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闪烁)-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有需要帮助的地方,随时来找我当然,你也不用太上心,反正没人对这次谈判抱希望在打到美国佬彻底服输之前,根本不可能通过谈判来结束战争”

显然,鲁志刚是一个纯正的军人,在他看来,只有战斗才能解决问题

虽然顾祝同对谈判也不抱多大希望,但是他知道,谈判是尽快结束战争的有效办法,而且能够挽救很多官兵

只是,现在确实不是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时候未完待续)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六百章马歇尔

更新时间:201212218:15:17本章字数:4802

在去跟马歇尔谈判之前,顾祝同征询了冯承乾的意见

与他预料的一样,冯承乾并不重视这次谈判在回电中,冯承乾明确提到,马歇尔的身份是美军全权代表,而不是代表美国联邦政府,因此即便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未必能够兑现

也就是说,不管谈判结果如何,这次谈判的意义都不是很大

只是,中**方肯定不能拒绝谈判

原因很简单,谈判是结束战争的方式之一,也是争取和平的积极表现,而中**队所做的巨大牺牲都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至少这是中**方的政治口号,因此就不能拒绝为和平多做一次贡献

二月十一日,顾祝同在鲁志刚安排的几名军官的陪同下,乘飞机离开了迈阿密

谈判地点在弗里德里克斯堡,即位于里士满与华盛顿之间的一座小城镇,正好位于中美军队的实际控制线上

当时,这座城镇在美军控制之中,为了进行谈判,美军让出了半边城区

谈判场所在镇子西面的一处庄园内

相差,这座庄园曾经属于某个拥有上千英亩土地的大地主,而在南北战争期间,此人支持南军,并且在罗伯特李率军攻打华盛顿的时候,为南军提供过帮助战争结束前,北军按照当时出台的法律,征用了这座庄园在此之后,庄园多次易主,但是每一位主人都没有好的下场

当然,这些都是传闻

二十二日上午,顾祝同与马歇尔进行了首次非正式会面,谈判安排在二十三日上午正式开始

这是顾祝同第一次见到马歇尔

与照片上的肖像相比,马歇尔显得加消瘦一些,大概是长期劳累所致

对马歇尔顾祝同也略有了解

在美军中,马歇尔是一名政治家型的军人,深得美国前任总统,也是把美国拉入这场战争的罗斯福的信任与赏识罗斯福住在白宫的时候,几乎把所有军事事务交给马歇尔,只是并非言听计从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马歇尔的主张得到了全面支持美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一九四零年底,马歇尔就明确提出美国不应该急于参战,哪怕日本会因此战败,因为参战本身对美国并没有好处相反,继续保持中立对美国有利,而且美国在保持中立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为友好国家提供支援重要的是,美国呆在战场之外,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日本与英国来削弱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等到这两个最主要的对手精疲力尽之后,美国才应该参战

必须承认,马歇尔很有眼光,战略判断力越了所有人

严格说来,罗斯福也非常清楚,美国继续保持中立的好处,明白马歇尔提到的那些原因有多么重要

可惜的是,罗斯福是总统,而不是总参谋长

在听取了马歇尔的意见之后,罗斯福还要面对英国与日本的首相需要考虑得加全面与深入

结果就是,美国并没有继续呆在战场外面

战后,很多人就认为,如果美国没有在一九四零年底做出参战的决定,而是把参战时间推迟一年,恐怕大战将有另外一个结局这就是,在这一年里,美国不但能够完成经济、特别是工业上的战争调整还能够集中力量为英国与日本提供足够多的援助,让这两个国家坚持下去,而美军则能够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等到一九四二年初当美国参战的时候,美军就没有那么容易被击败了

显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就受到参战影响,建造进度严重推迟,如果美国在一九四二年才参战,那么“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就有望一九四三年服役,而不是推迟到一九四四年底重要的是,美国在一九四二年参战的话,中国海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九四三年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样一来,强大的“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就能赶上大战期间最重要的海战,在美国海军遭受惨重损失之前发挥作用,而美国海军就有机会在太平洋战场上击败中国海军显然,太平洋战争决定了整个大战的结局,当美国海军主宰太平洋之后,中国肯定会战败,而德意志第二帝国独木难支,根本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击败美国,甚至难以击败英国

在一九四二年,马歇尔还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建议

这就是,暂时放弃欧洲与北大西洋战场,仅为英国提供最基本的援助,把重点转向太平洋,争取首先在太平洋战场上取胜

按照他的建议,美国海军将不再向英国派遣战舰,特别是主力舰,仅在北大西洋上保留用于反潜护航的中小型舰艇作为弥补措施,美国将增加部署在英国的航空兵,特别是战略航空兵,承担多的轰炸任务,并且扩大轰炸范围,力求通过轰炸来削弱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构成的威胁

要知道,马歇尔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美军还没有在太平洋战场上战败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他的建议得到采纳,美军就不会这么快的输掉太平洋战争,也就有可能迫使中德进行停战谈判

可惜的是,马歇尔的这个建议再次被罗斯福否决了

当然,并不是说罗斯福不知道太平洋战争的重要性,而是罗斯福不可能抛弃英国,不能让英国遭到战败的威胁

别忘了,在一九四二年的时候,英国还丝毫没有战败的迹象

有趣的是,当时罗斯福还给马歇尔安排了一个任务,即让他去策划反攻欧洲大陆的作战行动有点难以理解的是,马歇尔确实制订出了一份反攻计划,而且非常全面,成为了接下来美军登陆北非的基础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马歇尔并不支持反攻欧洲大陆

原因很简单,美军处于战略劣势,在太平洋上被动挨打,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打败了西欧的法国,东欧的红俄也快要战败了,美国的首要任务是保住英国,而美国陆军动员的兵力根本不算多,还要在西南太平洋上保卫澳大利亚这样一来,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用来反攻欧洲大陆

在马歇尔看来,在太平洋战场上反败为胜之前,美军都不可能发起战略反击

也正是如此,马歇尔才强调了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性,而且一再建议向太平洋增兵,甚至必须为此牺牲英国

当然,军事上的正确建议,在政治上不一定行得通

到一九四五年,随着英国战败,马歇尔第三次向罗斯福提出战略建议,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向罗斯福提出建议了

这就是,在还没有彻底战败的情况下,与同盟国集团进行停战谈判

根据美国的官方资料,当时罗斯福很有可能会采纳马歇尔的建议,可是最终依然把这个建议搁置了起来

当然,这次不是需要考虑哪个盟国,而是同盟国集团已经公开表示,美国必须无条件投降,不然就将打到美国投降为止

显然,在政治上,罗斯福不可能让美国无条件投降,特别是在美军还能打的情况下

只是,罗斯福高估了美军的战斗力

罗斯福去世之后,杜鲁门住进了白宫

虽然与罗斯福一样,杜鲁门也极为倚重马歇尔,不但让马歇尔继续担任总参谋长,还让他兼任了白宫首席军事顾问但是杜鲁门也是一名政治家,而且算不上是老练的政治家,在很多方面都不如罗斯福,其中就包括听取建议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一九四六年与一九四七年,马歇尔先后两次向杜鲁门提出,美国已经到了必须投降的时候,如果不能想办法在投降谈判中争取到一些利益,那么美国将失去一切,甚至会在战败后遭到肢解在第二次提出建议的时候,马歇尔还提到,美国可以放弃所有投降条件,只需要保留一条,即在投降之后,必须保证美国的国土完整,即不得肢解美国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不算是一个过分的要求

说白了,如果美国在这个时候提出谈判,而且只保留这一个条件,那么同盟国集团很有可能接受原因很简单,在一九四七年的时候,中德都没有肢解美国的方案,其他成员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发言权,而中国显然不会为了肢解美国再牺牲掉上百万官兵,德意志第二帝国则急于结束战争

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