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料,杀了也的确可惜……”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些地方,眼睛盯着地球仪,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
  朱瞻基故意轻声说道:“皇爷爷,该吃晌午饭了。”
  “不吃了。”他大袖一挥,又看了朱瞻基一眼。“基儿你正长身体,不可不吃。你们都去吧,朕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朱瞻基使了一个眼色,金阔立即会意地将自己抄录的六分仪制作法,计算定位法,海流流向规律,世界各地矿产资源,人口民族统计都整理好了放在了朱棣的面前。
  这些当然只是记载了少数,大部分矿产资源朱瞻基都没有标明,只是标注了几座距离海边近,方便寻找和挖掘的矿山。
  何况,以现在的提炼水平,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矿山。
  王彦下楼梯的时候仍然有些魂不守舍,一脚踩空,差点就直接摔了下去,幸亏被朱瞻基一把拉住。
  他也顾不上道谢,看了看楼梯下面的其他太监,轻声问道:“太孙殿下,我们真的都住在一个球上面?”
  朱瞻基点了点头,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郑太监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却没有想到是真的。”
  这个时代,民间最相信人类是生活在一个球上面的就是渔民和郑和这样的航海家了。
  因为渔民们发现远处的船,最先发现的是桅杆,所以造成了他们的怀疑,然后还有牵星术。
  周南对明代的牵星术没有什么研究,只知道跟六分仪的原理差不多,但是要复杂许多。
  在没有GPS的年代,六分仪可谓是最完善的定位测试工具了。
  这种技术可以一直用五百年不落后,朱瞻基既然知道了这种技术,当然要“发明”出来。
  其他人都没有胃口,只有朱瞻基在薛尚宫的伺候下吃了午饭。待上楼来,发现朱棣依旧如同半个小时以前那样坐在那里发呆,眼睛盯着面前的地球仪。
  徐皇后死后,后宫以昭懿贵妃为首。昭懿贵妃张氏是张玉的女儿,如今的英国公张辅的妹妹。
  今日是宫里年底会见勋贵以及家眷的时间,昭懿贵妃已经派人来催了几次。
  王彦不敢打扰他,让朱瞻基帮忙叫一声。
  “皇爷爷,此事如今只有我,你,王太监,金太监知道,待有详细的方略再决定怎么做。今日下午会见勋贵,晚上还要赐宴,耽搁了可不太好。”
  “现在什么时辰了?”
  王彦低声说道:“回禀皇上,未时三刻。”搁后世就是一点四十五左右。
  朱棣皱了皱眉头,说道:“基儿,此地……球,放在你这里不方便,搬到……”朱棣想要把这个地球仪要过去,可是想来想去,似乎还就属朱瞻基这里最好控制。
  其他各宫不是人来人往,就是人员管制困难,朱瞻基这里关起门来就独成一家,想保密还更方便。
  不过他显然对这个地球仪很喜欢,说道:“你把这地球收好,过完年,就让工部能工巧匠,多模仿几个。不仅我,也要让你父王来看看,在我们大明之外,还有多少大好河山。”


第二十五章 分工
  朱棣对这个地球仪的重视,要远远超过了朱瞻基的想象。
  他不仅派出了一个两百人的太监队伍,时刻严守兴庆宫,还将兴庆宫的主楼列为了禁区。
  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人等都不能登上兴庆宫的二楼。
  而且,当天下午,内监,锦衣卫,包括五军都督府的三支人马,分别奔赴宁波。
  朱棣倒不是不相信金阔,更主要的是防止金阔做事不严密,泄露出了机密。
  不过朱瞻基和金阔早就考虑到了这个情况,将所有接触过这批鬼佬的士兵都已经集中了起来。
  他们因为语言不通,其实根本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
  被关进市舶司以后,除了领头的鬼佬,其余人都是直接关进大牢。而领头的鬼佬被金阔单独关了两个月又杀掉,他们遭受暴风雨的船上的东西,大部分也被市舶司收了起来,一些故意烧掉。
  剩下的一些航海的用品,生活用品,这些都不会泄露多少秘密。
  至于哪些是被金阔收起来的,那些是朱瞻基塞进去的,也就只有一个金阔知道。
  所以,这些调查哪怕疑点重重,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金阔说谎。
  当朱棣派的人从菲律宾,从日本找到金银矿,那个时候,自然就再不会怀疑这批东西的来历了。
  朱棣忙,朱瞻基也不清闲,从宁波运回来的这些礼物,他要一个个送出去。然后要查账,还要安排余先前往宁波,接替金阔的职位。
  余先办事远不如金阔稳重,朱瞻基自然也不会把所有资源都交到他一个人手中。
  征求了金阔的意见之后,他将金阔的两个得力助手依旧留在了市舶司,一个负责南来北往的商业运作,一个负责与各大世家联络,而余先就先只负责市舶司的工作。
  金阔也很忙,毫无准备之下,他要接手印绶监的工作,各方面人情也要走到位,这个新年他是闲不下来了。
  当天晚上,朱瞻基陪着朱棣,朱高炽一起款待了京城勋贵们,晚间又一起来到了兴庆宫。
  祖孙三代,在明亮的烛光下看着彩色的地球仪。朱高炽第一次看到这些,他比中午的朱棣还要不如,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看到的一切。
  但是,郑和下西洋也画了不少海图,最少在东南亚的地形上,这个地球仪已经得到了验证。
  想要确认地图的真伪并不难,特别是后世的亚洲第一大无烟煤矿,就是在海边,又是现在交趾承宣布政司的地盘,想要知道真伪再容易不过。
  朱棣只需要下一道旨意,就能让当地驻军查清楚。
  不过现在快过年了,准备过完年再处理这些事。
  父子两个坐在地球仪的旁边,一边看着地球仪,一边对照着“麦哲伦航海日记”沉浸在征服世界的白日梦里。
  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朱瞻基就心满意足了。
  他自认并不比古人聪明,从夏商周时代起,中原大地就诞生了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悠久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一直到几千年后仍然影响着这个世界。
  后人比前人优势的地方在于,多具备了一些历史经验和世界认知。但是在智商和情商方面,并没有任何优势。
  许多事情,并不一定你就能比古人干的好,因为在历史的契合度上,他们比朱瞻基更具有完美融合的优势。
  下位者劳力,中位者劳智,上位者劳人。
  以朱瞻基现在的地位,他根本不需要耍什么阴谋诡计,也不需要耍小聪明。
  在这样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里,上面有两个长辈,一个是万众归心的皇帝,一个是受中产阶级儒家推崇的太子。
  他完全不必费心经营,只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就可以了。
  用皇帝和太子帮他打前站,可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轻松的改革了。
  而且,看他们的样子,绝对是心甘情愿地来做这一切。
  日本的石见银山那里军阀混战,朱棣恐怕还会有一些顾虑,但是菲律宾的金矿,越南的煤矿,朱棣绝对不会放过。
  越是看着这个地球仪,朱棣也越是可惜。“短短四年之间,这位麦哲伦竟然能环绕世界一圈,还能绘制出来如此精密的地图,此人乃是大才啊。这种绘制方法,包括矿山探查方法,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朱瞻基生怕朱棣觉得可惜,转而又会恼杀了“麦哲伦”的金阔。这个时代,被一个皇帝恼,那金阔可就要小心了。
  “皇爷爷,此事并不可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真是因为大才,舍不得杀他,把这等秘密泄露出去,对我大明百害无一利。”
  “不是这个世界没有与我大明抗衡的国家吗?我大明何惧之有?”
  “皇爷爷,一个北元就让我大明难以分身。对我大明来说,北元才是心腹大患。此疾不除,我大明难有精力他顾。”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以基儿之见,此事该如何着手?”
  朱瞻基看了看一脸兴奋的朱高炽说道:“皇爷爷不过知命之年,与北元相斗一生,再也没有比皇爷爷对北元更熟悉的人了。父王也只是而立之年,深受儒家,朝堂诸大人之推崇。而孙儿对大明之外的世界也好奇不已,愿以先锋,为我大明开疆拓土。以孙儿愚见,自当以己之长攻之其短,我们爷孙三人各司其位,各谋其长。”
  朱棣精神一振,点头说道:“有何想法,一一道来。”
  “瓦剌,鞑靼,兀良哈三族乃是我大明心腹大患。但是其三族如今以草原,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