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世界唯有大明,在强权的统治下,让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合一。
但是大明只有一个,在其他地区,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够统一各方势力,甚至强权还成为宗教的打手,而不是能控制宗教。
所以郑和一直期望大明的势力能够统一世界,让所有的地区人们都能和平相处,这是他认为能够得到和平的方法。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点小期待,从来不敢与人说。他不知道,要是让朱瞻基知道他是这样想的,一定会更加重用他。
一个国家统一世界,这是朱瞻基都不敢幻想的事情。要是现在的大明拥有后世的科技,这件事还有可能。
但是在这个时代,落后的科技拉长了空间的距离,一个国家想要统一世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从应天府发布一条命令到耶路撒冷,恐怕要一两年的时间。派兵过去,要是走陆路,一年都走不到,试问这样的情况,如何能有效管理。
统一世界,不过是一个梦想而已。
就像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这句话从道理上来看,似乎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
先不说地球在转动,也不说宇宙间根本没有支点,更不提没有这么大的杠杆。
就假如满足所有的条件,假如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长杠杆,并且找到了合适的支点,阿基米德就能举起地球吗?
假如阿基米德真能将地球举起一毫米,他的手握杠杆的一端在宇宙空间里就需移动一个大圆弧,这个弧的长度大约是1×10(17)km。
也就是说,阿基米德如果要把地球举起一毫米,如果阿基米德举起的速度是每秒一米,那么根据方程式来计算,大约需要三亿万年!
可见阿基米德即使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接着杠杆,也不能把地球举起像极细头发丝那样细的一段距离。
在当今的条件下想要统一世界,也只是这样的一个美梦。
因为不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满足不了管理的条件。
所以朱瞻基会想着要分封,然后只是占领地盘,发展人口,而不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不过,中和子对郑和的心思倒是非常赞赏,因为他们都是怀着济世之心的人。
他们重视的是道,而不是具体的措施或者说方法。
当他们来到了交趾,英国公张辅给了他们极大的面子,亲自从升龙府来到了海边鸿基煤矿这里迎接他们。
这个绵延几百里的巨型煤矿依旧被叫做鸿基煤矿,并且是朱瞻基亲自命名的。
在这个时代来说,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名字触犯到帝王的名讳,都要改名。科考的时候,即使写到君王名字的字,也必须要增加一笔或者是减少一笔。
但是朱瞻基才不管这些,还故意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以便名垂千古。
朱棣对朱瞻基的这点小怪癖并没有在意,只认为他是在胡闹。对他将这个煤矿起名叫鸿基煤矿,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顺了他的意思。
这个煤矿虽然大,但是交趾地处南方,煤炭的用处并不多。
现在最多的是广州府的船过来拉煤,因为广州府的小商贩比较多,用煤炉来摆摊,比用木柴方便。
但是,如今工部根据太孙提供的情报,在儋州昌江发现了一座储量丰富,品味绝高的铁矿。
虽然目前还在道路平整时期,但是鸿基煤矿这里已经开始建窑炼焦,储存了大量的焦炭,准备运到儋州去。
这个铁矿就是被誉为亚洲最大富矿的石碌铁矿。
华夏虽然地大物博,但是铁矿的储量却不高,铁矿的品位更是低的可怜。
以大冶铁矿为例,平均品位只有百分之四十多,而马鞍山铁矿,品位只有百分之三十六。
可是石碌铁矿最低品位都有百分之四十几,平均百分之五十五左右,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九。
如此一座铁矿,当然是让朱棣喜不自抑,命令工部日夜开工,修建一条一直通到海边的水泥路。
当这条路修好的时候,就是鸿基煤矿的煤大量运到儋州的时候。
也因为石见银矿,儋州铁矿的连续发现,朱棣现在对“麦哲伦”的地图再没有一点怀疑。
这次朱瞻基下西洋,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寻找在南洲(澳大利亚)南端的两座巨型金矿。
张辅对朱瞻基未能亲自到交趾来并无遗憾,因为朱瞻基去的时候不经过交趾,回来的时候也会经过。
而且他们之间时常通信,并没有断了联系。
他前来鸿基煤矿迎接众人,其实主要是迎接中和子。对这个深受朱棣重视,并且一心想要解决瘴气祸患的高人,张辅半丝不敢怠慢。
因为交趾如今的反叛几乎已经全部被扑灭,社会趋于稳定。如今阻碍交趾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山林里防不胜防的瘴气。
如果中和子能够解决这个祸患,让张辅将他供起来都愿意。
而中和子抵达交趾以后也不愿歇息,只是调整了两天,就带着张辅安排的四百士兵,进入了大山之中。
郑和与张辅也是老朋友了,在靖难之时,比张辅只大四岁的郑和与他虽然私交不多,但是相互之间都颇为敬重对方。
如今船队有不少物资要装卸,郑和也会在交趾待几天,两人趁着这个时间,又难免举杯相庆,叙旧契阔。
郑和知道张辅与朱瞻基的关系密切,想要让张辅代为转圜一番,却又不愿意暴露自己惹恼了朱瞻基,难免有些患得患失。
可惜的是,张辅如今意气风发,加上事务繁忙,一直到郑和离开,都没有看出郑和的异样。
从交趾离开之时,站在巨大的舰艏,吹拂着温暖的海风,郑和也终于想开了,抛却了这份失意。
我一心为大明,一心为朱氏皇朝。哪怕现在殿下对我有些懊恼,但是只要我用心办事,终究能够让殿下明白我的这份忠诚。
现在,该是我好好表现的时候,何苦为了这些许心结,如此自惭呢?
第九章 手段与目的
在应天府还是寒冷的冬季,但是在吕宋,却能在海滩上享受温暖的阳光。
椰子,香蕉,芒果,这些热带水果受到了大明士兵们的热情追捧。
因为士兵们的需求量太大,这里储存的香蕉和芒果都不够,许柴佬还特意安排了几艘船,回到大明街那里将那里准备的水果运过来。
自从知道这次有十万大军下西洋,许柴佬就让人砍伐了无数的香蕉,捂熟之后等待着大军的到来。
别的方面,吕宋都不能满足十万大军的需求,但是水果方面,却能管够。
谁知道这次大军竟然还分成了两个舰队,只有差不多六万人到了吕宋,所以水果是绰绰有余了。
他不明白,太孙殿下为何抵达这里就不走了,反而让人将他的大帐安札在了沙滩上,享受这里的阳光和海滩。
而以他看来,这里的海滩并不漂亮,沙滩的灰色的,沙子还粗糙。
但是太孙似乎喜欢上了这里,还让人将海滩圈起来了一片,给他的妃子们玩水。
也许,这跟前几天进入山区的一队士兵有关,太孙似乎是在这里等他们回来。
他很想跟那个看起来很温和儒雅的黄守备打听一下太孙的意思,却又不敢。若是让太孙殿下知道自己窥测圣意,自己这个知府恐怕还没有坐上,就要被砍头了。
太孙既然不走了,那自己也就只能在这里候着。
朱瞻基在这里不走了,最烦恼的不是别人,而是数十个宗室成员。
他们原本以为到了吕宋,就能享受这里的异域风情,但是现在却停在这个鸟不拉屎的海湾里,想玩都没有地方去玩。
靖江王府分支出去的奉国将军朱佐敏,原本还想带着侍卫去游览一下异国风情,但是一过河,就遇到了一条五六米长的大蟒蛇。
虽然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将那条大蟒蛇打死,但是这么大的蟒蛇,让所有人吓的再也不敢乱窜。
有些胆子小的,甚至直接又回到了船上去住,再不敢下船一步。
朱瞻基却一点也不在意,让人将大帐支在了沙滩边,每日忙完了公务,就喜欢赤脚在沙滩上走来走去。
那些宗室大多也都带了一个妻妾,两个侍女,朱瞻基让人将沙滩围了一片,她们也能尽情享受在沙滩上游玩的乐趣。
这些女人的年纪都不大,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但是几天下来,也都敢脱去鞋子,穿着单衣,在半人深的海里游玩了。
在大明,她们是根本不敢想象这样的场景。
朱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