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吏-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张齮还在兴奋地说道:“吾等便假装疾行疲惫,让刑徒戍卒以散阵到城下挑战,而精锐兵卒隐蔽营中。城内丁壮、兵卒、门客与我军相当,外黄令见我军疲惫散乱,或将出城迎战。可先让戍卒诈败,诱其追之,然后设伏击之。待歼灭了此股出城之敌后,再猛攻县城。如此,城内残敌已然胆寒,士气低落,取外黄,易如反掌!”
  他在那脑补的开心,黑夫却觉得好笑,既然城内的统帅并不笨,想依靠演技拙劣的诱敌将他们骗出来野战,无疑是痴人说梦。
  再说了,能守城,为什么要冒险出城野战?
  春秋的时候,贵族们讲究堂堂正正之战,大家在野外摆开架势,一天之内分个胜负。哪怕是划时代的孙子兵法,也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很少谈及攻城,还说“攻城为下”。
  但到了战国,攻城已经是兵家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了。
  战国时期的人口密度、土地开发程度,较之大一统之后的时代,都非常低。
  人口密度低,意味着主要人口和资源都集中在主要的城池附近。土地开发程度低,意味着交通条件很差,在秦国大肆搞交通建设前,哪怕是中原,主要道路是非常有限的,县与县之间,往往只有一条狭窄的驿道相连。
  以上两点,决定了战国时期的战争模式,只能是拔点平推为主,即沿着道路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攻克,最多加一点围点阻援的花样。所以对战国时战争的记载,往往是某年某月,某人拔某城。
  人口和资源集中,决定了进攻方必须要去攻占城池据点,占领一片鸟不拉屎的未开发土地毫无意义;而有限的道路交通,对于军队的开进、后勤补给的运输都造成了极大的限制,注定了进攻方不可能绕过敌国的前线城池,玩蛙跳作战。
  于是,进攻方的进攻路线基本上就是可以确定的,防守方只需要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到敌军进攻路线上的某个主要城池,严防死守就可以了。即便是鄢郢之战里,秦军已经占据了天大的优势,但依然无法绕过鄢城,去攻打楚国腹地,白起才不得不艰难拔城。
  所以,在战略层面,战国时代的战场环境,确实对防守方是有利的。
  放到战术上说,冷兵器时代,守城攻城,守城一方占很大便宜,几千人据守,居高临下,往往就能挡住数万雄兵,除非真有几个不怕死的开城门硬刚。
  那个外黄令张耳,显然不是这种人,他也怕城外的秦军只是前锋,后面还有大部队呢。
  黑夫心里是这么想的,但他也不至于傻到当众反对顶头上司的提议,只能寄希望于主将杨熊能驳回此计。
  然而,让人诧异的是,杨熊却再度笑着采纳了,让众人立刻下去做准备,或负责诱敌,或作为伏兵,藏在营内。
  “这位率长想作甚?”黑夫有些疑惑,从言谈来看,杨熊并不是个愚笨不知兵的人啊。
  果然不出黑夫所料,在让刑徒戍卒们散漫地出营,装模作样地挑战了一天后,外黄依旧大门紧闭,外黄令一点出击迎战的欲望都没有。
  那位县侠张很清楚自己要的东西:守个七八天,打退一场进攻,证明自己没有辜负魏国,就可以跑路了。
  见自己的谋略又落空了,张齮面色有些难看,这时候,还是率长杨熊宽慰了他,并提出了真正的作战计划。
  “看来这外黄,是非得强攻不可了!”
  看着杨熊充盈笑意的脸,帐下的黑夫算是琢磨出来他的用意了。
  氏族子弟出身的率长杨熊,看似没有主见,每逢作战都召集众人问策,可实际上,他却是个心机很深的人。他似乎总想故意让喜欢出谋划策、抢风头的张齮提出一些没有效用的方略,在张齮被打脸后,杨熊再站出来,提出自己心中所想。
  这样一来,他一方面可以被称颂为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另一方面,又每次都能在关键时刻拍板,扭转错误的策略。
  果然,杨率长表明他的真实想法后,顿时引来帐内众人一阵赞叹。
  “这两日来,我虽看似派人诱敌出击,实际上,这只是障目之法。真正目的,在于让工匠打造攻城器械,如今攻城器械已准备妥当,而敌军最初几日同仇敌忾的士气,也懈怠了,从明日起,二三子当全力攻城!”
  最后,杨熊以以《尉缭子》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表明必下外黄的决心。
  “兵法云,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敢战方能获胜,屈服退让就会失败!”
  “二三子,敢问明日拔城,谁愿为先登?”
  一边说,杨熊一边将目光投向了黑夫这边!


第0125章 先登
  “还好还好,杨熊没点名让我这个屯做先登死士……”
  次日一早,站在外黄城下,透过淡淡的烟尘,看着前方尚在自己前面的那三个屯,黑夫大呼庆幸。
  所谓先登,便是攻城时率先登城者,虽然成功后,铁定能得到一个集体功,但黑夫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寻常攻城也就算了,遇上这种攻守人数差不多的苦战,先登前锋的死伤会极大,全部阵亡都有可能!
  再者,碰上杨熊这么一位心机深沉的上司,主动冒头的,往往会为他填沟壑,稀里糊涂地死掉吧……
  所以在杨熊目光扫过来时,黑夫眼观鼻鼻观心,没有贸然出头。好在,秦军里渴望先登立功的莽夫大有人在,黑夫身旁两位来自南阳的屯长立刻起身请战,杨熊也欣然同意!
  而黑夫他们屯,则排在了这几个屯的后面,作为第二梯队,在城西百余步外的一处藏匿身形,里聚旁屏息等待鼓点号令。
  作为一个心思缜密的中级军官,杨熊打仗也和他做人一样,从不直来直去,而是喜欢玩些技巧。
  他先命令刑徒戍卒们收集干粪、稻草、树叶等燃料,在外黄的南、西两面都放起火来。再以沙土扑火,造成浓烟滚滚,随着这季节常有的南风朝外黄吹去,由此遮蔽了外黄城头的视野。
  而后,杨熊又命令数百人,从秦军营地所在城南,抬着新打制的木梯,大声鼓噪进发,做出猛攻城南的架势!杨熊还亲自坐镇那里,让城头看得见自己的旗帜,并敲击着连绵不绝的鼓点声……
  音不绝,骛(wù)鼓也,意在指挥兵卒驰骛进击。鼓声高昂急促,激荡云霄,于是外黄城头的防御者,大半都被吸引过来了,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南边。
  然而,黑夫他们所在的城西,才是预定的主攻方向。
  既然要攻城,当然少不了器械,秦军的攻城之法,除了水火穴道外,基本是楼车、投石器、攻城车、云梯几种。
  楼车一如其名,是一种很好用的攻城器械,与城池等高,下有木轮,推到城边后,就像是搭了一座桥梁,攻城者可以从楼车上直接跃入城头。黑夫曾在大梁城下见过,但这东西太笨重了,造起来费劲不方便携带,眼下并没有。
  投石机?这时代已经出现,但军中也没有,用后世的话来说,打一个小县城而已,要什么意大利炮?
  唯一有的,就是一架匆匆打造出来的攻城车,一根大木桩被悬挂在横梁上,用蒙生皮的木顶保护住,下方是木轮,由一个屯的人推着,目标直指城门!
  但攻城车笨重,需要推攮前进,遇上坑坑洼洼很容易报废,得一路有人填沟壑,即便到了城门边,想用木桩撞开城门也不太现实,且不说城头的木石箭矢,这种情况下,城门一般都用各种东西堵塞住,即便破坏了门闩也很难破开。
  所以除了攻城车外,眼下这支秦军最主要的攻城手段,依旧是梯子。还不是较为先进的云梯,而是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梯头有抓勾,好牢牢攀附在城墙上……
  眼看外黄魏人大多被吸引到了城南,在另一位五百主程无忧的命令下,传令兵在城西几支负责攻城的屯之间来回跑,传递前进的命令!
  百将屯长们得令后,就走在侧方,按着较为轻缓的步鼓节奏,敲击起手里的竹棍瓦片,与平日训练时一样,秦卒们一个跟着一个迈动脚步,穿过淡淡的烟雾,朝外黄西城墙走去……
  黑夫他们前面的三个屯,各有自己的任务。
  第一个屯,一半的人手持盾牌,负责吸引城头火力,另一半人扛着门板之类,负责填沟壑。
  第二个屯,五个什,每个什都扛着一架高达三丈的竹飞梯!他们将在前路被填平后,一路飞奔,冒着城头的箭矢,将竹飞梯搭到城头,并死死扶着它们!
  第三个屯才是“先登”,他们都身披重甲,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