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三戒)-第9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一旦和父亲针锋相对,父子之间的裂痕将扩大无数倍,且袒露于皇帝臣工面前。往后,父子俩恐怕要彻底分道扬镳、甚至会在皇爷爷和大臣的推波助澜下,尖锐对立起来!

朱瞻基知道,这绝对不是臆想。他很清楚,二叔事败,三叔见疑之后,皇爷爷十分想有人站出来制衡太子。自己和父亲的矛盾,无疑是皇爷爷乐于见到的,皇爷爷一定会推动自己,站在父亲的对立面,以达到打压太子的目的。

不要说什么父父子子、子子孙孙,天家无亲,唯权利尔,所有的温情脉脉,不过是掩盖丑陋的遮羞布罢了……

下意识的,朱瞻基想避免这种局面出现。然而那日皇帝的怒喝:“朕还可以传位给孙子!”就像一句魔咒,悄然唤醒了藏在他心中的野望——多少次夜不能寐,朱瞻基披衣下地,静夜沉思,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竟对这种局面涌起十分的期待……

太孙太孙,听起来无比尊贵!可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得先陪着太子熬过了爷爷,再独自熬过父亲。恐怕自己熬白了头,也等不到那一天……

和父亲成为对头,这件事在民间十分荒诞不经,然而在天家,却是再正常不过。朱瞻基从头打造他的太孙党,组织这次行动,就代表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如今所虑的,不过是一旦撕破脸,如何避免不孝的名声,如何避免王贤站到自己的对立面。

比起前一条,朱瞻基更在乎后一桩,没有人比他更明白王贤的能力和运气。他相信,这一场父子之战,王贤站在哪一边,另一边就会是失败者!

按说以两人的关系,太孙殿下没什么好担忧的。可朱瞻基知道,王贤对太子殿下充满了敬意,到时候说不定真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绝对不允许!’朱瞻基面目狰狞地落下一子,把其他的棋子都震乱了,也吓了张本一大跳……

第八百七十四章哑炮

一声鸡鸣,惊醒了沉睡中的金陵城。

太子府,太监们赶忙爬起来,摸着黑点起灯,为太子备好朝服,又准备好了盥洗的器具,才排着队,轻手轻脚往书房走去。太监们知道,昨天夜里,太子是歇在书房中的。

东宫总管太监雷仁,轻轻推开书房的门,探头进去才发现,太子依然坐在书桌前,眼望着早已熄灭的烛台出神……一如雷太监昨夜退出时的姿态。

这一夜,太子殿下竟根本就没睡……

“殿下……”

雷仁忍不住轻唤一声,朱高炽才缓慢地转动瞳仁,嘶声问道:“什么时辰了?好像听到鸡鸣声。”

“是。”雷仁赶忙上前,揭开灯笼罩,重新换一根蜡烛点上,罩上罩,书房里恢复了光明。“四更天了,殿下得准备上朝了。”

“是吗?”朱高炽略略吃惊,仿佛也想不到,自个儿竟枯坐了一夜。深深叹口气道:“更衣吧。”

太监赶忙搬了脸盆架过来,雷仁将脸帕在温水中浸热,双手递给太子。朱高炽接过脸帕,缓缓敷在面上,热气透过肌肤,熨帖着他疲惫的精神。敷了好一会儿脸,朱高炽又仔仔细细把脸洗过擦净,雷仁几个为他穿好太子袍服、梳好了发髻,戴上无翅乌纱,又拿了镜子给太子殿下观看。

太子却不看镜中的自己,恹恹道:“父皇厌之、嗣子弃之,还有何面目可言。”

“殿下何出此言?!”雷仁一脸惊恐道。

“没什么,我胡乱说的。”太子淡淡说一句,叹口气道:“不过,你要禀报给皇上,我也不会怪你。”

雷仁是朱棣派到太子身边的,其中便有监视之意,自然不敢接话,全当没听见,扶着太子缓缓走出书房。书房外,停着一乘抬舆,太子端坐上去,雷仁为他系好了貂皮披风,又将一块出锋的皮毡盖在太子的膝上,待确认不会冻到主子,雷仁才挥挥手,轻声道:“起驾吧。”

四个太监便抬着太子殿下出了院子,往东宫大门而去,到了大门口,一队侍卫从头引路,后头跟着雷仁等一班太监,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午门方向而去。

这时候,京城各处五更鼓响,通往皇城的各条街巷上,各色大小官轿、马车驴子,载着大明朝的京官们向皇宫方向汇集——这是永乐十六年的第一次大朝,在京官员七品以上都要参加,朝拜大明永乐皇帝!

那些车马轿子在午门前汇集起来,威严无比的皇宫正门外,登时嘈杂起来,喝道声、避轿声、寒暄唱喏声四起,整个就成了一闹市……其实往日里,例朝的时候远没有这般喧腾,哪怕有人说话声音稍高,即刻就有御史高声喝止,谁要是再废话,必有弹本伺候。

但今天,御史们也在兴奋地高声说着,顾不上维持秩序了!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在待会的大朝上大干一场!

只有太孙殿下和太子殿下的抬舆相继出现,场面才稍稍安静下来……

朱瞻基和朱高炽到来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最尊贵的人物总是最后一刻出现,这是谁都知道的惯例了……不过今天,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着这两顶抬舆!

时至此刻,就是最迟钝的官员,也已经知晓,太子殿下和太孙殿下将各执一词,在朝堂上、在皇帝的注视下,展开激烈的对峙!

人们还来不及细思,这将带来怎样的巨变,但并不妨碍他们此刻,欣赏这父子相见的一刻……

“殿下!”陈芜看着太子的抬舆近了,焦急地小声催促:“迎一迎吧!”

朱瞻基却纹丝未动,片刻之后才缓缓起身,下了抬舆,朝太子的那乘抬舆走去。

朱高炽目不转瞬地看着儿子,下了抬舆缓缓走过来。知子莫若父,从朱瞻基的动作中,他已经体悟到儿子的不甘不愿……心情凝重的同时,他也兀然想到,自己面对父皇时,恐怕再怎么遮掩,那心中的不忿也逃不过老人家的眼睛吧?

朱瞻基到了父亲的抬舆前停下,躬身伸手去扶太子,恭声道:“父亲。”

太子还在走神,朱瞻基又叫了一句,他才一下醒悟过来,缓缓伸出了手,搀住了儿子的胳膊。朱瞻基便稳稳地将父亲扶下抬舆,轻声道:“看父亲似乎没睡好。”

“你不也一样?”太子瞥一眼朱瞻基,淡淡道:“昨晚一夜未归,得给为父一个解释。”

“呵呵,我是忙正事呢。”朱瞻基微微一笑,轻言细语道:“今儿个是开年头一次朝贺,我合计着怎么也得让皇爷爷高兴才行。”

“哎……”见朱瞻基沉不住气,迫不及待地拿话压自己,朱高炽叹了口气:“你是我大明黄太孙,不能学佞臣行事。”

朱瞻基脸上登时挂不住了,但是说话间,已经来到群臣面前,他也只能忍着火气,低声道:“父亲教训的是。”太子面色稍缓,却听朱瞻基话锋一转,低声道:“我一定向您对待您的父亲那样,对待自己的父亲……”

朱高炽被他话里的不逊一激,面色为之一变。但这时候,王公大臣也过来给太子太孙见礼,父子俩自然打住话头,不再暗藏机锋。

父子俩正在和众大臣寒暄,五凤楼上敲响了悠扬威严的钟鼓声,两扇厚重无比的朱漆金钉宫门,被司阍太监缓缓推开。太子太孙忙和王公官员们分班列队,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午门,至奉天殿前列班立好。

奉天殿前,仪仗早已布好,百官列队完毕,却迟迟不见太监抽动响鞭。等了一炷香,众人不禁暗暗诧异,情知道今日必有变故!

果然,又等了片刻,才见大太监李严匆匆忙忙从金殿出来,高声对众人宣旨道:“皇上有口谕!”

“臣等恭听圣谕!”百官山呼海啸,齐刷刷拜倒。

“朕微恙,今日免朝,钦此。”

“臣等接旨!惟愿吾皇龙体早安!”众大臣条件反射地应着声,私底下却面面相觑,他们都能猜到,这是皇上不想看到接下来的乱战,干脆不给他们开炮的机会!

众大臣领旨后,刚要起身,却听李严又道:“诸位别急,皇上还有道旨意呢。”

“臣等接旨!”众官员只好再次拜倒。

“朕意已决……”李严从袖中拿出一张黄纸,清清嗓子念起来。

听到这四个字,占在场绝大多数的反对迁都派,登时要昏过去。好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只听李严接着道:“七日后北巡,太孙随行,太子监国,钦此。”

“臣等遵旨!”官员们这才松了口气,暗道虽然七日后就北巡,时间十分紧迫,但只要不是迁都就好……

“二位殿下,诸位大人请回吧。”李严宣旨完毕,转身离去。

朱高炽身旁的朱能、定国公许景昌,赶忙扶起太子殿下,其他大臣也纷纷起身。太孙殿下却呆呆跪在那里,一时竟懵了……

朱高炽看一眼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