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舰队以经济速度航行,也就是十四节的速度航行,需要三十天才能走完全程,因此战舰上的大部分设备,特别是动力设备就得持续运转三十天。虽然这在战舰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长期航行之后,战舰上的各种设备,特别是机械设备肯定会出问题,而且某些问题必须在港口里才能解决。
当然,战舰本身的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
要知道,在太平洋战场上,中国舰队的持续作战部署时间全部在三个月以上,最长的超过了半年。也就是说,舰队将在海上活动数个月之久,期间只进行补给、以及在锚泊状态下进行简单维护。
真正的问题,在官兵身上。
即便在战斗部署状态下,战舰也不是时刻处于战斗状态。平均情况下,只有三分之一的时候在执行作战任务,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干别的,比如进行补给,比如在锚泊地等待新的作战命令等等。
在这些时候,舰队官兵都能够得到短暂休整,甚至有机会去锚泊地附近岛屿上活动。
也就是说,官兵并非时刻都绷紧了神经,总会有休息机会。
远航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在前往之前没有去过的海域,如果航线上危机四伏,那就更加糟糕了。
说白了,关键就在官兵的心理上。
不管是在太平洋上、还是在印度洋上,中国海军官兵都知道,后方不远处,就有海军基地,舰队随时可以返回。即便在战斗中遭到重创,也能很快得到营救,不会存在无路可退的情况。
远征大西洋,显然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要知道,只要进入大西洋,离得最近的基地就在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之外,因此舰队处于无路可退的状态之下。对舰队官兵来说,这就意味着,只要战败,他们要么成为海鱼的腹中餐,要么被送进战俘营。
显然,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对舰队官兵的心理造成影响的因素还有很多。
比如,以当时的技术,新鲜食物只能储藏半个月。为此,中国海军的每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上都有大型冷库,专门用来储藏可以冷藏保鲜的新鲜食物,特别是深受海军官兵喜欢的水果与蔬菜。问题是,在冷藏状态下,也只能保存半个月。也就是说,即便快速战斗支援舰上携带了冷藏食物,在出航半个月之后,舰队官兵就只能吃到冷冻食品与罐头食品了,而为官兵提供必要的维生素的食品只有两样,一是青柠檬、二是战舰上培植的豆芽,而这两样是舰队官兵最为反感的食物。
显然,糟糕的伙食条件,对官兵的士气与斗志有很大的影响。
战后,就有人评论,中国海军能够在大战期间保持高昂的战斗力,与其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奢侈的伙食标准有很大的关系。有人估计,在大战期间,中国海军用与官兵伙食的费用占到了作战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以上。比如,为了让舰队官兵能够在执行作战部署任务的时候吃到新鲜食物,中国海军几乎在每一座前进基地都设置了大型冷库,而且把新鲜食物的转运周期严格控制在半个月之内。当时,为了向前线运送一些容易变质的新鲜食物,中国海军甚至动用了军用运输机。
前面就提到,战前很多人选择加入海军服役,就与海军超好的伙食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在海军官兵中,特别是基层水兵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偏远农村地区,部分在大战期间应征入伍的官兵甚至是文盲,入伍之后才进行了文化培训。对这些人来说,丰盛的伙食肯定要比一套漂亮的军装更有吸引力。
当然,这些因素,都会对官兵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
可以说,这也是任何一支远征舰队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十年前,沙俄的第三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全军覆灭,就与远征数万公里,最终以疲惫之师迎战严阵以待的日本舰队有关。不久前,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二印度洋舰队在初战中遭受重创,也与远征有关。
这样一来,经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
显然,最理想的选择是走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之后,可以在意大利休整,然后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大西洋。如果德军能够在多佛海峡里清理出一条航道,舰队甚至没有必要绕过英国本土。当然,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欢迎中国海军的远征舰队,则可以在北非的大西洋方向上获取一座港口做为前进基地。
问题是,最理想的选择,往往是最不可能的选择。
关键就在苏伊士运河。
当时,德军还没有进军中东,而中国陆军还在两河河口,离苏伊士运河都不算近,而英军则在步步退缩之后,已经把重兵集中在了巴勒斯坦地区。英军仍然在坚持,主要就是不想让苏伊士运河全部落入敌手。
此外,就算占领了运河东岸地区,舰队也未必能够经运河进入地中海。
别忘了,英军早就在运河里布设了大量水雷,仅清扫这些水雷,就需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那么,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成为了第四舰队远征欧洲的为一选择。(未完待续。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四百一十三章出征
更新时间:201211618:37:21本章字数:5427
~~既然只能走好望角航线,田黛芳在第四舰队正式组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远征做准备。
按理说,当时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做好远征准备工作。
只是,冯承乾只给了田黛芳一个月的时间,即在十二月底,第四舰队必须从迪戈加西亚出发,并且确保在一九四五年一月底到达卡萨布兰卡。如果拖到二月份,美国海军就有可能阻止力量拦截第四舰队。
关键就是,美国海军获得的第一批三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肯定能在一九四五年二月份形成战斗力。更重要的是,第四舰队里没有舰队航母,因此美军很有可能首先集中兵力对付第四舰队。
只有赶在一月份到达卡萨布兰卡,第四舰队才能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出海活动。
当然,冯承乾也做了两项保证。一是为第四舰队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只要在海军的范围之内,田黛芳要什么就给什么。二是在远征舰队到达卡萨布兰卡之前,肯定会让意大利当局答应让中**队在摩洛哥部署航空兵,并且在卡萨布兰卡附近修建数座机场,至少部署五百架作战飞机。
田黛芳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在一九四五年一月底率领第四舰队到达卡萨布兰卡。
显然,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离开青岛海军司令部返回关岛的战区司令部之前,顾祝同专门找到田黛芳。询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当然,顾祝同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提醒田黛芳,远征是次要的。关键就是让舰队安然无恙的到达卡萨布兰卡。说白了,如果在航行途中遭到拦截,绝对不能恋战,更没有必要与敌人决战。只有在到达卡萨布兰卡之后,让舰队得到了充分休整,才可以考虑出海寻找敌人决战。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要不惜手段的前往卡萨布兰卡。
虽然顾祝同没有把他的意思直接说出来,但是已经把话说得够明白了。
这就是。第四舰队远征欧洲,不是去作战的,而是在执行政治任务,只要到达卡萨布兰卡就是取得胜利。
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根本就不这个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所幸的是,田黛芳并不笨。
在顾祝同来找他之前,他已经跟冯承乾谈过,而且冯承乾的意思也是如此,即到达卡萨布兰卡就是胜利。
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让舰队官兵渡过了一个安宁的圣诞夜之后,第四舰队出发了。
此时,第四舰队的编制与最初有所不同。主要就是,顾祝同把八艘驱逐舰都留在了迪戈加西亚。增加了从第三舰队临时借调过来的四艘轻巡洋舰,从而把轻巡洋舰的数量增加到了八艘。
这一变动。也在情理之中。
主要就是,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本来就偏小。续航力更是糟糕。当时,续航力最出色的驱逐舰也只能以巡航速度航行不到五千海里,而大部分驱逐舰的续航力都在四千海里以内。虽然中国海军的轻巡洋舰也吨位偏小,续航力同样不见长,但是与驱逐舰相比,轻巡洋舰的续航力仍然好得多,普遍在五千海里以上,在一九四三年之后建成服役的轻巡洋舰都达到了七千海里。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的轻巡洋舰能够执行所有驱逐舰的任务。
这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反潜任务。
事实上,中国海军的主力反潜战舰一直就是轻巡洋舰,而不是驱逐舰。中国海军建造大量驱逐舰执行反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