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唐(九州)-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说笑笑的队伍蒙上了一层阴霾,谁都无法接受这突然发生的变故。

“叫弟兄们加快些吧,我们得赶在入夜前抵达上邽!”

李括看了看已近正空的太阳,冲窦青吩咐了一句。

“校尉大人有令,大伙加把劲,入夜前进驻上邽!”

窦青点了点头,高声将校尉大人的命令告知给身后的袍泽。

日头渐渐西斜,山间小道上拖曳着密密麻麻的一条黑线。远处已隐隐能看到上邽城灰白色的垛角,众商户心中兴奋,脚下自然便挪动的更为勤便。

大伙自打离开陈仓,劳累了近半月还没有洗过热水澡。眼见入夜前便能住进城里,怎么不欣喜若狂?

那可是丝绸古道上的明珠……上邽城!

那里有香喷喷的米饭,有热气腾腾的澡水,还有十文钱一夜的黑窑娘。

“都说了那伙人不是马贼,你们还不信。咱们跑草原贩货多少年了,也不是没遇到劫匪。你们可见过舍财要命,自断生路的马匪?”(注1)陈疤瘌昨天晚上吃了瘪,满肚子的邪火,此刻离了关瑜元的压制,大嘴张张合合,不停抱怨着。

奚南摸了摸光头,将青花骡子赶了赶道:“我觉得也是!我们这趟商队里可有不少的好物件。就拿疤瘌哥你贩的货来说,那可是上好的斜纹提花缎,就是在京畿都要五百文一匹,更别提卖到陇右去了。”

陈疤瘌却是霎时暴跳如雷,给了奚南一个搂脖道:“跟你小子说了多少次,疤瘌哥不是你能叫的。还有,我贩的货关你什么事,别他娘的给自己找不痛快。”

奚南平白受了挤兑满脸委屈,却又不好发作,闷哼一声,抽了胯下畜生一鞭。他啊,索性眼不见心不烦!

昨夜那头戴黑角纀巾的俊秀青年此刻已赶到了队伍前列,见陈疤瘌满嘴放炮,低声呵斥道:“疤瘌你管管那张大嘴,早晚有一天你得死在这上面!”

一向嚣张跋扈的陈疤瘌却不敢还嘴,耷拉着个脑袋,缓缓跟在那人的后面,好生可怜状。

“大曹兄弟,那公子哥什么来头,疤瘌哥被他小子挤兑了,连一声都不敢抱怨。”

吴大牛提了提滑落的褡裢,小口冲身边的矮瘦男子打听道。

那被唤为大曹的男子撇了撇嘴,满脸的不屑:“别说挤兑疤瘌,便是那公子捏了他老陈的卵蛋,你看他敢放一屁不?那可是博陵崔家(注2)三房的长孙,是带队来长见识,积累资历的。博陵崔家知道不?济升昌在山南跺跺脚,整个大唐都得颤三颤!”

“原来是崔大公子啊,怪不得那么来感!出生在豪门大族就是他娘的威风!”

吴大牛恍然大悟,在这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哥看来,自己这些行商贱如蚍蜉,根本就不值一提。

“跟上了,跟上了!跨过这道河沟,就到了上邽了。大家伙都加把劲,就差几步了!”

关瑜元那威严的声音从商队前方传来,犹如一针强心剂,将众商贩已疲惫不堪的心口激活。

血色残阳映长空,衰草连天向晚晴。

透过重重云霭,众人分明能将那座屹立在丝绸之路上的陇右名城看的分明。

青灰色石砖砌成的城楼上,赫然刻着两个大字……上邽!……

注1:商道上的马贼很少有杀人越货的。按照道上的规矩,往往是逢十抽一,多的也就是抽二。因为干的是占道收钱的买卖,若是把商队杀怕了,哪还敢有商队走这条道。那马匪还不得饿死?这就像狼与羊的关系,倘若狼把羊都吃光了,还怎么生存?

注2:博陵:唐杜佑《通典·州郡·博陵郡》中说:“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

自唐以后,博陵之称专属定州。博陵崔氏是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安平一带,因此,史书上多称博陵崔氏的后人为“博陵安平人”现在安平境内仍遗有崔氏家族的庞大墓群。

第六章 出塞(六)

“都跟上点,跟上点!”

关瑜元催马赶到商队中部,高声呼喝着。

进了上邽城,大伙就能洗个热水澡,好好缓缓连日旅途的疲乏。昨夜与马贼一战,可是耗尽了众人最后的体力。朱雀团的军爷们奋勇杀贼,守护了众人的周全。商贾贩子们也没闲着,打扫战场,看管俘虏,哪样不要熬神费心?多亏了校尉李大人,念着众人劳苦,吩咐将俘获的马贼穿成一串,交由亲兵队看管。众人这才落了片刻清闲,加快了脚程,赶在入夜前抵达上邽。

上邽自古便是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右接关内、左承河西,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朝廷常年派重兵驻守于此,渐渐倚其为京畿门户。上邽亦是商业重镇,由于恰在丝绸之路的咽喉,南来北往的行商们大都要经过此地。不论是从极西之地跋涉而来的拂菻人(注1)还是河中的九姓胡人(注2)在翻过皑皑雪山,穿越茫茫戈壁后,都会在此歇歇脚,休整一番。而从西京行来的商队,无论是西进凉州,折而北上贩货于漠北,还是越过玉门关,去往安西碰运气,都要在这儿补给淡水干粮。

长此以往,这儿便渐渐繁荣起来,成为了一座承西启东的中转站,颇为昌盛热闹。

“都排好队,跟紧了。一会进城的时候别争抢,官府兵爷们保不准得检查!”

关瑜元擦了擦额角的汗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

众商贩排成一条长龙,在朱雀团兵勇们的护卫下来到了城门口。

上邽城为秦州(注3)治所,完全仿建西京长安,只是在规制上略有缩减。全城开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首城门唤为仁泰,门洞甚为宽广,可容纳三辆马车同时进出。守门官叫吴安国,此刻他正微闭着双目,闲坐在城门前哼着小曲。城门大启,一队守门兵丁正在对进城百姓例行检查。这日子真他娘的悠闲,一天赖在城门口喝喝小酒,哼哼小曲,顺带着收点孝敬的岁钱。至于官职升迁、封爵邑侯在他吴安国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官职再大还能大过长安城中那位圣明天子?做人活得轻松一点多好,人啊要知足,知足者长乐不是吗?

“吴头儿,那边来了一支商队,旁边还跟着一支军队!咱是收还是不收?”

一个兵卒小跑到吴安国身侧,低声问道。

“嗯?”

吴安国缓缓睁开眼睛,瞥了一眼远处的商队,轻哼一声。“收,为啥不收。到了老子这儿,就得守老子定下的规矩!”

“哎!”

那兵卒朗声应下,几步小跑到木障前侧探了探头,冲商队前的骑马军官喝道:“我们家校尉大人有令,来者速速下马接受检查!”

窦青勒了勒战马,向前探了半个马身,冲那兵卒拱手道:“我们是河西神策军,奉命护送一支商队前往凉州。还望这位弟兄开障放行!”

那兵卒皱了皱眉,嚷道:“少废话,赶紧下马接受检查。你们手里拿着那么多兵器,难不成想造反吗?”

“你!”

窦青见他态度蛮横,心中亦是来了气,正欲发作,却被李括拉住了衣角。

神策军此行真正的目的是运送一批军械前往河西军中,此事是为机密,自然不能走漏风声。

“把兵部文书给他们看,叫他们去卡放行!”

李括却决不能接受检查,他需要秘密将军械送至河西军中。这里人多且杂,保不准就会泄露了军情机密。

窦青点了点头翻身下马,步行至木障前,从怀中掏出一册文书交予了那兵卒。

“吴头儿,这有一份兵部的文书通牒!”

那兵卒不敢怠慢,扯着嗓子喊道,仿佛他稍稍惜力,一旁养神的校尉大人便听将不见。

“什么文书,给老子看看!”

吴安国一个打挺站将起来,几步上前,没好气将文书扯过去。

“嗯,有兵部的官印,应该没假。这年头,军队竟然给商贾做起镖了,他奶奶的!”

吴安国小声嘟囔着,一笔数额不小的孝敬就这么飞了,他自是胸中有气。可是人家有兵部批复的文书,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放行!”

“哎,哎还等什么,把木障移开,蠢头蠢脑的!”

那兵卒扯着嗓子喝骂着身旁的两个新兵,将心中邪乎倾泻而出。

那两名新兵却无处泻火,只得耷拉着脑袋将木障移开,侍立两旁。

“李校尉好样的!”

“大家伙一会进城摆桌酒席,请校尉大人吃酒!”

“李校尉年少有为!”

众商贾免去卸货检查,又省去一大笔孝敬费自是喜不自胜。

他们走南闯北,西进东行,是最看重实际利益的一群人。最近连番几次受恩于李括,众人自是对这个年轻的神策军校尉大生好感,连番赞叹。

“弟兄们跟紧了,去城北大营!”

李括吩咐了一句,抽了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