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了八十一次镇国公,而且全都是美誉之词,没有一句诋毁!
这让杨士奇浑身汗毛直竖,他难以相信自己多年暗中布置,对王贤百般诋毁,竟然敌不过姓王的一战之威!
杨士奇尤不死心,驻足在一群唾沫横飞,狂赞王贤的百姓旁边,趁他们说话间隙,插嘴道:“你们不是都说那王贤是曹操、司马懿那样的大白脸吗?这样的人,赢了仗有什么好高兴呢?”
“谁说镇国公是大白脸?”一个浑身肌肉,脾气暴躁的汉子,牛眼一瞪道:“他是咱们的大英雄!”
“就是,满朝上下蝇营狗苟,一群当官的就知道贪污受贿的,也就亏了还有镇国公这根顶梁柱!”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中年人愤慨道:“镇国公要是大白脸,他们算什么东西?”
“就是就是!就算镇国公是大白脸又怎样,那也跟咱们没关系,只要能揍鞑子、保江山,就是好的大白脸!”话赶话之下,老百姓们居然说出,‘大逆不道’之言来。
“你们这是受了什么蛊惑?!”杨士奇身居高位多年,已经忘了如何把自己当成普通人,竟恼怒地训斥起这些毫无节操的百姓来:“居然和那欺世窃国之辈同流合污!”
“你放什么屁!”起先那个脾气暴躁的汉子,登时就不让了,一把揪住杨士奇的衣领怒喝道:“看你穿的人模狗样,怎么就不说人话?!”
其余人也愤愤地怒视着杨士奇。
“你要干什么,快放开老夫!”杨士奇何等身份,居然被人揪住衣领,勃然大怒:“竟敢对老夫动手动脚!”
杨士奇的随从为了不打扰首辅体察民情,原本远远坠在后头,见到杨士奇被人揪住,慌得赶紧奔过去。
“我还没动手呢!你个老匹夫看清楚,这才叫动手!”那汉子扬起巴掌,便给了他重重一个耳光。
杨士奇只觉半边脸像被马车撞过一样,身子便猛地一侧,便砍树般直挺挺仆在地上,脸又重重在地上磕了一下。登时便头晕耳鸣、眼冒金星,嘴巴鼻子疼得失去知觉……
这时候,杨士奇的跟班才赶到,见首辅大人被一个巴掌打倒在地,摔得嘴巴鼻子全是血。几人吓得亡魂皆冒,赶忙上前,七手八脚扶起首辅大人,然后才想起去抓肇事者,谁知那人已经无影无踪。
看到被打的老者来路不凡,其余人也一哄而散,杨士奇的跟班竟一个都没抓着……
很快,轿子抬过来,众人将半边脸、一张嘴高高肿起的杨士奇抬上轿子,赶紧送去太医院治疗。
太医院的太医见了也吓了一跳,心说谁这么大胆子,敢把老首辅打成这样?虽然杨士奇的跟班坚持说是不小心跌的,可是这话只有瞎子才信,因为杨士奇半边脸上,分明清晰的印着个巴掌印!
当然也没人敢说破,太医们连忙为首辅大人处理伤口,虽然看着吓人,但只是些皮外伤,不一会就完事了。
跟班们扶着杨士奇又上了轿子,闻讯赶来的顺天府尹,一看首辅大人半边脸都肿成猪头三,上头涂满了青青黑黑的药膏,哪里还有半分百官之师、辅国重臣的威仪?
顺天府尹心中偷笑,脸上还要悲痛欲绝,假装使劲地抽自己耳光,诚惶诚恐地请罪道:“下官罪该万死,居然让首辅大人在京城遭袭,不过请首辅放心,下官已经派人捉拿凶手去了,定将他绳之于法,给首辅大人出气!”
杨士奇却摆了摆手,似乎不想让他这样做。顺天府尹以为杨士奇在故作姿态,赶忙下保证道:“下官保证,天黑之前,定将凶手缉拿归案!”
“别折腾了。”杨士奇只好忍着疼,抽着嘴角、摆手让那顺天府尹走人道:“该干嘛干嘛去……”
“老首辅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下官佩服得五体投地,老首辅安心休养,下官告退……”顺天府尹巴不得杨士奇不追究,不然这事闹开了,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赶忙千恩万谢告退而去。
顺天府尹一走,杨士奇的跟班愤愤道:“老爷,怎么能放过那厮!”
杨士奇没好气地瞪那跟班一眼,含糊道:“还嫌老夫不够丢人吗?”
“那咱们回府?”跟班讨了个没趣,小声问道。
“进宫,老夫要面圣。”杨士奇说完,便放下帘子。
轿夫便抬着杨士奇往乾清宫而去,坐在轿子上一颠一颠,杨士奇牙花子一阵抽搐,被打松的一颗后槽牙终于掉了下来。
杨士奇刚要张嘴吐出那颗牙,轿子突然又猛的一颠,杨士奇白眼一翻,居然将那颗牙吞了下去。他赶忙干呕连连,试图将那颗牙吐出来,可惜一切都是徒劳。只好放弃了尝试,坐在轿子里暗自苦笑,心说:‘老夫这可真是打落牙往肚子里吞啊……’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杯葛
乾清宫,洪熙皇帝今日难得身体爽利,正琢磨着是不是要做些爱做的事,便听太监禀报说:“首辅大人求见。”
见杨士奇去而复返,知道必有要事,洪熙皇帝赶忙宣见。待看到杨士奇鼻青脸肿的样子,朱高炽勃然大怒道:“是谁敢伤我股肱,朕为首辅做主!”合着他把杨士奇当做受了欺负来告状了。
“王贤……”杨士奇捂着半边脸,含含糊糊回禀道。
“王贤?”朱高炽大奇道:“他远在千里之外,怎么打的着你?”
“老臣的意思是,此事因王贤而起……”杨士奇这才忍着痛,将事情的起因经过讲了一遍。
“不是朕说你,首辅千金之躯,怎好白龙鱼服,冒险混际于市井呢?”朱高炽听完哭笑不得,他本想说,你个堂堂一品首辅,怎么跑去跟小老百姓吵架,但那样太伤人,便换了个文雅的说法。
“其实老臣也没说什么,便遭此无妄。”杨士奇叹了口气道:“但这都是小事啊,大事是如今王贤在民间的威望!”顿一顿,杨士奇危言耸听道:“满街都在说王贤如何如何神威,却无人称赞陛下!再让他赢上几场,老百姓怕是要只知有镇国公,不知有皇上了!”
“不至于。”朱高炽却摇头道:“镇国公在前线保国杀敌,我们不好在京中这样猜忌他。”说着加重语气,像是在对杨士奇强调,又像是在对自己强调道:“如今虽然解了大王城之围,但军报里也说了,其实鞑靼人主力未损,与我军兵力相当,接下来的胜负还未可知,咱们还是得精诚团结,一切以大局为重。”
“皇上所言极是,老臣岂是那等不顾大局之人。”杨士奇却低声道:“老臣只是提醒皇上,不能任由王贤的声望继续高涨了,这不关此战胜负,却关乎社稷安稳啊!”
“首辅为朕殚精竭虑,朕岂能不知?”朱高炽沉吟片刻,看着杨士奇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很简单,就是对舆论稍作引导。”杨士奇习惯性地捋着胡须,只是他此刻的模样,与儒雅分毫不沾。不过,这并不影响首辅大人的智力,便听他沉声说道:“首先,要着重强调皇上的英明领导,六部的全力支援。其次,要让老百姓知道,坚守大王城月余,消灭五万多鞑靼军的,是河套的守军,跟王贤的部队没有关系。最后,还要强调,鞑靼人损失的都是杂牌军,真正的主力并未受损……”
朱高炽听得微微点头,杨士奇不愧是老奸巨猾,每一句说的都是实话,但加起来却完全变了味,将王贤的功劳几乎全都不着痕迹地抹掉了……
“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了……”朱高炽毕竟对王贤还有感情,觉着这样太对不住对方了。因为皇帝很清楚,没有王贤的大军,大王城早就陷落,根本没有机会去反扑敌军。其实一切都出自王贤的授意,更别说他还派了一万兵马吓跑了阿鲁台,堵住了他余下的部队。
“皇上,老臣所说句句都是实情,况且也是为了镇国公好。”杨士奇却淡淡道:“眼下鞑靼人主力尚在,胜负还未可知啊,万一牛皮吹大了,到时镇国公也不好收场。”
朱高炽瞪大了眼看着杨士奇,半晌叹了口气道:“你说的好有道理,朕竟无以反驳。”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
君臣议定,朱高炽便让杨士奇负责此事,杨士奇连忙安排下去,将经过编排的邸报印上许多份,满城张贴。
仍然沉浸在喜悦中的京城百姓,早就迫不及待想知道此战的具体经过了,他们想看看镇国公是如何英明神武,大明将士是如何奋勇杀敌,好晚上继续吹嘘庆祝。
是以,朝廷的正式邸报一贴出,立马就吸引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来围观,为了让老百姓能清楚明白邸报的内容,朝廷还贴心地安排了数百吏员,在旁为老百姓一遍又一遍念邸报的内容。
“此役多亏皇上运筹帷幄,六部倾力支持。尤其是河套方面,守军将士英勇顽强,坚守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