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闪烁)-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冯承乾没有亲人,甚至没有朋友,只有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他才不会感到空虚寂寞。

对冯承乾来说,担任帝国战争大臣仅仅是一份工作。

所幸的是,冯承乾早就习惯独自一人生活。在他的那个时代,绝大部分人从出生开始就单独生活。

埋头于工作之中,时间过得很快。

四月八日,冯承乾接到诏书,他以帝国战争大臣、兼海军大臣的身份,陪同皇帝腓特烈三世、维多利亚皇后、维多利亚公主访问英国,威廉皇储以临时监国身份留守柏林,协助宰相处理国政。

次日,冯承乾搭上了前往威廉港的皇室专列。

按照安排,访问团将乘皇室邮轮前往朴茨茅斯,然后搭乘英国皇室专列前往伦敦,在白金汉宫参加女王的宴会。

至于后面的安排,冯承乾无心过问。

为了这次出行,腓特烈三世特意吩咐古斯塔夫,为冯承乾量身定做了一套礼服,并且为他安排了一个女伴。

腓特烈三世原本是好意,却办了坏事,因为他安排的是索菲公主。

这让冯承乾感到十分为难。

在冯承乾知道的历史中,再过几年,索菲公主将嫁给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成为希腊王后。

按腓特烈三世的安排,摆明了是想让冯承乾成为皇室成员。

冯承乾只想改变历史,改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命运,却没有想过会因此改变帝国公主的命运。

所幸,索菲公主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快十八岁了,并不难缠。

列车一路东行,冯承乾一直埋头于文件之中,甚至没有心情欣赏外面的景色,更谈不上与公主搭讪。

这些文件都是威廉皇储派人送来的,包括一些与帝国经济有关的资料。

显然,威廉皇储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只是,这与冯承乾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威廉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君主。也许现在的威廉,与几十年后的威廉有很大的区别。

上午,倒也相安无事。

根据威廉皇储提供的资料,帝国的经济状况较为良好,只是存在严重的贸易问题,而这也在冯承乾的预料之中。

做为新兴工业强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却没有匹配的海外市场,贸易肯定是大问题。

关键不是帝国的工业产品缺乏竞争力,而是帝国没有足够的殖民地,也就无法获得廉价的资源与独占市场。

贸易,已经成为帝国最大的经济问题。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呢?

帝国与俄国渐行渐远,问题就出在贸易上,即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帝国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而俄国是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国,帝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等于堵住了俄国的出口渠道。

当然,帝国与俄国的贸易纠纷,只是冰山一角。

在出口领域,帝国为出口企业提供了巨额贸易补贴,大力刺激出口,在全世界范围内与他国企业竞争。

几乎在各个领域,帝国都与其他强国存在矛盾。比如当初大清采购战舰时,帝国的造船厂就抢走了原本属于英国的订单。

工业时代,国家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又以贸易为主。

即便没有其他矛盾,帝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也会对老牌强国构成威胁,从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这种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演变为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帝国与法国、俄国、英国的根本矛盾。

问题是,帝国能够裹足不前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即便帝国皇帝昏庸无能,掌控各个经济领域的利益集团也不会让帝国原地踏步。

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必定会发展壮大,也必定会成为老牌帝国的劲敌。

认清这一点就能发现,新帝国与老帝国之间,肯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且是工业时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不可避免,只能想方设法的创造致胜机会。

冯承乾很清楚,可是没有其他人像他那样,能有如此清醒的认识。

吃过午饭,冯承乾又把自己关在了车厢内。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传来的嘈杂吵闹声惊扰了冯承乾。

“去看看。”

施密特点了点头,立即出门观望,不多时就赶了回来。

“发生什么事了?”

“是索菲公主与玛格丽特公主。”

冯承乾皱起了眉头,腓特烈三世没有带上皇子,却带上了四个公主。准确的说,是三个公主。长公主夏洛特已经嫁给萨克逊-迈宁根公爵贝哈德三世,现在是公爵夫人,只是长期住在娘家。

“伯爵,要我……”

“不用了,就当她们不存在吧。”冯承乾叹了口气。当四个儿子与四个女儿的父亲,显然不是件容易事。

“伯爵,列车就要到站了。”

“快到威廉港了?”

施密特朝窗外指了一下,已经能够看到威廉港了。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八章帝国时代

更新时间:20126143:30:21本章字数:5434

皇室游艇“勃兰登堡”号是一艘排水量不足五百吨的小船。

秉承普鲁士的传统,皇室游艇装修得极为简朴。船体上的漆是新上的,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因为游艇内部空间有限,所以分给冯承乾的是一间面积不到十平方米的舱室。陈设极为简单,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与一把椅子。与其他随从一样,施密特只能去底舱睡吊床。

港湾内,还有几艘战舰。

按照安排,将由一艘战舰护送皇室游艇前往朴茨茅斯港。因为帝国海军没有几艘拿得出手的大型战舰,仅有的四艘“萨克森”级铁甲舰,要么状态不佳,要么正在维护,所以安排随行出访的“伊伦娜”号二等巡洋舰。

这艘战舰去年才建成,今年年初服役,算得上是帝国海军拿得出手的战舰了。

只是皇室活动,用不着动用大型战舰。

日落后,“勃兰登堡”号跟随“伊伦娜”号,缓缓驶出了港湾。

威廉港面朝北海,去朴茨茅斯港的航程不到一千海里,两天后就将到达。

因为随行的有英国驻帝国大使,所以腓特烈三世安排了晚宴,也算是对这次外交访问进行铺垫。

冯承乾没去参加宴会,而是留在舱室里阅读威廉皇储提供的文件。

谁也无法阻挡帝国在经济上崛起,因此与老牌帝国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肯定会引发新老帝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难道没有认识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答案是否定的,不但有人认识到,而且早就认识到。

不是别人,正是帝国宰相俾斯麦。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对俾斯麦的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在后世看来,俾斯麦最大的过错是过分相信英国,妄图在与英国结盟、以及实现帝国的海外利益之间,制造一种根本不可能的平衡,从而借助英国的帮助制衡欧陆强国,确保帝国的国家安全,同时获取殖民地与海外市场。

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推行的所有外交政策,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问题是,英国靠得住吗?

老谋深算的俾斯麦不可能不知道,英国与帝国的矛盾不可调和,也就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英国身上。

迟早有一天,帝国会成为英国的劲敌。

俾斯麦不是没有准备,而是早就做了准备,只是没有多少人看得出来而已。

比如,在外交上,俾斯麦充分利用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野心,联合英、意、奥共同制衡俄国。又比如,在经济上,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劳工法案、开辟海外市场等手段,大力促进本国资本发展。

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推行的政策,无一不是为了使帝国发展壮大。

冯承乾不得不承认,他之前误解了俾斯麦。

做为帝国宰相,俾斯麦比任何人都清楚,只要帝国顺利发展,迟早有一天会挑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要么取而代之、要么一败涂地,没有第三种选择。做为新兴强国,德意志第二帝国急切需要一段和平发展时期。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就是在为帝国争取必不可少的休养机会。

十多年下来,帝国早已焕然一新。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再过十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超越英国,成为欧洲地区头号经济强国。

问题是,俾斯麦预料到的,其他政治家也能想到。

日益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对很多国家构成了威胁。

感受最为明显的,自然是法国与俄国。

德俄矛盾起于十年前,首先是俄国为了保护本国工业,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提高进口工业产品关税,致使帝国工业资本大受影响。随即俾斯麦以牙还牙,出台了针对俄国的农业产品关税政策。

这场贸易战,直接导致俄国倒向法国。

冯承乾不得不承认,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