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只要大明与日本之间建立了贸易往来,他们跟朝鲜的贸易自然会衰落下来。
最后,天皇一系必须被转移到大明生活,并且由幕府承担其生活费用。
第一个条件,对马岛,佐度岛已经在大明的手中,而石见国偏于一隅,也不被日本人重视。
但是唯独伊豆半岛,这里位于富士山下,扼守静冈与关东平原的咽喉,往北就是三大古都之一的镰仓。
围绕着此地的驻军问题,双方谈判了多日,都各不退让。
但是朱瞻基只是让人透露出他闻听伊豆半岛多温泉,多沙滩,想在此地修建一个皇家公园,足利义嗣就不敢再有任何意见,答应了割让伊豆半岛。
伊豆半岛原本属于北条氏,但是北条氏因为是镰仓幕府的忠实拥趸,在几十年前随着镰仓幕府的灭亡,同样也灭族,所以这里现在还是一片无主之地。
朱瞻基当然不是因为此地的风景优美,温泉众多才喜欢这里,而是因为这里扼守日本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足利义嗣虽然现在掌握了大权,但是仍然有几十万大军不听号令,大明的驻军最少在短期之内,是有利于他的统治的。
也因为这个原因,对大明要求开放两个港口贸易,他虽然开始有些担心,但是在大明原则性同意出售给他一批火绳枪之后,他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至于第三个条件,他简直是求之不得。
天皇一系掌握神权,他们室町幕府哪怕控制了朝政,也必须要供着这个祖宗。
现在大明要把天皇一系都迁到大明去,他当然没有半点意见。不过这一点也是双方磨嘴皮子时间最长的,因为他再求之不得,表面上也要装作是被逼无奈。
否则的话,他就等于是出让了天皇一系的利益,换取自己的统治,其他将军与名主都会因此不服他的管制。
这三个底线得到了日本人的同意,但是在迎接朱瞻基的仪式上,双方又进入了僵局。
朱瞻基明令要求,作为天朝上国的皇太孙,他抵达日本,必须要日本皇室和幕府以跪拜相迎。
幕府对这一点毫无委屈,因为他们面对天皇,也是要跪拜行礼。
但是让天皇一系这么做,大部分皇室成员都坚决反对。
为此,后龟山天皇直接以绝食抗议,称光天皇的几位叔叔甚至以剖腹自杀来抗议这样的侮辱。
但是朱瞻基态度强硬,一点也不退让。
几天下来,有三位皇室成员自杀,而体弱多病的称光天皇性格懦弱,却不敢说一个不字。
就连金纯也认为朱瞻基此举有些逼人太甚,劝说朱瞻基放宽一点条件,让日本皇室以鞠躬相迎。
但是朱瞻基毫不退让,发布诰文道:“日本若承认大明的天朝上国地位,就应以臣子之位相迎,若不承认,刀兵相见。”
诰文一出,又有四位皇室成员自杀,但是剩下的,全部都变成了软骨头。
七月初九,日本皇室哀声一片,称光天皇哭哭啼啼地接受了朱瞻基的条件,答应了会在大阪港口跪迎朱瞻基。
既然答应了自己的条件,朱瞻基当然也不会继续逼他们,他还想利用上千万日本人来帮大明做事,替大明赚钱呢。
所以他这边也才退了一步,允诺在港口搭建一个平台,让皇室成员比其他人高半格,在平台上向自己跪拜。
七月初十,大阪湾艳阳高照。盛夏的时光,如此大的太阳,气温从一大早就高的吓人,犹如一个蒸笼一般。
被数千工匠重新修葺的大阪内城张灯结彩,从港口越过废墟,一直到内城,地上全部铺上了红布。
被派到外面执行任务的几乎所有士兵都被召集了回来,除了每艘船上必须保留的士兵,超过十万大军将这一带防守的严严密密,道路两边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能够被允许前来参加观礼的大都是关中一带的将军和名主,他们一般都携家带口,想要近距离瞻仰到大明皇太孙的威仪。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投靠大明的大商人。
在围剿足利义持的最后一战中,大明士兵伤亡人数超过了一千人,不算受伤的人数,死亡人数也近三百人。而这些人的枪支并没有被全部找回,还有最少十余支遗留在了外面。
除此之外,日本本来也有一些鸟铳,虽然他们的枪管跟大明以前的枪管一样,是手工打造,但是想要近距离伤人,也是轻而易举。
所以每个前来参加观礼的人,除了仪仗刀,都不能携带其他武器,不管男女,都要经过搜身。
这是一场宣扬大明国威的仪式,礼部尚书金纯已经为此操劳了多日,就是为了在倭人面前展现华夏之邦的气派。
朱瞻基一大早就已经起床了,天气越来越热,船上的船舱里面就像一个蒸笼,住在里面可是一点也不好受。
在青梅玉竹的伺候下,朱瞻基洗了一个澡,然后换上了皇太孙的冠冕。
正式的冠冕与秦汉时期相差不大,衣着繁复,头上还要带着高高的鷩冕,冕用九旒,每旒贯玉九颗。
他的旗舰在经过了疏浚海湾以后,停泊在了距离岸边只有两三百米的位置。然后就是一艘艘的小船并列,组成了一个浮桥,一直到码头。
巳时正,钟鼓齐鸣,随后就是宫廷乐队奏响了秦王破阵乐,这也算是朱瞻基的一点恶趣味。
在雄壮的音乐声中,码头上面万民齐拜,实行的是三拜九叩的大礼。
看到岸上整齐的叩拜,朱瞻基真正体会到了这种大权在握的满足,这是任何一种享受都不能替代的。
行礼完毕,朱瞻基才一摆衣袖,沿着木梯走下了旗舰。
在他的身前,是十六人的锦衣卫力士,而在他的身后,一共有六十六名内监组成的仪仗,在他的身边,还有两位保镖,十二人的传令内监,两位宫女与李彦组成的中阵。
人数不多不少,刚好九十九人。
当然,这不算他身边的两位侍妾,因为她们并不算在仪仗之内。
原本他还想让郑和也与他一起下来,但是现在能够被并入海军,郑和当然不愿意以内监的身份踏上日本的土地。
朱瞻基的脚步并不快,但是短短半里的路程,也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走完。
当他踏上日本的土地,十万大军齐声大喊,差点吓的众多观礼人都尿了裤子。
港口一带,已经搭建起了一个一米的高台,高台的左前方,是有半米高的高台,上面是日本皇室成员,包括了四大家足有两百多人。
右侧也有一个台子,不过就只有大约二十厘米高,上面全部是大明的将领,与室町幕府的掌权人员。
身高超过一米八五的朱瞻基留着几何图案,修剪整齐的短髭,这种胡子的形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但是却衬的他不到二十岁的脸更加成熟。
在身高普遍只有一米六左右的倭人面前,朱瞻基的身高犹如天神下凡,这种威武霸气更是让无数日本女子心折。
跪伏在台上的足利义嗣偷偷看了看高大的朱瞻基,感叹着命运的不公。这个年轻人比自己还小四岁,但是现在整个日本都在他的脚下颤栗。
日野康子望着朱瞻基的身影,也是感叹不已,如果自己的儿子有对方的手腕,自己何苦一大把年纪,还要费尽心思扶持他上位!
而犹如孩童一般的称光天皇,颤抖着身体,看着那个威武的身影,心中满是恐惧。他不知道,自己到了大明,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的性命,以后就要由这个男人掌控了。
而早田左卫门也是第一次近距离亲眼看到朱瞻基,在为他的风采折服的同时,却更坚定了自己的刺杀之心。
这样的男人存在一天,对日本就是最大的威胁。
已经拿到了今天庆典流程的他并不心急,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虽然朱瞻基从他身前经过,但是相隔也有七八米。
而且他的身边有那么多的护卫,自己的身后也有戒备森严的士兵。
在大明特使念完大明皇帝的圣旨之后,太孙会依次接见这次的立功人员,而自己也在其中,那个时候才是合适的时机。
即使等会儿接见的时候没有机会,他还会在原本的南波将军府举行宴会,那个时候也有机会。
他跪伏在那里,却不敢露出半点杀意,因为他知道,太孙的身边肯定有高手,不能让他们感应自己的杀意。
自己的机会只有一次,一定要慎重。
当朱瞻基坐上了高台上又特意被垫高了半米的宝座,整齐的军乐才停了下来。
众人又是三拜九叩,这才起身,完成了跪拜仪式。
从六月中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