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军团总兵力会拥有4万2千人,除了司令官居斯蒂纳将军现有的2万原莱茵军团的部队外,安德鲁还将统帅部麾下的第二批总预备队全部补充进去,其中的2万名士兵主要是来自苏尔松营的新兵(各省的义勇军);而士官和中下级军官多出自巴库尔军营,或是毕业于兰斯的各军校(速成班体系)。
按计划,居斯蒂纳的部队(摩泽尔军团)会赶赴东北方向,蒙梅迪要塞与隆维要塞之间,先行阻击围歼想要从此地逃回北德意志的联军残余。随后继续北上,越过国境线,占领弗雷斯特选帝侯国(卢森堡)、特里尔,美因茨、科布伦茨、波恩、亚琛、科隆、杜塞尔多夫与杜伊斯堡等地。此外,安德鲁也强调,未等统帅部命令,摩泽尔军团不得追敌越过莱茵河东岸5公里。
因为这是安德鲁与布伦瑞克签署的两国密约中的一部分。法军必须止步于德意志境内的莱茵河西岸。即便是河那边归属联合银行的托管地,也只能派驻不足百人的警察或宪兵队。为加强双边信任,普法两国…军队会在莱茵河的某些敏感区域或城市,互派非武装的军事观察员,监督合约履行。
这最终定稿的《瓦尔米密约》里,普鲁士必须在两周之内支付给法国两千万塔勒战争补偿(包括军队赎买),并由法国联合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付担保。作为抵押,普鲁士在被德意志西部众领土将在5年内交由联合银行托管,其中就包括行政、治安与税收权,司法权可以协商;此外,法国同意将普鲁士军官的自赎金将下调一半,仍有不足的可以向联合商业银行申请借贷。
至于5万度名普鲁士士兵,除去战场上已经伤亡的,或是疾病等非战斗减员,合计损失的6千人外,余下的4万4千普军战俘,将在分三批,释放回国。第一批6千人,主要是军中的伤病员和其他非战斗人员,在经过法军军医官的治疗后,两周内予以放行;第二批是3万名战俘,必须接受服劳役两个月,再交还给普鲁士;而余下的8千普军战俘会继续服劳役至1793年5月……
多年后,最后一批普鲁士战俘中的很多人,与其他德意志邦国士兵战俘一道,成为了征服者安德鲁的筑路大军。他们从公路到铁路,再到各种桥梁;从兰斯到鹿特丹,再直指波罗的海,到处都有这群德意志筑路大军的身影。
以抵押土地去换回被俘的普军士兵,这是一个双方都较为满意的谈判结果。安德鲁与布伦瑞克在《瓦尔米密约》的框架内,规定了法普两国5年的和平期。至于今后,自然是蓄积力量,继续打个你死我活。但在这之前,安德鲁需要吞并富饶的南北尼德兰,与法国北方诸省一道,整合到自己的政治与军事实力中,并做好继续东进的准备;而普鲁士需要先行瓜分波兰,获得财富和土地,再闭门疗伤,等到实力恢复后,与安德鲁的法国做再度决战,一雪前耻。
事实上,布伦瑞克公爵与安德鲁都看得非常明白,所谓5年期密约,不过是个幌子。关键是看谁的国力恢复快,谁的军力发展最强,谁就可以率先毁约开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与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就经常干这事,征服西里西亚,出兵萨克森,都是不宣而战。当然,穿越者更不是傻瓜,一旦波兰人全盘接受了自己提出的派兵征战的“血酬”,那么横在法国与波兰之间的普鲁士王国就会非常倒霉。在18世纪,没有一个法国人比安德鲁更加警惕普鲁士。
1792年8月29日,在安德鲁与布伦瑞克签署了这份《瓦尔米密约》之后1小时,驻防月亮湾堡垒的奥普联军4万多人在指挥官的命令下,焚烧军旗之后(安德鲁允许),列队出营,向负责接管的法军缴械投降。
期间,以伯西伯爵和皮罗托上校为首的法侨支队的贵族军官,曾拒绝向蓝制服的法军投降。于是,法国叛军们在联军军营里发动了叛乱,但很快被克里法特将军和赫斯将军联手镇压下去。最后,包括伯西伯爵和罗托上校在内,几乎所有的流亡贵族军官都非常不幸的死于这场兵变中。
事后,曾有不少人对法侨支队起兵叛乱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是普鲁士亲王为达成两国合约,应法国统帅安德鲁的要求,实施了针对法国叛军军官的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毕竟,法侨支队的士兵居然绝大部分没有伤亡,但贵族军官们损失殆尽。然而,无论是安德鲁,还是布伦瑞克公爵,均予以否认。
有意见的不只是法侨支队叛军,科堡元帅也对普鲁士亲王的无耻行径表示了严正抗议。那是前者居然背着联军总参谋长,私下与安德鲁签署了两国停战协定,将毫无准备的奥地利王国置于得胜法国人的祭坛之上。在结束瓦尔米战事之后,法军数万虎狼之师不日便将北上奥属尼德兰。
不过,科堡元帅的抗议,显然没能起到多大用处,安德鲁根本不以理会。不久,这位法军统帅也拒绝了科堡元帅所提出的和谈请求。事实上大家已没得谈了。依照总参谋部的方案,从下个月开始,至少会有10万到12万的法军陆续开赴到奥属尼德兰战场。而此时,奥地利的防御军队还不住5万,其中还有2成部队的士兵属于很不靠谱的奥属尼德兰当地的佛拉芒人和瓦隆人。一旦,3万波西米亚军团被优势法军围歼或重创,奥属尼德兰将不可避免的陷于法国之手。
对此,安德鲁意见非常明确,拿下来奥属尼德兰再谈。至于奥地利元帅想写给波西米亚军团的指挥官,a拉图尔伯爵的警告信,却始终没能传出战俘营。
……
第251章 胜利日(中,“灯塔”计划)
就在《瓦尔米密约》签署的那一天,安德鲁刚一等到月亮湾堡垒的普鲁士军团投降,就急忙电令(臂板信号机的电报)负责封堵伊斯特勒山隘的麦克唐纳将军,集结本部,以及驻防凡尔登、沃堡与杜奥蒙堡一带的莫罗上校所部,合计2万5军队,对盘踞于埃坦…梅斯…隆维等区域里的外国干涉军实施大规模追击。
与此同时,弗里昂中校的来复枪三团恢复对道路、桥梁等交通线的大规模袭扰,尽力拖延联军的逃亡速度,为前方与后方的大部队创造围歼敌军的最佳时机。
除了看管战俘营的宪兵部队外,蒙塞将军的马斯军团主力与居斯蒂纳将军的摩泽尔军团大部,也一同启程北上。马斯军团的第一站是抵达色当要塞,然后沿着马斯河(默兹河)而下,先同勒费弗尔将军汇合,并在阿登森林展开强大攻势。
此外,奥什将军率领的北方军团主力也将全力配合,向东攻打那幕尔城,继而围歼或重创奥属尼德兰的主力部队,波西米亚军团;至于居斯蒂纳将军指挥的摩泽尔军团,会在蒙梅迪要塞与隆维要塞之间,阻击想要从此地逃回北德意志的联军残余,等着与麦克唐纳将军的部队汇合一处之后,继续北上弗雷斯特选帝侯国(卢森堡),将战线推进到莱茵河以西的德意志诸邦国。
在东面,已获得中南部各省兵源补充,总兵力恢复到4万人的莱茵军团将遵从北方统帅部的命令,立刻发动全线反攻。在克勒曼将军的请求下,达武上校的来复枪二团将予以战术配合,协助收复梅斯与泰昂维一线的失地。其后,莱茵军团也将顺势越过国境线,继而占领包括萨尔布吕肯、洪堡、瓦登、凯撒斯劳滕、兰道、曼海姆等地,即莱茵河以西的广大区域,最终与摩泽尔军团在美因茨城下,胜利会师。
……
马库斯上尉发誓,如有时间能够轮回,自己可以重新做出选择的话,他宁愿退役回归家乡,那个位于温泉之都,亚琛(曾是查理曼大帝的国都,18世纪属于奥地利)郊外的小山村。而不是挂着一个上尉军衔,跑到法国来受苦受难。
等到月亮湾堡垒的4万多联军士兵向法军缴械投降后,法国人认真履行了人道主义精神,平等对待包括法侨支队士兵在内的一切战俘(安德鲁默认黑森雇佣兵第1步兵团2营已全军覆没)。在瓦尔米以西20公里外的联军俘虏营,这里不仅提供了遮风避雨,且有火炉保暖的简易木房,还有充足的食物,以及洁净的饮用水,那些不幸的联军伤病员,则非常幸运得到法军军医官的救护与施药。
作为入侵法兰西的赎罪,但凡被俘的联军士兵必须从事一定期限的劳役(大部分普军除外),而被俘军官的自赎金同样也是一分不准少(普军减半)。一名联军上尉的自赎金标准是4千5百塔勒(起步价,仅限于从未参战的军需辎重兵和工兵)。由于马库斯曾司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