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唐(九州)-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看行,这样我们正好可以把铜武营的精锐都带走。这些都是我们一路同生共死的弟兄,最是信得过,即便路途上发生了变故,也好及时调整。”

李括点了点头,对二娃的提议颇为赞同。

“只是这马匹却得换成西域一代的矮种马。这儿的马虽然个子矮,却胜在能驼负大量货物。我们既然要扮成商队,就要像模像样,不能让人看出破绽!”

李晟十分心细,虽然才来到疏勒不过几天,他却已发现这儿的马匹品种和关陇一代的军马有很大不同。若是乘着这些军马到河中去,还不得被大食人的哨探看出了破绽?

“这个倒不难,七郎身为疏勒都督,想从来往商队里搞到些栗特马还是很容易的,大不了给他们双倍的价格,这些商贩以后还要在安西一代混,自然愿意卖七郎这个面子。”

周无罪撕下一片烤馕塞入嘴中,一边嚼着一边分析道:“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得找到一个当地的向导。至少得会说大食语和突厥话!”

他这话说得实然不错。河中一代先是受到西突厥的影响,后又受到大食人的文化入侵。现在在这一代,突厥话和大食语已经成了通用的语言,至于当地各国的土话,不会说也很正常。

“这件事交给我了!”

那名突骑施捭将突然站了出来,大包大揽起来:“我和这一代的牧民、商贩都很熟,想找一两个向导还是不在话下的。只要都督相信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都摩曳!”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投射了过来。开这个内部会议前,大伙儿都反对都摩曳入席。理由很简单,作为疏勒镇原守备的心腹,此子很有可能是高仙芝安插在疏勒的心腹,用于监视李括。再者,这人还是个突骑施人。谁不知正是因为突骑施人的背信弃义,使得大唐丧失了对碎叶川一代的实际控制权?

但李括却执意让都摩曳参加了会议,在少年看来,只有开诚布公的和对方谈开,才能让他真正的融入这支疏勒军中。否则,他很有可能一直游离于疏勒军的边缘,永远也不会成为自己的心腹。

至于他的敏感身份问题,李括却闭口不提。高仙芝还是高句丽人呢,不照样做到了安西大都护。只要心向大唐,这些都不是问题。

只是都摩曳虽然参与了会议,却一直没有开口。此番突然提出建议,自是让大伙儿大吃一惊。

李括笑着点了点头道:“如此就有劳都副将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要把那人带到都督府来,有些事我要当面跟他说明。”

“末将遵命!“都摩曳没想到李括如此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心中大喜,忙抱拳领命。

“末将这就去办!”

说完,都摩曳冲李括点了点头,躬身退下。

“括儿哥,你真的要将此事交给他来办?这件事如此重要,万一那厮走漏了风声,恐怕……”

张延基见都摩曳离开了房间,便在一边劝了起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况还是一个从未打过交道的突骑施人!括儿哥怎么能相信他!

“忠与不忠,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做的。若是我不给他这个机会,怕是永远都不能得知他的心是否向于我大唐!”

李括摇头笑了笑,低声缓诉。

第三十二章 曙光(三)

入了五月,天气逐渐燥热起来。

疏勒镇周边的草场逐渐恢复了生机,成群的牛羊漫步在赤河河谷两岸,啃食着新冒出土壤的嫩芽。今年春天雨水充足,牧草只被春雨一激就顶了出去,省去牧民许多事。如若降雨不足,他们就得使用去岁冬日的干草,这对于牲畜抓膘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活跃在这一代的游牧民族有数十个,族落较大、牲畜较多的便要数突骑施人、回鹘人以及一些散居的突厥人。从漠北迁到西域后,草原民族以强者为尊的传统仍然没有易变,在这一带,谁拥有更多的勇士,便拥有更多的草场、牛羊。

快到了母羊产仔的日子,牧民们可不敢疏忽,这是一年生活的开始,这是一年生活的希望。有了更多的羊仔,只需在秋日抓上膘,熬过一个寒冬羊仔就可以变成成羊。拥有了更多的成羊,便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便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牧民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生存的规则就是这么残酷。

如果说十几年前大伙儿还可以将牛羊皮卖给河中诸胡的话,现在这种期盼却尽数落空。自从大食人东侵,安西大都护便下了禁令,禁止四镇一代的牧民向大食人实际控制的诸胡地区兜售毛皮。虽然牧民们多有抱怨,但待在人家的地盘就要低头行事,他们只能接受现实。

现在大伙儿只期盼有从东方远道而来的大唐商队恰巧经过他们的草场,可以将他们积压了一个寒冬的毛皮售出。甭管他们价格压得多低,总比皮子全烂在自己眼前好吧?

不过这种期盼显然不太现实,大唐商人最重利益,为什么要舍弃路途更近的漠北而来西域贩买毛皮?途径疏勒的大多是些大食、粟特商人,而他们关心的无外乎丝绸、香料。

“听说最近碎叶那边的突骑施人又在内耗,高仙芝大都护担心有大食奸细趁机混入安西,遂对四镇实施戒严。光在疏勒城门口盘问审查的兵卒就有数十名,且多是只许进不许出。哎,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了!”

一名四十来岁的突厥老汉站在距离毡包不远的空地上发泄似的挥舞着皮鞭,高声抱怨着。

像他们这样的普通牧民,最怕的就是打仗。不管是谁掌权,只要一打仗便会征募佣兵。像他们这样的疏勒牧民,已经早忘记如何控弦射箭了,被人硬生生的拉到战场上,还不是给人当填窝的料?

“你说突骑施人也是,好好的过日子不成吗,非得搞什么叛乱。大唐天可汗如此善待诸族,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怎么还在背后拆台?”

他的名字叫阿史那罗咥,据说是他的祖父是西突厥王族的一支,不过至今早已衰败破落。老汉在疏勒城外已经住了三代,对这一带十分了解。除去牧羊,他还间或着做着向导的营生。只是自从戒严以来,来找他引路去河中的商队越来越少。

“我说阿史那老哥,您老就别抱怨了。即便再是征兵,唐人的兵丁会抓到你的毡包?阿史那的威名在那摆着,长生天庇佑的神狼子孙怎么会去战场上给人扛枪递刀?”

回话的人是一个身材肥胖的青年男人,名字叫炽俟浑埃。他是疏勒地区为数不多的几名葛逻禄人之一,五年前从金山迁来。初来乍到,他自是受到不少回鹘人、突厥人的欺侮,是阿史那罗咥帮他送去了捆扎毡房的牛筋、铺置营户的毛毯。因此,他十分感激这个突厥老汉,时不时的给对方毡包送去上好的马奶酒。

草原人最讲究情义,谁对我好,谁在背后捅我刀子都记得清清楚楚,任谁也抵赖不了!

“阿史那姓?”

突厥老汉轻嗤了一声道:“如今这个姓氏还有个屁用。神狼已经被磨平了牙齿,雄鹰已经被拔光了羽毛。长生天庇佑的突厥人啊,你是遭了什么罪,被人如此诅咒!”

阿史那罗咥说着说着便动了情,双手狂舞道:“若是这个王姓还有半丁点用,我至于在入冬前和突骑施杂种争抢一捆干草?若是这个姓氏还有一丝震慑力,我阿史那罗咥酿制的奶酒会被胸毛都没长齐的回鹘崽子偷走?如今这个姓氏还有个屁用,还有个屁用!”

漠北突厥人盛极一时,但先后两次被大唐灭国,威名已大不如前。虽然西突厥故地还活跃分布着许多突厥族人,却早已没了当年的影响力。所谓的阿史那王姓当然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葛逻禄青年男子本是无心之语,现下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耸了耸肩,转移了话题。

“是啊,这伙儿突骑施人真是狗…娘养的!自己得到了伊犁河、碎叶河流域的广大草场,非但不知道对大唐感恩戴德,还跟大食人搞到了一起,想想我都觉得恶心。”

他这话倒也是发自肺腑。三姓葛逻禄人因为金山草场不足,经常内斗。之后在叶护的出面调和下,本达成了族内协议,向西迁徙以缓解日益激化的草场矛盾。谁知那些贪婪的突骑施人突然兴起,占据了伊犁河、碎叶河流域的大片草场,将进入这一地区的任何族落全部赶出。

若不是因为突骑施人,葛逻禄洁白的毡包就已经搭在了伊犁河美丽的草场上;要不是因为突骑施人,他炽俟浑埃五年前也不必迁到这举目无亲的疏勒镇。

“这下好了,搞得疏勒这一代人心惶惶,大伙儿还怎么过活!”

愤恨的空抽了一记皮鞭,阿史那罗咥啐出一口浓痰。若是放在以前,他还会在意周遭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