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吏-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人们松散惯了,哪见识过这场面,一个个目瞪口呆,即便有个把人将惊讶之情掩饰得稍微好一点,但手里却不由自主握紧了柳叶剑,生怕那些阵列有序的方阵突然朝自己杀来。
  巴人武士在与一个秦兵对峙时,会觉得自己占优势,但当秦军展现出那恐怖的集体性时,这场面是令人震撼的。
  君长们一下子觉得,在武落钟离山做的事情是对的,难怪巴忠极力规劝诸部复归秦国,想来他是知道秦国真正实力的……
  黑夫看着这一幕,十分满意,这场演武,基本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在他看来,秦国虽然在夷道推行怀柔之策,却忘了教他们一件事,那便是认清双方的实力差距。
  蛮夷戎狄,在残酷的环境里发展壮大,服膺的多是强者为尊的道理,现在就是要告诉他们,这天地间最强者莫过于秦!
  他们越是对秦国的力量感到折服,就越容易听从摆布,收起那些叛乱的心思。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的训练一如昨曰,入夜乃停。
  到了第三天,李由才正式召见了巴人众君长,这时候,已经被震慑到的君长们来到城池上后,皆膝行,不敢抬头仰视李由,面对李由严厉喝令他们交出先前曾亲手杀害秦吏、秦卒的凶手,也莫敢不从……
  早先还被簇拥为英雄的上百名巴人武士,就这样被推攮了出来,他们将被押赴夷道,斩于夷水之畔!以告慰中伏而死的百余秦吏、秦人!
  ……
  夏历五月初时,梅雨季节到来,随着大雨横扫大江两岸,楚国和秦国在南郡的较量暂时告一段落,在这种天气里及交战,不等敌军杀来,己方就得先被大雨击得七零八落。
  巴人诸部也相继散去,而李由在潺陵留下三千兵卒守备,又派了一千人去留守夷道后,其余人等,都陆续北返。
  他们或从潺陵边上的油江口上船,或步行到北面三十里外的江津口渡江,用的依然是笨办法,用南郡水师的楼船、艨艟慢慢运载到对岸。
  船少人多,众人少不得要在渡口处等待许久,黑夫瞧着这麻烦的运载方式,便向李由提出了一个建议。
  “郡尉,江陵和潺陵虽然距离不远,但因为有大江阻隔,每逢楚人来犯,都要征集大小船只,花上数日时间才能将大军运送过来,往往已失先机。”
  “我去年在魏地时,常听说诸国大军在大河上造浮桥让兵卒快速渡河,不知是否试过,在江上架设浮桥?”
  北方浮桥并不少见,据说早在周朝时,周文王为了迎接来自中原的新妇,就在渭水上搭建了浮桥,如今秦国定都咸阳,渭水之上,更有一座永久性的浮桥,连接渭北咸阳和渭南地区那一系列新宫殿。
  而在大河之上,也有不少浮桥,比如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便初作“河桥”于蒲津,后来还变成了永久性的蒲津桥,黄河铁牛的故事,想必很多人不陌生。
  所以黑夫就在想,若是长江上也能有一座“江桥”,秦军对大江南岸的军事控制,岂不是加强了许多么?
  听了这个建言后,一旁有个尉史噗呲一声笑了出来,李由和黑夫看了过去,问他为何发笑。
  这尉史连忙下拜道:“下吏只是以为,江陵附近的水面宽阔,少了上千条舟船,恐怕难以连成浮桥,更何况,古往今来,南人善舟船。所以过去楚国与吴、越在长江、淮河征战,官员辎重船载,一般的兵卒直接脱了甲胄泅水而渡,却很少听说造浮桥的……”
  “目光短浅。”
  李由却斥了尉史一顿:“往后若是大王已破淮北、淮南,要继续派将军进取江东、江南之地,十数万人渡江,用船只运载得运半个多月,还是浮桥更方便些……”
  李由将黑夫的这份建言记在心里,觉得以后可能用得上,而后,他们也登上了大船,随着桨叶划动,缓缓朝江陵驶去……
  期间,还收到了一封郡守发来的邮传。
  黑夫知道,在夷道和潺陵出事后,叶郡守的行县计划就泡汤了,李由出征驰援,他就必须坐镇江陵稳住局面,不知此时发信来,又是出了何事?
  李由当着众人的面拆开了这信牍之后,却不由大笑了起来,对黑夫等人道:
  “郡守来信说,此番我军挫败了楚人攻势,又平定了夷道之叛,当为将士请功拜爵,并要带着官吏和全城百姓,在码头迎接吾等凯旋归来!”


第0237章 五月五
  “郡尉、左兵曹史,再过一刻,吾等便能抵达渚宫!”
  五月初五这天,李由和黑夫坐于船舱中时,在船头眺望的兵卒前来禀报。
  黑夫知道,江陵城在沿江一线有许多个民用码头,但惟独最大的码头专属于官方,位于城东南,叫做“渚宫”,这里原本是楚成王时修筑的水边行宫,专供楚王的舟船停靠。
  据说,当年这里曾停泊楚王喜欢乘坐的龙舟,屈原在楚辞里说的“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便是龙舟的写照。而楚国的贵族则乘坐“青羽之舟”,乃是一种凤舟,也就是在船上悬竖着长尾青旗,可让封君乘坐。逐波泛舟于大江、云梦之上,是楚国王公贵族的一项消遣方式。
  可现如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华丽舟船都已经不翼而飞,只剩下不断停靠驶离的船舶,或运货物,或载兵卒。
  李由和黑夫已也来到了甲板上,吹着江风,眼看码头将至,李由开始指点着在江上见到的各类舟船,询问黑夫名字。
  黑夫一一回答了他:“在南郡江汉之地,凡是船大者谓之舸,小船谓之艖,长而薄者谓之艜,短而深者谓之塄,小而深者谓之舆……”
  “在关中,不管什么模样船都只叫做船。”
  李由算是长见识了,他虽是楚地人,但上蔡已属中原,后来又去了关中,哪里见过这么复杂的船只分类,这也说明南郡人真的是靠水吃水,与舟船相依为命。
  除此之外,黑夫他们乘坐的这艘大船又叫做“楼船”,甲板建筑特别巨大,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这是在三百年前,楚国和吴国争衡于江淮时发明出来的战船。船上多竖旌旗,以壮声威,是为秦国水师的主力战舰,所以水师也被称之为“楼船之士”。秦国的楼船还算比较小的,仅能载三百人,据说楚国的楼船,能载上千人!
  这也是南郡不想让楚国夺取潺陵、夷道等地的缘故,因为楚军在水上是有绝对优势的,若让其得到了位于江陵上游的港口码头,郡府将随时受其威胁。
  至于围绕在楼船周围的各类作战船只,则是大翼、中翼、小翼、艨艟等,各有不同的功用,载兵卒的船叫做“舫”,是将两艘小船相连,一舫可载50人。
  这时候,前方开导的两艘大翼却突然减缓了速度,发出了示警的鼓点!
  李由一惊,之后才发现并非是敌袭,从他的位置朝前方望去,却见前方的水面上闯入了几艘狭长的小船,上面的船夫用力摇动着木浆,正飞驰而过,似乎正在比赛竞速……
  “那又是什么船?”前方的战船奉命前去驱散这些民船时,李由又问黑夫。
  “是舲船。”黑夫道:“是专门用来竞速的,今日是夏历五月初五……”
  今天就是后世的端午节,这年头,已有在水中乘船竞速的习俗,不过却不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早在屈原死前,就已经作赋说过这种风俗了:“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大概是古代居住在此地的濮人、越人留下来的驱邪习惯吧,因为楚地有一个传统,那就是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所以这天在江中溺婴者甚众,直到秦国统治当地,在律令里严禁溺婴后才稍微缓解。
  “若真的有人在以这种方式悼念屈原,想来也会遭到抓捕吧,毕竟前段时间的上巳节,因为我闹出的事,郡守连楚辞屈赋都给禁止了。”黑夫感觉有些滑稽,看来往后只要还在秦国治下,便不要想着端午节放假了。
  这场小插曲之后,近百艘大小船只载着数千归来的秦卒终于抵达了渚宫,数十个码头已经空了出来,只待众人靠岸。
  黑夫瞧见那岸上,除了戒备森严的兵卒外,已有许多身穿官服的人在等待了,心中暗想:“这次郡守真是给足了李由面子。”
  叶腾为人霸道,李由初来乍到时,一些关于兵事的任命甚至都不跟郡尉商量,而是决定后再通知李由一声。李由也不敢与之拗着干,竟郡守之权极大,自己在本地没有根基。
  这次楚国发动的孟夏攻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