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仓房区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断巷,易守难攻。
  港口区则以战舰为首层防护,中有浮木火弹,预防水攻,后有三十六门火炮,可覆盖攻击港口区水域。第四舰队麻喇迦水寨共五千五将士,并家属计近两万人。”
  朱瞻基点了点头问道:“家属何以为生?”
  “南洋贸易利润不薄,一应俸禄全额发放。其家眷在旧港有田,可聘当地土人种植,衣食无忧。”
  朱瞻基又问:“可有家眷从事贸易?”
  王景弘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应该是……有的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大明最重要的物资转运点,要是没有人做生意还不正常了。
  何况,分的地在旧港,现在人却都集中在麻喇迦,肯定是有利可图。
  只要不是因私废公,损公肥私,朱瞻基对这种行为并不厌恶。
  李亮踩着小碎步快速地走了过来。“殿下,快到岸了,请先去更衣。”
  朱瞻基嗯了一声,又看了一眼这个水寨说道:“这是我大明耗费巨资修葺的官厂,如今却成为麻喇迦抵抗暹罗的依靠。我大明啊,就是宁愿亏了自己,也不愿亏了他人。”
  一众将领和随从,相互之间看了看,都不确定朱瞻基心里的真实想法。
  麻喇迦水寨与旧港水寨,这是大明最南方的根据地。自建立旧港宣慰司之后,就有两支舰队来到远离大明万里的异国他乡。
  因为远离大明,在大明海军全部都改制以后,只有这里,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编制。
  这个时代,几乎没有换防的思维。每一个军队的布防,确定以后,几乎就是生生世世留在这里。
  所以这些军人的家属都会一并被安排过来,在此落地生根。
  沿着旗舰甲板上的城墙上沿,朱瞻基从船头来到了船尾。青梅,绿竹,并一帮女官就开始各司其职,忙碌了起来。
  有人专门负责给朱瞻基洗脸,有人负责梳头,有人拿来龙袍,有人给他穿鞋袜。
  只是一会儿工夫,就把朱瞻基打扮一新。
  马欣来到了朱瞻基的面前,福了一福,轻声问道:“殿下,我们是不是要在麻喇迦停留多日?”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麻喇迦和旧港,你们喜欢哪里,就在哪里多住一些时日。这里是南洋的中心,周边各国都会在这里与我大明贸易,会耽搁一些时日。”
  她笑着说道:“当然是殿下去哪里,我们也跟着去哪里……”
  朱瞻基还要前往南洲,也就是后世的澳大利亚。他内心里其实是不想带她们一起去的。
  过了爪哇,那边的航线就不是熟悉的路线,危险不少,不管是暗礁,还是暴风雨,都会影响舰队的航行速度。
  而且现在去探寻南洲,肯定也会跟当地的土人发生纠葛,小规模的战斗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想想她们都是自己的女人,如果把她们丢下,她们内心会更惶恐,也就不再提起。
  不管风里雨里,她们都宁愿跟着自己一起,而不是留在人生地不熟的南洋。
  突然间,外面传来了阵阵鼓乐,这整齐的节奏,雄浑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港口。
  这是驻军欢迎朱瞻基到来的声音……
  “我先登陆了,随后李亮他们会安排你们下船,你们且先安顿下来,晚上我再去看你们。”
  刘承徽走到了马欣的身后笑道:“殿下大事要紧,妾身会照顾好马良媛和其他姐妹的。”
  身穿明黄龙袍,头戴冠冕的朱瞻基重新出现在甲板上,一众内侍和护卫摆起了多达数百人的仪仗。
  岸上的百姓和欢迎的士兵们看到这个阵势,立即欢呼了起来。他们知道,马上就能看到太孙殿下了。
  朱瞻基扭头问黄渊:“郑和他们什么时候能抵达?”
  郑和他们的右路军虽然行进的距离更近一些,但是不管是在交趾,还是真腊,包括暹罗,贸易的份额都要大的多。
  而且他们的舰队在暹罗湾遇到了一次暴风雨,为了躲避大风,又耽搁了些时日,所以现在落在了朱瞻基他们的后面。
  “天亮时分接到了传令,他们的前军已经抵达淡马锡,郑总监与朱总兵全速前来,怕是要到晚间才能抵达。”
  “大军的驻扎地安排好了吗?”
  “殿下不必担忧,整个麻喇迦海峡到处都是我大军的驻扎地。”
  船上的帆已经落尽,现在完全是依靠惯性在缓缓移动。操纵舵盘的数百水手全力摇动船舵,让旗舰缓慢按照预定的方向调整。
  船上的水手们在水线上支出了一个个顶棒,这些顶棒在靠岸的时候会先触及陆地,进行一次缓冲。
  而在岸上,士兵们在岸边丢下了一捆捆的稻草,同样是进行缓冲,防止损坏到船体。
  余先抵达的小船上的羽林卫的护卫们迅速登陆,占据了这个港口的各个角落,布下了重重防护。
  旗舰终于靠岸了,首先被安排送下船的就是朱瞻基的龙辇,还有十六匹骏马。龙辇只需要八匹马,但是还要预备着有马生病,或者是精力不佳。
  当朱瞻基头戴冠冕,身穿龙袍出现在了舷梯上,岸上无论百姓,还是将士,纷纷跪下,磕一个头喊一声:“恭迎太孙殿下。”
  第一声还不算整齐,但是有将士们的引导,那些百姓们也跟上了节奏。第二声和第三声就变得整齐了起来,这雄浑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麻喇迦。
  岸上有一群身穿异服的麻喇迦人,领头的也身穿大明王爷冕服,不用想就知道,他们是获准来迎接的麻喇迦王族和官员。
  朱瞻基的脚终于踏上了麻喇迦的土地,内侍们也都手举仪仗旗,紧跟在朱瞻基的身后。
  众人又是三叩首,然后在内侍的众声齐呼下平身。
  郑和他们还没有抵达,这里最高的首领是第四舰队参将安乡伯张勇。他率领第四舰队麻喇迦水寨指挥使刘进,旧港水寨指挥使杜聪,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方。
  张勇出身将门世家,其父张兴为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从朱棣起兵,立功众多,累迁都指挥同知。
  张勇英武谋略不逊其父,靖难之役时张兴尝单骑追敌,被数十南兵重创,伤重不任战。张勇代替其父任指挥使,并最终获得大胜。
  张兴永乐元年被封安乡伯,但是永乐五年就去世,随后张勇袭爵,永乐七年调高州府广州湾水师参将。
  在大明设立旧港宣慰司后,张勇任大明旧港总兵。辖制旧港,麻喇迦两水师,并节制麾下三卫所,可谓是大明最南军政第一人。
  朱瞻基来到张勇身前,他又待再拜,朱瞻基连忙扶住了他笑道:“张爱卿无需多礼,且为我介绍一番我大明勇士。”
  人群的后方,众人围着一个身穿大明金绣龙衣的瘦小老头,看着远处那个比常人高出了半个身子的大明太孙殿下。
  这个瘦小老头就是麻喇迦的苏丹拜里米苏拉,他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但是依旧控制着整个麻喇迦,并在这个小国有着无上的权威。
  麻喇迦建国已经二十年,从最开始三个村子的地盘,如今已经成为了半岛南方最大的势力。
  虽然北方还有暹罗咄咄逼人,但是有大明的支持,麻喇迦的地盘还是在慢慢地扩大着。
  其他人都对朱瞻基的到来惊喜不已,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大明的皇太孙殿下,竟然会亲自来麻喇迦。
  太孙驾临,肯定会万众赏赐,他们又要发一笔小财了。
  可是拜里米苏拉却总是有些心神不定,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一辈子浮浮沉沉,曾被灭国,又东山再起。大明的皇帝都见过了两次,什么事没有见过?
  他总感觉,大明的太孙亲自来南洋,这南洋的天恐怕是要变了。
  若是没有大的企图,这位太孙殿下何须冒着风险来南洋?
  且行且看吧……他叹了一口气,率领众人迎了上去。
  待与众将士见礼完毕,一个个将士都是满含激动的泪水,朱瞻基还真有一点三胖的感觉。
  这个时候,他看到拜里米苏拉率领麻喇迦的王族与官员们迎了上来。
  朱瞻基表面上依旧对拜里米苏拉非常客气,与众人见礼之后,还亲自将拜里米苏拉请上了自己的龙辇,一同向内城行去。
  拜里米苏拉年轻的时候也只有一米六左右,现在更是只有一米五不到。窝在龙辇那宽大的龙椅里面,完全不成比例。
  跟朱瞻基相比,他的身材小了一半,气势更是不能比。
  龙辇只有八根柱子支撑,四面通透,朱瞻基一面跟百姓挥着手,一面跟拜里米苏拉闲叙。
  “到了南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