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祚高门-第1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纠葛最深的人地矛盾有了解决的契机,其他问题便更好解决了。
  得益于海运加上淮南互市的带契,徐州目下财政状况还不错,郗鉴能够轻松筹措三十万斛粮食且还留有余力,便是一个明证。
  徐州财政方面的问题是管理混乱,缺乏管制,但基础已经不错。眼下淮南能够提供的帮助,就是派遣一部分专业人员进驻徐州,帮忙梳理财政监管脉络,将一应钱粮出入往来进行规范化。
  眼下郗鉴毕竟还在位,沈哲子也不能越俎代庖太甚。眼下徐州管理钱粮的是郗鉴的侄子郗迈,这当中自然充满了大量的灰色地带,公私混淆不清。
  这个时代官员德行操守要求实在不高,能够胜任其职已经算是称职。外任地方向来都是家道中落者重新整顿家业的重要途径,更何况郗鉴这种军政一手在握的方伯。
  在这方面,沈哲子可以说是难得的清白,他所统治的淮南六郡,非但没有给他带来直接的大宗收益,反而往往需要自己掏钱贴补。当然如果算上沈家因为他的关系而在商贸所得,那么这个世道中最贪鄙的官员所得甚至都远远不及。
  沈哲子派遣自己的门生马行之率领一批账务人才进入徐州,但财政主官仍然是郗迈。而在家私方面,也给了郗家极大帮助,如今海运中转站的长江口有几座小岛,其中就有属于郗家的。
  但是郗家人丁单薄,也乏甚经营海岛的经验,在这方面,早有经营舟山群岛的沈家便能提供极大帮助,将海岛价值更大程度的挖掘出来。这一点只是私下约定,自然不会明于案牍。最起码子孙后代生计问题,郗鉴是不需要担心了。
  另外还有徐州军的改编,徐州军整体力量并不逊于淮南军,在籍甲士有七万之众。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虚数而已,行伍之中大量缺额,又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军头部曲私兵。
  来日两镇兵力,都将置于大都督府下。沈哲子打算将徐州军的一线作战部队规模压制在三万人以内,这倒不是小觑徐州军的战斗力,而是在扣除了一部分难以改编的军头私兵后的规模。
  沈哲子是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军队中有成规模建制的部曲私兵,哪怕这一部分兵力战斗力极强,宁可不用,也不愿因此破坏他对军队的整体掌控。
  经过改编的徐州军,也会像淮南军一样能以甲功寄食,领取军饷。至于裁汰下来的那些部曲私兵,则是作为二线的屯田部队备召。正好沈哲子打算将一部分徐州将领改用为屯田官员,分布在徐北、青兖之间,屯田的同时,也是对地方乡宗稍作制衡。
  初期的屯田,仍是大规模集中化的管理,等到未来将会进行细致的拆分,将那些部曲私兵先归于田亩,然后再通过政令的施加,解除他们与各自军头的从命隶属关系。等到未来由此创建军府,再将将领们进行轮流调遣任命,私兵问题自然能够得到极大改善。
  多达几十项大大小小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成共识。而且今次郗鉴来淮南,所率领的属官也并不多,许多问题即便讨论也因无第一手的资料而不能做出决定。
  郗鉴在淮南留了五天的时间,一些大的方向达成共识,政令的施行加上一些小的细节调整,则就需要转回徐州进行。于是郗鉴便就告辞离开,同时将沈哲子的族叔沈伊辟为从事,率领几十名淮南人员返回徐州。
  除了讨论两镇合并的事宜之外,郗鉴也游览了许多寿春城的创举,尤其对于馨士馆分外感兴趣,甚至将次子郗昙都留下来在馨士馆受业。
  郗鉴在淮南短暂盘桓,除了送来三十万斛米粮之外,究竟与沈大都督达成怎样共识,外界也是众说纷纭。其人来时声势不小,离开的时候则引起了更大的讨论。
  因为淮南王仪驾已经行过梁郡,再过不久便将要抵达寿春。郗鉴私离镇所已经不妥,又对淮南王避而不见,则更加引人遐想。
  近来都督府一直忙于与徐州的接洽,对淮南王一行却乏甚关注,甚至根本就没有作出迎接的准备,这不免让淮南王还没到达寿春,此行便充满了尴尬味道。
  淮南王一行似乎也无法接受就这么尴尬的进入寿春,所以在行过梁郡之后,便放慢了行程,频频派人进入都督府,让都督府派遣导行引路人员,仿佛真的将要迷路了一样。
  那些书信初时还是措辞严厉,训斥都督府疏于应对,渐渐语气便放缓下来,乃至于带上几分软语央求的味道,从不能轻慢淮南王仪驾威严,转为了总要维持住淮南王此行的体面。
  而都督府上下官员们,仍是遵守沈哲子的指使,一切故我,各司其职,仿佛压根不知淮南王将要到达寿春这一件事。


第0979章 巡视封国
  位于涂水源头航埭一座庄园里,便是淮南王仪驾今日留宿之地。
  “依照目下行速,明日午后便可抵达罗渎。行过罗渎之后,寿春便已在望,沿途多有屯堡戍城,饮食用度都可就近奉用。若无风雨阻行,两三日内便可抵达寿春。且大都督也已归镇,届时必于城下恭迎大王。”
  厅室中,被沈哲子派来引领淮南王一行的公主府家相刁远小心翼翼回答着淮南王随行官员们的提问,心中不乏气闷。
  他虽然仅仅只是公主府家臣,但身在淮南,也少有人敢对他无礼。可是现在,因淮南王一众属官们不满于沿途所遭遇冷落,诸多怨气都发泄到他身上,身在这厅室中甚至连座位都无。
  大都督心意如何,刁远并不深知,只能暗叹自己倒霉接了这个苦差。眼下纵使遭遇什么为难,也都不敢变色相争,毕竟淮南王府下僚属高配,并不是他这一个公主府家臣能够抗衡的。
  淮南王今次北进,除了羽葆仪驾并宿卫沿途护卫之外,另有梁郡的武陵王司马晞派遣五百甲士随从护卫。而沈哲子虽然没有特别重视此事,也不能完全的不闻不问,派遣刁远并门生陈甲率领两百部曲骑士作为向导。
  除此之外,尚有一众淮南王府下属官。时人都知淮南王素来都受皇太后重视,所以开府规格也极高,直接比拟于继承越府嗣传的东海王司马冲。
  担任淮南王长史的乃是元帝旧臣东莱刘胤,余者司马、功曹、主簿、从事之类属官,也都为时下俊彦优异之选,比如诸葛恢的儿子诸葛В腾又硬滔担妆逾紫#纬渌米雍畏牛酵嬷勇侥刹⑴婀鯋吹鹊龋愠瞿媳笔绷鞲咄呕А�
  由此也可见皇太后对于这个幼子寄望之深厚,简直可以说是时下宗王开府最为清贵显重者。今次淮南王北进,大部分也都跟随北上,只有刘惔等寥寥几人实在对淮南不感兴趣,懒于随行。
  这些淮南王属官们,要么本身便资历深厚,要么父辈身具高位,或者幼来便负清誉,自然不会将刁远这个区区公主府家臣放在眼中。
  虽然刁远态度尚算恭谨,但言中之意仍未透露出都督府有官面接待的安排,完全不能掩盖他们被冷落的事实。
  “大王今次北进,言则或止于门户私事,但若大而言之,何尝不是犒慰前线劳苦将士,以示王恩不负功高之众。我等也知边事方进未定,因是故以门私为由,不愿干扰军务太甚。但淮南王大驾亲临,何以乡野贤众迟迟不来拜见?如此疏于礼教,难免使人疑惑王命是否行于淮南,往年都下传捷,又有几分真假!”
  席中众人或是自持,或是自矜,一时间闷声不语。但诸葛床荒苋棠停牖茨贤豕叵登缀瘢煌俺#匀灰惨曰茨贤醯拇匀硕跃印;茨贤踉馐苋绱饲崧旧砘蚴遣槐惚硖罡甬'却不能坐视不理,因此一待刁远讲完,即刻便不悦说道。
  事到如今,行程业已过半,他们一行人也不再指望淮南都督府再改变态度,尤其不再奢望沈维周能够远出相迎。但若就这样抵达寿春,那么不独淮南王威仪不存,就连他们这些随行的属官们也都成了一个笑话。
  沈维周跋扈是一方面,而他们作为时流高选拔用入为淮南王僚属者,居然坐视淮南王遭受如此羞辱,也是难辞其咎。即便时流不作褒贬,单单因此令皇太后不满的话,他们的政治前途便等于黯淡了一半。
  所以到了这一步,已经不独只是淮南王威仪待遇的问题,更与他们的前途密切相关。此前或还寄望于能够借着淮南王声势顺水推舟的留在淮南,成为台中制衡方伯的重要人选。如今看来,就连保住基本的体面这一目标都变得岌岌可危。
  在充分领教到沈维周的跋扈之后,诸葛У纫膊桓疑萃啵退慊茨隙级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