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师团?”布吕歇尔一边穿着制服,一边继续听取上校副官的汇报。
事实上从一开始,整个普鲁士军队就被数千法军的突袭行动搅得晕头转向,一时间慌了手脚,等到粮食仓库那边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大爆炸声,这才促使那位前敌指挥的鲁道夫将军彻底清醒过来。
恼羞成怒的普军指挥官,迅速调动了两万兵力围攻与堵截偷袭己方后勤营地的法国…军队。不过,在古丁中校与其留守部队的拼死掩护下,康德上校依然带领了第一旅的三千二百名士兵成功跳出普军的重重包围圈,并驱赶着缴获的大批牲畜,借助河面的五座浮桥,迅速撤离到贝利茨河南岸的安全地带。
此战,虽说损失了七、八百名英勇士兵,但康德和他步兵旅却收获颇丰,不仅成功缴获了近余匹骡马与重型挽马,导致普军的火炮与辎重车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牵引牲力。此外,普军最大的粮食仓库被彻底炸毁的直接后果,是迫使仅有几天存粮的普鲁士指挥官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选择:要么主动进攻法国军队,拼死赢得一场胜利;要么不顾军心涣散的危险,全部撤离到15公里外的米兴多夫与努特塔尔防线,试图重整旗鼓,来日再战。
显然,那位被法军羞辱的鲁道夫将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条道路。在给司令官布吕歇尔将军的汇报中,他很是忏悔的陈述了辎重营地被法军偷袭的不幸事实。但随后,鲁道夫转而又宣称那是自己遭遇到至少两个法国师团的大举进攻。而且在30分钟之后,英勇无比的普鲁士军队已彻底击溃来犯之敌,随即转入了全线反攻,并将法国人赶到贝利茨河南岸。
现如今,已经“大获全胜”的鲁道夫将军并没有止步于贝利茨河北岸,却是率领他麾下的2万勇敢部队,并携带了35门火炮,正借助法国人的5座浮桥,渡过贝利茨河,准备将在1个小时之后,向南岸的法军阵地发动正面强攻……
听到这里,布吕歇尔发誓,如果那个叫鲁道夫的家伙站在自己面前,他一定将挥舞军刀砍掉对方的双腿。必须说明的是,一下子损失的千余匹骡马,还有数万军队两周的屯粮令人心痛不已,但这绝不是一位将军因怒兴兵的借口。
事实上,布吕歇尔非常后悔屈服于国王威廉二世参谋团的压力,派了一个性格冲动的老家伙去担当前沿阵地的指挥官。按照自己的预先作战方案,应该是部分普鲁士军队在明天上午,引诱法军主力来袭击本方阵地,继而加以围歼或重创……
现在好了,所有普鲁士军队都必须配合鲁道夫将军的冲动,之前的作战部署已经被搞得乱七八糟,成为一袭废纸。然而,后悔已毫无意义,布吕歇尔将军随即重新拟定了作战任务,他大声叫来传令官,嘱咐道:
“命令:卡尔克鲁斯将军,让他的师团继续留守贝利茨城。余下部队全部调动起来,和我一起渡过贝利茨河,与鲁道夫将军汇合。让军官们记住,火炮务必首先过河。此外,立刻向波兹坦大本营请求援兵,增援米兴多夫与努特塔尔防线。”
……
此时,莫罗将军的第二师和马塞纳将军第三师正集结于贝利茨河南岸两公里外的正面长达10公里的漫长防线上,他们在上百门安德鲁火炮的配合下,严阵以待,静静等候普鲁士人自投罗网;至于麦克唐纳将军指挥的第一师,以及萨克森公国的两个胸甲骑兵团(重骑兵),位于两个兄弟师的左后翼方向,准备在前方战局不利时随时予以增援,或是参与到大反攻之列。
就在两万普鲁士军队渡过贝利茨河时,勒费弗尔将军与第四纵队(后备军)3万法军,其中还包括6千名轻骑兵和50门火炮,已从大后方秘密迂回到贝利茨河上游(右翼方向),距离南岸战场仅有5公里的位置。大军一抵达河边,勒费弗尔将军第一个跳下战马,他将军靴挂在脖子上,裤角也被高高卷起,接着就打起赤脚,率先趟过了那条仅仅漫过小腿且不到膝盖的贝利茨河。
……
第296章 波茨坦战役(续4,防守反击与火炮上刺刀)
为了成功引诱普军主动进攻,司令官蒙塞甚至放弃了在贝利茨河南岸构筑防御性壁垒的方案,那是考虑到于敌人国土之上很难隐瞒胸墙、堑壕与铁丝网的存在。尽管普鲁士的骑兵素质堕落的非常快,并非腓特烈大帝时代的那般精锐,但最起码的侦查与判断能力还是具备的。
所以,当鲁道夫将军指挥的两万普鲁士军队越过贝利茨河之后,就亟不可待的向不满员的法军第二师(今早承受了20%伤亡的康德步兵旅已撤回后方修整)发动猛攻。40分钟里,莫罗所部的7千余人在炮兵的掩护下且战且退,逐次放弃了原有阵地,最后成功摆脱普鲁士人的追击,转进到马塞纳将军的第三师防线的右翼,但为此还是损失了10多门火炮。
很快,法军第二师弃守的阵地上响起了普鲁士人的欢歌笑语,一面黄底黑鹰旗插于原法军阵地的最高处。在鲁道夫将军的要求下,所有普鲁士人都开始合唱那首《腓特烈大帝颂》,并很快响彻云霄。
“……我们的大炮口径最大,
普鲁士人是永远忠诚的。
瑞典人最差劲,战场上竟然逃跑……
腓特烈大帝,吾皇,我的英雄,为了你,我们敢打翻整个世界!”
此时此刻,留着漂亮八字胡须的鲁道夫将军正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的在法国人“溃不成军”的战场上来回巡视,不断接受士兵们的欢呼声与喝彩声。那神情就仿佛普鲁士人已经赢得这场“卫国战争”(柏林报纸效仿1792年的费加罗报在激励普鲁士军民)的伟大胜利,将那些法国入侵者赶出了他们的国家。
一刻钟后,一名副官骑马赶来向指挥官报告,宣称在战场上缴获了法军10门火炮,再加上北岸的12门,差不多干掉了法国人的4个炮兵连。
“不过,法国炮手在撤退之前,依然用长钉封死了火门并且引爆了带所有不走的火药。”副官继续补充道。换句话说,缴获法军火炮没法使用,至少是在本次战斗中。此外,对于法军那不足百人的伤亡数字,深知将军性格的副官故意也避而不说。
已经70岁高龄的鲁道夫将军眉头微微皱起,那是他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经历。就是在去年,跟随布伦瑞克公爵攻克维隆要塞和凡尔赛要塞时,法国人也是这样处理遗留战场上火炮。
不过,普鲁士将军的忧虑没能在脑海里持续太久,就被阵阵欢呼声所浇灭。接着,一批被胜利假象冲昏头脑的军官纷纷请求再战。事实上,只要鲁道夫和他普鲁士军队越过贝利茨之后,就不可能停止进攻并就地转入防御,如同出膛的炮弹就必须向前坚持到底,要么将法国人彻底击溃,要么……
两公里外,法军第三师的防御战地前是一大片开阔地,如果再等上两个月,待到恢复明媚春光时,那里将是一片青青草地,还会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但现在,不过是残雪覆盖下的泥土地。也许用不了多久,残雪与泥土上面还会覆盖无数铅弹、炮弹、鲜血,以及血肉模糊的累累尸骨。
开阔地左侧隔着中间的大片沼泽地之外,是几排密不透风的橡木树和低矮的灌木林,麦克唐纳将军指挥的第一师隐蔽就在不远处;右侧是一个面积狭长的湖泊,从阵地上退守下来的第二师(莫罗所部)在此做短暂修整。未来,他们将作为第三师的后备力量,准备随时随地增援正面战场。
马塞纳将防御阵地设这片开阔地,首先是有利的地形地势,普军在短时间里很难从有湖泊与沼泽地阻拦的两侧后翼方向迂回突袭,只能做正面强攻;此外,由于这片土地原为农牧民的公共牧场,为了防大批牲畜逃跑,村民们便在湖泊与沼泽之间修筑了一道长达两到三公里、约半米高的石墙。
而这道漫长的石墙,以及距离石墙70到80米外的一道木栅栏,便成为法军第三师绝佳的防御阵地。需要说明的是,临湖一侧的木栅栏和石墙,为了便于第二师顺利撤退曾被拆毁了一段,其后仅有石墙来得及被重新修筑。
期初,鲁道夫将军是准备动用两个轻骑兵团,攻击1600米外的法军防御阵地。然而,一名老牧民赶来告诉这名普鲁士指挥官,说那一片开阔地的残雪之下覆盖有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田鼠洞,很容易对奔跑中的战马腿骨造成致命伤害;此外,距离石墙80米外的木栅栏高达两米,是用非常坚硬的老橡木制作而成,负重的战马无法跳跃过去。
基于此,鲁道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