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县衙内,二堂上,官吏齐聚。
众官吏也是看了告示才知道,七嘴八舌向魏知县求证。
“怎,怎么可能?”刁主簿结巴了。
“不,不会是真的吧?”王子遥王司吏也结巴了。原因很简单,刁主簿和乡绅们穿一条裤子,王子遥本身就算是乡绅,这次瓜分富阳,两人也是下了血本的。
蒋县丞和马典史没什么钱,和乡绅们的联系也不紧密,自然没捞着‘发横财’的机会。是以虽然震惊,却没结巴:“大人,这种事可开不得玩笑!”
“当然是真的!”魏知县一扫多日来的阴霾,两眼放光、龙马精神道:“本县从去年便开始筹划此事,只是没想到赶上今年大灾,哈哈哈哈,可见天佑我富阳百姓啊哇哈哈哈哈!!”
魏知县是圣人门徒,讲究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怒不形于色。大伙儿还从没见过,他笑得如此……说好听点叫快意,说实在的便是花枝乱颤。
众官吏却都惊呆了,刁主簿更是直接晕过去,王司吏虽然撑得住,但满头大汗,面色发白。边上人赶紧给他搬了把椅子,让他坐下……
“二位这是怎么了?”魏知县睥睨着两人,笑道。
“可能最近太忙,累得。”吏房典吏赶紧为上司解释道。却引得一片哧哧哂笑,最近各房都忙得焦头烂额,但再忙也忙不到吏房。
“那要注意休息。”魏知县淡淡道:“快把刁主簿和王司吏扶下去,本官准二位放假休息。”
“这……”刁主簿晕着不知道,王司吏却一惊,这不是要停职的节奏么?赶忙挣扎着起身道:“救灾要紧,属下能坚持……”
“不必!”魏知县突然拉下脸,冷哼一声道:“还愣着干什么!”
堂上皂隶赶紧将刁主簿抬下去,又有两人一边一个,硬是把赖着不走的王司吏,架出了二堂。
见魏知县秋后算账了,众官吏一片凛然,堂上针落可闻。
这时,前面守门的皂隶进来,禀报说数千百姓聚集在衙门前,求证粮价之事。
魏知县听了,对侍立阶下的王贤道:“你出去向百姓解释一下。”
“卑职人微言轻,百姓恐难信服。”王贤心里暗骂,真是矫情,我要是抢了风头,你还不郁闷死?忙提议道:“还是大老爷亲自去对百姓解说吧。”
第一百二十章民心所向
在王贤等人的陪同下,魏知县来到了衙门口,好家伙,黑压压摩肩接踵全是人。
一见到大老爷出来,衙前街上鼎沸的人声又大了十倍。
“大老爷,真有大批粮船不日抵达么?”
“县里真要卖一两银子一石的稻米?”
“真的是敞开出售么?”
“我们灾民也可以买么?”
上千人同时发问,人声像潮水一样,向魏知县涌来,吵得他啥也听不清,只好抬手示意百姓安静。
好一会儿,大街上才不那么嘈杂了。
只见魏知县,立在衙门前的台阶上,一手叉腰,一手高举,用最大声道:“诸位父老,本县的告示岂会虚言?上面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喘口气,他接着道:“如果你们没看清告示,本县就在这里,再郑重宣布一次,为了让我富阳百姓顺利度过春荒,本县从湖广购入的三万五千石稻米,后日,最晚大后天,就要运抵本县了。为了让我富阳百姓,再不用遭受高昂米价的盘剥,本县决定将粮价,定为一两一石,敞开供应!”
“太好了!哦!哦!哦!”老百姓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一直传到数条街外的李家别业,骇得那帮大户面无人色。他们都有些明白,富阳百姓的心,已经不属于他们了……
魏知县又抬了抬手,效果比之前好十倍,大街上登时鸦雀无声,都等着听青天大老爷说话。
“过去,我富阳县‘八山半水分半田’,耕地极少。百姓们不得不吃外县的高价米,最便宜时也要一两一石,春荒时节,甚至到了二两一石。粮价之高,不要说在浙江省,就是在大明朝,也是独一份!”魏知县满含感情道:“我富阳的百姓聪明勤劳,每户收入即使在浙江,也是名列前茅!可为什么大伙儿的生活,却比邻县还要辛苦呢?原因就在这个粮价上!”
“因为粮价高昂,不单意味着你要多花别人一倍的钱,来填饱肚子,还会引发百货价格的普涨。所以在咱们富阳,什么都比别处贵,诸位比人家多赚的那点钱,就这样被高昂的物价吞掉了!”
听了魏知县的解释,富阳百姓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原因在这里啊!
“本县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桎梏民生的大难题。”魏知县接着吹牛道:“后来在户房司吏王贤的协助下,终于摸清了脉象,找到了方子。于是去年与湖广方面尝试联系,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双方合同规定,湖广方面每月提供本县稻米最少两万石、上不封顶!”顿一下,他用尽力气,一字一句道:
“从此以后,我们也能买到五百文一石的稻米!我们吃高价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噢!”“噢!”“噢!”“噢!”富阳百姓欣喜若狂,无以表达对为魏知县的感激之情,只能纷纷跪下给他磕头,一口一个‘青天大老爷’!
王贤和吴为笑吟吟旁观,吴小胖激动地大喊道:“自这一刻起,富阳的民心,尽在大老爷这边,只要他一声令下,富阳百姓会为他赴汤蹈火的!!”
王贤笑着点点头,“可不是么。”
“诸位快快请起,莫要折杀本官。”魏知县也感动得流泪,将面前的百姓一个个扶起,终究还是忍不住傲娇道:“现在你们知道,本官心里,到底有没有你们了吧!”
一句话,说得百姓又惭又愧。他们之前一直觉着,魏知县只重视灾民,却无视他们这些子民,这让老百姓有种亲子不如养子的怨念。哪怕魏知县为他们卖了官田,也有许多人不领情,认为他是被逼无奈而已。
直到此刻,富阳百姓才终于明白,他们真的误会大老爷了,魏知县其实一直都在替他们苦心经营,他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反而去伤他的心!真是不当人子!
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误会消除了往往能加深感情,百姓对魏知县的心理,混合着感激与歉疚,终究升华成了崇拜与盲从。现在就算魏知县说煤是白的,他们也一定附和说雪是黑的!
而且本着人推卸责任才能好过的本能,他们将鄙夷的目光投向那些曾将灾民赶出家、曾在衙门前跪逼的家伙,恨不得将这些大逆不道的家伙揍得鼻青脸肿。
尽情享受过百姓的盲目崇拜后,魏知县才回到签押房。
他脸上的兴奋之色很快褪去,淡淡对王贤道:“若是三天前遇到这种场面,我肯定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那么现在呢?”王贤笑问道。
“现在……”魏知县撇撇嘴,摇头道:“只是感觉吐出一口闷气,但对老百姓的狂热表现,好像感觉没那么强烈了。”
“恭喜大人。”王贤抱拳笑道:“终于宠辱不惊了。”
“你还用给我戴高帽?”魏知县笑骂一声,正色道:“为师不过是在想,其实民心这东西,有时是很狭隘的……一味为了得民心的官员,其实不一定是好官。”
听了这话,王贤对魏知县真要刮目相看……原来周臬台看好他,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功劳,也是他本身就具有极优秀的潜质。能在三十岁的年纪,便明白这个道理,魏知县就比大明朝九成九的官员要出色!
“大老爷高见……”王贤笑着点头道:“其实绝大多数时候,百姓要求的,只是最基本的温饱和安全,为民着想只是做官的最低要求罢了。”
“嗯。”魏知县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王贤是在委婉提醒自己,不要矫枉过正,忘了以民为本,便重重点头道:“仲德,你我名为师徒,实则益友,”顿一下,真情实意道:“为师何其有幸,能遇到你这个不出世的奇人!”
“老师谬赞了。”王贤苦笑道:“学生充其量只算个狗头军师。”
“这种话以后万万不可说。”魏知县对王贤的态度,跟从前大有不同……从前总是居高临下的赏识。但现在,他对王贤却已经是敬重的了。说话的口气,也变得平等而亲切,“我虽然见识不多,但也知道你这样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不能让你为国家所用,是本县的失职。”
“学生已经为国所用了。”王贤苦笑道。
“杀鸡用牛刀而已。”魏知县正色道:“昔日刘玄德用凤雏为知县,落下大材小用的笑柄。君乃国士,却用为小吏,我若不向朝廷举荐,岂不是陷主上于不智?”
“呃……”王贤听魏知县这意思,似乎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