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瞻基不等车辇行近,就连忙率领众将从车辇上下来,又向二人进行了跪拜。
  “皇祖父在上,孙儿不负使命,凯旋而归。”
  朱棣亲自上前扶着朱瞻基的手臂站起身来,笑道:“吾孙威震四海,吾甚喜也。今次之战,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胜的干脆利落,不愧是朕的好孙儿。来,与朕一起祭拜社稷坛,祖宗家庙,也让祖先知晓我大明后继有人。”
  朱瞻基顺势站了起来,又跟朱高炽深深一拜说道:“孙儿有些许功劳,也离不开父王的教诲。父王身体欠佳,孙儿敬请皇祖父与父王上车辇。”
  依照朱棣的性格,这种时候基本不会坐车的。不过听朱瞻基语带恳求,又看了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上车吧!”
  朱瞻基亲自扶着朱高炽登上了车辇,一副完完全全好儿子的模样。这一幕也让跟在后面的文武大臣们一个个都点头不已,一个个对他这个太孙的印象更好了。
  不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炽,包括朱瞻基,都乐意在众大臣面前展现出这父慈子孝,和睦亲近的画面,三个人心有灵犀地扮演好了各自的角色。
  但是上了车辇,大车行进,诸位大臣跟在后面的时候,朱高炽又有些不合时宜地问道:“基儿,此次夺下了济州岛,那可是高祖亲手还给朝鲜的地方,还有那对马岛,自唐朝就是日本的属地,夺下这两地,对我大明名声是否有碍?”
  朱瞻基躬身回道:“父王,虽然这两地分属朝鲜和日本,但是两国却没有能力管辖,如今沦为倭寇的大本营。我大明此举为对付倭寇,非为针对两国。当我大明肃清倭寇之日,这两岛是还给他们,还是共同管理,都由我大明做主。”
  朱棣沉着脸问道:“可是又有人前往詹士府哭诉了?”
  朱高炽点头说道:“昨日朝鲜李氏学子的确以论学的名义在孩儿面前哭诉了,说我大明舰队封锁了海域,他们想要去接回岛上的朝鲜人都不能。”
  朱棣问道:“如果他们再哭求,那你就问问他们,为何我大明舰队抵达之时,岛上全是倭寇?他们既然管不了,占着济州岛等于留给倭寇,为何不能留给我大明?”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不如我们出一笔钱,把这个岛买下来,这样也更名正言顺一些。”
  朱高炽问道:“济州岛土地贫瘠,除了养马,还有何用?与我大明有何益?”
  朱瞻基回道:“父王,济州岛虽然出产不多,位置却很重要。我大明奴儿干都司位居北域,自海上前往比陆上更为便捷。所以为了维持这条航道,我大明必须在济州岛,对马岛驻军,保证我们的航线安全。”
  这一下,朱高炽不说话了。已经非常熟悉地球仪的他很清楚在北方还有大片的土地,虽然当地的粮食出产不多,但是林木众多,有大明需要的木材。
  朝廷已经在商讨组建专门的林木砍伐队,建立民间商船船队,将北域的林木拉到大明来。
  所以朱瞻基的计划与如今朝廷的政策非但不冲突,还相辅相成。
  朱棣这才笑道:“面子我大明要,里子同样不能丢。花钱购买也是个好方法,我会着户部与朝鲜方面联络,希望他们不要狮子大开口。”
  三言两语就确定了济州岛以后的归属,朱瞻基也放下心来。朱棣虽然没有他的事业广阔,但是在执行方面,比他还要强。
  他只要有心留下济州岛不归还了,朱瞻基就不怕他三心二意。不像朱高炽,他可能被人忽悠几句,别人哭一番,他就改主意了。
  只要济州岛现在能名正言顺地属于大明,哪怕几百年后,也不怕两国会因为此地再起争议。
  不过,济州岛可以这样做,对马岛却不用。作为倭寇的大本营,那里大明强行占有,日本也无话可说,现在的他们,恐怕更担心大明一次为借口,对他们动手呢!
  从日本传回来的情报,如今的日本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足利义持派了三万大军前往九州岛驻防,他还在向各大名施压,希望他们能派出更多的战士。
  不过,他们在海上没有优势,再多的人,也不会有大明军队转移的快,真的打起来,朱瞻基也绝对不会死盯着九州岛和长崎来打。
  朱棣领头,率领文武大臣先祭拜了社稷坛,又祭拜了家庙,这才吩咐摆膳,款待有功将士。
  吃了一半,朱瞻基就溜号了。
  不过这个时候就连朱棣也舍不得责怪他,只是莞尔一笑。
  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刚成婚不久,就率军出征,要是不怀念宫中妻妾,那才太假了。
  其实如果不是朱棣亲自主持宫宴,那些家眷在京城的将士们恐怕也早已坐不住了。
  衣锦还乡,这可是自古以来的最大荣耀。
  孙娴她其实已经派了好几拨宫女和太监来打听情况,不过未得允许,不敢打扰了朱瞻基。
  眼见朱瞻基率先退席,一个个全部迎了上来,以示欢迎。
  “殿下,兴庆宫众嫔妃今日全都聚在大殿,恭候殿下回宫。”
  朱瞻基摇了摇头道:“先不回兴庆宫,我要先去给母妃请安。”
  孙林笑着说道:“太子妃体谅殿下,现在就在兴庆宫等候殿下。”
  朱瞻基心里一阵感动:“那就回宫吧!”
  今日的兴庆宫虽然不至于张灯结彩,但是该点的灯一个不漏,全部都点燃了。
  每一个小太监,宫女见了朱瞻基,无不跪迎参拜,连声恭喜。
  朱瞻基大手一挥,吩咐道:“今日大喜,兴庆宫上下人等,一律嘉奖。”
  来到了兴庆宫主殿,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张氏得到通知,早已迫不及待地迎了出来。“我儿劳师远征,受苦了。”
  朱瞻基跪下磕头道:“为了大明社稷,孩儿不怕吃苦。只是不能在母亲面前伺候,孩儿愧疚在心。”
  张氏扶着朱瞻基的手臂让他起身,双眼含泪道:“我儿能平平安安归来,就是对我最大的慰藉。快快请起,今日也有喜讯要告知与你。”
  朱瞻基的视线在众妃子面前一扫而过,只见孙娴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但是胡善祥端庄的脸上却面带喜色,其他诸女也都有些艳羡之色。“可是良娣有喜了?”
  胡善祥微微点了点头,有些羞涩地说道:“妾身前几日有些厌食,呕吐,母妃请来太医,确认了喜讯。”
  朱瞻基笑着说道:“此乃大喜!孙林,持我手令,从银作局调五万银元,宫中众人,人人有赏!”
  朱瞻基的妻妾怀孕,这在封建的家族时代,是比大胜仗还要大的喜讯。
  因为这证明了朱瞻基的身体没有问题,能够诞生继承人。
  传宗接代,对一个家族重要,对一个国家来说,更为重要。
  安排了孙林调集银元,朱瞻基这才扶着张氏的手臂进殿。孙娴在另一侧扶着张氏的手臂,望向朱瞻基的眼神难免有些幽怨。
  身为太孙妃,她陪朱瞻基的次数是最多的。但是她还没有怀孕,却让胡善祥先怀孕了。如果胡善祥生的是儿子,她的压力也就更大了。
  朱瞻基轻声笑道:“别担心,今晚我们就努力一把……”
  孙娴没有想到朱瞻基在自己母亲面前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一时之间大羞,想要跑开,却与礼不符,只能低下了头,不敢再去看朱瞻基。
  张氏听到朱瞻基的俏皮话,却呵呵笑了起来,拍了拍孙娴的手背说道:“别理他的混账话,这种事哪里是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说的。”
  朱瞻基问道:“皇祖父和父王可曾得到消息?”
  张氏点了点头说道:“他们当日就知道了,不过你出征未归,所以想等到你回来再宣布。你皇祖父得知胡良娣有孕,格外高兴,还准备大赦天下。”
  朱瞻基想了想说道:“作奸犯科之人,当不在大赦之列……”
  张氏呵呵笑道:“这是国家大事,你与你皇祖父,父王商议就好。我只管帮你管好这一帮妻妾,让她们为我朱家多生一些孩儿。”
  听了她的话,朱瞻基却想起了被囚禁在凤阳的朱允熥和朱允炆的幼子朱文圭。
  对于朱允熥,朱瞻基没有任何印象,但是朱文圭的一个小故事他却一直记得。
  朱文圭比朱瞻基还小两岁,兄朱文奎,史称建庶人。
  他两岁就被囚禁于深宫,一直到五十多岁才被朱祁镇放出来。那个时候,他连牛马都不认识,放出来没有多久就死了。
  因为这件事,朱祁镇也被认为是明英宗的最英明行为之一。
  现在既然自己都已经有了下一代,该缓和一下民间对夺嫡之事的议论,所以释放朱文圭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