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高月)-第9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父!”

    身后有人叫他,王世充回头,只见王仁则匆匆赶来,王世充脸色一沉,有些不高兴问:“有什么事吗?”

    王世充曾经对王仁则寄予厚望。但王仁则却令他失望,两战两败,损失两万精兵,令王世充心痛之极,对王仁则,他就没有了什么好态度。

    叔父对自己的不满,王仁则心知肚明,他依然躬身道:“叔父,请容侄儿进一言,侄儿死而无憾!”

    王世充见他说得严重,便点点头,“你说吧!”

    “叔父,两战之败,并非是侄儿无能,而是另有原因。”

    “什么原因?”

    “禀报叔父,战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宗室领军,是他们无能所致,第一次是赵王不听指挥,擅自出击,导致兵败,而第二次是荆王在关键时候丢下军队逃命,导致军队崩溃,事实上唐军也快支持不住,叔父如果不改变宗室领兵的局面,以后还是会再败,这些宗室真的不能打仗。”

    王世充陷入沉思之中,半晌,他的脸色渐渐和缓了,叹息一声道:“你说的不错,朕也心里也明白,可是现在敌强我弱,人心不定,朕若用大将,就怕他们临阵倒戈,后果更严重,朕是不敢太相信外人啊!”

    王仁则沉默一下又道:“事到如今,叔父还不想向杨元庆求援吗?侄儿听说,杨元庆在黄河北线部署了十几万大军,很明显是要应对洛阳之战,如果杨元庆肯提前出兵,分散李世民的军队,那么我们守城的把握就更大了,只要把时间拖下去,唐军最后只能是无功而返。”

    “那杨元庆怎么办?你能用什么满足他的胃口?”王世充冷冷道。

    “叔父,侄儿一直在考虑,有我们存在,其实对杨元庆是有利而无弊,我们不可能攻打隋朝,矗立在隋唐之间,成为他的屏障,这样,他便可以集中精力攻伐中原,唐朝若想谋中原,首先就绕不过洛阳,这对杨元庆不是更有利吗?”

    王世充背着手走了几步,毅然回头对王仁则道:“反正都是死,索性死马当做活马医,你再去一趟河阳,说服杨元庆。”

    王仁则连忙道:“侄儿愿替叔父分忧,但能否让云定兴和侄儿同去,他口才极好,又和杨元庆有旧,另外,侄儿还想把宇文娥英也带去,以旧情动之。”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贼吧Zei8。Com电子书(。cc 书包网cc)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九章 虎牢之危

    洛阳城外,王世充两战不胜后便退缩回城,不肯迎战,这天上午,李世民在数十名骑兵的护卫下巡视洛阳外城,高大坚固的城墙使李世民眼中露出忧虑之色,他回头对丘行恭叹道:“就算攻下洛阳,我的儿郎也将死伤殆尽。”

    邱行恭是前隋朝大将丘和之子,年约三十余岁,身高六尺四,膀大腰圆,武艺高超,骁勇绝伦,箭术百发百中,手执一把象鼻大刀,在天下十大猛将中排名第十,听到李世民叹息,他傲然道:“若殿下攻城,我愿为先锋,杀出一条血路,不死百人便可夺下洛阳!”

    丘行恭的豪言壮语使李世民苦笑一声,人非铁躯,岂能百战不死,但他还是鼓励道:“丘将军勇气可嘉,若到攻城之时,我很期待丘将军建立奇功!”

    说完,他调转马头向唐军大营而去,唐军元帅主营位于城北,是一座占地数百亩的板墙式大营,坚墙硬壁,防守严密,李世民回了中军大帐,在大帐门口正好遇到房玄龄,房玄龄见他郁郁不乐,便笑道:“殿下可是感到洛阳难攻,心情不佳?”

    李世民叹了口气,“杨元庆大军即将渡河,我若不尽快拿下洛阳,就怕到最后反而成全了他,可洛阳城池坚固,守军精锐,我心中烦闷啊!”

    李世民走进大帐,走到沙盘前停住了脚步,半晌又道:“其实前两次作战,我应该略有小负,便可使王世充出城与我作战,现在可好,他龟缩不出。。。。。我却要费十倍之力攻城。”

    他又叹息一声,神情显得颇为懊悔,他知道王世充至少还有五万精锐之军,城内粮草充足,物资足备,要想攻下洛阳确实不容易。

    如果没有杨元庆在外围虎视眈眈。他索性耗费点时日也就罢了,偏偏杨元庆像头猛虎一样蹲在外围,等待他出现疲态。

    这时,房玄龄走过来笑道:“若殿下想让王世充出战,我倒有一策,可让他率兵出击。”

    李世民大喜,“军师请说!”

    房玄龄捋须微微笑道:“王世充应该也知道杨元庆即将渡河作战,我们不妨将计就计。佯作主力向东北去迎战。城外只留少许军队,然后军队北移,王世充肯定会利用我们驻营不稳的机会。出城攻击,那时留守驻军只要牵制住王世充,主力杀回。一定会大败王世充。”

    李世民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立刻回头令道:“请屈突将军和长孙将军前来!”

    片刻,老将屈突通和长孙无忌都赶来了中军大帐,李世民便将房玄龄的计策给他们说了一遍,长孙无忌欣然道:“此计甚妙,末将愿率军留守,吸引王世充出城!”

    李世民摇了摇头,“你的吸引力不够大,还是我留下来。你可率大军佯作撤离,等待北邙山烽火举起,你再率军杀回。”

    这时,李世民见屈突通沉思不语,他便问道:“老将军可有想法?”

    自从去年从河东成功撤离后,李世民对屈突通便极为看重,对他的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屈突通也投桃报李,他身为兵部尚书,对李世民全力支持,使李世民的军权日益巩固,这次东征。李世民邀他副将,他便欣然应允。再次老将出征。

    屈突通一直沉思不语,听李世民问他,他便拾起木杆指向沙盘上的虎牢关,“其实我担心的是虎牢关,虎牢关被隋军所占,就截断了我们和东部中原的联系,李孝恭将军既然已率军杀到颍川,杨元庆焉能不知,他如果出兵荥阳,再配合李密的军队,李孝恭就处境危险了。”

    他话音刚落,旁边房玄龄便接口道:“老将军所言极是,虎牢关极为重要,夺回虎牢关,我们的军队便可以和颍川郡唐军南北呼应,应趁现在虎牢关只有一千隋军的机会,我们出重兵夺回虎牢关。”

    李世民点了点头,“你们所言皆是金玉之策,我怎能不从!”

    他又对屈突通道:“我听说虎牢关是被隋将罗士信所占,此人勇冠三军,智勇双全,非老将军不能对付,我给老将军一万精兵,望老将军能早日夺回虎牢关。”

    屈突通傲然道:“以一万对一千,我若还拿不下虎牢关,愿提头来见!”

    。。。。。。。

    半个时辰后,屈突通率领一万轻骑兵离开大营,向虎牢关方向疾奔而去,不多时,长孙无忌又率六万大军离开大营,向东北方向开去,使主营内只剩下两万军队,李世民随即下令军队北撤,向北邙山方向撤退。

    早有郑军斥候得到情报,火速禀报给了王世充,城头上,王世充心中疑惑,注视着远处李世民大营内的调动,心中暗暗思忖,‘莫非是杨元庆大军已经渡河了吗?’

    这时,身边大将杨公卿道:“陛下,这必然是隋军已渡河,唐军为防备被里外夹攻击破,所以主力前去迎战隋军,这是千载难逢之机,卑职愿率一支劲旅,袭击留驻唐军!”

    王世充沉思片刻,摇了摇头,“别急,再等一等,确定了再说。”

    。。。。。。。

    屈突通率领一万骑兵疾速向南行军,和他同行的李玄霸极为兴奋,李玄霸听说罗士信在虎牢关,他兴奋异常,这是他期盼已久之事。

    李玄霸因为较常人稍微弱智,对谋略攻战他没有兴趣,他心中所思所想便是寻找对手比武,怎奈他打遍关陇,依然找不到一合之将,令他心中颇为沮丧。

    他早听说隋朝猛将如云,令他心中异常渴望,杨元庆他没有资格对阵,他便将目标锁住了罗士信,这次他终于等到了机会,让他心中怎能不兴奋,一路之上,他不停告诫屈突通,“对付罗士信必须由我来,谁敢跟我抢,我不管是谁,一锤砸死!”

    屈突通心中苦笑不已,这个赵王行事随心所欲,带他来,还真是一件麻烦之事,偏偏谁也不敢惹他,惹恼了他,他敌我不认,恐怕连自己也会一锤砸来。

    “殿下放心吧!我一定会把他留给你。”

    次日中午,一万骑兵抵达了虎牢关,虎牢关东面是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