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祚高门-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随着东扬军北上,迎驾大军已经没有退路,必须要即刻到达京口,而且必须要用强硬的姿态帮助庾怿尽快平复局面。有的时候,这种南北隔阂、侨人心里对吴人浓浓的不信任,也是可以用来威胁人的一个筹码。
  旋即,沈哲子又说道:“晚辈今次往行台,其实也抽空见过几位京口名流。过往行台之维持,多赖此乡人家忠义襄助。于情于理,都应善恤嘉勉。乡人忠勇,多愿匍匐王化之下,其情之炽,不忍轻拒啊!”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又变得有些精彩,匍匐王化之下?这言外之意,这位驸马似乎有所转念,想要赞同迁都。
  “可是,我等今次前往京口,就是为的迎驾,这乃是、乃是……”
  这次首先开口的是陶臻,他也算历事已久,但多在军旅之中,对于此类勾心斗角的谈话反而不甚擅长。
  不过其他人却都是各有所思,如此重大的事情,而且是都中各方商议良久才达成共识,怎么可能容许出尔反尔。无论怎么说,都不过是借机加码而已。
  “驸马不妨直言,京口那些人家究竟想要如何?”
  刘超说这话的时候,态度已经有几分冷硬。原本他对沈哲子印象极佳,在那样恶劣的情况下居然敢于冲入建康收复台城解救皇帝,可见忠心。可是现在的表现却让他大失所望,终究是营结党羽,门户为先之辈。
  沈哲子倒不因刘超的态度而介意,闻言后便笑道:“其实不只是京口那些人家,其实护军乃至于皇太后都觉得应该对京口忠良善加抚慰,有意将京口拔为别都。”
  众人听到这话,神色皆是一愣,思忖许久,才渐渐消化这个信息量极大的消息。首先做出反应的还是刘超,他已经忍不住眉梢飞挑,笑道:“皇太后陛下若是真作此想,那真是深得肃祖遗韵,对朝廷、对京口这些乡人都是一桩幸事。”
  “如此重要之事,不好偏处而决吧?都中群臣,深盼皇太后陛下归都……”
  蔡谟眉头深蹙,并不觉得将京口提拔为陪都是一件好事,干系太重大,大乱之后理应镇之以静。但旋即又想到如今京口周遭各方面已是剑拔弩张,事情最终走向,又哪里是他能够决定的。
  “我等非处其位,不敢轻论,既是奉命而来,还是早赴行台拜请归期。”
  温充在席中说道,他对京口关注本就不多,一时也想不明白其中利害,而且庾家与他家也是旧谊,来日还会诸多呼应,此议究竟是好是坏,也就不必急于深究。
  众人各自散去后,第一时间便派出人手各往东西去传递由沈哲子这里得来的讯息,但无论其心内作何想,眼下都容不得他们再有拖延,必须要尽快赶往京口。
  这一次,沈哲子也不再离开队伍,吩咐刘长等人先将公主送回京口,自己则随大队启程。只要迎驾大队能够如期到达京口,那就能对郗鉴造成足够的震慑,令其不敢妄动。
  毕竟,随着京口的失守,过江之后,郗鉴便已经是后娘养的,与江东之间总有一层隔膜。这也是为什么郗鉴必须要占住京口的原因之一,如果他长久的被隔离在江北,那么在江东的影响力渐渐衰弱,最终会泯于众人,与那些流民帅军头不再有区别。


第0399章 太保有信
  哐!
  房间中清脆的器物破裂声不绝于耳,门侧几名侍婢已是惊吓得面无血色,而立在廊下的王彭之、王彪之兄弟二人也是相对苦笑,不敢入内劝阻。
  良久之后,房间中摔打器物声才渐渐停息下来,继而才响起沉重急促的喘息声。几名侍女垂首趋行入内,准备打扫房屋内满地的碎片,当中一人似是脚下打滑摔在了地上,顿时惊呼一声,继而胳膊已被锋利的瓷器碎片划破,涌出的血水很快打湿了衫裙。
  “废物!滚出去!”
  随着一声低吼,一名捧着手臂衣衫沾血的侍女被扯了出来驱赶入庭中,眼眶里泪水打转,却紧抿着双唇不敢再发出声息。
  王彭之望向身边的兄弟王彪之,示意他先进去。虽然他才是兄长,但是王彪之却清名更高,父亲也更爱这兄弟,若自己先入内,肯定又会被迁怒。
  王彪之见状,只能硬着头皮入内,站在门口垂首道:“父亲……”
  “虎犊来得正好,我让你去见深猷,可有回话?”
  发泄良久,王彬已是有些力竭,坐在席中正喘息,颌下灰须飞扬,诸多发丝也挣脱发冠束缚垂落下来,看去有几分狼狈,可见已是羞恼至极!
  若仅仅只是南郊那里被驱赶倒也罢了,王彬不至于生这么大的气。可是庾怿那家伙居然让军队出动,可见是打算撕破脸。可就算是这样,王彬也不畏惧,他在京口这段时间,在各家之间奔走联络,早看透庾怿那色厉内荏的本质。庾怿此举不过是授他把柄,正可借此机会一举将庾怿踢出局去!
  如今优势在自己这一方,传信出去后果然南北援军都有动作,区区两千余东扬军根本不足为虑,哪怕用武,也是笃定的胜算。但若一旦用武,即便得胜也要饱受非议,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王彬自然不想担上什么恶名,最好能不动刀兵逼退庾怿。
  可是当他再去联络各家时,情况却急转直下,早先那些在他面前信誓旦旦倍言庾氏恶劣的京口人家态度却突然变得游移起来,不再似以往那么干脆。多番打听,他才得知缘由,庾怿那家伙居然以抬升京口为陪都做诱饵,很快便将那些人家拉拢过去。
  当然那些人家也不是态度坚决要背弃自己,只是言道若自己也能如庾怿一般作议,他们还会帮助自己逼走庾怿。可是,这怎么可能!
  且不说太保那里已经屡次来信劝他要适可而止,王彬自己也心知京口若成为陪都,对他家实在大害。要知道陪都不同于行台,也不同于方镇镇所,不啻于在建康之外再立一中心。
  尽管近来对京口这些人家诸多拉拢,甚至暗暗阻挠行台归都,但王彬心内却清楚得很,来日时局平定,没有了庾亮,台城中几无能与太保抗衡之人,形势已是大好。若在这样的情况将京口拔为陪都,不用脑子也能想清楚,京口这里的留守不可能是他家之人!
  庾怿这计策可谓歹毒,难道他眼见留守中枢无望,打算老死于京口?可是他哪来的底气,认为自己能够运作成事?难道只靠京口这些当地侨人的支持?
  但无论庾怿的底牌是什么,如此不留情面的驱逐,那是逾越了王彬的底线!身在时局中,王彬也有自己的规划,早年他也是方镇之任,归都后却是寂寞良久,甚至被叛军鞭笞羞辱,更让王彬感觉到这个时代手握力量的重要性!
  所以,他之所以发力逼迫庾怿,除了从大局出发的考量之外,更是打算接任庾怿的晋陵太守之位。而且时下因为京口行台所在的缘故,眼下这里还是半独立的南徐州,若是发力一次与郗鉴那里达成一些妥协,他一跃成为真正的南徐州刺史也极有可能!总之,他是不打算再归台城担任那没有什么实任的光禄勋!
  可是,庾怿这么一算计,几乎要将王彬的希望给埋葬。哪怕是用强,他也要阻止庾怿,先下手为强!
  虽然太保屡次来信劝他要以和为贵,但是历经世事之后,王彬也认清楚一个事实,真实的处境中,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太保看似和善,但其实如庾元规一样,都是胸藏荆棘之人。早年大将军杀王平子,便是受太保劝说,毕竟王平子才是太尉嫡亲兄弟,若是入都,必然要让太保失色。
  而早先太保明知历阳将反,使人外援选了王处明却不选他。可是王处明这个人心狠手辣,不计亲情,置他们于都中不顾,只是自己集众求安。假使当时太保选了他,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做事亲族陷于贼手而不顾,必然要竭力反攻建康,那也不会有貉子侥幸得功的事情发生!
  王彬越想越是深恨,也越发觉得自己不能再退让。可是正当他准备武力驱逐庾怿时,却有另一桩坏事发生,王舒居然偷偷去见庾怿!
  两人私底下谈了什么,王彬无从得知,但是彼此见面后,王舒便将所掌军队从京口南郊撤回!
  自从王舒在荆州时杀害王含父子之后,王彬与之便向来不睦,更不会亲自登门去见王舒。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借重王舒之军才能成事,只能通过儿子去联系王允之,以探听王舒的想法。
  听到父亲的问题,王彪之脸上便有几分难色,低头道:“四兄军务忙碌,无暇见我,只派人回话一旦得暇,即刻来拜见父亲。”
  “军务忙碌?哈!”
  王彬听到这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