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些事务安排了下去,朱瞻基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筹备银行的事务上。
  在前世,他自己参股,控股了多家银行,对于银行的组建,经营流程并不陌生。
  但是那是后世现代化经营的银行,在如今的这个时代,想要银行能够自我生存下来,许多方面都要重新进行规划。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后世的银行有着自己的通讯网络,在亚洲存钱,美洲就能通兑。
  但是现在呢?不要说亚洲和美洲了。就是应天府和扬州,没有一天的时间,消息也传不过去,更别说从应天府到更远的地方了。
  所以通存通兑,对如今的银行来说,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的银行,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发行金银票,进行异地取款。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还有就是建立百姓认可的信誉问题。
  不过这些看起来困难,其实对朱瞻基来说并不难以解决。
  首先,就是从造纸到印刷,建立一套独立的系统。从纸张防伪到印刷防伪,银行必须要控制金银票的每一个环节,印出让人无法仿造的金银票。
  只要金银票不滥发,按照储备金进行发行,不让金银票贬值,时间一长,就能建立信用。
  所以说,朱瞻基从日本运回来的金银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建立信用的基础。
  朱瞻基还有一个优势是无人能比的,那就是他是帝国的继承人,可以毫无顾虑地让官府和内监配合银行的发展计划。
  在他的计划里,户部承办的银行负责整个国家的官员俸禄,战争经费,还包括政府拨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运营。
  以后运营正常了,还能承办国债发行,赤字套现方面的工作。
  当一个国家的政府经济运营都能通过银行来调节的时候,这家银行就算成功了。
  而内监承办的银行,则负责天下商业运营。
  因为现在大明的商业,关税都是内监在控制。只要他们牵头,那些商人们想要跟内监做生意,就必须要通过银行来运作,所以不怕那些商人们不把钱存进银行去。
  既然是负责商业运作,那么私人存款,贷款当然也是通过这家银行来运营。
  只要商人们的钱进入了这家银行,百姓们慢慢也会接受把钱存进银行的理念。
  但是,如今的银铺都还是存钱需要缴纳保管费的,只是让各位大臣们接受存钱进银行要给利息,就普遍接受不了。
  在汤池温泉的这段时间,从户部尚书夏元吉到户部侍郎,户部郎中们,然后到内监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各级太监们,每天上午,都会轮流来接受朱瞻基的理论培训。
  下午的时间,朱瞻基是不会处理公务的,他要陪自己的嫔妃们。
  九月初,就在朱瞻基准备返回应天府的时候,纪纲前来辞行了。
  以前的纪纲在大明可以说是千夫所指,那么现在的纪纲就是万夫所指。
  作为一个大奸臣,刽子手,他却能成为大明第一个封建伯爵。这让他在原来的仇人团体之外,又多了一大批嫉妒的团体。
  实封一县治地,虽然是在日本,但是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封地啊!
  这种待遇,甚至远远超过了大明的王爷们,因为哪怕是王爷们,对治下子民也没有处置权。
  所以他回来大明的这段时间,压力非常巨大,根本不敢出门。
  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他就处理好了京城的产业,准备带着自己的家人前往日本。
  原本他还想居中联络一番计划内的军火贸易和人口贸易,但是现在他连门都出不了,也没有人愿意跟他谈。
  所以他准备先离开京城,前往老家祭祖之后,就直接从山东前往日本。
  他一来是向朱瞻基辞行,询问后续安排,而来也是为了把他手下另一位大将袁江介绍给朱瞻基。
  在庄敬和庞瑛离开他身边后,纪纲已经认识到了朱瞻基笼络人心的能力。
  这庄敬和庞瑛本来跟他绑死在了一条船上,现在却成为了朱瞻基的爪牙。但是纪纲什么话都不敢说,甚至不敢因此恨朱瞻基,他现在的一切,可以说都是朱瞻基给的。
  袁江是他在锦衣卫另一位铁杆心腹,与庄敬一样,担任四品指挥佥事。不过此人的能力不在侦缉,办案,而在于处理政务。所以在名气上不仅比不上庄敬,甚至连庞瑛的恶名还要高他一筹。
  他可以说是纪纲目前最器重的手下了,因为身份的转变,纪纲现在不需要太多能打能杀的手下,更需要具有处理事务能力的手下。
  能打能杀的手下,即使去了庄敬,庞瑛,他也还有千户王谦,李春等人。但是能够处理行政事务的手下,只有一个袁江。
  如今袁江的家人他们也要跟自己一起前往日本,这个时候他才敢让袁江出现在朱瞻基的面前。
  但是实际上他有些多心了,朱瞻基目前的手下虽然没有太多人才,那是因为他并没有全力发展中自己的势力。
  否则以他太孙的名义,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
  “此去日本,首要在于配合海军控制日本的局势。我大明虽然不至于直接插手日本事务,但是从今往后,绝不能让日本脱离大明的控制。我虽然已经召回了幼军斥候,但是锦衣卫仍然有数百探子和数千日本内线,遍布日本各地。石见伯今后当以此事为重,今后可与易信,还有杨章德直接联络。”
  纪纲来不及感叹三年前的一个小小总旗,因为攀上了朱瞻基的关系,就混成了锦衣卫指挥佥事。立即表态道:“臣一定不负所托。”
  “火枪一事不必心急,即便售卖日本火枪,也必须要等到我大明火枪配备达到百万以上,如今夹江工业区加工能力大增,最多一年就能向日本售卖火枪。”
  夹江工业区那边,因为受限于机床和熟练工人的数量,最开始一日能出枪管不过五百根。但是这一年来,熟练的工人数量和机床数量大增,如今一天能加工出合格产品四五千根。
  工业的力量,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威力,即便是朱棣,也为如今火枪的发展速度感到惊叹。
  不过,火药已经成为了如今大明火器发展的最大瓶颈,没有找到新的硝石矿之前,仅靠从各地厕所刮土提炼,远远不够大明军队的消耗。
  纪纲点头应道:“臣与多位名主和将军已经达成了协议,向大明提供劳力和侍女这条渠道很快就能稳定下来,不知殿下有何嘱咐。”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些都是小事,就不要跟我汇报了。我大明需要劳力,更需要平定蛮夷的先锋。倭人性残,忠于军令,是难得的好兵,若是能训练一批这样的军队,我届时会出大价钱来雇佣。”
  纪纲连忙说道:“臣如何敢跟殿下做生意……”
  朱瞻基哈哈笑道:“当生意做,这件事才能做的长久,雇佣倭人耗费再高,也高不过我大明自己训练士兵吧!何况,这些人都是当做替死鬼的,当生意来做,我大明也可节约一大笔抚恤金。今后招收倭人先锋军,不管是俸禄还是抚恤,都按我大明士兵的六成来给付银钱,至于你那边给多少,我就不管了。”
  最后,两个人又谈到了石见银山的管理。这个银山是要交给内监来开发的,哪怕纪纲作为石见伯,最多每年能得到一些年金,并且还要帮着朱瞻基监管内监的开发,不要让人中饱私囊。
  另外当地倭人矿工的管理,也是要交给纪纲来管理。
  至于每年付给纪纲多少银钱,在银山还没有开发的时候,现在也很难确定。
  按照朱瞻基的意思,肯定是按照每年的产银量来定个比例最好。
  所以今年这几个月就先试着开发,待明年再确定定额。
  送走了纪纲,朱瞻基又让人叫进来了等候拜见的候显。
  去年朱瞻基筹备东征之际,候显作为使节,独率舟师,出使榜葛剌诸国。榜葛刺大约在后世的孟加拉国,他的出使受到了当地上层人士、权威人士及国王的热烈欢迎。
  因为只是护送使节回国,并且与当地的佛教徒打通前往藏地的通道,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返回了国内。
  在朱瞻基凯旋归来之前,他也才刚刚回京。并且带回来了当地特产的老虎与巨蟒,给应天府的动物园又增加了两种特色动物。
  在地球仪前面,朱瞻基听他详细汇报了出使的经过,并且详细询问了印度当地的各国情况。
  如今的印度大陆,北方几乎已经被帖木儿任命的赛义德王朝占领,侵占了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区域。
  但是在印度的南部,仍然有数十个大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