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跟朱瞻基接触比较少的张勇,刘进,杜聪,更是对这个年轻的殿下钦佩不已。一场为了怕士兵在旅途烦闷的比赛,竟然还被他赋予了这么多的精神意义。
  他们再也没有一丁点的轻视,不再把这位太孙殿下当做一个好奇的年轻人,而是一个真正的帝国继承人。
  安排好了比赛决赛期间的日程以及行程,人员安排。担任会议秘书的孙林这才又说道:“下面进入下一个议题,如何积极推进麻喇迦的汉化过程。”
  朱瞻基首先进行了会议展望说道:“麻喇迦是汉化具有优势的一个地区,如今的麻喇迦,人口总计不到五万人,还有一万多都是汉人,占了三分之一还多。麻喇迦势弱,在推进汉化的过程中遭遇的阻力会很小。而且本地人之中,凡是依托汉人生存的本地人,在这十几年中,多多少少都会说一些汉话,所以推进过程不会很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麻喇迦因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他们的上层人物对于完全汉话,是不支持的。如何化解这中间的矛盾和阻力,请诸位畅所欲言。”
  郑和作为舰队的副帅,率先说道:“麻喇迦的汉化过程可以像旧港一样,当华人占据了社会的主流,人们就会自然地开始学习大明话。以前的驻军主要维持港口的安全,还有官厂的生产,并没有积极参与整个麻喇迦的社会发展。我个人认为,应该放松对军队的管制,放松对将士家属的管制,让他们在麻喇迦各个阶层,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朱瞻基说道:“滇国公说的不错,但是如何解决放松管制中的腐败问题,如何解决华人与本地人的矛盾问题,如何解决麻喇迦上层故意施加的阻力,这需要有更详细的规划。”
  其他人也纷纷出谋划策起来,在座的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哪怕他们本身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在面临具体事务的时候,都有比朱瞻基更符合现实的策略。
  在众人的共同参谋下,针对麻喇迦汉化的过程,拿出了更详实的计划方案。而这件事的主要负责人,就安排了第四舰队参将安乡伯张勇担任。
  而他以后的主要办公地,也被安排到了现在还是一片废墟的新加坡。
  这就又涉及到了另一个议题,那就是将大明的转运港,将会慢慢从麻喇迦转移到新加坡去。
  新加坡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原来有个小镇,最开始归三佛齐管辖,后来被满者伯夷抢光了以后,还一把火烧了。
  暹罗虽然现在名义上统治着这里的土地,但是他们主要的疆域在北方几千里之外,这里并不重视,所以大明占据这里,没有任何人反对。
  朱瞻基也将这里命名为星城,安排张勇在这里建设一个海军港,可以直接辐射旧港和麻喇迦两个区域。
  至于官厂和仓库,暂时还不会迁移过来,最少要等到星城这里建设起来了,然后才会慢慢转移产业。
  其实麻喇迦的官厂并没有担负多少生产任务,只有一座炼铜厂,一座修船厂,然后就是装粮食和热带水果,鱼干的仓库。
  这样的举动也是给麻喇迦施加压力,你如果不汉化,我就不理你了。
  为了维持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大明并不能简单地举起屠刀。一个麻喇迦是小事,整个南洋才是大事。
  所以大明不需要用屠刀,只需要用经济,就能让麻喇迦跟着大明走。
  当然,他们如果敢不听话,大明不介意让暹罗出手,灭了麻喇迦。
  现在的暹罗只是大明的称呼,他们现在实际上自称的大城王朝。这是根据他们现在的首都大城来的,至于曼谷,现在还不存在这个地方。
  将这些琐事都安排好了,众人纷纷起身,这一场会议开了两个时辰,大家都有些头昏脑涨。
  王景弘这个时候突然说道:“殿下,既然现在要建设星城,不如这次的总决赛,就安排在星城举办。”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种事你安排就好,星城这里不错,不管是距离旧港,还是距离麻喇迦都不远,邀请各国使节也很方便。”
  王景弘笑道:“那我安排好了行程和人员,再跟你汇报。”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说道:“时间要快一点,你们要等待五月的南风,我们却必须要在南风到来之前,前往南洲。”
  郑和听的一愣,眼睛在朱瞻基和王景弘之间看了看。朱瞻基又说道:“大家散了吧,滇国公留步。”
  等众人都出去了,朱瞻基请郑和来到了一楼东侧的茶室,在面向花园的竹椅上坐了下来。
  “滇国公,孤改变了主意,这次下西洋,你跟孤一起行动,右路军让王景弘和朱真率领。”
  郑和刚才听到了朱瞻基的话,就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他迟疑了一下,开口问道:“可是臣有不妥之处?”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非滇国公之过,而是孤另有考量。滇国公四次下西洋,在南洋和西洋都相当熟悉,而且与这里的各国国主,部落首领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但是,这恰恰也是孤担忧的一点。”
  李亮拿硝石结冰,冰镇了一个西瓜,切成薄片,亲自端了上来。朱瞻基拿过来了一块,大口地吃了起来,郑和却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吃。
  “殿下,臣有一事不解。”
  “说。”
  “从殿下的麻喇迦政策,臣已经看出了殿下准备改变大明以往对南洋各国的政策,不在意安抚为主,而是准备加强控制,让南洋各国百姓更认同我大明的统治。”
  朱瞻基吃了一块,就不再吃,吩咐李亮道:“给马良媛她们端去,她们女人喜欢这些甜食。”
  然后他才又回头说道:“我有一疑问想问滇国公,大明虽然名义上是南洋诸国的上国,但是各国各自为政,除了上层人物知道我大明,那些百姓有几人知晓我大明?又有几人认同我大明?”
  郑和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除吕宋,渤泥国,旧港之外,无不是见风使舵,只想占便宜之辈。”
  朱瞻基反倒吃了一惊,他以为郑和会掩过饰非,却没有想到他竟然能直接坦陈。
  “所以,大明对南洋各国的政策,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孤早年间就在准备这次西洋之行,目的就是为了让各国真正变成我大明的属国,让我大明的光辉照耀各国。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一手拿着糖,一手拿着刀枪。听我大明令者,给一块糖吃,不听者,刀枪逼之。”
  “殿下是认为臣对南洋各国太过于宽宥?”郑和苦笑道:“殿下却不知臣之所想……”
  朱瞻基摊开手说:“我是主帅,你是副帅,所以孤现在希望与你开诚布公,达成一致。现在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听你说。”
  郑和见朱瞻基如此说,一时之间反倒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他沉吟了好一会儿说道:“和自永乐元年就开始出海,这十五年见走遍了中州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但是再也没有见过一个国家有我大明强盛,富饶。臣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个世界一直要有战争,为什么就不能和平相处?但是发觉,只要有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民族存在,战争就会永不停止。以前的大明并没有绝对优势,只是一个草原,就让大明束手无策。但是自殿下将火枪改进,并且能大量生产,如今的大明就有了统一中洲大陆的能力。如果这些国家全部都处于大明的统治之下,是不是,以后就不会再有战争了呢?所以臣对殿下的计划不仅没有半点意见,还非常支持。以前臣只能听陛下的命令,以安抚为主,不会插手南洋各国的事务,但是如果把这些国家全部变成大明的疆域,由我大明颁布法令,万民莫有不从,那天下也就没有了战争。”
  朱瞻基听到郑和的话,真的有些傻眼了。没有想到,在几百年前的这个时代,竟然就有了郑和这样的和平主义者。
  他已经完全摒弃了国家,民族,宗教,成了一个真正的泛爱主义者。
  朱瞻基忍不住说道:“想法是好的,但是很难实现。”
  郑和问道:“为什么?”
  朱瞻基最喜欢这种经验碾压,这是他比这个世界上的人唯一强的一点。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后世的人并不比古代的人更强,唯一强的就是经验和多了几百年的阅历。
  “首先,这件事要分开来看,一面是其他各国对大明的接受程度,一面是大明具备的管理条件。而这两方面,还都要包括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首先来看各国对大明的态度,不要说南洋各国和远隔千山万水的西洋各国。仅以鞑靼为例,不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