臣的百年斗争。
  朱棣杀方孝孺,扶持内监,无不是在遏制文臣的争权。
  朱瞻基的英年早逝,让这场斗争进入了尾声。他死后儿子还小,三杨因此占据了皇权与文臣斗争的上风。
  一场土木堡之变,勋贵阶层,内监势力全部倒下,皇权旁落,以文臣的大胜结束。
  也就是说,现在不管朱棣,朱瞻基如何防范,这种斗争是不可能停止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文臣们才对皇上主动愿意放弃一部分权力感到诧异和恐惧。
  但是因为朱棣和朱瞻基抛出来的议长一职,在大臣们眼中这就是一个变相的丞相,让所有人变的兴奋,才掩盖了这一点点恐惧。
  相比可以拿到手的权力,一点隐患不算什么了。
  但是对中层和下层的文官们来说,他们不可能触及到那个宝座,所以他们也更想搞清楚,这是因为什么。
  朱高炽这个时候有些懵逼了,他原本是担心这个计划是朱瞻基拿出来的,朱瞻基会受到文臣的忌恨,所以想要把朱瞻基叫道詹士府来,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
  有些事情面对面讲清楚,远比都记在心里更好。
  可是现在发现,文臣们根本不在乎这个议事法则对自己的限制,更因为皇上愿意放弃在朝堂平衡的权力而兴奋不已。
  他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虽然最后依旧需要皇上来裁决,但是文臣们的权力空间更大了啊。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大学士,请问我皇祖父今年多大了?”
  杨士奇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了过来,露出了会意的笑容。但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明白过来,而且这场谈话还需要进行下去。
  他回答道:“陛下寿起元至正二十年,今年已经五十九。”
  按实岁来算,朱棣出生在1360年,今年是1418年年尾,实岁五十八岁。但是按照现在的算法,明年五月初二,就是朱棣的六十大寿。
  不过朱棣在得到朱瞻基即将年底回来的时候,就已经下旨,明年不会举行万寿节,因为那个时候,他肯定是在南洋的星城。
  西征如今已经成为了他的执念,相比较而言,一个生日过不过都无所谓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皇祖马上就要六十,有一心西征,今后这朝堂还是需要父王与众大臣维系。而父王身体欠佳,精力自然是比不过皇祖父的,所以适当的放权,也是大势所趋。”
  这一下,众人一下子都明白了过来,但是开心之余,不忘祝贺朱高炽的身体越来越好。他们都是朱高炽的亲近大臣,自然希望朱高炽的身体更好一点。
  用这个借口来掩饰真实的目的,是朱瞻基早就想好的,因为这是“现实”,非常可信。
  而朱瞻基又说道:“孤生于富贵,长于盛世,自小享受奢华,喜欢奇技淫巧。今后即便掌权,也不愿像高祖一样一日忙碌七八个时辰,也不会像皇祖一样四方征略,光是我后宫里的上百个美人,都要我好生伺候呢!”
  这句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哪怕朱瞻基以后登基了,每日也会想着多玩玩,而不是一天到晚处理政务。
  他既然想玩,那政事谁来处理?当然是他们这些文臣了。
  所以听到这段话,所有人原本对朱瞻基还有些疏离,但是现在全部变的火热了起来。
  在今天之前,朱瞻基因为喜欢奇技淫巧,因为不重视儒家,还遭到了许多非议,但是现在在他愿意“放权”的时候,这些缺点全部不见了,变成了优点。
  你不喜欢儒家没有关系,只要肯放权给我们,让我们有更大的舞台来实现人生抱负,你就是好的,你就是对的。
  看到众人的神色,朱瞻基的心里也暗笑了起来,这些人还真的是好忽悠啊。他们恐怕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太孙从现在开始就在忽悠他们。
  只要今天的话传了出去,朱瞻基相信,整个朝堂,没有任何一个人不希望他登基,没有任何一个人不会支持他。
  勋贵,武将们支持他是因为早就形成了同盟,内监们支持他,是因为他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