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闪烁)-第6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而言之,受这些不存在威胁的影响,四艘快速战列舰浪费了半个多小时。

到了七点十五分,四艘快速战列舰才重新排好队列,开始向德舰冲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才放过了注定要沉没的“乔治五世”号,开始向四艘快速战列舰开火。

显然,四艘英舰一直在德舰的监视之中。

事实上,在六点半之后,也就是收到驱逐舰的报告后,希恩斯就下令不再向空中发射干扰箔条,然后启动了对海搜索雷达。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持续监视那四艘快速战列舰。

可以说,希恩斯打得非常聪明,利用了一切能够利用的有利条件。

当然,英舰的惶恐之举,也帮了他很大的忙。

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英舰没有自乱阵脚,在阻挡了德舰的鱼雷攻击之后,继续向前冲刺,那么在七点之前,肯定能够威胁到两艘“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也就有可能让“前卫”号跟“乔治五世”号脱险,甚至有机会扭转战局。可惜的是,英舰错过了这个天赐良机,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手。

到七点十五分的时候,“安森”号离“腓特烈三世”大约有十二公里。(谷粒网看小说无广告)

这个距离,已经足无广告//够近了,即便是十四英寸穿甲弹,也有大概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能够打查德舰的装甲。

问题是,四艘英舰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主要就是,当时四艘英舰依然在向北航行,只有“安森”号能够向德舰开火,而且只能使用前方的六门主炮。要想让全部战舰投入战斗,四艘英舰就得转为向西航行,把航线调转九十度。

显然,这需要一些时间。!~!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四百零八章最后的机会

更新时间:201211618:37:17本章字数:4916

“安森”号率先转向,随后是“豪”号、“马萨诸塞”号与“亚拉巴马”号。

虽然四艘英舰所处的安全海域较为狭窄,但是为了形成战列,依然做了编队转向,而不是让四艘战舰单独转向。此外,当时四艘英舰在向北航行,如果单独转向,就会形成梯次队形,对编队作战有很大的影响。

结果就是,“安森”号成了第一个重点打击对象。

此时,德军的战术也很简单,就是首先炮击完成转向的英舰,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丧失战斗力,然后开始炮击下一艘英舰。

两艘“腓特烈三世”级同时向“安森”级开火。

关键不是二打一,而是此时的交战距离。

在十二公里的距离上,德舰的命中率高得惊人。当时,炮战已经进入平射阶段,即穿甲弹打击的不是战舰的水平装甲,而是侧舷装甲。这个时候,德舰火炮的性能优势、特别是精度优势体现了出来。

虽然在完成转向之后,“安森”号也开始向德舰开火,紧随其后的“豪”号也用上了首部的六门主炮,且十四英寸穿甲弹在这个距离上有可能击穿德舰的装甲,但是英舰的炮击命中率并不高,而且火力不够凶猛。

短短五分钟内,两艘“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打出了一百多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

根据德军的作战记录。“安森”号至少被击中了十次。命中点都在战舰右侧,其中有六枚炮弹的命中点在水线附近。在这个距离上,别说是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即便是普通穿甲弹,也能毫不费力的打穿“乔治五世”级的侧舷装甲。事实上,当时两艘德舰使用的就是普通穿甲弹。

中国海军早就做过测试,在近距离炮战中,更适合使用普通穿甲弹。

主要就是,钨合金穿甲弹实质是是增强型的重型穿甲弹,其特点在于存速能力。因此在进行远距离炮战中有很大的优势。在使用相同装药的情况下,钨合金穿甲弹的炮口初速低于普通穿甲弹。受此影响,在近距离炮战中,钨合金穿甲弹的动能反而不如普通穿甲弹。威力也就发挥不出来。

当然,这并不表示钨合金穿甲弹无法进行近距离炮战。

事实上,根据中国海军做的测试,只要交战距离在六千米以上,钨合金穿甲弹的威力依然强于普通穿甲弹。主要就是,钨合金的强度高于特种合金钢,对提高穿甲威力有很大的帮助。

对中国海军来说,用钨合金穿甲弹取代普通穿甲弹不是什么大问题。不管怎么说,钨合金穿甲弹是由中国海军投资研制的,产能有保证。补给也不是问题。为了简化战舰的炮战程序,特别是降低火控控制的难度,中国海军早就用钨合金穿甲弹取代了普通穿甲弹,把普通穿甲弹移交给了二线部队。

在德军中,这么做是不大可能的。

关键就是,中德间的海运航线并非畅通无阻,把炮弹送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根据战后公布的消息,在一九四四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的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总共还不够一千枚。也就是说,这些炮弹。连两艘战列舰的弹舱都装不满,因此德军依然得使用普通穿甲弹。

为此,德军制订了较为严格的炮战战术。

当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四千米以内,也就是进入平射阶段之后,就不再使用昂贵的钨合金穿甲弹。只有在远距离炮战中。才能使用钨合金穿甲弹。当时,两艘德舰在对付“安森”号的时候。已经用掉了三分之二的钨合金穿甲弹。显然,如果继续使用钨合金穿甲弹,只要战局出现变化,德舰的处境就将变得非常不利。

所幸的是,德军普通穿甲弹的威力也不算差。严格说来,在普通穿甲弹中算得上是非常好的了。

与钨合金穿甲弹相比,普通穿甲弹的穿甲威力是足够了,主要差在爆破效果屋

前面就提到,得益于钨合金的高密度,在保证了炮弹的质量之后,装药量比普通穿甲弹提高了近一倍,因此爆破威力要大得多。实战证明,钨合金穿甲弹的爆破威力是普通穿甲弹的一点五倍。

只是被六枚穿甲弹击中水线部位,绝对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安森”号没有立即沉没,但是也受到了重创。在舰体右侧严重受创的情况下,“安森”号出现了严重右倾。更要命的是,因为干舷高度本来就严重偏低,右倾直接导致位于水平甲板上的两座主炮炮塔受到了影响。

事实上,“安森”号在遭受了五分钟的密集炮击之后,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虽然当时“安森”号B炮塔里的两门主炮还能正常开火,但是B炮塔没有单独的火控系统,得于A炮塔联动,因此并没有多大价值。

观察到“安森”号遭受重创后,两艘“腓特烈三世”级把炮口转向了“豪”号。

此时,“豪”号已经完成转向机动,而且跟在后面的“马萨诸塞”号也已转过身来,加入了炮战。

受此影响,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也在这个时候投入了战斗。

有趣的是,两艘战列巡洋舰的对手不是“豪”号,而是更加强大的“马萨诸塞”号。

此时,德舰正在向东航行,也就是与英舰的航向正好相反。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没有依靠速度冲到前面去,而是排在了“威廉一世”号的后面。主要就是,如果前出,肯定会对编队造成影响,而依次派在后面,就不会影响到前方的两艘战列舰,也就不会降低编队的战斗力。

结果就是,出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交战方式。

这就是,四艘德舰在交错炮击两艘美舰,即前方的两艘战列舰在炮击离得近一些的“豪”号,而后面的两艘战列舰则在炮击离得远一些的“马萨诸塞”号。显然,这与正规的交战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事实上,这也正好体现出了希恩斯的指挥才华。

虽然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十二公里,实际上还不到十二公里,而且两艘战列巡洋舰也配备了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但是在这个距离上,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依然难以洞穿“乔治五世”级的装甲。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方式交战,“豪”号就不会受到严重打击。

希恩斯采用了非正常的交战方式,确保首先打击“豪”号,使其丧失作战能力,然后再对付“马萨诸塞”号。

当然,也有人认为,希恩斯这么做是犯了个错误。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交战距离上,十四英寸穿甲弹打穿“腓特烈三世”级要害部位装甲的概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十六英寸穿甲弹的威力大得多,能够百分之百的打穿“腓特烈三世”级的装甲。因此应该重点打击“马萨诸塞”号,以及后面的“亚拉巴马”号,而不是重点对付“豪”号。

正是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