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去珍珠港的途中,三支舰队一直在进行高强度的对抗训练。
当然,此时受训的主体是第73舰队,而扮演假想敌的则是第72舰队。主要就是,只有第72舰队才能够模仿中国海军的战斗舰队,而第71舰队因为作战能力有限,很难模仿中国舰队发起攻击。
结果就是,直到四月底,三支舰队才一同到达珍珠港。
到这个时候,顾祝同不得不承认,他已经失去了主动攻击美军舰队的机会,也就是丧失了主动权。
要知道,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优势在美军手里。
主要就是,美军控制着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大型岛屿,能够在岸基航空兵掩护下活动,而中国舰队很难在群岛东部海域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持,也就不可能在实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击败美军舰队。
只是,到这个时候,顾祝同也看到了新的机会。
这就是,在实力大幅度提升之后,美军肯定会发起反击!(未完待续)rq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四百二十二章进攻
更新时间:201211618:37:30本章字数:4776
到了一九四五年四月分;有想法的不仅是顾祝同;还有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
当然;关键仍然在美国政府。
英国投降;对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让很多美国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因此美国当局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取一场胜利;而且必须是一场足够重大的胜利;从而让军民相信胜利必然属于美国。
显然;大西洋上没有什么文章可做。
虽然中国海军的远征舰队就在卡萨布兰卡;但是中**队已经加强了防御;部署在摩洛哥的作战飞机多达数百架;而且中国远征舰队一直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不会给美军偷袭机会。
至于德意海军的联合舰队;就更加不用想了。
当然;反攻欧洲;更是纸上谈兵。虽然在英国正式投降的次日;罗斯福就向所有美国人宣称;美军将反攻欧洲;赶走占领英国的侵略者;为欧洲民众带去民主与自由;但是在具体问题上;罗斯福只字不提。事实上;在当时;美国根本没有反攻欧洲的作战计划;即便到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军也没有制订出相关的作战计划。当然;美国高层领导人更加清醒;就算美国不会战败;也不可能反攻欧洲;最多只能在守住本土之后;跟同盟国集团谈判;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
这样一来;美国的当务之急就是扭转不利的战争态势。
也就是说;美军只能在太平洋上做文章。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首先在太平洋上击败中国海军;稳住已经摇摇欲坠的夏威夷群岛防线;确保本土西部地区不会受到威胁;然后才能在其他方向上想办法削弱同盟国集团的战略进攻能力;迫使其坐下来谈判。
显然;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太平洋舰队身上。
四月初;尼米兹就收到了罗斯福直接下达的命令。在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恢复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夺回制海权。
为此;就得策划进行一尝队决战。
可以说;此时进行舰队决战的条件都已成熟。美国海军恢复了元气;六艘舰队航母加上八艘小型航母;足够打一场大规模海战;也有足够大的机会打赢海战。中国海军也在向太平洋增兵;同样拥有六艘舰队航母与八艘小型航母。而且中国海军为攻打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大型岛屿已经准备了大半年;肯定不会避而不战。
问题是;这尝队决战怎么打?
如果由尼米兹来选;他肯定会做出防守的决定;即利用中国海军攻打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大型岛屿来击败中国舰队。
可惜的是;这次不是由尼米兹做决定。
罗斯福在命令中说得非常清楚;必须尽快获得一场重大胜利;而且说明了原因;即美国需要一次重大胜利。
至于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尼米兹也非常清楚。
年初的时候。尼米兹回到本土休息了一个多月;对英国战败造成的影响深有感触。非常清楚美**民的心态。
显然;如果拖下去;恐怕美**民会越发感到绝望。
此外;还有军事上的因素。
这就是;如果拖到一九四五年底;美国海军就将丧失现有的微弱优势;失去在舰队决战中取胜的机会。原因很简单。到年底的时候;中国海军至少还能够获得四艘“白起”级舰队航母;加上已有的十五艘。舰队航母总量将达到十九艘。更重要的是;到时候;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的作战行动肯定结束了;如果不向大西洋派遣舰队航母的话;即便把那些需要进行维修的航母排除在外;中国海军也有多达十二艘舰队航母可用;而这十二艘舰队航母很有可能都被派往中太平洋。
到年底;美国海军依然只有六艘舰队航母;“埃塞克斯”级的第三批;也就是“伦道夫”号、“列克星敦”号与“邦克山”山号要到一九四六年初才能建服役;而“黄蜂”号、“汉科克”号与“本宁顿”号肯定要到一九四六年中期才能建成;因此在一九四五年底;双方的舰队规模将再次拉开。
在拥有两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基本上不可能在舰队决战中败下阵来。
要知道;在官兵素质上;中国海军的优势更加明显;而且中国海军还拥有众多才华突出的舰队指挥官。
除了舰队航母;双方在其他兵力上的差距也将在一九四五年底拉开。
比如;到一九四五年底;中国海军能在太平洋上投入四十艘以上的小型航母;即便其中半数以上都只有美军护航航母的战斗力;但是其数量依然十分惊人;因此其作战能力也足够强大。到一九四五年底;美国海军可用的小型航母依然只有八艘;主要是美国海军没有继续建造小型航母。
主力舰方面;美军最多只有四艘快速战列舰;而中国海军肯定有五艘可用。
即便在巡洋舰的数量上;中国海军到一九四五年底的时候;也将全面超越美军;而且拥有足够大的优势。
可以说;只要到了一九四五年底;就算美军死守夏威夷群岛;而且太平洋舰队充分利用了地理优势;还得到了岸基航空兵的全力掩护与支援;也不可能击败中国海军;而中国海军则能强攻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大型岛屿。
到了四月中旬;在得知中国海军只向第三舰队增派了三艘舰队航母之后;尼米兹更加相信;中国海军不会急于攻打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大型岛屿;而会等到年底;在拥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之后再发起进攻。
原因很简单;当时中国海军完全可以向第三舰队增派更多的舰队航母。
主要就是;中国海军派往大西洋的远征舰队里没有舰队航母;而印度洋上的战斗已经随着英军投降而结束了。此时;中国海军有足足十五艘舰队航母;除掉需要进行大修的四艘与正常维护的两艘之外;中国海军有九艘舰队航母可用。如果中国海军打算立即攻打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大型岛屿;就会把另外三艘舰队航母也派给第三舰队。这样一来;第三舰队就能获得有限的兵力优势。
中国海军没有这么做;表明并不急于攻打夏威夷群岛东部的大型岛屿。
当然;这也与正在英国上演的好戏有关。
尼米兹已经收到确切情报;中德意三国在占领英国本土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因此中**方暂时不会盯住太平洋。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想在大西洋上站稳脚跟;压制住德意志第二帝国;那么就很有可能在近期增强驻扎在卡萨布兰卡的第六舰队;使其成为同盟国集团在大西洋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中国海军没有立即向第六舰队增兵;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即苏伊士运河的扫雷工作还没有完成;如果中国海军让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的话;还不如等到运河通航后再让舰队出发。
当然;主要还是政治上的因素在做怪。
这就是;如果中国加强第六舰队;就必然会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发生冲突;而在大战结束之前;这么做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有理由保留三艘舰队航母。
这也让尼米兹相信;在欧洲的问题扯清楚之前;中国海军未必会把保留下来的三艘舰队航母派遣给第三舰队。
显然;这就是美国海军的机会。
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美国海军至少有一半的胜算。如果等到年底;在中国海军的实力大幅度增强之后;美国海军连一点胜算都没有。
显然;此时急于进攻的不是中国海军;而是美国海军。
四月底;尼米兹对第七舰队的人事做了一番调动;斯普鲁恩斯继续担任参谋长;同时兼任第72舰队司令官;第71舰队则由霍克少将担任司令官;第73舰队的司令官则是来自大西洋舰队的爱德华少将。
尼米兹没有给第七舰队任命司令官;而是由他自己兼任。
这样一来;第七舰队的指挥权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