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吏-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障M芫徒壅剑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云中,一道狭长的石墙垣,迤逦于阴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绵延数百里……
  这是赵武灵王时所筑的赵长城,它起于代,沿阴山西行,止于高阙。长平之战赵国国力大衰后,便被放弃,匈奴人从阴山北麓呼啸而来,他们拆毁了九原城,又开始不断拿走赵长城上的砖石,用来夯实羊圈毡帐,并在赵长城附近,建立了头曼城,设单于王庭。
  但现如今,时隔数十年,中原的旗帜再度飘扬在一座废弃已久的烽火台上,只不是“赵”,而是“秦”!
  将军蒙恬骄傲地看着复燃的烽火台,他欣赏并敬佩李牧,而现在,他要做李牧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扫荡单于王庭!为陛下消灭匈奴!
  据信使来报,上郡的羌瘣将军,已顺利穿过了楼烦人的地界,渡过大河,抵达九原故城。
  蒙恬军出云中郡武泉塞向西数百里,一路恢复赵长城,但并未遇到匈奴人来阻止,顺利抵达此处,他们的正南方百里外,就是单于王庭……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南北两支秦军,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斩头曼,灭匈奴!
  据斥候报,头曼城依然活动着大量匈奴人,谨慎的蒙恬令都尉王离率车骑数千靠近侦查,但蒙恬没料到,竟是王离亲自来回复。
  “蒙将军!”
  王离出发时可谓意气风发,决定好好立一番功劳,好叫人知道他“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并非虚言,但回来时,却表情肃穆。
  “下吏派人就近侦查,才发现所谓的匈奴主力,不过是些普通的牧民,见我前锋靠近,皆作鸟兽四散,抓获几人一问,皆曰单于早已离去多日。我带人入头曼城,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一切粮食人口皆被搬空,又至其南边的蹛林,单于王庭大帐处,亦不见一人一畜!”
  “蒙将军,单于王庭,已空,匈奴主力,不知所踪!”


第0437章 单于王庭
  杀牛鞶、虎落槐皆是来自大原的戎将,归总是在背后背两个锅盔的五百主傅直管。虽然是中原人广义上的“戎狄”,不过被秦统治百年后,比起匈奴这些胡虏,大原戎跟秦人的相似度还更高些。
  自从得了皇帝和北郡郡尉黑夫允诺,同意戎人可以靠斩首军功得牧场后,大原戎几乎家家户户都派了一个子弟加入北征队伍,他们是北地骑兵的主力。
  骑兵作为大军的斥候前锋,总是远远在前探索,离开花马池后,他们在黄沙边地的荒野里跋涉了十天,中间除了神泉山有少许植被外,很难看到一点绿意。
  他们行走在沙漠的边缘,这是一片干枯而荒凉的土地,到处都是枯死的胡杨,以及干如枯骨的河床。草料难寻,马匹赖以维生的是褐黄坚韧的硬草,它们丛生于岩石下、枯树底。饮水更少,唯有枯浅凝滞、曝于烈日的苦水池,而越是深入荒原,找到的池子便越来越小,池与池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长。
  直到十天后,翻过一座山头后,走在最前方的杀牛鞶、虎落槐二将,都被眼前突然浮现的大片绿意惊呆了!
  他们看到,一条淡黄色的大河流淌在十余里外,而河流两岸,尽是郁郁苍苍的草地!波光粼粼的沼泽湖泊点缀其中,东岸已水草丰饶,西岸更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与白雪皑皑的贺兰山相邻的地方,从山脚到山腰,则是大片大片的森林!
  黄河是这片塞上江南的母亲,它带来了充足的淡水,而贺兰山,则像是其父亲,它高大的身躯,阻挡了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
  “这就是皇帝和郡尉许诺给大原之戎的,流着蜜和奶的地方?”
  杀牛鞶、虎落槐看着眼前的一切,忍不住翻身下马,泪流满面。
  北地郡的大原虽好,但地方太小,养活不了太多牧民,秦朝官府又不允许戎人外迁,所以大原五部每年都要互相斗殴仇杀,以此争夺水源牧场,同时也在减少自己的人口。
  普通秦人渴望耕地,他们也渴望能驯养牛羊的肥美牧场。
  而眼前这片绿意盎然的平原,沿着大河不断向南北延伸,大小起码是大原的十多倍!
  若能将盘踞此地的匈奴赶走,他们大原五部全部迁徙过来,都占不完十分之一的草场!
  “不止是大原之戎,这里至少能让一万户人家屯田落脚,繁衍生息!”
  傅直随后也登上了这座山头,这是秦军士卒从未踏足过的地方,他们只是从陈平、乌氏延的描述中,知道塞上有这么一处水草丰饶的平原,却都有些不相信。
  如今,他们眼见为实了,此处的确能建立好几个新的县邑,让移民去开辟屯田!
  数百秦骑出现在河东岸的山头,立刻引起了本地游弋已久的骑从注意,数百骑兵平原上呼啸而来,傅直立刻让部下们戒备,直到隔着两里余,看清了那些骑兵打着的秦军旗帜……
  “是自己人,是陇西兵。”
  傅直松了口气,带人拍马上前,与赶来的陇西骑兵汇合。
  “陇西骑将羌璜!奉李郡尉之命,在此等待北地军!”
  迎过来的马上小将自报了名号,傅直顿时一愣,如此说来,眼前这人,就是自己好友羌华的堂兄,难怪面相有些相似,连那股傲气锐意都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羌华在神泉山为匈奴射雕者所伤,是来不了前线了。
  他暂时不想将此事告诉羌璜,只报上了自己的名号。
  “尉将军在吾等之后一天,明日能抵达河边,与李将军会师!”
  “如此甚好,李将军已率部至河西岸驻扎,正巧有件事,还望傅五百主能速速回报尉将军。”
  羌璜拱手道:“事情有变,吾等探索两日,却发现,硕大的贺兰草原,未见一顶毡帐,一个匈奴人!”
  ……
  二十里外,绵延前行的北地大军处,被塞外风沙吹得嘴唇发干的黑夫站在戎车上,读完了来自陇西候骑的通报,皱起了眉来。
  他身边的车右共敖乐观地猜测道:“匈奴定是经过上次花马池一战,又被陇西军一路烧杀至青山峡,怕了秦军,闻大军至,遂遁逃。”
  “不然。”
  黑夫却摇了摇头:“陈平将与匈奴人往来的细节统统禀报,故我知道其虽各有分地,但因为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牛羊逐水草而居,所以一年中,举族上万人,迁徙数百里是常事。”
  “所以,切不可以秦人的想法,来猜测匈奴人的行动。”
  秦与六国相斗,大军出征,敌人肯定会在某处关隘守备御敌,绝不愿意放敌入国门半步,他们的百姓,虽然也会因战争而逃离家乡,但那时迫不得已,不到非常时刻,中原人很少背井离乡,因为那意味着抛弃了所有的财产和世代积蓄的家业。
  但匈奴却不同,对匈奴人而言,最重要的财产,就是牛羊,而牛羊是要迁徙吃草的,牛羊到哪,匈奴人就将家安到何处。
  秦朝这半年囤积粮食,征召士卒,以备大肆出塞,察觉秦灭己意图的匈奴也没有闲着,可不会傻乎乎呆在原地,像冠带之国那样,守着每一个草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将人口畜群迁徙至他处。
  别说是贺兰草原,匈奴人被逼急了,就算是头曼城,就算是单于王庭,他们恐怕也是说弃就弃。
  “此法有两个好处,我大军即便占据了贺兰,也无法从当地获得牲畜作为补给,反倒拉长了补给线。”
  秦军以步卒为主,补给线越长,能够前进的士兵就越少。
  这样,就给了匈奴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机会……
  不需要照顾家眷的精壮,就可以跨上骏马,背着弓箭,在匈奴单于的号召下,聚集在某处,随着单于鹰旗所指,便可呼啸而趋,足以日行百里,发起突然袭击……
  “匈奴人,是出了名的欺软怕硬啊!”
  如此一想,黑夫便觉得,除了上郡、云中的大军外,其余三支偏师,都有了危险!
  他对候骑下令道:“立刻去告知李将军,陇西、北地两军明日立刻汇聚合营,一同慢慢向北推进,寻找匈奴人去向!”
  想了想后,他又喊来良家子甘冲:“甘冲,你带着百骑向东北方进发,去两百里外,陈平所说的,那条泛着油光的都免图河上游,告知在白羊部的冯劫将军部,请他务必小心!”
  ……
  远远听到马蹄和呼啸声时,射雕者乌兰警惕地抬起头,嘴边还沾着鳞片。
  在贺兰草原的匈奴人尽数向西、北迁徙离开后,还留下来侦查断后,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秦人的军队太多了,比这片草原上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