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的三大势力杨元庆并不是很担心。他担心的是长安李渊,而且他也不是担心李渊会进攻关内六郡,或者河东,唐朝内有李建成为首的强大文官势力会恪守和解协议,阻止军方的冒险。
他担心的是李渊趁辽东战役的机会。继续向东扩张,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辽东战役不能扩大化,必须把它控制在一个能速战速决的范围内,一旦战争扩大,将整个高丽卷进来,那么形势就会变得极为复杂,很可能隋军就会掉入这个泥潭。
这是一步险棋,这也是杨元庆亲自来辽东观战的原因,在军事上,他完全放心罗士信,但在政治上,罗士信还嫩了一点,他很难把握住这个度,稍微不慎,就会把战局扩大。
事实上,辽东战局已经在朝危险的方向发展,高开道已经投降了高丽,高丽对辽东这块到嘴的肥肉,岂肯轻易放弃?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猜测,今天上午,高开道的燕王长史刘正佩从柳城郡逃到临榆关,向他们透露了一个消息,高开道在辽远镇已经和高丽特使盖苏文达成了派兵协议,高丽将派三万军渡过辽水参战。
辽东之战已经变成走钢丝绳,稍不留神,第四次高丽战争就要爆发,只不过当年是隋军进攻高丽,现在是反过来,高丽进攻隋朝。
杨元庆也深为忧虑,他并不惧怕和高丽一战,只是现在并不是和高丽爆发全面战争的时候,他四面皆敌,和高丽爆发战争,只有会让第三者抓住机会。
杨元庆深知这一点,所以早在攻打幽州之前,他便考虑到了和高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他已经做好了预防,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避免辽东之战变成辽东泥潭。
就在杨元庆低头沉思之时,一名亲兵飞奔而入,高声禀报道:“启禀总管,临榆关送来紧急鹰信。”
亲兵将一管鹰信高高举起,是红色信管,代表十万火急,杨元庆接过信筒,从里面抖出一卷纸,在桌上平展开细细查看。
这竟是斥候校尉萧延年从辽水发来情报,高丽宰相渊太祚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渡过辽水向西进军。
这个消息让杨元庆暗吃一惊,渊太祚亲自率军前来,这就是事态危险化的征兆。
渊太祚是高丽权相,手握高丽军政大权,以他的身份亲自率军前来,那么他的目标就不会是一个辽东那么简单了,宰相的度量可不是一个辽东能填满。
他们必然会杀过临榆关,杀过北平郡、杀向幽州,此时,杨元庆心中充满了担忧,罗士信是否会是渊太祚的对手?是否能完成自己的重托。
想到这,杨元庆毅然下定了决心,这场事关重大的战役,他杨元庆不能当观客,他要去亲自对阵渊太祚。
“速令邓太守和董将军来见我!”
片刻北平郡太守邓皓和北平守将董熙匆匆而至,邓皓是隋朝的北平郡太守,因不满罗艺当幽州总管而被罗艺罢免,一直闲居涿郡,罗艺败亡后,温彦博向杨元庆推荐他为北平郡太守。
这是一个清廉而经验丰富的官员。在北平郡深得民望,正是他的努力,使北平郡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而原本准备调任北平郡太守的刘子贵,改任渔阳郡太守。
“参见楚王殿下!”邓皓进帐深施一礼,他是这次辽东之战的后勤总督理。
这时董熙也进来了,他负责率军镇守临榆宫,他上前单膝跪下。“参见总管!”
杨元庆摆摆手道:“都不必多礼了。我找你们二人进来,是有重要事情交代。”
两人肃然而立,等待杨元庆的吩咐。杨元庆沉吟一下道:“刚刚接到前方情报,高丽宰相渊太祚亲自率领五万军队渡过了辽水,向辽西进发。事态有些严重,我不能再置之度外,我要立刻赶赴前方,临榆宫就交给你们两人负责,邓太守负责管理,董将军负责防卫,你们二人各施其责。”
两人一起行礼,“谨遵殿下之令!”
。。。。。。。。
战马奔腾,杨元庆在五百亲兵骑兵的护卫下。一路风驰电掣向南疾驰,第二天中午,骑兵队赶到了濡水入海口的造船所,正在大门前巡视的郎将虞振伍听说总管再次到来,吓得他连忙再次出迎,“卑职虞振伍参见总管!”
杨元庆马鞭一指他,厉声问道:“牛进达将军走了没有?”
“还没有。听说下午便走!”
杨元庆提了一夜的心顿时松了下来,他向虞振伍一摆手,“可带我速去找到牛将军!”
“遵令!”
虞振伍翻身上马,带着杨元庆向造船所内奔去。
此时的造船所内已是人马沸腾,两万军队聚集在海边辽阔的旷野里。列队整齐,等待上船。这两万军中,有五千长矛步兵,一万骑兵、两千弩军和三千重甲步兵。
两万军队的主将正是牛进达,程咬金为副将,在濡河河口停泊着一百艘战船,由六千水手负责操纵,船只桅杆如林,船帆如云,延绵十几里。
牛进达正在组织士兵登船,忽然听见有人大声喊他,“牛将军!牛将军何在?”
牛进达听出这是虞振伍的声音,连忙从士兵队伍中挤了出来,“虞将军,找我何事?”
虞振伍一指后面,急道:“总管来了,有急事找你。”
牛进达一眼看见了数十步外的杨元庆,将他吓了一跳,慌忙跑上去单膝跪下行礼,“末将牛进达参见总管!”
杨元庆连忙将他扶起,笑眯眯道:“我打算调整你的任务,你能接受吗?”
“总管之令,末将敢不遵从?”虽然这样说,牛进达心中却很忐忑,总管要交给自己什么命令,不是看仓库吧!
“很好!”
杨元庆笑着点点头,“我重新任命你为罗士信副将,立刻奔赴柳城郡,协助罗将军对阵高开道。”
牛进达一怔,“末将遵命,只是船队怎么办?让程将军负责吗?”
“不!他不能独当一面,由我来亲自统帅。”
。。。。。。。。
两个时辰后,两万士兵连同战马一起上了百艘大船,杨元庆则登上了主船,这就是上次试航的那艘巨船,被命名为‘龙吟’,由张氏兄弟亲自掌舵,此时,船帆已经挂上,缆绳也已解开,张龙在船头大喊一声,“…《 贼吧Zei8。Com电子书 》…了!”
‘当!当!当!’的钟声敲响,船帆鼓动,大船缓缓…《 贼吧Zei8。Com电子书 》…,向远方的大海驶去,后面的船只也跟着…《 贼吧Zei8。Com电子书 》…,一艘接着一艘,一百艘大海船满载着两万隋军将士,借着强劲的东南风,向北方的辽东湾驶去。
。。。。。。。
第十九章 诱敌之计
欢迎大家来到…《 贼吧Zei8。Com电子书 》…:。cc 书包网cc 隋王朝的东北地区势力结构十分复杂,隋、高句丽、契丹、奚、霫、靺鞨、突厥等等七个势力都混居其间,其中隋朝控制着辽西走廊,置有柳城郡和燕郡,所占地方并不大,但战略却极为重要,是进入中原腹地的必经通道。
虽然两郡地方并不大,但对中央朝廷,却是控制东北地区的关键,所以无论是魏、周还是隋唐都极力维护这两郡的军事存在,为此,不惜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战争。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清楚,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的势力是中原的巨大威胁,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唐的安史之乱、北宋的覆灭、明朝的覆灭都是和东北的少数民族势力有关。
杨元庆也深知这一点,他不能等到天下平定后再考虑辽东,那样就晚了,河北没有了北方屏障,会牵制住隋军大量的兵力,如果打一战,震慑住东北各族,至少可保三年平安。
此时罗士信率领三万精锐之军已经抵达柳城。县,大军驻营在白狼水东岸,和柳城隔河而望。
目前高开道的七万军队分别驻扎在柳城郡和燕郡两地,柳城郡驻兵三万人,由他族弟高崇道率领,而燕郡则驻兵四万人,则由高开道本人亲自统率。
一早,罗士信率领百余亲卫骑兵来到柳城下探查地形,柳城郡也就是后世的朝阳市,以山地为主,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积平原,号称‘七山一水二分田’。
柳城县便是位于白狼水的冲积平原之上。县城北邻契丹、西靠奚族。是历来契丹之乱的首冲之地。
罗士信站在一处土丘上凝望着不远处的县城,县城城墙在大业二年重新修葺过,高大而坚固。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